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补充苹果酸复合营养液对拳击运动员抗疲劳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大强度运动并补充苹果酸复合营养液对拳击运动员抗疲劳能力的影响,对从事拳击专项训练2~3 a的运动系学生14名,进行3周大强度训练,实验组补充苹果酸复合营养液,对照组补充普通低聚糖饮料。在服用期开始前和服用期结束后进行生化指标测试,结果发现:1)补充苹果酸复合营养液可稳定一次大强度间歇性运动的血糖浓度,缓解运动引起的血氨升高。2)补充苹果酸复合营养液可降低运动后及次日晨血清肌酸激酶活性和血尿素浓度升高的幅度。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在大运动量训练期提前补充碱储备,以增加机体缓冲乳酸的能力,从而有助于拳击训练的顺利进行。研究工作在四川拳击队1991年冬训期进行。经系统补碱后,队员反映训练时体力较好,食欲、睡眠好。补碱后心率、血压略有上升,脉压大致不变。训练后尿蛋白减少,上臂围缩小,心电图无S—T段下移及异常T波。以上可认为是对大运动量的适应。系统补碱后静脉血浆PH值、CO_2总量(碱储备)、碳酸氢根含量、剩余碱等血气分析指标较补碱前明显提高,唾液及尿液PH值亦随之上升。值得提出的是,无论血气分析或其他生化指标,其变动值均在正常范围之内,提示机体内环境是相对平衡的,说明拳击运动员在训练期系统补充碱储备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拳击运动训练的科学化发展,推动着拳击运动的迅猛发展。运动员科学选材,已成为我国拳击事业发展亟待深入研究的一个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4.
优秀拳击运动员教学实战与比赛后血乳酸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拳击比赛和教学实战的血乳酸情况,以我国备战世锦赛的24名优秀拳击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在比赛和教学实战后检测血乳酸浓度,其结果显示拳击比赛的强度较大,比赛对运动员无氧能力要求高;运动员对于教学实战的重视程度以及比赛强度没有达到比赛的要求,教学实战的训练效果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目的;大级别拳击运动员专项耐酸能力训练方法及教学实战的质量有待改进与提高.  相似文献   

5.
以54名我国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为测试对象,使用心理测试和现场观察等方法对拳击运动员运动动机、意志品质、赛前情绪和心境等赛前心理状态进行检验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拳击运动员的意志品质和运动员的运动动机、赛前情绪具有显著性相关(P<0.05);2)拳击运动员的心境与运动员的运动动机和赛前情绪具有显著性相关(P<0.05),并能有效预测运动员运动动机和赛前情绪;3)拳击运动员的运动动机和赛前情绪具有显著性相关(P<0.05),可以通过运动动机的培养和训练来提升运动员赛前的良好情绪状态。  相似文献   

6.
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赛艇训练周期中的训练特点,对中国国家队15名男子公开级赛艇运动员,在整个赛艇训练周期内记录每周训练计划,对评价赛艇运动员的某些专项运动能力指标如乳酸阈功率(AT4)、测功仪2 000 m最大做功成绩及水上2 000 m模拟划的成绩进行了规律性的多次测试.结果表明: 1)男子公开级赛艇运动员各训练周期的运动量和强度等级的分配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冬训后正常训练达到172 km/周,有氧训练比例平均是89.65%.2)在整个训练周期内,乳酸阈功率明显提高,测功仪2 000 m最大做功成绩不是一个渐进的上升过程,而是一个曲折反复的上升过程,水上2 000 m模拟划成绩变化由于受到风向影响缺乏规律性.乳酸阈功率(AT4)、测功仪2 000 m最大做功成绩多次测试结果表明,通过一个训练周期训练,运动员训练效果和专项运动能力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拳击运动员补充不同剂量牛磺酸对红细胞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4×4拉丁方设计将23名男子拳击运动员随机分为四组,进行四个剂量水平(A:400 mg/d、B:800 mg/d、C:1200 mg/d、D:1 600 mg/d)与四周期(每周期3 d)的牛磺酸补充;用比色法检测红细胞Na+-K+-ATP酶、Ca2+-Mg2+-ATP酶、总ATP酶活性及血清MDA浓度。结果:与A、B剂量相比,补充C、D剂量的牛磺酸能显著提高ATP酶活性(P<0.05)及显著降低血清MDA浓度;Na+-K+-ATP酶活性C高于D剂量组(P>0.05),Ca2+-Mg2+-ATP酶活性D高于C剂量组(P>0.05)。根据运动员运动成绩分组比较表明,补充不同剂量牛磺酸后,优秀组与普通组间ATP酶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优秀运动员Na+-K+-ATP酶活性C剂量组显著高于D剂量组(P<0.05)。结论:拳击运动员牛磺酸的适宜补充剂量为1 200 mg/d;每天1 600 mg补充剂量可能有过度清除体内自由基的不利效应。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和探究系统训练会使女子拳击运动员心脏功能方面产生怎样的适应性变化,是否呈现性别特征,对女子拳击运动员进行安静状态下的心电图检测,结果显示女运动员组相对于普通对照组呈现出明显的早期复极综合症和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率,且无性别差异,原因在于拳击专项的运动特点使运动员在经过系统训练后更多地动用了稳态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9.
国家皮划艇运动员高原训练的机能监测和评价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探索皮划艇运动员的高原训练,对国家皮划艇集训队1999年的两次高原训练,进行了全程跟踪监测,以期对皮划艇运动员的高原训练进行评价。监测结果表明:(1)皮划艇运动员上高原后7至10d可完全适应高原环境训练,高原训练要考虑适应的时间和转换运动训练负荷强度的时机。(2)高原训练的负荷应安排在高原训练期间出现两次血红蛋白的高峰。血红蛋白的动态变化对于监控和保证高原训练负荷的量和强度是一个有益的指标。下山后14d和40d血红蛋白有两个明显的高峰,揭示可能有两次运动能力的高潮点。(3)高原训练后完成500m和1000m血乳酸的浓度显性增加,揭示运动员耐酸能力提高,500m和1000m成绩有显性提高。  相似文献   

10.
部分生化指标在拳击运动员机能评定中的运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了解优秀拳击运动员阶段训练水平提高情况,对河南省10名优秀拳击运动员进行了固定负荷的2 min×5组击打沙包的阶段CK、GOT、Hb、Hct、BUN、BLa、Pro 等生化指标测试,结果发现,随着运动员机能水平的提高,固定负荷运动后CK、GOT、BLa、Pro、BUN下降(P<0.05),Hb、Hct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全运会赛前9周,对优秀游泳运动员为期6周的大强度训练并实施赛前训练监控,探索科学有效的赛前大强度训练模式,为游泳运动员赛前大强度训练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9名优秀游泳运动员实施为期6周的以无氧能力训练为主的赛前大强度训练方案。在训练前后进行一次极限负荷运动(300米全力游)的气体代谢能力测试和血乳酸均匀度的无氧阈测试,并在训练前、训练中(训练2周后)、训练后(训练6周后),测定基础状态下的血红蛋白(Нb)、血清肌酸激酶(CK)、血尿素(BU)、睾酮(T)和皮质醇(C)。结果:(1)与训练前相比,摄氧量(P<0.001)、摄氧量相对值(P<0.001)、呼吸频率(P<0.05)等指标显著下降;呼吸商(P<0.05)、潮气量(P<0.05)、成绩(P<0.05)和即刻血乳酸(P<0.001)显著升高;(2)6周大强度训练后,无氧阈速度、出现无氧阈拐点时的血乳酸和心率没有显著变化。(3)基础状态下,BU指标在大强度训练2周后,明显升高(P<0.05),C指标在训练中期明显下降(P<0.001),训练后期又呈现明显的升高(P<0.05),其它血液指标变化不大。结论:(1)以无氧能力训练为主的的赛前大强度训练计划达到提高运动员无氧能力的目的,同时有氧能力得到保持;(2)血液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符合大强度训练的机能变化特点,赛前大强度训练没有导致运动员机能下降。(3)极限负荷运动(300米全力游)的气体代谢能力测试,为游泳运动员的赛前训练效果的评价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邹市明备战北京奥运会期间的训练心率及血乳酸值变化特征,探索其专项素质特点。方法:监控包括邹市明在内的485、1 kg级国家男子拳击队队员6人和贵州男子拳击队运动员12人在教学、正式比赛及专项体能训练中的心率、血乳酸反应。结果:1)教学实战中邹市明第二、四回合及第二、三回合后休息时的心率显著高于其他国家队队员;2)邹市明教学实战及正式比赛后的血乳酸值均显著高于其他国家队队员;3)邹市明在30 s击打沙袋、六项素质循环组合计时后的心率水平及强度手靶、六项素质循环组合计时后的血乳酸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国家队队员;4)贵州拳击队队员跳绳双摇200次、实心球对墙平推1 min和阶梯式跑后即刻的心率水平显著低于邹市明,跳绳双摇200次和阶梯式跑后即刻的心率水平显著低于其他国家队队员。结论:邹市明及其他国家队队员在教学实战中的心率及教学实战和正式比赛后的血乳酸值反映了高水平小级别拳击比赛的大运动强度及较强的无氧酵解需求;与其他小级别国家队队员相比,邹市明在教学实战及正式比赛中更能发挥无氧酵解能力,也体现出其优异的专项速度、力量和耐力素质。  相似文献   

13.
全面系统的研究了优秀跆拳道运动员上下肢的等速力量,有氧和无氧代谢能力,以及负荷前后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特性的实验工作。并与优秀拳击运动员和优秀田径运动员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提示,路拳道运动员在日常传统训练基础上应建立一个新概念,即高度重视大腿后群肌群的快速反应和爆发力的素质训练,这对于中、低水平运动员更为重要。实验结果还表明,优秀跆拳道运动员安静时血清睾酮水平较高,运动后10min内保持高水平的LDH酶活性。LDH2运动后略有增加,安静时LDH3.4.5水平较高,运动后LDH。。活性增加。提示跆拳道运动员既要求有很好的无氧功能,又要求有较高的有氧代谢能力。优秀跆拳道运动员运动能力与体内血清皮质醇、胆固醇、宰酮等指标存在因果关系。提示路拳道运动员的选才和训练工作应注意这些相关指标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对长春市中学优秀男子中长跑运动员进行递增负荷测试,得到其最大摄氧量和无氧阈及其对应的速度、心率。结果显示:经过一个训练周期,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相对值具有显著性提高,无氧阈速度具有非常显著性提高;无氧阈心率具有非常显著性降低。运动员的有氧能力得到了提高;客观的评价了长春市中学优秀男子中长跑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以及本次训练周期的训练效果,能够为教练员合理制定和安排训练计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足球运动因大强度、长时间激烈拼抢使能量供应系统变得极为复杂,比赛中无氧供能常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足球运动中无氧供能可分为:高能磷化物系统供能和糖酵解供能。而针对这两种供能形式可分为一般无氧和专项无氧能力训练。  相似文献   

16.
依据赛艇运动员不同供能能力水平的测试评定结果,探究赛艇运动员准备期不同供能能力训练比例的量化安排,比较运动员训练前后不同供能能力的变化及对2000 m成绩的影响。方法:以17名陕西省赛艇男子运动员(11名公开级、6名轻量级)为测试对象,在2018赛季准备期(12周)的起、止各1周用赛艇测功仪测试体现运动员不同供能能力水平的100 m、500 m、2000 m、6000 m,60 min划行的平均功率,依据“黄金标准”和“时间-功率”拟合曲线及相关算法评定运动员供能能力水平,根据第1次测试结果对不同供能能力训练比例进行量化安排。结果:1)2次测试“时间-功率”拟合幂函数曲线分别是y=1146x-0.188,R2=0.9939;y=1052x-0.172,R2=0.9925,根据函数式推算“黄金标准”中的10 s、60 s划行的平均功率。2)最大无氧非乳酸训练占比为0.003%,最大无氧训练占比为0.020%,最大有氧训练占比为0.120%,最大无氧阈训练占比为2.627%,有氧耐力训练占比为80.569%,力量训练占比为16.662%。3)运动员第2次测试10 s,6000 m,60 min划行的平均功率与2000 m划行的平均功率的比值更为接近“黄金标准”,60 s划行的平均功率偏离“黄金标准”。4)运动员测功仪2000 m划行的平均功率提高了1.98%(p<0.01),100 m划行的平均功率下降了5.14%(p<0.01),6000 m划行的平均功率提高了2.54%(p<0.01),60 min划行的平均功率提高了3.52%(p<0.01)。结论:准备期针对性量化安排赛艇运动员不同供能能力训练比例发展方案,能有效调控样本运动员不同供能能力水平,促进赛艇2000 m成绩提高。“黄金标准”“时间-功率”函数曲线对赛艇运动员不同供能能力水平的评定和训练调控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强度训练对游泳运动员血乳酸及相关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有氧与无氧训练对游泳运动员血乳酸等相关指标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北京市游泳队运动员,根据个人运动专长,安排相应专项训练;12名进行有氧训练,14名进行无氧训练,分别在训练前及运动后即刻抽取肘静脉血,检测血乳酸等生化指标及血常规指标.通过实验研究认为:1)有氧训练后血清ALB和钠离子显著升高、二氧化碳结合力明显下降;血乳酸变化与ALB、LYM(%)、[JYM(×109/L)呈高度正相关,与二氧化碳结合力、NEUT和钠离子呈高度负相关;2)无氧训练后血清ALB、LYM(×109/L)和钠离子显著上升,二氧化碳结合力明显下降;血乳酸变化与ALB、LYM(%)、LYM(×109/L)和钠离子呈高度正相关,与二氧化碳结合力、NEUT呈高度负相关;3)无氧训练后血钾浓度下降,与运动疲劳有关,应及时补充钾离子及含HCO3成分的饮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