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文学史是以一种实在性与抽象性相兼的姿态存在着,且以文本、人本、思本和事本为其呈现形态。文本作为文学史的本体,主要指历代文学作品,即物化了的、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被文字所凝固的文学创作活动。无论什么时代的文学史或中国文学史的课堂教学都体现着文学史本体观。从文学史角度看,所谓文学经典就是入史率极高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入史率可以作为测定其经典化程度和水平的重要参数。文学经典不是永恒不变的化石。当代文学家及媒体对经典应作严肃、正确的阐释和积极有效的传播。  相似文献   

2.
新兴电子媒体变革的语境下,图像冲击文字,文学逐步边缘化,客观上造成了当前高校文学专业教育中文学文本阅读的悬置与缺席。回归文本,立足文本、深入感知文本是文学专业教育的基础和重点。要想让高校文学专业教育落到实处,我们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习惯,强化经典阅读,建设经典阅读书目,回归纸质媒介,倡导文本细读,在文学经典的深度阅读中建立健康的阅读方式。  相似文献   

3.
经典作家接受史研究,曾几何时成了一个最缺乏学术新意的学术避难所。这与不少研究者缺少接受史的问题意识和正确方法密切相关。经典作家接受史实质是作家精神生命的身后史,也是接受主体与接受对象之间的多元审美对话史和多重意义生成史。从接受过程中的关注焦点、接受方式和功能效应看,经典作家接受史至少可以从五个方面展开,即经典地位的确立史,经典序列的形成史,艺术风格的阐释史,艺术典范的影响史,以及人格精神的传播史;从而由宏观到微观、由整体到局部,从创作到审美、从诗品到人品。通过对经典作家的经典地位、经典序列、艺术风格、典范影响和人格精神的传播等多元历时考察,为读者展示出一部立体的、全方位的、血肉丰满的经典作家的身后史。  相似文献   

4.
国外亨利·詹姆斯小说的影视改编大致可分为三类:基本再现、当代化和艺术化.在改编过程中折射出文学经典在新语境中阐释与传播的新涵义.1960年后国外亨利·詹姆斯小说影视改编研究热潮的兴起,正反映了影视批评和文学批评之间跨学科、跨领域的联系与契合,这对顺应并引导当代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学作为一种语言性艺术品,其特征主要在它反映对象的形式。对文学进行分类的依据应注重从文学文本的外在形态,主要是文学文本在语言运用上的相似性。文学体裁是由文学文本语言运用的相似性进而影响其结构模式和形象塑造的类似而构成的相对稳定的形式规范。从文学体裁的语言运用特征即可看到文学文本的语言自身就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文学体裁的四分法,即注重从文学文本的外在形态来分类,具体划分为诗歌、小说、散文、剧本(含戏剧文学和影视文学)。本文对这四种不同形态的文学体裁在语言运用上的特征进行探索阐释。  相似文献   

6.
从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的学术视野考察文学经典的建构,更多地看到文学经典生成的外部因素,看到每一个文学经典的特定的文化话语场,看到文学经典处在一个不断被建构的开放体系之中。作家作品的经典化,往往是通过纳入国民教育序列、编入教科书而实现。文学研究者则可以而且能够通过文学史叙事体的作用,去影响集体无意识的主流文化,进而促使国家话语霸权顺应时代文化的潮流。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中国现当代文学叙事经典的价值维度,针对现当代文学经典选择中的种种问题,找出不应“入史”、不应划为经典的诸种状况,以为文学经典建构之警策。  相似文献   

7.
文学经典的价值维度中,文学精神始终是最重要的一环,而悲剧精神及其衍生的批判精神构成了五四后中国文学精神的某种核心。悲剧精神的深化,表明了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达到的高度。如将战后海峡两岸文学纳入五六十年代中国文学的整体研究视野之中,可清楚看出:正是文学的悲剧精神、批判精神在解决文学与政治、传统与现代的紧张性对峙矛盾中,延续了“五四”后中国文学典律构建的命脉,而它的失落也造成了经典性的萎缩。  相似文献   

8.
文学经典的论争近年来持续不衰甚至演化为一场文化战争,是有其时代以及知识学背景的.分析影响文学经典形成的内外因素可见,有关文学经典论争中的误区在于"生成"和"建构"的二元对立论说模式,在文学经典形成过程中,文学研究者发挥着比普通读者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文学阅读课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本文探索如何平衡传统文学阅读与新媒体阅读对经典文学的影响,从师生各自角度出发,更新经典文学阅读的教学方式,使经典文学阅读课焕发新时代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0.
在后现代主义视域下,中国当代先锋小说最能体现西方后现代思潮在中国文化语境下对文学经典的冲击。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分析在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中国当代的先锋小说家如何进行叙事技巧和话语层面上的实验,对文学文本进行着怎样的解构与建构以?及后现代女性主义是如何渗透进先锋小说的创作先锋小说解构了传统的文学观念、叙事模式以及文学体系,却又有着很大的建构意义,在小说面临边缘化的背景下开创了新的小说创造道路。  相似文献   

11.
武侠小说与文学史的结合经历了复杂的过程,历经多种叙述模式的演变,充分反映了文学史学的诸多理论问题。武侠小说的文学史叙述模式大致有“史料考证”、“平民文学”、“旧派小说”、“雅俗互动”辱叙述模式,这些叙述模式的历史演变表现了“文学革命”的“态度的非同一性”和“文学史t写”的历史继承性。胡适、鲁迅与周作人的观点的非同一性表现了文学史理论的复杂性与矛盾性,“文学史重写”的不断变迁体现了文学史理论的创新性和突破性,文学史写作实践中存在着“超稳定结构”。这种文学史理论与文学史书写实践之间的偏离,形成了文学史学的矛盾规律。  相似文献   

12.
王维被唐代宗誉为"天下文宗"。代宗对王维的评价不是一个普通读者对一位普通诗人的看法,其评价折射了当时最高统治者对文学创作的政治态度和审美情趣。从朝廷政治的角度看,典雅平和的王维诗歌是代宗眼里的新经典。从日常生活的角度看,王维诗歌反映了盛唐时代贵族阶层的审美标准和艺术趣味。在盛唐诗人中,只有王维才最符合封建帝王及其政权对文学的政治要求和审美期待。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底层写作”的人物形象塑造问题上,存在着生活同质化、关学品格单一的弊病,具体而言则有:一、人物来历不明,千人一面;二、人物经历只有“肉搏”,而无“灵动”;三、人物“返乡”的结局不过是自欺欺人的游戏。  相似文献   

14.
唐代私学教育的繁荣与科举制度的直接促生密切相关;其课程体系、教育内容从经史转向文学辞章,并日益显示出其特有的活力。唐代私学教育具有多元化、个体化、自由化的特征,考生来源多样,教育教学形式多元化,有益于文学的接受与传播。唐代私学教育独特的教学环境为文学风格流派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自然人文环境,促进了唐代文学创作活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自从19世纪末第一份报纸文艺副刊的诞生发展到现在,报纸文艺传播在中国已经走过了100多年的历史。时至今日,报纸的文艺副刊已经从最初的附属地位发展为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文艺作品的发表提供了一个稳固的平台,发表了大量的文艺作品;随着时代的变迁,报纸文艺的创作门槛也得以降低,大大拉近了报纸与读者的距离。虽然报纸文艺传播取得了上述成就,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和缺陷。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文学批评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在写作上却存在不少弊端既缺少学术研究的规范,又不注重批评文体的写作特点.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要规范文学评论写作的要求,并从树立谨严的治学态度和加强学术训练两方面进行论述,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文学阐释是对于文学的问题的解释,它在关注文学的问题时,自身也有值得关注的问题,而这种对于自身的关注往往容易被忽视。从阐释依据、阐释意图、阐释模式和阐释类别几个方面进行梳理,阐释可能在不同的方面都有其关联性,因此重要的不是辨析的结论,而是要通过这种辨析清理阐释过程中的学理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