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第16届世界杯足球赛亚洲区十强赛铲球技术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第十六届世界杯亚洲区十强赛的铲球技术进行统计分析 ,揭示了亚洲优秀足球运动员运用防守性铲球和进攻性铲球技术的现状和特点 ,以供各级教练员在进行足球训练时参考  相似文献   

2.
2009年欧冠足球联赛防守技术运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2009年欧洲冠军足球联赛决赛阶段的16支参赛队以及全部29场比赛中出现的抢球、断球、争顶球和铲球四大防守技术进行了分析,以期寻求当今世界足坛高水平防守技术的特征,为足球运动实践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马尔迪尼防守技术动作浅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世界著名足球明星马尔迪尼所参加的7场世界杯决赛阶段比赛中断球、铲球、抢球和争顶防守技术的分析与研究,为提高我国足球运动水平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通过第四届女足世界杯中国队四场比赛的技术统计,针对中国女足的实际表现,结合与世界一流强队的比较,认为中国女足在得分能力、头顶球、铲球及激烈对抗中合理运用技术的能力与世界一流女足相比有明显差距。  相似文献   

5.
对16届世界杯前8名球队防守技战术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对本届世界杯足球赛前8名球队防守技战术的统计分析发现:防守技术运用次数较上届大幅提高,但成功率变化不大,在中场运用比例增高;完成抢球技术的次数和成功率较上届大为提高;铲球技术的成功率较上届明显下降。在防守战术上,各队更加注重对中场的争夺,防守更加积极主动,且更具攻击性,整体防守更趋稳固。各种风格的战术打法区别明显,打攻势足球及攻击力较强的球队战绩较佳。  相似文献   

6.
运用录像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通过16场 2008年室内五人制世界杯足球比赛的防守行为特征进行分析,在室内五人制足球比赛防守行为中,断球和抢球是五人制足球比赛中最主要的个人防守形式,断球成功率明显高于抢球成功率.争顶球次数最少,且在比赛中运用时带有很强破坏性的目的.前四名围抢运用得较好,前场运用铲球无论次数和成功率都优于对照组,比赛中主要以铲断为主.前四名的防守更具攻击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探讨当今世界高水平足球比赛中后腰技战术的运用和规律,分析双后腰打法的技战术特点及影响因素,为今后在后腰技战术引用上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等方法,主要以南非联合会杯四强球队的后腰队员技战术打法特点为研究对象.结论:1)进攻型后腰技术特点:在中场控球时间明显多于在前、后场,作为球队进攻的策划者其主要责任在于梳理球队中场,明确进攻方向;必须具备准确的传球率、较强的耐力素质;跑动范围主要集中在中场,而攻击力强的队伍,其位置偏向于中前场;跑位意识、补射意识以及大范围转移意识至关重要.2)防守型后腰技术特点:有效的抢断、铲球、破坏球、良好的耐力素质是防守型后腰最应具备的要素;应具有突出的补位、协防意识.  相似文献   

8.
当今足球比赛进攻的速度越来越快,且由守转攻的质量对进攻效果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了了解当今欧洲高水平足球队的由守转攻表现特征,指导训练和比赛,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2008年欧洲杯比赛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相关统计结果,并归纳得出相应结论,即:由守转攻获得球权主要依靠积极的断球、抢球、对方失误、争顶、铲球等手段;得球后处理球方式主要是以短传和中、长传及快速运球和突破手段;获得球后处理球的方向更多是以斜传、直传为主要向前推进的手段。欧洲杯参赛队普遍重视由守转攻,且效果较好。尤其前8名球队效果要好于后8名球队。  相似文献   

9.
学者风采     
侯彦华,1965年1月出生,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毕业,工学硕士,2006年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做高级访问学者。现任北京广播电视大学理工教学部艺术设计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北京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相似文献   

10.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自成立以来,招生就业工作不断取得突破。2005年招生就业范围扩展至14个省市,2006年,学院招生范围将覆盖20个省市区。 2006年我院招生计划见下表:  相似文献   

11.
从2006年世锦赛看中国男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通过对15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中国队小组赛和复赛共六场比赛以及本届世锦赛四强的技术统计分析,对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之间的差距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失误成为中国男篮的最大问题;篮板球依然是中国队的薄弱环节;比赛中队员对抗能力差,破紧逼防守乏术;中国队缺少场上组织核心,外线队员比赛能力与对手相比处于明显劣势等是中国队本届世锦赛失利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2.
2006-2007赛季CBA总决赛广东队卫冕失利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求广东队卫冕失败的原因,对两队赛前实力和广东队输掉的四场比赛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广东队理论上实力应高于八一队,但是从比赛的过程和赛后的技术统计来分析,广东队虽然在整体技术统计与对手没有显著性差距,但决胜期的技术统计与对手具有较大差距,体现出队员对关键球的把握能力较差,是其失败的原因之一;广东队教练员没有针对性的配备上场阵容,使队员的发挥不稳定,造成攻防的持续能力较差是其失败的另一大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男篮迎战2006年世锦赛分析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第14届世锦赛和2004年奥运会男篮比赛结果为依据,对目前中国男篮及参加2006年世锦赛D组对手的情况和主要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为中国队备战2006年世锦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中国男子体操队在2006年亚运会、世锦赛和世界杯总决赛三大赛事上的表现及成绩进行研究,针对中国男子体操队的实力状况,对其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分析,旨在为中国男子竞技体操保持优势地位、实现2008年北京奥运会比赛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摘要:雪车是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也是中国备战2022年冬奥会重点项目。训练安排是科学训练的关键。本研究以带领中国国家雪车队参赛训练的经历,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测试法等研究方法对现有科研成果归纳分析,填补我国对该项目理论研究的空白。结论:1)中国国家雪车队赛季训练计划内容、方法手段、负荷控制基本与世界高水平队伍一致;但队伍运行管理水平差距较大。2)训练方法以高强度间歇训练为主,重复法、模拟训练法为辅。训练手段以滑行训练为主,有6大类,30余种。3)训练负荷安排重视运动员的个体差异。从神经疲劳和机体疲劳两方面,考虑滑行训练、推车训练、身体训练3部分训练负荷的叠加效应。训练负荷的控制主要依靠运动学测试评价、运动员的反馈、教练员经验。  相似文献   

16.
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中美女篮技术统计数据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女篮比赛中国女篮众志成城、敢打敢拼,取得了亚军的优异成绩。但在与本届冠军美国队的两场比赛中却暴露出我队的差距。为了明确差距、找出不足,将中美女篮的所有比赛场次的统计数据的差异性进行了统计检验分析,并分别对中美所有比赛的数据的均值及中美间的两场比赛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总的来讲本届女篮在攻守两方面均表现出较好意养,但与美国队相比攻守两方面却还存在一定差距,女篮应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努力,进一步提高身体素质、技术能力,优化组织能力,实现进攻上的内外线一体化[1],使攻守战术更加犀利多变,为以后在世界大赛取得优异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14届排球世界锦标赛中外男排技战术比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运用录像、数据资料等研究方法 ,对我国国家队在 14届世界男排锦标赛上与部分世界强队比赛的技术 (后排进攻、发球、一攻战术、拦防技术 )统计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中国男排与世界男排强队在技战术水平上存在明显差距 ,应尽快改变这一局面 ,以利于我国男排的技战术水平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以提高我国国家举重队运动员竞技能力为目的,结合多年国家队执教经历,从宏观的高度,对备战2004年奥运会期间,国家举重队的科技服务和科技攻关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从理论的角度提炼国家举重队科技攻关模式,提出国家举重队多学科联合为奥运服务、为运动队服务的战略思路,为我国奥运军团备战2008年奥运会提供理论意义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06年德国世界杯运动员攻击性行为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观察2006年德国世界杯的比赛录像,描述和解释运动中攻击行为产生的原因,对前人的攻击行为观点做进一步验证。结果表明,在世界杯的比赛中,随着比赛的进行,运动员会做较多的攻击性行为。比分落后方往往采取一些过激的行为,来应对挫折心理。  相似文献   

20.
采用统计法、观察法和比较法等方法,对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女子排球赛各队比赛得失分情况进行分析比较,探讨了中国女排在进攻、拦网及发球得失分方面与其他各队相比的优势和差距。本届奥运会中国女排扣球得分占全队总得分的比例最低;拦网方面优劣势共存;整体发球水平较好但不稳定。从整体上看,中国女排的技术水平与上届相比较差,主动得分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