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中国传统民间游戏———击壤,根植于博大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之中。击壤作为中国体育游戏形成的本源,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特质。击壤游戏起源甚古,经历代演变,名称不一,发展形态多样,如"抛"、"飞"、"打瓦"、"打尜"或"打拔"等,具有浓厚的娱乐情趣。现代击壤的流传也出现了很多版本,如"触瓦儿"、"逮柴"、"打皇帝"等,击壤的游戏功能依然存在,其作为锻炼臂力、增强体质和技巧技能的一种方式仍然被保留了下来。击壤之戏属于人类生命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击壤是一种就地取材、启智为主的我国民族自有的游乐活动,对它的发掘创新有助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游戏文化,使青少年从小就受到传统娱乐文化的熏陶,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2.
从表面上看,击壤似乎名实不符,再加上与<击壤歌>的密切关系,历来都有人怀疑它并不是一种游戏,而给予"击壤"一词以种种其他的解释,或是干脆认为<击壤歌>之"击壤"与击壤游戏毫不相干.然而,在真正弄清了<击壤歌>的产生过程并了解到击壤游戏的原始形式之后,便很清楚地发现击壤的确是一种很古老的游戏,它也就是<击壤歌>所说的击壤,而且从原始击壤游戏到经过改进的击壤游戏,其间发展演变之轨迹清晰可辨.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体育传统文化中,有关"和谐"的思想源远流长。击壤流传上千年,具有博大深厚的"和谐"文化思想内涵及特质。"和谐"文化思想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击壤追求人自身的"和谐"发展,即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人自身的"和谐"。二击壤体现了中华传统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三是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关爱。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就是追求一个和平而美好的太平盛世。击壤中蕴含的丰富和谐文化思想及精神资源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可以起到推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体育游戏渗透了中国人的政治、道德、行为、教育理念以及思想方式,是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形态。中国古代体育游戏的发展伴随着古代中国文明的崛起、兴旺和衰落。对于中国古代体育游戏的研究,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体育、游戏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发掘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5.
将魏晋时期较为成熟的文学样式诗、赋、文、小说中涉及"体育"的部分划定为"体育文学",从中窥探当时体育的发展状况。指出魏晋"体育文学"呈现了当时军事、侠士、射猎、走狗、登高、垂钓、棋弈、击壤、养生等体育形态,但这不是简单的再现,而是将现实中的体育活动与历史、人性、生命本体、社会存在等进行了紧密的联系,开辟了更广阔的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6.
近现代体育属于体教分离前的体育与文化均衡发展的模式,它展示出体育的自然性、健康性和融通性形态.中国近现代体育发育不良是儒学的教义对游戏、竞技、身体的歧视所致.儒学对梦想、游戏和童趣的相对漠视还导致国家创新力下降,限制了体育法系的发育.中国近现代体育人以文化人为主体,而当代体育人本身则以非文化人为主导力量.身体的游戏可以固化中国人的创新能力,提升中国的国家竞争力.中国近现代体育大体属于英美体育法系,它昭示出体育生活化、日常化和时尚化的模式,而中国的当代体育模式是沿袭了德日体育法系的衣钵,具有古罗马帝国时代国家繁盛模式的基因.中国大地上诞生的两种体育法系的再度融合是摆在国人面前的新任务.  相似文献   

7.
近代体育属于体教未分的体育与文化均衡发展的模式,它展示出体育的自然性、健康性和融通性形态。中国近代体育发育不良是儒学教义对游戏、竞技、身体的歧视所致。儒学对梦想、游戏和童趣的相对漠视还导致国家创新力下降,限制了体育法系的发育。中国近代体育人以文化人为主体,而现代体育人本身则以非文化人为主导力量。中国近代体育大体属于英美体育法系,它昭示出一种体育生活化、日常化和时尚化的模式,而中国的现代体育模式是沿袭了德日体育法系的衣钵,具有古罗马帝国时代国家繁盛模式的基因。中国大地上所诞生的两种体育法系的再度融合是摆在国人面前的新任务。  相似文献   

8.
论体育游戏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的运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体育游戏是以身体动作为基本内容,以游戏为形式,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团队精神为目的的特殊体育活动形式.体育游戏最大的特点是寓教于乐,因而为广大师生所喜爱,随着人们对游戏功能认识的不断提高,体育游戏被广泛地应用于体育教学中.从体育游戏的特征、意义及创编和选择体育游戏应注意的问题,探讨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现代体育是欧洲近代身体主义潮流崛起后的产物,在仪式治疗的现实需求下,当今的中国体育已经成为一种精神或道德的力量.在褪掉媒介光环后,中国的体育人群体仍处于一种相对边缘化的状态,原因在于他们违背了儒家尚简朴、废奢靡的文化精神.中国历史上并无体育的概念,也从未有过体育人群体,而与之类似则是游戏的人、流浪的人和闲人,他们不从事生产活动,其社会角色介于从事性炫耀工作的巫者和反抗儒学教义的常态人之间.在脱离了非世俗的领域后,中国体育人的社会地位仍有下移的可能.游戏是凌驾于一切知识体系之上的一种价值形态.历史上的世界级强国都是游戏大国.尊重人类的游戏精神,也是对人类创造力的一种尊崇.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及逻辑分析法解读游戏精神的基本内涵,揭示体育的游戏渊源,并结合实践阐述张扬游戏精神的重要性。研究认为:游戏蕴含着自由、主体、创造、协作及平等的精神价值;体育和游戏虽有着较深的渊源关系,体育课程实践过程中游戏性却在逐步衰减,师生对游戏的理解尚停留在工具层面;游戏精神引领下体育课程与教学认为,体育课程的终极目的是培养体育游戏人,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与设计,体育课程实施的策略、体育课程评价等各类环节都是为体育游戏人做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