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寻找对四川省散打队十运会赛前训练有关运动性疲劳有效的生理、心理监测措施。方法:采用追踪实验法和统计分析法。以四川省散打队备战“十运会”的五名队员为对象。以周为训练单位。采静脉血:每周一展8时空腹采血,共四周。测试指标:1)生化指标:CK、BU、Hb;2)心理指标:闪光融合频率、自创量表法。结果认为将整体监测与个体监测配合运用,是监测运动性疲劳的可靠手段;而将生化指标与心理指标结合使用,是监测运动性疲劳的有效手段。结论:运用生理生化指标和心理指标对散打运动员进行综合监控,其效果优于单一使用生理生化指标或心理指标。  相似文献   

2.
散打运动员大负荷训练期间若干生化指标的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14名备战广东城运会的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大负荷训练3周后,运动训练对其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监控运动训练。结果显示,大负荷训练3周后,运动员BU、C、CK、LDH和MDA值均显著升高(P<0.05),而Hb、T、及SOD值均显著下降(P<0.05),变化幅度可以反映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程度、对训练的适应及恢复情况;对生化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能够更准确地评定运动员的机能状态,监控运动训练。  相似文献   

3.
女子散打运动员比赛前后FFF、POMS值的变化及其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部分心理指标监测优秀女子散打运动员赛前身体机能状况。结果显示优秀女子散打运动员FFF值在赛前集训期间呈下降趋势,并在赛后回升,表明负荷的增减会影响运动员的中枢疲劳;运动员TMD值在大负荷周与小负荷周出现明显差异,说明POMS心境量表对监测运动性心理疲劳具有一定的敏感性;运动员FFF值与TMD呈中度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大强度训练对散打运动员免疫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12名男子散打运动员在冬训大强度训练后,运动训练对其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以监控运动训练.结果显示:大强度训练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运动员CD4 、CD4 /CD8 细胞比值均显著变化(P<0.05),恢复24 h后,NKT细胞有显著差异变化幅度可以反映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程度、对训练的适应及恢复情况;综合指标分析能够更准确地评定运动员的机能状态和监控运动训练.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运动员出现疲劳的因素,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理和怎样判断疲劳进行了综述性的分析,并提出了恢复运动性疲劳的措施.目的旨在帮助体育教师和教练员提高对恢复过程在训练中的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采用实验法,提取四川省、陕西省8名男子散打运动员的生理生化指标和基本素质指标进行分析,提出当代运动员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必须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散打运动员的技能,从而有效地提高散打运动员地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采取综合性的实验手段,进行气功对运动员疲劳恢复作用的探索性应用基础研究的实验研究设计方案。其意义在于寻求简便、有效、经济并且易推广普及的运动性疲劳恢复手段。在具体实验方案中,设计了气功外气客观存在的定性实验、气功外气对小白鼠游泳的抗疲劳能力影响作用的实验和气功外气与内气对篮球运动员亚极量运动后疲劳恢复作用的实验。  相似文献   

8.
摘要:运用《运动员心理技能量表》和《运动员失败应对量表》对中国散打国家队的散打运动员进行调查研究,探索运动心理技能和失败应对的交互关系。尤其是对优秀女子散打运动员心理技能的研究,为完善散打运动员的心理选材和心理技能训练提供提供理论依据。主要得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1)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心理技能表现出高自信心-高焦虑控制的特征,不同年龄阶段的优秀散打运动员心理技能之间并没有显著差异,不同运动等级散打运动员在心理准备维度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参赛级别散打运动员在集中注意维度有显著性差异、不同训练年限的散打运动员在焦虑控制维度有显著性差异。2)优秀散打运动员的运动心理技能发展水平与竞技能力显著相关。心理准备、注意力、焦虑控制的发展水平可以作为预测比赛成绩的参考指标。3)我国不同运动等级、年龄阶段、训练年限、参赛级别的优秀散打运动员在选择失败应对策略上相比较并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运动性失眠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训练和比赛的心理紧张和生理疲劳等因素引起运动员运动性失眠,而适宜的心理疏导、中医药等方法,将能有效地防治运动性失眠。  相似文献   

10.
补液对青少年运动员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研究显示,脱水对机体是有害的,保持机体良好的水合状态对机体的生理功能和运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能满足运动员需要的饮料,通过在运动前、中、后的有效补充,不仅可以提高运动成绩,而且可以推延运动性疲劳的出现,改善身体状况,有利于运动性疲劳的恢复。青少年运动员处于生长发育的特殊阶段,心理上、生理上具有特殊的表现。为了保证青少年运动员的身心健康,本文对脱水提出了预防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