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三位一体关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是人类科学体系中的三大主干门类,这三大科学门类之间相互差异和相对独立、呈三足鼎立之势,又相互依存和相互关联,共同组成了一个共生共荣、三位一体的整体科学系统。科学的这种三位一体关系要求我们在发展科学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保持科学系统的整体优化和综合平衡,也即必须坚持和贯彻促使三大科学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 ,以自然—人—社会的演化次序为客观基础 ,将科学分为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三大门类 ,并构建了现代科学体系———以人文科学为主体、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两翼的立体结构。同时也论证了人文科学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以及科学融为一体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世界发明》2009,(10):58-58
设计的科学基础是建立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三大科学范畴综合基础之上的,因此,要鼓励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的设计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4.
正法学的科学性问题,一直以来便是法学研究者的关注对象。随着国家对于法学学科的日益重视,中国特色法学体系的构建成为法学界的重要任务。而法学的科学性及其保障问题仍然值得思考。一、科学的含义对于科学的认识,往往集中于自然科学的视角,认为科学是对于表达自然现象的各种概念之间关系的理性研究。事实上,科学分为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三大类。笔者认为,科学可以理解成为一种  相似文献   

5.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人类20世纪的三大发明(电磁波、核能、相对论)之一,而“BPH一DC”论却是“科学产婆”在20世纪里的最后一个婴儿。“BPH”即“不平衡”的缩写。“BPHDC”论它不是某个学派之说,也不是人为的定义和人为的规则,而是自然规律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都广泛应用的科学原理。其应用价值,无法估量,从治国安邦之策的制定,到自然科学之谜的解决,“BPH-DC”论举足轻重。本文只浅说“BPH”论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自然科学应选择"和实生物"的发展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科学在中国萌生较晚。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自然科学有了突发猛进的进展。进入21世纪,中国政府对基础和应用科学的研究经费投入稳定增长,已形成一个世界级的科学力量。中国科学的现状、今后发展方向等问题引发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思考。本文以下的“科学”主要是指自然科学。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概念,科学就是指自然科学,这是近代西方的科学观,是唯西方和文化中心主义,唯自然科学,唯自然科学方法,唯科技理性的产物,21世纪,科学的主体是人民大众,是自然与人文的结合,科学文化是东西方的结合,自然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统一。我们对科学观需要有新的认识,科学的概念需要有新的界定,这关乎到我国社会、经济、科学、教育等事业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8.
面对全球化、城市化、信息化、生态化大潮,传统的科学体系已不适应现代的发展趋势,这时.提出加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合作与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北京市率先把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组织起来,这种做法是相当好的。现在的科学是16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分得越来越细的科学,不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分离,自然科学各个领域内也是分离的。现在鼓励的只是单一学科的纵向发展,各学科间横向的联系是很少的。所以,这是顺应时代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9.
基础科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研究 自然界各种物质运动形式的基本规律、物质的组成结 构、物质的特性为宗旨的科学,一般认为,物质结构、 天体演化、生命起源是近代自然科学三大基础理论课 题,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和生命学则是 基础研究中的六大学科。基础科学研究本身虽然是涉及 自然界中最基本、最原始的科学,但它在实施西部大开 发中却起着重要的作用。 基础科学研究推动着西部地区 高新技术购产生和发展 从长远发展看,加快西部地区大开发步伐,关键还 是要依靠科技进步因素,加快地区工业化进程,促进地 …  相似文献   

10.
能量守恒定律在科学上占据着非常独特的地位,被誉为自然科学的基石。恩格斯把它叫做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并将其与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列在一起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这一定律的发现过程也较独特,一般而言,一项科学发现常常与某个科学家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因为他在这一发现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资源科学几个问题探讨   总被引:15,自引:8,他引:7  
成升魁 《资源科学》1998,20(2):1-10
资源科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其发展仍然面临着一系列需要探讨的理论问题。本文研究认为:资源科学是一门建立在各分支资源科学基础上的综合性学科。资源问题是资源科学迅速发展的社会动力。为了正确认识或解释世界范围内存在的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资源科学必须进行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研究,因为资源的利用过程实际上是人类利用现有的社会经济资源(资本、人力、技术、信息、管理等)对自然资源的加工利用过程。从世界范围看,特别是从处于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看,资源问题是人口、环境、经济复杂的问题的核心。最后,本文对几个重要的资源科学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①资源过程论;②资源的生态经济平衡论;③资源生态系统论;④资源流动论;⑤资源产权论。  相似文献   

12.
按照经典科学分类,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生命科学三大科研领域分别探究科研伦理审查的机制与内涵,推动我国科研伦理审查的整体构建,促进科研管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科学观对于科学思维素养的培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学生的科学思维素养的培育是在辩证辩证唯物主义自然科学观的指导下进行的。当前,中学生的科学思维素养培育越来越重要,基于此,我们认识到培养中学生的科学思维素养不仅可以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还可以推动创新驱动力,提高综合国力。因此,在研究中学生科学思维素养的三大原则基础上,提出一些关于中学生科学思维素养培育的新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一、二十世纪自然科学的四大发现在谈生物学的未来之前,应该先谈谈生物学已经达到的成就。让我们放宽视野,在广阔的自然科学和哲学背景上来看看生物学取得的主要成就的意义。生物学在十九世纪就对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恩格斯概括了作为辩证唯物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的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的发现和达尔文进化论的确立。在这三大发现之中,生物学的成就就占了两项。到了二十世纪,自然科学取得了更加伟大的进步,这种进步大大  相似文献   

15.
论自然科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科学方法,就广义而言,它包括哲学方法、逻辑方法、社会科学方法和自然科学方法。从狭义来说,它主要是指自然科学方法,其中包括数学方法、系统科学方法、人体科学方法等。我们应把自然科学方法看作一个完整的体系,正确地把握它的结构,正确地运用它,将推动自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评论柯瓦雷、韦斯特佛和弗洛里斯·科恩等三位科学史家编史纲领的基础上,指出科学革命是一个有结构的动力学进程,该结构由数学化表征、本体论承诺和发现型实验三大主题交织而成。这三大主题之间的相互限制和相互促进,构成了科学革命的主线。自然的数学化只能从数学表征这个角度来理解,并且不能脱离其他两大主题而独立发展。数学化表征既依赖于我们关于物理实在的本体论承诺,同时又启迪着我们去修正原有的本体论承诺。  相似文献   

17.
葛炜 《中国科技纵横》2010,(23):219-220,209
传统的概念,科学就是指自然科学,这是近代西方的科学观,是唯西方和文化中心主义,唯自然科学,唯自然科学方法,唯技术理性的产物,我国从20世纪末开始重视人文和传统文化,但这不是彻底的人文回归,我们从概念和逻辑上仍然无视“科学”与人文的分裂,这不符合21世纪科学、教育发展的方向和中国的国情,我们对科学和文化要有新的认识。(该篇文章分四次发表)  相似文献   

18.
叶明  韩旌平 《科协论坛》2006,21(4):13-15
青少年科普对提高学校综合性、趣味性的课外科技教育课程分量.注意与其它科普机构合作.形成科学教育动员与整合资源的局面.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在科学教育中引入科学前沿发展的信息、联系生活与社会实际,以及课外科技内容方面得到加强.可促进科学教育课程的创新和综合。在科技教学方法上,提倡探究、发现、体验、研究性学习等方法.将提高肯少年对自然科学实际问题的理解.对自然科学的方法了解,  相似文献   

19.
混沌理论(theory of chaos)也称混沌学,是一门研究混沌现象的机理、特征以及描述、控制和利用混沌现象的科学。这是一门悄然兴起的崭新的科学,人们把它同相对论、量子力学并称为本世纪的三大科学发现,它已经渗透到全部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之中,它对全部科学的研究所起的作用相当于微积分在19世纪对数理工程科学的影响。本文拟通过混沌运动的某些特征,试述混沌理论对图书馆理论研究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自然科学基金是政府设立的为鼓励科学创新的基金项目,在培养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促进基础学科建设、推动我国科学现代化发展方面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各地的自然科学基金在激励人才与促进科学发展方面取得巨大的进步,给各省区开展自然科学基金具体项目提供了经验和方向,各地在安排自然科学基金工作时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视优秀杰出科技青年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