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摘要:旨在探讨社会比较对大学生运动员自我损耗可能存在的影响,以及探讨价值肯定和属性肯定对社会比较产生自我损耗的补偿作用。采用自我损耗双任务实验范式进行了2项实验。实验1中,分别由20名运动员先完成5 min的社会比较任务,然后书面完成操控检查测试,最后完成Stroop任务。结果发现,社会比较较对照组在Stroop一致和不一致错误上出现了更多的错误数,这表明,社会比较需要消耗能量去进行自我控制,进而产生了自我损耗。实验2中,由60名运动员先完成5 min社会比较任务,然后分别完成5 min价值肯定、属性肯定和无肯定任务,最后完成Stroop任务。结果发现,在社会比较情况下,属性肯定较价值肯定和无肯定组在Stroop任务不一致错误数上更少,价值肯定和无肯定组之间差异不显著。该研究结果显示,只有属性肯定在社会比较与运动员自我损耗间存在补偿作用。该研究提示,教练员和运动员需要对社会比较问题进行有效控制以避免自我损耗,其控制方法之一就是,采取属性肯定。  相似文献   

2.
摘 要:以风险即情绪模型 (Loewenstein, 2001)、情绪调节过程模型 (Gross, 2002)和自控损耗理论 (Baumeister, et al, 1998)为基础,采用自编的足球运动员决策系统,通过两个系列研究讨论了情绪调节方式及自控能力与足球运动员决策的关系。研究一采用情绪调节方式(5)×决策类型(2)混合设计,运用不同情绪调节方式对负性情绪进行调节,探讨不同情绪调节方式(评价忽视、评价重视、表情抑制、表情宣泄与简单观看)对足球运动员决策质量的影响。53名足球专项大学生参与实验,平均年龄(21.27±3.00)岁。结果表明不同的情绪调节方式会影响足球运动员的决策正确率:评价忽视组的决策正确率显著高于表情抑制组、表情宣泄组和简单观看组。研究二应用研究一筛选出的对于负性情绪应对最为有效的调节方式(评价忽视),进一步探索该情绪调节方式的效果是否受到运动员的自控能力的影响。实验设计为自控能力(2)×决策类型(2)混合设计,18名足球专项大学生参与实验,平均年龄(23.11±2.74)岁。结果表明情绪调节的效果受到足球运动员自控能力的影响:1)高自控能力足球运动员的决策正确率显著高于低自控能力的足球运动员;2)自控能力在决策类型对足球运动员决策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重点考察了感觉寻求人格特质对大学生运动员的压力缓冲作用。共有28人(23男5女)参与了实验。采用2×2组间设计,自变量为压力和感觉寻求人格,压力有2个水平:高压和低压,感觉寻求人格也有2个水平:高寻求和低寻求。因变量为Stroop任务测得的色词匹配与色词不匹配的正确率(%)和反应时(ms)。结果:1)压力的主效应显著;2)感觉寻求人格特质的主效应显著;3)压力与感觉寻求人格特质的交互作用显著。结论:1)压力对自我控制存在影响,即相比低压条件,大学生运动员在高压条件下有更好的自我控制表现;2)感觉寻求人格特质对自我控制存在影响,即高感觉寻求者比低感觉寻求者有更好的自我控制表现;3)感觉寻求人格特质具有压力缓冲作用。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情绪状态下运动员情绪调节策略与注意控制对注意偏向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以132名在校大学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结果:1) 快乐情绪状态下,运动员对快乐信息存在注意偏向,而悲伤情绪状态下则对悲伤信息存在注意偏向;2) 快乐情绪状态下在对快乐信息的注意偏向上,认知重评组和表达抑制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高、低注意控制组之间也没有显著差异;3) 悲伤情绪状态下在对悲伤信息的注意偏向上,认知重评组在注意促进上显著低于表达抑制组,高注意控制组在注意解除困难上显著低于低注意控制组;4) 高注意控制组对与其情绪状态相一致的情绪信息存在注意促进,低注意控制组存在注意解除困难。结论:运动员对与其情绪状态相一致的情绪信息存在注意偏向;情绪调节策略与注意控制均会影响运动员的注意偏向,在悲伤情绪状态下对悲伤信息的注意促进上,认知重评低于表达抑制,而在对悲伤信息的注意解除困难上,高注意控制低于低注意控制。  相似文献   

5.
从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思路出发,结合当前竞技运动训练与实战的需要,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了情绪对羽毛球运动员的决策速度和准确性的影响。被试为自国内某体育大学羽毛球专项学生,共84人,其中65名男性,19名女性,年龄从18岁到23岁。实验采用自编的羽毛球运动员运动决策测试系统,在计算机上完成。研究设计了两个预实验和一个正式实验:预实验一是情绪诱发材料的选取;预实验二是羽毛球决策任务素材的筛选;正式实验是情绪(2)×决策任务(2)的混合设计。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果:不同性质情绪是影响羽毛球运动员决策的重要因素,在积极情绪下,被试认知决策的正确率显著高于直觉决策的正确率;而在消极情绪下,被试认知决策与直觉决策的正确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在运动表现中,运动员的情绪扮演着重要角色。运动员在控制情绪中采取的一系列策略至关重要。本文将描述一系列基于Lazarus的认知—情绪理论的策略。这些策略主要是用来改变认知,引导出更加合适的情绪反应或抑制任何不适应的情绪表达和行为后果。这些技术包括自我状态的调试,模仿学习,重构,自我分析,想象,辩论式对话,正确化经验,教育,故事比喻,认知矛盾解决,问题解决的技巧等。研究证明,由于这些策略的应用有效唤醒了特定情绪,改善了运动表现,在运动员的情绪控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情绪调节策略、视觉-空间工作记忆容量和言语工作记忆容量对篮球运动员决策准确性和速度的影响。方法:研究参与者为47名国内某体育大学篮球专项男运动员,年龄18~22岁,运动等级均为二级以上。研究包括2个实验:实验1探讨情绪调节策略及视觉-空间工作记忆容量对决策的影响,为情绪调节策略(2)×视觉-空间工作记忆容量(2)×决策任务(2)的混合实验设计;实验2探讨情绪调节策略及言语工作记忆容量对决策的影响,为情绪调节策略(2)×言语工作记忆容量(2)×决策任务(2)的混合实验设计。结果: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视觉-空间工作记忆容量与情绪调节策略在决策反应时上交互作用显著;言语工作记忆容量与情绪调节策略在决策反应时上交互作用显著;高言语工作记忆容量组反应时显著高于低容量组。结论:情绪调节策略、工作记忆容量是影响篮球运动员决策的重要因素;情绪调节策略对决策的影响因视觉-空间工作记忆容量的不同而变化;言语工作记忆容量对篮球运动员决策的影响因情绪调节策略的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医学生自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手机成瘾的关系及性别差异.方法:选取1380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完成自尊量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采用SPSS 20.0软件整理和分析数据.结果:医学生手机成瘾总分为(36.57±11.04)分,检出率为18.55%.自尊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r=...  相似文献   

9.
论网球运动员的情绪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法以及观看实况比赛,分析了影响网球运动员情绪变化的诸多因素,并提出调节控制情绪的方法:减压调节法,语言调节法,注意力转移法,音乐调节法,活动调节法等,通过训练,使运动员掌握控制情绪的方法,使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了解大学生总体幸福感的基本情况,探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人际关系与总体幸福感之间的关系。采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及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对22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大学生总体幸福感接近常模水平,女生的幸福感高于男生;总体幸福感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正相关,与人际关系困扰存在显著负相关;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人际关系困扰对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良好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人际关系能改善提升总体幸福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运动情境情绪图片刺激材料库。方法:广泛搜集运动情境情绪图片(彩色)400张,首先,由4名专家评价者对图片进行类别的初步评定,选取评价一致的图片。其次,由66名大学生运动员评价者对图片进行类别和情绪强烈程度的判定,后者为9点量表评分(1为最弱,9为最强)。统计各类型图片的认同率和强烈程度得分,选取认同率在70%以上,强度在5分以上的图片。最后,邀请大学生运动员81人,随机分为3组,每组观看一种情绪效价类型的图片,记录情绪自评量表的前测后测分数,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得到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3类运动情境情绪图片,并且每张图片都有其相应的认同率和情绪强烈程度分数。3组被试的情绪自评前测后测差异显著(P<0.001),图片确实启动了大学生运动员被试不同效价的情绪。结论:初步建立了一套标准化的运动情境情绪图片刺激材料库,可作为后续运动领域情绪研究的选取材料。  相似文献   

12.
虚假记忆是指个体将未经历过的认为经历过的,或者回忆的信息与现实有很大差别的记忆错误现象。大量的研究发现,情绪和自我参照加工会都影响虚假记忆的产生,同时情绪和自我参照加工会对真实记忆产生交互作用。虚假记忆和真实记忆存在很多共变。采用实证法探究情绪和自我参照对虚假记忆的影响。发现记忆材料情绪性和自我参照在项目再认任务下会易化虚假记忆的产生,而在关联再认任务下虚假记忆的情绪增强效应会削弱,但虚假记忆自我参照效应还存在。情绪状态下预测负性情绪诱导会抑制虚假记忆的自我加工优势,正性情绪诱导会易化虚假记忆的产生,但情绪诱导下自我参照对虚假记忆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研究对象为普通大学一年级男生33名.采用被试内设计,所有被试都分别先后经过三种处理:愉快情绪诱导,悲伤情绪诱导和无情绪诱导.三种实验处理随机安排以克服与抵消潜在干扰效应.每名被试所经过的三种处理均间隔一周进行.要求被试进行自我效能量表的评定,然后完成情绪主观评定量表,再进行30秒钟仰卧起坐测试.研究发现,愉快情绪组被试完成的仰卧起坐次数较悲伤组多,自我效能强度与仰卧起坐成绩相关.情绪对认知操作的影响可推广到体育教学和运动技能领域,表现为情绪对仰卧起坐等体能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运用身体自我量表(PSPP)、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IPC)以及体育锻炼影响因素自陈问卷对南京市大学生进行测试和调查,以身体自我为中介变量,对心理控制源、身体自我与业余体育锻炼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结果表明:(1)南京市大学生心理控制源倾向于外控,存在显著性别差异;(2)控制源与体育锻炼的参与水平有显著相关;(3)大学生心理控制源与身体自我相关;(4)身体自我、心理控制源对体育锻炼水平的预测活动是通过两个途径完成的。  相似文献   

15.
对参加2012年全国武术散打锦标赛的31名运动员以问卷方式进行心理测验,分析不同水平散打运动员赛前情绪特征与运动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1)健将级散打运动员的消极情绪明显低于一二级运动员,表现在成就感降低和紧张程度,呈显著性差异;健将级运动员积极情绪的精力因子得分低于一二级运动员,但无显著性差异。2)运动消极评价和疲劳因子对健将级散打运动员运动成绩具有显著预测作用,成就感的降低和紧张因子对一二级散打运动员运动成绩具有显著预测作用。结论:散打运动员赛前情绪易受到伤病、技术无长进和曾经获取的成绩等影响;运动员赛前情绪影响运动成绩的获取。  相似文献   

16.
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某综合性大学的303名体质弱势学生(其中男生162名,女生141名,平均年龄为19.9岁)参加体育锻炼的阶段、运动量及其情绪状态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1)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参加体育锻炼前中后3阶段人数比例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分布特征;在体育锻炼运动量选择上以参加"小运动量"为主;不同体质类型大学生在参加不同锻炼阶段、不同运动量的人数比例存在很大差异。2)偶尔参加或有规律地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促进体质残障型、肥胖型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缓解体质瘦弱型大学生的消极情绪体验;偶尔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缓解肥胖型大学生的消极情绪体验。3)中等运动量的体育锻炼有利于促进体质瘦弱型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缓解其消极情绪体验;小运动量的体育锻炼有利于缓解肥胖型大学生的消极情绪体验。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实验室实验的方法,检验后悔情绪的自我损耗效应,比较作为后悔与不作为后悔对个体的自我损耗程度,并探索自我肯定对后悔情绪的缓冲作用.研究发现:(1)后悔情绪会消耗个体有限的自我控制资源导致损耗效应,表现为较低的活力水平和较短的计算任务坚持时间.其中,作为后悔组的活力水平低于不作为后悔组,差异达到边缘显著水平.(2)自我肯定对后悔情绪体验具有缓冲作用,表现为实验操纵后的后悔强度显著低于操纵前.未来研究将继续探究自我肯定的效用及其机制,并探索更多的后悔缓冲策略,为相关心理健康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结合当前竞技运动实战与训练的需要,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情绪对排球运动员发球准确性的影响。本研究以体育学校30名排球专项学生(其中18名男生,12名女生,年龄从17到24岁)在不同情绪下发球落点准确性的变化为基点,深入分析情绪变化对排球运动员发球准确性的影响,探讨和研究提高运动员发球情绪稳定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身体自我效能、目标定向与体育活动参与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885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身体自我效能、任务定向、自我定向与体育活动参与程度的关系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身体自我效能的性别差异呈显著性,高、低年级无显著性差异;任务及自我定向的性别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水平,高、低年级的差异呈显著性;身体自我效能与体育活动参与程度关系最为密切;身体自我效能对体育活动参与程度的预测效果最好,并且可以通过任务定向进行预测,自我定向不能预测体育活动参与程度。研究结果提示,若要通过提高身体自我效能来促进运动参与,应注意目标取向差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情绪如何影响人的认知加工过程和执行控制能力成为心理学研究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以运动认知过程为切入点,结合不同情绪状态(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综述运动员的执行控制能力的特点。结论显示:积极情绪对运动员执行控制能力有促进作用,消极情绪则起负面作用,但影响程度有限;不同情绪状态对运动员认知加工进程各部分的影响及影响程度将是今后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