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进入大学后面临着由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过渡和适应,大学高年级时又面临着由大学生到就业者的过渡和适应,与此同时心理也由不成熟、不稳定逐渐地变成熟与稳定。适时适度地对大学生进行“两适应”的教育与指导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一、开放大学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严峻挑战 1.人才队伍规模和结构调整尚需加强 适应建设一流开放大学需要的人才队伍规模和结构调整尚需加强。由于学校多年核心竞争力不确定等原因,导致人才队伍建设在“吸引”这个环节存在工作方向不明确等问题,适应开放大学建设需要的队伍整体规模和各类队伍结构比例关系需进一步研究确定。教学人才和技术人才团队建设薄弱,资源配置分散,  相似文献   

3.
改革办学模式是开放大学建设的核心内容,在建设开放大学中具有全局性意义。当前电大正处在向开放大学转型的过程中,应对不符合发展、不适应变化的办学模式进行改革,探索出充满生机活力、更加开放灵活的“一体两翼双驱动”办学模式,以新的办学模式为开放大学注入生机和活力,开启新的航程。  相似文献   

4.
探讨大学毕业生就业初期社会适应现状。方法:结合方便取样和滚雪球取样选取10名大学毕业生进行访谈。结果: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良好,包括住宿、交通和经济等的适应,心理适应良好,已做好进入社会的准备;职业不适应表现在对工作压力、工作内容、工作角色、工作环境等不适应,人际不适应表现在人际关系不适应。结论:总体来看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良好,大学毕业的社会适应不良主要表现在职业适应和人际适应上。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开放大学的建设对高校后勤工作提出了许多崭新的要求。在开放大学背景下,后勤队伍如何进一步适应开放大学建设的要求,做好转型升级,这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本文针对目前原电大后勤队伍存在的不适应开放大学建设需要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创新的建议,诸如:培育开放、创新的后勤文化,树立“以人为本”的后勤服务新观念;加强后勤队伍的信息化、专业化培养与开发,优化队伍结构;重构开放大学后勤保障制度体系和队伍执行力建设,实现高效率、有序的服务保障;构建人才激励机制,建立一支团结、高效、清廉的后勤队伍等。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大学高水平运动员心理行为适应性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探讨大学高水平运动员心理行为的适应状况和特点,为有效地加强大学高水平运动员的管理和培养提供科学依据。影响大学高水平运动员心理行为适应性的主要因素有角色冲突、学习压力、人际关系、挫折承受力、就业压力、总体满意度、自我意识等7个方面;目前山东省大学高水平运动员心理行为适应性属中等状态水平,女生比男生存在较多的适应性问题;在“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和“自我意识”3个因素上,男女大学生运动员的得分都在中等状态水平以下,表明这3个方面是影响大学高水平运动员心理行为良好适应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适应性教学强调的是教师在教学中要主动适应学生,把学生当作被动的群体。本文认为适应性教学应该是“双向度”的,教师要适应学生,学生也应该主动适应教师与大学的培养目标。本文以政治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为例,重点探析了这种“双向度”适应性教学对大一新生的重要性及其实践方案。  相似文献   

8.
初入大学的新生 ,由于环境的变化可能会产生很多不适应而影响学习、生活、交友等 ,本文在分析了大学生活特点的基础上 ,着重阐述了大学新生的环境适应和目标调适的方法及途径  相似文献   

9.
依据对贵州几所大学的新生共262人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学新生适应状况不容乐观,其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制、焦虑、恐惧等几个方面,对自己及周围环境的不正确评价和缺乏相关的独立生活技能是影响大学新生不适应的重要因素,针对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了教育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0.
当代大学生在交际教学法的引导下更加注重“语感”以及交际能力的培养。然而,由于语法知识的匮乏,不符合语法规则的用语以及中式英语比比皆是,这体现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对语法学习的忽视。本文旨在通过交际教学法和语法翻译法的结合,实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语法”和“语感”的双重建构,为大学英语教学方式的探索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1.
“九、五”期间国家根据教育发展的状况 ,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随后 2 0 0 1年 1月国家教育部就在广州大学组织了有 2 9所大学校长参加的大学体育教育工作研讨会 ,会上明确指出了体育教育在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并指出“健康并不仅仅是指身体健康 ,它还包括心理健康和对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但是 ,当前的大学体育在观念、意识、行为等方面则缺乏从健康教育的角度对学生的教育引导 ,仍停留在中、小学阶段的教育形式上 ,即体育健身观念教育。1 关于大学体育教育服务性的再认识大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形成世界观的关键时期 ,观…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江苏省实施“体教结合”高校的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现状进行研究,指出高水平运动员小学、中学、大学三级联网的“一条龙”培育模式适应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德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是制度文明的产物。德国是一个具有悠久的高等教育历史的国家 ,1 9世纪柏林大学的诞生 ,曾创造了适应当时社会发展要求的大学制度模式 ,为人类大学制度树立了典范。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这一制度的不适应性逐步凸现 ,为此 ,德国上下进行了高等教育改革 ,逐步建立起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现代大学制度。研究德国高等教育改革与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 ,对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国的英语教学正逐渐由传统型的“说文解字”向功能性的“交际教学”倾斜,从小学到大学,几成共识,英语工作者正为此付出巨大努力以期早见成效。抛开失之偏颇的隐忧,笔者亦非常希望在听说课教学方面作些有益探索。那么,大学英语专业的听说课程究竟怎样设计,既符合教学规律也适应学生特点呢?  相似文献   

15.
体育口号与理念作为体育思想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学校开展体育工作的手段之一。研究选取大学体育口号与理念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梳理大学体育口号与理念的历史谱系,以不同时期清华大学的体育口号与理念为个案分析,审视我国大学体育思想的发展脉络。研究指出,从“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到“无体育,不清华”体育口号与理念的谱系,体现了从“卡里斯马”到“集体无意识”的价值导入,呈现出大学体育价值理念的文化记忆。大学体育口号与理念的内涵表现在:从中华民族的救国到建国再到强国的爱国性,从体育运动的强迫到认同再到自发的传承性,从影响范围的区域到国家再到国际的卓越性以及对大学体育的引领性。研究认为,大学体育口号与理念体现了大学体育价值取向的变化以及大学体育思想的继承发扬,是实现“体育的迁移价值”和立德树人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一些大学新生在入学初期,由于缺乏思想准备而感到不适应。表现出几种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失落心理;空虚、迷茫心理;自我意识失调等。针对以上心理问题,帮助大学新生逐步适应未来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适应新环境;规划好学习生活;谨慎演绎爱情童话;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17.
影响我国优秀短跑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稳定性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影响短跑运动员(100、200米)赛前心理状态稳定性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影响因素依次为:“场地适应因子”、“社会因子”、“地理适应因子”、“生理状态因子”、“比赛对手因子”。在这5个因素中,不同运动水平之间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在性别之间赛地适应因子、生理状态因子和比赛对手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体育口号与理念作为体育思想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学校开展体育工作的手段之一。本文选取大学体育口号与理念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梳理大学体育口号与理念的历史谱系,以不同时期清华的体育口号与理念为个案分析,以此审视我国大学体育思想的发展脉络。研究指出,从“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到“无体育,不清华”体育口号与理念的谱系,价值导入是从“卡里斯马式”到“集体无意识”,呈现出大学体育价值理念的文化记忆。大学体育口号与理念的内涵表现在:从中华民族的救国到建国再到强国的爱国性,从体育运动的强迫到认同再到自发的传承性,从影响范围的区域到国家再到国际的卓越性以及对大学体育的引领性。研究认为,大学体育口号与理念体现了大学体育价值取向的变化以及大学体育思想的继承发扬,是实现“体育的迁移价值”和立德树人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前大学英语教师自身的种种缺陷不仅使得自己处于社会形象与地位不高的尴尬境地,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前进步伐。为此,笔者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师的种种缺陷及其原因,并由此提出解决办法,即提倡“复合型”大学英语教师的培养与自我培养。  相似文献   

20.
中学外语教育在分数和升学的压力下,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采用了不恰当的学习方法,给后继教育增加了困难,大学教师要尽早发现新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纠正学生对外语学习不正确的认识和不良的学习习惯,以适应大学阶段及更长效的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