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郑观应与科举有着千丝万缕的纠葛。早年科场失意及洋务实践的切身体验,使他对科举制弊端深有感触,由此他激烈地抨击科举制。晚清国门洞开,西潮澎湃,开阔的视野使他对科举的鞭笞与改革都羼入浓郁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2.
谢灵运“自弱龄奉法”,从小接触佛教,再加上生而颖悟的自身条件、佛经大量传译的文化氛围,使他一生与佛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参与佛事,润改佛经,与高僧辩论、交游。这一切都使佛学渗透在他的思想、灵魂深处,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他的诗文创作。他的佛学般若思想,在他对佛经的注解中以及在诗文创作中都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陈独秀一生的荣誉和遭遇同他鲜明的个性和人品密不可分,因此分析和探讨陈独秀的个性与人品是深刻了解和认识他的一把钥匙。自信自负、敢说敢为、义无返顾的个性既决定了他是一个永远的新青年,这使他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和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同时也注定了他是一个终身的反对派,使他遭到各方政治势力的排斥,最终见逐于政坛。然而的正义凛然、光明磊落、坦城直率、实事求是的品质必将享誉后人。  相似文献   

4.
李塨是清初知名思想家,颜李学派创始人之一.在其一生中,他曾多次应聘入幕,辅助地方官员料理政务.他的游幕活动,既解决了其家庭生计问题,又使他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广交了朋友,同时也使颜李学派的实学思想得以更为广泛地传播,并使其政治经济思想或多或少地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5.
智慧的伊索     
《阅读》2010,(10):15-16
有一次,主人派他进城去。半路上,他遇见一个法官,法官严厉地盘问他。 “你去哪里?” “不知道。”伊索回答。这样的回答使法官起了疑心,于是把他投入了监狱。  相似文献   

6.
1996年4月21日深夜,俄罗斯车臣反政府武装领导人杜达耶夫被导弹击毙,使他丢命的恰是他手中的移动电话。原来,杜达耶夫使用的“大哥大”是通过商用卫星传输的,俄空军利用侦察雷达迅速捕捉到他的行踪,经过话音识别技术确认通话者系杜达耶夫,并探明了他所在的方位后,迅即派出飞机向杜氏所在地域施放了两枚激光制导导弹,终于使他命丧黄泉。  相似文献   

7.
谭嗣同由一个郁闷的儒生到崇尚佛学解脱心理困境,既与其个人经历有莫大关系,也与其平生志向有关.接受佛学不仅使他得到新的思想营养,还使他得到温暖的人际环境和新的人生境界.他所吸收的佛学内容如"无我"、"平等" 、"心力救世"等,是他解脱心理困境和拯救社会的主要思想资粮.  相似文献   

8.
卡拉瓦乔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画家,因为他的绘画素材的现实主义取向和对宗教绘画的平民化改造,以及他在作品中对真实光影的精妙运用使他成为现实主义绘画的先驱。  相似文献   

9.
泰戈尔生活在印度民族灾难深重,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的时代,且曾留学英国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这使他形成了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追求自由和独立。同时,他深深扎根于印度传统文化的根基之上,相信人与自然交感,物质与精神相通,相信"梵我合一",因此反对"暴力革命",坚持人道主义立场。罗梅西便是泰戈尔人道主义精神的典范,同时他延宕软弱的性格和宗教社会无形的规训也使他无能为力,三股合力酿造了他的悲惨生活。  相似文献   

10.
屈原被放逐后,南蛮之境的原始荒凉改变了他的心理状态,激发并复活了他的集体潜意识,原生态的楚地巫歌更使他癫狂与迷乱,圣贤原型还魂并召唤他最终融入自然的怀抱.  相似文献   

11.
从对比语言学的角度,对美国作家纳撒尼尔·哈桑的名著《红字》的三个中文译本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其中有些译文非常精彩,不仅忠实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而且在翻译过程中考虑了中文的语言习惯,因而从中文读者的角度来看,文字准确、流畅、自然。然而,另一些译文则忽略了中英文的显著差异,在中文译本中仍然使用英文的风格和句式,这些句子就不那么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了。因此,作为一名译者,应当有意识地认真探究中英文的特点,从而使自己的译文更加生动,更加符合读者的母语习惯。  相似文献   

12.
海丝特·白兰的女性主义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从女性主义的视角解读霍桑《红字》中海丝特·白兰的形象,并通过形象分析,探讨作者女权思想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从篇章结构和修辞特征两方面展开对小说《红字》的文体分析研究。在对篇章结构分析时,为了突破文体学在小说分析上的局限,借鉴了叙述学的"叙述方式"、"视角"等概念,关注了该作品对故事事件进行的艺术性安排。  相似文献   

14.
高晓声的小说创作与鲁迅有着深刻的联结。在"为人生"的创作宏旨下,高晓声在农民题材以及深入探讨"国民性"问题上对鲁迅进行了继承与发展;在艺术表现手法上,高晓声师承了鲁迅的白描、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刻画人物的手法以及含蓄的辛辣、寓涩于笑的幽默风格,其后期的象征主义与现实主义巧妙结合的作品,是对鲁迅所坚持的现实主义小说创作传统的努力回归。  相似文献   

15.
霍桑是美国历史上的经典作家,短篇小说是其创作中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主要分析了霍桑短篇小说《美之艺术家》中主人公沃兰的形象并试图挖掘霍桑赋予他的深刻涵义。艺术家是霍桑笔下众生中一个频繁出现又比较特殊的群体,在塑造他们的同时,霍桑不可避免地联想到自己。此外,沃兰对超凡之美的追求过程向我们展示了霍桑对于人的心理需求、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以及对当时文学传统和时代背景的观照。  相似文献   

16.
别雷的《彼得堡》 ,其文本具有很大的实验性质 ,是象征主义和意识流完美结合所产生出来的一种可称之为“象征意识流”或“断裂意识流的象征主义”的作品 ,其艺术地位和价值也在于此。  相似文献   

17.
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红字》,是一部关于北美殖民时期恋爱悲剧的罗曼史。《红字》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对人物、情节、语言展开隐喻式的设计想象,呈现出较为浓烈的浪漫主义风格。本文主要探讨《红字》象征手法的运用,《红字》象征手法在人物心理描写、直觉描写、冲突描写中,有着较为细腻与深刻的刻画。  相似文献   

18.
中日象征主义诗歌是屹立于20世纪中日诗坛的“一支异军”,它们都是在西方象征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萌生和发展起来,在诸多方面对西方象征主义进行了承袭和发展。“物感”是中国文艺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命题,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物哀”是日本传统文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日本传统审美观念中的精髓。西方象征主义思潮对中日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是显现而直观的,而中日古典诗歌传统对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是深入骨髓的。中日象征主义诗歌在吸收和融合了具有两个民族特质的“物感”与“物哀”的文学传统后生机勃勃,共同演绎出了一曲“东方之歌”。  相似文献   

19.
《觉醒》是美国小说家凯特肖邦的代表作,本文从追求理想的主题、丰富的象征运用和细腻的心理描写来分析这部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20.
朱湘是新月诗派和中国新诗史上的重要诗人之一,他的诗的基调是浪漫主义,但含有象征主义倾向。朱湘早期的诗注重意象,揉以中国传统的"寄情于物"手法,借意象以抒情。后期则重视意象的隐喻暗示功能,意境朦胧,风格含蓄蕴藉,少数诗歌已是典型的象征派作品,表现出向象征主义归附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