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余人”的爱情是对当时各种丑恶的社会现象的冲击和批判,“多余人”性格的典型性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消极反抗;作家对“多余人”的同情和肯定,说明了塑造“多余人”的形象是有进步意义的;从读的角度考虑,欣赏“多余人”形象,有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当代文学中有着众多的"多余人"形象,"多余人"形象的流变展现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人们各种丰富复杂的社会文化心理内涵。这些"多余人"因对传统的不同态度,判然分为了痛苦的先觉者和执着的固守者两类,寄寓着两种对于现实的批判态度。"多余人"不仅是一种文学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古今中外"多余人"的不断出现和文学对"多余人"的反复书写构成了一个"原型"。作为一个复杂的矛盾统一体",多余人"形象蕴含着丰富的社会现实意义和深邃的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3.
目前人类正处在自然生态危机和精神生态危机的双重危机下。由于当今人类已经迷失在高科技的电子使用中,所以人类已慢慢转变为沉溺在高科技电子中的“电子人”。文章试图分析在当前的双重危机下,“电子人”短期内对这双重危机的进一步深化的表现,展望了将来“电子人”会渐渐消除双重危机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4.
最近,上海市修订《中小学生守则》,将“谦虚”等条文删除。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少人士对此表示出了“极大的困惑”。笔者从教22载,对此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谨录于此。诚然,做人不可骄傲自满,更不可狂妄自大,“谦受益”、“谦虚使人进步”等等留传久远的教诲有其不容置疑的一面。但过分地强调谦虚,同样会有不小的副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长期的心理暗示对人的成长与发展影响很大,所谓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长期以来,广大的中小学生久浸于谦虚的氛围之中,受其影响,他们之中相当的一部分人,有才不敢外露,凡事退让为先,中规中矩,内敛,少张扬,“谦虚”渐渐衍变成了谦恭、谦让、谦卑,如此一路“谦”下去,质疑、争先与  相似文献   

5.
我们想用一个较文雅的词表示同事或同行的意思,一定会想到“同仁”这个词。如果有人用“同人”,大家可能感觉有些用词不当。其实,表示同事或同行的意思,“同人”和“同仁”是一样的。为什么大家现在倾向于用“同仁”来表示同事或同行的意思,而不大使用“同人”呢?这大概和这两个词的文化色彩有关系。“同人”最早出现在《易.同人》:“同人于野亨。”孔颖达疏:“同人谓和同于人。”作为一个卦名,“同人”意为与人和协。后来引申为归向之民。南朝陈徐陵《梁禅陈玺书》:“殷牖斯空,夏台虚设。民惟大畜,野有同人。”又引申为志同道合的朋友。唐…  相似文献   

6.
文学是人学,它的生命在于艺术形象,以形象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所以,在现实主义小说创作中刻画几个典型人物形象是必不可少的.《红楼梦》在这方面确实难能可贵,不但刻画了三、四百个有名有姓的人物形象,而且精心塑造了一个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艺术典型形象——贾宝玉.不朽的文学典型,具有永恒的审美功能,而且值得人们不断地去探索它所包涵的意义和价值.《红楼梦》一诞生,贾宝玉这一典型就受到了研究者的热切关注,历来评述者,各抒已见,见仁见智.诸如一度盛行的“市民说”、“传统说”,乃至“农民说”,众说纷纭,学界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贾宝玉是“反封建的急先锋、勇士”、“封建礼教的叛道者”,笔者认为这是受了极左思潮的影响,从庸俗社会学的观念出发,从事文学研究工作,急于功利的结果,不免有失  相似文献   

7.
“荒诞”是法国20世纪50年代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加缪哲学美学思想表现的主题之一。加缪认为“荒诞”是人自身与外在世界之间的一种相互冲突与抗衡,更是人对存在本身意义的一种生命意识的关注与反思。《局外人》小说的内核旨要正是对人类生存遭际中“荒诞”感的刻画与呈现,诠释了“荒诞”意识背后隐涵着种种深刻的生命意识哲理,给活在当下的人们以深刻的启悟意义。  相似文献   

8.
“下里巴人”不是人,而是《下里》《巴人》——它们本是战国时代楚国流行的民间通俗歌曲名,后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作品,常跟“阳春白雪”(《阳春》《白雪》)对举(它们是楚国的艺术性很高难度很大的歌曲名,后泛指艺术性高雅的文字艺术作品)。“下里巴人”、“阳春白雪”典皆见《文选·宋玉〈对楚王问〉》:“客中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唐人李周翰注云:“《下里》《巴人》,下曲名也。《阳春》《白雪》高曲名也。”“下里巴人”不是人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CMOS和TTL门电路在使用中多余输入端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社会中,利益的分配机制和取得方式直接影响和制约人的行为。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历史时期,在这个转变过程中,由于利益分配机制和利益取得方式的变化以及我国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人们的行为模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拟就我国计划经济条件下人的行为模式(简称“计划人”)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行为模式(简称“市场人”)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多余的话》不是瞿秋白同志严格解判自己内心世界的自白,因为在关于自己的政治立场、政治意识、政治态度这些主要问题上,他说的并不是真话。该文的基本内容和主要倾向是不健康的,因而不能给予肯定和赞扬。但是林彪、“四人帮”诬蔑该文是“叛徒的自白书”,纯属诬陷不实之词,该文与叛徒自白书有着本质的区别。他写这篇作品的目的不是为了苟且偷生,而是为了迷惑敌人,争取脱身,以便为党为人民多做一些工作,写这篇作品,是瞿秋白同志犯的一个错误,人们可以从中吸取有益的教训。  相似文献   

12.
董淑亮 《阅读》2023,(78):39-41
<正>苍蝇是一种令人讨厌的小昆虫,被认为是声名狼藉的“逐臭之夫”。可是,苍蝇却有着惊人的嗅觉:它能在很远的地方就闻到微乎其微的气味,同时它还有“神奇”的抗菌能力。这让科学家们十分好奇。经过长期的潜心研究,他们渐渐揭开一些苍蝇身上鲜为人知的奥秘。  相似文献   

13.
在记述唐代体育的一些文章中,引有这样一段话,指出天宝以后,“六军宿卫皆市人。富者贩缯采,食粱肉;壮者为角抵、拔河、翘木、扛铁之戏”,内中提到“市人”一词。从对这段话的一些分析来看,作者往往没有理解这个词的真正含意。如《中国古代体育史简编》(人民体育出版社1984年版)随唐五代时期的体育中这样叙说:“天宝以后,由于府兵制变废,离队的军士们不少到民间卖艺为生,‘壮者为角抵、拔河、翘木、扛铁之戏’。反映了军士们在军营中  相似文献   

14.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长期以来,“四人帮”出于篡党夺权的反革命需要,处心积虑地同无产阶级争夺接班人,肆意破坏无产阶级教育革命。毛主席明明讲的是德、智、体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他们却疯狂地加以反对。谁要是讲一句为革命学好文化知识的话,他们马上就给你扣上“文化至上”的帽  相似文献   

15.
从大众、竞技和校园等维度,梳理中国“三人篮球”运动的发展历程,剖析其发展问题,探析其发展路径。结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三人篮球”运动经历了从“大众”到“竞技”的发展过程, 呈现出大众三人篮球先行发展,竞技三人篮球后续跟进,校园三人篮球融入发展的态势。我国三人篮球运动的发展,在“大众”方面存在大众“赛事体系”不完善;在“竞技”方面存在“职业化”不健全;在“校园”方面存在“体教融合”不充分等问题。因此,在“大众”维度,加强赛事等级体系建设,推动大众赛事有序发展,融入全民健身,扩大基层三人篮球运动开展;在“竞技”维度,完善职业化制度,推动三人篮球职业化发展,建立三人篮球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在“校园”维度,进一步深化“体教融合”,推动三人篮球融入学校体育,构建校园三人篮球赛事体系。  相似文献   

16.
在南宋历史中,"归正人"自始至终饰演着重要的角色。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人生经历就与"归正人"身份密不可分,在他所结交的好友中也有许多和他相同际遇的"归正人",还有与他一同"归正"的同族兄弟,他们之间的交往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佳句,也对辛弃疾一生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以辛弃疾南归时期为分界线,在南归前后两段时期里,找寻辛弃疾与其他"归正人"之间的交往事迹,通过诗词往来对其作研究,探究他们之间交往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教育是塑造人的活动 ,然而在“以物为中心”思想的影响下 ,教育在“人的生产”过程中发生了偏差 ,并没有造就马克思主义完整意义上的人。因此 ,有必要回到马克思主义“人的生产”的本质进行思考 ,并重新审视教育在“人的生产”过程中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长于“文革”的诗人 ,是一个陷于“断裂”状态的创作群体 ,他们的生存和创作现状 ,折射出历史和现实、文学和社会、物质和精神在诗歌领域的交互作用。文章从他们与先行、后继的诗人的对比当中 ,寻找“断裂”的具体原因 ,并透视其作为“社会的人”和“文学的人”的两难 ,以及诗艺上的缺项 ,进而提出诗学人学的几项建构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三人制”篮球赛简说张培峰(成都体育学院成都610041)“三人制”篮球赛是由跑、跳、投掷等基本动作组成,对于促进速度、耐久力、灵巧性、弹跳等身体素质的提高都起着良好的作用。由于“三人制”篮球赛场地小,比赛时情况错综复杂,变化多端,运动员在球场上要不...  相似文献   

20.
去年春季举行的武汉市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质课评比活动,提出了“说课”的要求,颇使参赛老师以及他们的辅导老师耳目一新。在去年9月举行的湖北省初中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活动中,对于“说课”,仍为不少观摩人员陌生,吸引了不少人驻足关注。究竟什么是“说课”?为什么要“说课”?成了不少人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