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清照后期词审美意象的变化,是南渡后宋词风格激变的真实回应。词作的重心亦从个人的闲情闺怨转向更为凝重的生活现实,伤逝怀旧之作,凄婉生动,情绪的表达趋于孤寂悲凉。对李清照词意象变化的整体把握,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宋词的意蕴。  相似文献   

2.
徐灿是我国明末清初的著名女词人,与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声名相似,清代陈廷焯曾说:“闺秀工为词者,前则李易安,后则徐湘萍”,将其与李清照相提并论,在创作上,徐灿与李清照也有许多共同之处,但由于两人所处时代不同,所持词学观念不同,徐词与李词在诸多方面又有所不同。文章以李清照作为参照,重点就词的内容、风格方面淡淡徐灿词的新变。  相似文献   

3.
前言: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女词人。在古代历史中,女性从事创作很稀少,能达到李清照在文字上的造诣的就更少了。李清照在宋词上的造诣,与她丰富跌宕的生平际遇是分不开的,她生逢国变,家破人亡,颠沛流离,受尽人间残酷的折磨,也曾受过改嫁的争论。正是这些坎坷的遭遇,才造就了女词人不仅关注个人的生活,更关注国家的命运,使之得以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  相似文献   

4.
纳兰性德的词,哀感顽艳,风格凄婉.人们对于它的成因,做了多方面的分析.一种是悼亡论,认为纳兰对爱妻卢氏早逝万分悲痛,左右了他的心绪,因此词中充满了哀怨.一种是家境论,认为其父作为明珠朋党的首领,权倾朝野,肆无忌惮,而纳兰知古鉴今,预感到前途不妙,所以,心境凄凉.一种是创作论,此论从创作心理、创作动力与创作方法角度分析哀感顽艳的成因,这种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但我以为,,作为时代的词人,他的词风应有更深刻的时代原因.时代的冲突是形成词风的最根本、最重要的原因.时代造就了纳兰的悲剧品格,悲剧品格决定了他凄婉的词风.  相似文献   

5.
用梅花这个意象来表现词人的某些微妙的情绪、情感,并非出于李清照首创。在她之前,许多词作:匙家就以其神来之笔,描绘了梅的各种形态,寄寓各自不同的情感与志向。但李清照作为宋词史上为数不多的女词人,梅在她的笔下,更能显现出与别人不同的味道。从梅的古诗词意象出发,探究易安词中梅的独特的风味因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作为婉约派"词宗",李清照在词坛备受重视,作品也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人教版语文教材中选用了几首她南渡前后的作品,一方面是为树立婉约词的典范;另一方面是因其作品中含有丰富的情感内涵值得去挖掘.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宏观地探析并论述了唐宋词史上不同时期的代表词人不同的身份.创作主体是文学创作的“四要素”之一,词人身份的考察及定位直接影响到词作的文本样貌、风格属性以及受众群体和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8.
周邦彦是北宋后期集婉约大成的重要词人,其集大成主要在艺术上.他在吸取温、柳、秦、苏等优长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形成了"富艳精工"的特有词风.通过具体词作的比较,分析清真词是如何继承发展温、柳、秦、苏等人的长处,成为一个集大成词人的.  相似文献   

9.
宋代词人苏轼、秦观无论从题材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拓宽了词的艺术领域,使得宋词的创作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境界.虽苏轼与秦观的关系密切,但两人的“词法”别具一格.苏轼的词法是“以诗为词”、秦观的词法是“以赋为词”,它们在后世看来只起到“装饰”作用的而无具体含义.在他们的作品中不仅以独特方式的排列、组合起来的“形式”是“有意味的”,还包括词体性质、复杂的观念、想象的意义在内,也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它能够激起人们的审美情感,主宰着作品的生命.从秦观、苏轼两人的“词法”创作特点出发,人们能够对两人的“词法”创作有一定的客观认识和定位.  相似文献   

10.
由晚唐五代至两宋,江西词人的创作成就斐然,而且形成了风格独特的流派。这同其独特的地域文化有关。一脉相承的地域文化孕育了相似的词风,在其文学传统的继承中,也有着清晰的地域文化脉络和地域文化特质。在同一地域文化的陶冶与熔铸下,词人们在文学风格与文学理论主张方面有较一致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使得他们在词的创作上腹心相照、声气相求。同时,由于同属一个地域,过从方便,促进词人之间友情的培养;交流便捷,也利于理论主张和词作的传播,有利于创作上的相互借鉴与学习。当然,基于共同地域文化所产生的桑梓之情的亲近,亦是地域文化影响文学流派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