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人工智能作为人类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导技术,对推动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人工智能推动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理论逻辑、动力来源、现实路径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研究认为:人工智能推动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理论逻辑在于数字经济为人工智能推动体育产业发展提供时代背景,人工智能促进体育产业领域“技术—经济范式”变迁,从而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新空间。社会环境变革与产业发展需求分别是人工智能推动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外部动力与内部动力。人工智能推动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路径为:加强人工智能在传统体育产业改造升级过程中应用;鼓励培育人工智能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产业、新业态与新模式;搭建人工智能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平台载体。主要建议:发挥智能体育产业相关政策的引导作用;加大体育产业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的力度;加速推进体育产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与推广;加大智能体育产业高端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  相似文献   

2.
在阐述我国体育产业划分和产业集群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体育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影响因素,认为我国体育产业集群的形成具备了必要的客观因素,但政府的过度干预、相关法律政策的缺位及人力资源的缺乏影响和制约着我国体育产业集群的形成。我国应当完善有关法律政策,推进由政府主导体育产业资源开发的模式向社会主导体育产业资源开发的模式转变,以从根本上推进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最终需求对我国体育事业演进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1997-2007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和增长态归因矩阵实证分析了最终需求对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及其结构变动的最终需求原因。结果表明最终消费是体育事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其中政府消费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其比例逐年递增;我国体育事业呈结构性萎缩,并且自身的最终需求成为阻碍结构性增长的主导因素,体育事业发展的竞争力很弱。因此,政府应改革体育事业管理体制和财政投入机制,着力促进体育事业向体育产业转型,同时应大力引导和刺激居民消费。  相似文献   

4.
摘要:体育产业政策是国家干预体育产业发展的一种经济政策,为及时关注体育产业政策的现状与问题,准确把握体育产业政策的科学调整和优化,促进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内容分析法,以2份国家层面体育产业政策文件以及总计48份地方政府贯彻落实中央产业政策的政策文件为分析对象,按照构建政策分析框架、界定分析单元、编码归类、统计分析等步骤分析现今我国体育产业政策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我国现今体育产业政策呈现政策内核系统“双重问题叠加”、政策支撑系统结构失衡和政策主体渐趋清晰的局面;体育产业政策仍存在内核系统呈现整体力量薄弱、内部结构失衡、需求型政策工具缺失、供给型政策工具不足和环境型政策工具过溢等一些相对突出的问题;“十三五”时期,我国体育产业政策调整主要以政策内核系统整体跃升、政策内核系统内部结构均衡发展、政策工具科学选择和政策主体进一步明确为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5.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税收激励政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税收政策对我国体育产业的激励作用,采用比较分析法和图表法对现行税收政策扶持和激励体育产业发展进行定性研究,对现行税收优惠政策在扶持体育产业发展中取得的积极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具体分析比较。由此可以说明,一方面,税收激励政策与体育产业具有紧密的关联性。另一方面,运用税收政策,能够发挥税收政策经济杠杆工具来激励我国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构建具有中国国情的体育产业税收政策激励体系。  相似文献   

6.
完善我国体育产业政策的若干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指出我国体育产业政策目前存在着财政投入少、投资政策单一、各部门承受的税种过多以及金融信贷政策不成熟等现象,分析我国体育产业政策面临的国际国内各种新环境,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体育产业政策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完善我国体育产业政策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摘要:体育产业发展需要政府的管理和引导,政府职能科学定位与充分发挥有利于促进体育产业的持续发展。运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和归纳分析法等方法分析了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定位。研究认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中政府职能存在着传统体制束缚严重、宏观调控缺乏、政策扶持不力以及科学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并且,政府部门在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确立宏观调控职能,为社会创造公平的法制环境和政策环境,引导人们的体育消费热情;应该加强体育产业的监督和管理;并构建体育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而政府职能的合理化选择对于促进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从阐述产业价值链的概念入手,剖析体育产业与运河文化旅游产业所具备的对接物质基础。认为:体验需求、资源共享、关联互补、产业链延伸是体育产业与运河文化旅游产业对接的物质基础,并提出了体育产业与运河文化旅游产业对接协同发展的市场拓展路径、品牌引领路径、创意提升路径和项目带动路径,指出政府是体育产业与运河文化旅游产业对接机制的有力保障。建议建立设施完善、布局合理、政策激励、优化管理的政府推动机制和品牌塑造、产品创新、竞合互动、知识共享的企业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9.
地方政府是国家体育产业政策的落实者,其政策再制定和政策执行效力关乎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前景并直接影响体育强国建设目标的实现。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借助政策工具框架,通过对2014年-2019年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3地区的8个省(市)出台的96份体育产业政策分析表明:结构失衡影响了地方体育产业政策推动体育与旅游融合的效力,具体表现为政策组合上重政府调控、轻市场引导,行政调控中强资源投入、弱信息统计,政策内容上匹配性较低、同质化明显。文章提出地方政府要在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培育专业社会组织、落实配套政策、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区域协同政策制定机制、建立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完善统计制度、推进体育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下功夫,因地制宜实现精准施策。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公共体育服务财政投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中国公共体育服务财政投入初见成效,但仍存在很多问题。扭曲的体育政绩评价、不断下放的公共体育服务事权、失效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缺乏鼓励多元化投入的政策设计、粗放的公共体育服务财政投入管理,是造成问题的原因所在。提出要充分重视公共体育服务工作、正确划分公共体育服务事权、均等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确立公共体育服务财政投入标准、完善公共体育服务财税政策、拓宽公共体育服务财政投融资方式以及加强公共体育服务财政管理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政策工具是政府达成政策目标的重要手段,以江苏省体医融合发展相关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从政策工具和体医融合协同主体维度构建分析框架,并进行量化分析。从政策工具维度分析发现,环境型政策工具使用过溢,策略性措施被高度使用;供给型政策工具使用适当,专业人才培养受到高度重视;需求型政策工具严重缺失,政府采购等应用不足。从协同主体维度分析发现,高度重视政府、医疗卫生和体育主体领域的发展,以及教育主体领域人才培养问题,但社会主体领域中政策工具供给不足。提出,要不断优化体医融合政策工具结构,提升政策效用;平衡各协同主体政策工具的使用,确保合理分配;加快构建体医融合政策工具评价体系,提高政策工具科学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方体育产业政策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对近年我国中央及各地方政府制定的体育产业政策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为科学地制订我国各地区体育产业战略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研究认为:1)我国不同地区对体育产业政策的重视程度不同,经济发达地区更为重视;2)制定体育产业政策的因素与各地所处的客观环境密切相关;3)各地区多借助其资源优势选择特色体育产业;4)地理位置、资源优势和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体育产业布局政策的关键因素;5)体育产业政策中常见的政策手段包括行政手段、财政手段、金融手段及法规手段;6)各地区体育产业组织政策及产业技术政策的内容较少,可能阻碍产业政策的综合效用。依据以上分析结果,针对性提出提升我国地区体育产业政策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政策工具为视角,构建政策工具-政策客体-科技赋能价值链的三维立体分析框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我国2014—2020年间的35份国家部委以上级别的体育产业政策文本进行立体分析。发现,目前我国体育产业政策体系存在政策工具结构性失衡、对政策客体的针对性不均衡、科技赋能政策体系尚未完善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指出,未来应优化政策工具内部结构,提升政策适配效果;平衡政策客体使用比例,充分发挥政策合力;增加科创政策工具,完善体育科技赋能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4.
地方政府在体育产业集群发展初期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逻辑分析、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地方政府在体育产业集群发展初期的作用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得出中介组织培育、集群公共服务提供等方面,是构成政府在体育产业集群形成初期优先发展的内隐变量,同时良好的社会风尚、公共信息平台的搭建、政府职能的准确定位等方面观察变量与内隐变量之间存在着较强的关联;提出了政府在构建体育产业集群时,可以通过体育产业政策引导,明晰集群构成要素,培育和引进专业化的体育产业机构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归纳演绎等方法,从国外体育产业发展现状与研究进展入手,分析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研究现状,对民族传统体育产业政策体系及其运行机制进行归纳,总结当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发展制度保障的建议。根据体育产业发展规律,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和政策工具,通过产业政策引导,规划、干预、引导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对促进经济发展、弘扬民族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需以创新为驱动力,为了研究政府产业政策对于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企业研发行为为落脚点,基于2009—2019年体育行业上市公司数据,探索了政府研发补贴政策对体育企业研发行为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机理。实证研究发现,政府研发补贴会激励体育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和专利申请数量,但是对研发强度和专利授权数量并没有显著性影响。这种研发“强数量、弱质量”的现象,说明企业可能通过低质量的专利来获得政策优惠,不利于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异质性检验发现,研发补贴对非国有体育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技术创新激励作用更为明显;对于不同周期而言,发展期和成长期的企业研发质量显著提高,而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企业更容易发生研发操纵行为。影响机制检验发现,研发补贴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机制促进企业创新。研究结论反映出了我国体育产业补贴政策实施过程中目标的偏离,提出可以探索实施“双重激励+研发后补贴”制度、健全政府研发补贴政策支持体系、优化创新创业环境等措施,来优化我国体育产业政策实施效果,达到通过创新驱动实现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在“降碳”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重点战略方向的时代要求下,体育产业应落实低碳发展理念以整体响应国家双碳目标,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分析数字技术与体育产业低碳发展的内涵,指出数字技术能够赋能体育产业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体育产业业态融合、产业链整合,促进体育产业结构优化、供需匹配;数字技术赋能还能够降低体育产业的碳排放强度,促进体育产业降碳脱碳,助力体育产业逐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当前,数字技术赋能体育产业低碳发展尚存在体育产业数字化程度较低、对体育产业低碳发展认识不足、体育产业碳盘查难度大等困境。鉴于此,提出政府端低碳政策规划引导、绿色金融扶持调节、节能减排监督管理,市场端加快体育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清洁生产与绿色消费、开展碳减排碳补偿等数字技术赋能体育产业低碳发展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8.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需要加快低碳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实现体育产业的低碳化发展.学者从生态文明与体育产业的关系、低碳体育的内涵、体育产业低碳化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动向与对策等视角进行了深入研究,但还存在许多不足.没有从学理层面深刻挖掘低碳体育或体育产业低碳化的基本内涵,没有充分研究体育产业低碳化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实证研究不够,地方政府对体育产业低碳化的政策鼓励与扶持力度不够.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深入研究体育产业低碳化的系列问题,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9.
摘要:体育产业作为未来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是促进体医联动,保障政府购买体育服务的有力支撑,也是进行供给测改革,调整体育产业结构的重要载体。如何有效帮助政府抉择、评价切实可行的体育产业政策,这是政府的使命和根本任务。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借助混合多目标决策模型构建一种体育产业政策评价准则,以期综合评判体育产业政策、方案(侧重点)以及资源间的抉择问题。借助DEMATEL法研究体育产业策略与侧重点间的复杂关系,利用ANP法确定网络结构中各策略和方案变量间权重,采用ZOGP法探析侧重点和可用资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既定预算下,“体育健身”和“体育用品”两个侧重点最为有效,即大力发展全民健身运动,扩大体育用品产业发展,有助于我国体育产业的整体发展。该模型的建立为决策者筛选、评价体育产业政策组合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20.
政府公共投资扶持体育产业发展的形式及优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厘清政府利用公共投资体育产业发展的形式及其后果,以政府投资体育产业的形式为对象,利用文献资料对此进行探讨。结论:政府公共投资是引导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政府公共投资扶持体育产业发展的形式有建设体育场馆、培育或引进体育赛事、扶持体育用品产业发展和直接注资职业体育俱乐部。存在问题有:方式较为简单,难以形成内在激励;定位不明确,呈现公共投资的挤出效应;直接投资易诱发社会风险等。建议:注重扶持形式的多元化,尽量避免资金直接注入;明确扶持体育方式定位,发挥公共投资的引致效应;强化利益约束,规避社会风险。研究价值:为政府利用公共投资扶持体育产业提供合法性辩护,并且能为形式优化及其风险规避提供对策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