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路翎20世纪40年代小说为中国新文学提供了极具个性化的审美范式,本文拟从路翎小说的审美风格入手,分析其存在的意义,并进而分析路翎小说的不足之处留给后来文学的启示性价值。  相似文献   

2.
路翎小说文本的“异质性”主要表现在:对“语言奴役的创伤”反抗;深入独到的心理刻画;带有“疯狂”特质的另类人物。所有这些都表现出疏离于“左翼”文学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3.
《紫颜色》是美国非裔女作家艾丽斯· 沃克的代表作. 小说不仅表达了其对于"非洲之根"的认同,更体现了对于非洲异邦的疏离感. 因此,艾丽斯· 沃克的民族意识呈现出既带有种族性又带有美国化的矛盾特质. 这种矛盾的民族意识表明,沃克对于"非洲之根"的探寻是为非裔美国人在主流话语中争夺话语权,谋求平等的社会地位以及为美国多元文化的融合共存所做的努力.  相似文献   

4.
20世纪 80年代中期,在国内外文化碰撞的背景之下,方方创作中潜伏的存在主义因素在涌动的存在主义思潮影响下全面显现,成为一种创作倾向、一种中国化的演绎与发展.方方小说由此开始具备了相对稳定、冷峻的创作风格.其作品呈现了存在主义思潮下思索当下芸芸众生生存原态的一些显在的表现特征.通过方方小说"三白"(<白梦>、<白雾>、<白驹>)、"一黑"(<黑洞>),揭示其第一个显在特征--无奈的白色世界、冷酷的黑色感觉.  相似文献   

5.
在20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坛上,以萧军、萧红为代表东北作家群异军突起,为读者了解东北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萧红的代表作《呼兰河传》以清新自然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东北边陲小镇呼兰河的风土人情,作品本身拥有着丰富的艺术魅力。其语言既陌生又新鲜,充满了幽默感;其结构方式也打破常规,表现出散文化的特征;而叙述视角更是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通过从语言、结构、叙述视角三个方面来分析其艺术特色,来进一步了解《呼兰河传》的独特之处。它作为一部成功的小说,是中国文苑一朵美而不艳的奇葩。  相似文献   

6.
该文试图以鲁迅小说创作范式为视点,探讨路翎心理现实小说在主体人格、题材、主题、形象和精神探索等方面体现出来的特征,以及它们和鲁迅小说创作范式内在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7.
盈不足术的解题思想和方法,在古代算法中称得上是"万能"的解题方法。它既给出了线性问题的精确解,又给出了非线性问题的近似解。在解题过程中,既有假设检验,又有推理分析;既注重解答数学问题的规律性,演算程序化、模式化,又呈现出数学思想和方法的重要应用,对研究数学解题策略和方法有启发性。  相似文献   

8.
路翎独特的文学创作堪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异类,”深入探究其独特性的根源所在便显得极为重要。概括来说,其为“异类”主要有以下两个重要原因:一是“父亲形象”的缺失造就了其内心的紧张、焦虑与自卑、自怜,并相应地在其文本世界里呈现出一种强势的个人主义话语特征。二是俄苏文艺思想中的“激情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以及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极大地影响了路翎的文学创作,形成了路翎创作中的“共名”与“无名”话语模式,显然这种影响在路翎的创作中呈现出一种悖论现象。  相似文献   

9.
在20世纪40年代,路翎面对的是十分丰富的"传统"。对主流的靠拢与疏离构成了他创作的狭小地带。这种"在,而不属"是路翎及其创作的显著特点,从而被主流指认为"异质"。  相似文献   

10.
加拿大著名文学理论家林达·哈琴提出了"历史编纂元小说"的概念,以此来指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欧美文坛涌现的一股将现代主义实验创作与历史以及社会语境结合起来的创作潮流。历史编纂元小说具有自我反映,自我指涉等元小说的特征,同时又穿插和影射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从而使得作品虚实相间,亦真亦玄。本文采用其"历史编纂元小说"的概念,对汤亭亭的代表作《中国佬》作为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特征进行文学定位和分析,试图对汤亭亭的创作进行一种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11.
抗战爆发,路翎从南京流浪到重庆,并且在重庆生活长达八年时间。可以说,在路翎生活周围的重庆人成了他创作小说最好的素材,尤其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民众。路翎小说中大量描写了重庆底层民众丰富的生活场景,展现出抗战时期重庆底层民众生活的真实面貌,从而丰富了重庆文学中的重庆人物谱系。  相似文献   

12.
《血色浪漫》在思想艺术展现上是富有个性的,其主题包装和主题显现都呈现为与时代精神既契合又背离的双向特征。这种微妙的契合与背离特征,使得文本在审美愉悦、欣赏消费和思想深度上都获得某种意义上的成功,使得小说和电视剧《血色浪漫》在思想艺术上避免了20世纪中国文学泛政治意识形态化和商品化、碎片化的不良倾向,同样也决定着二者的成功出版和播映。  相似文献   

13.
后现代时期我国体育报道特征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60年代左右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在20世纪80年代渗透到中国,我国的各个行业、各个领域都受到了这一思潮的强力影响,传媒也概莫能外,体育传媒作为传媒成员自然也身处影响之列。在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我国体育新闻报道显现出了各种新的特征。通过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就这些特征做一线性解读,旨在能够为一些还未洞悉到这些变化的体育传媒提供可鉴之资。为体育受众提供更好的体育报道服务,促进其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国文坛崛起的"后现代"小说为"标本",分析了中国式后现代小说文本的思维逻辑,指出其在消解生活意义的同时建立文本意义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初,张洁发表的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曾引起很大争议,对立双方主要从婚姻道德角度进行褒贬。1990年代,此小说又被评论界从女权主义角度重新阐释。到了21世纪,人们又开始呼唤其中所表达的理想爱情。该文通过对其过往研究的总结分析,认为它既不限于道德探讨,也不单纯是女性意识的觉醒,而是人类情感困境的诗意表达,具有生命本体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代西方人权思想是17、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提出的;近代西方人权思想既是时代的产物,又具有深刻的历史渊源;近代西方人权思想既有历史的进步性,又有时代的、阶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的传播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这些传播特征给个人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带来了新境遇和新挑战。以新媒体时代为出发点,深入探究社会思潮的传播特点及其引领路径,对于维护国家信息和思想安全,坚持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正确引导,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新媒体时代正确引领社会思潮的传播,必须充分认识和利用社会思潮的传播规律,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引领,建立健全社会思潮传播的长效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18.
现代主义思潮对中国现代小说流派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最初的浪漫抒情派小说中现代主义的发轫期,到后来新感觉派小说的现代主义直接呈现,再到20世纪40年代新浪漫主义和七月派小说中现代主义的衍生。中国现代小说流派的发展始终都融汇了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子。  相似文献   

19.
在"科学救国"思潮的影响与"小说界革命"开启民智宗旨的号召下,晚清新小说肩负起了科学启蒙的神圣使命,在批判和破除封建迷信的同时,大力引进和宣传介绍西方科学新知,成为传播近代科学的新途径,并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的当代文坛可说是思潮涌动,流派纷呈,其中在80年代掀起了一股"寻根"热潮.汪曾祺是寻根派的典型代表之一,他从民族文化入手,在其小说<受戒>中挖出民族之根,它的民族文化之根主要体现在以儒道佛为主流的"桃花源"武的生活理想和真善美的人性人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