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语言迁移是普遍现象。早期迁移理论偏向母语负迁移,但母语正迁移影响已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以母语迁移理论为出发点,从商务中的英语和英语中的商务技能两个角度阐述了母语正迁移在商务英语中的体现和应用,提出了适度使用母语教学进行第二语言习得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学习者母语的作用在习得理论方面一直占有显著的位置。通过苗英两语言的某些对比,借助文化偶合现象,阐述促进语言学习的正迁移现象。  相似文献   

3.
朝汉双语人的英语教育是在学习者已经具有的母语—朝鲜语和第二语言—汉语两种语言基础上进行的,这与在单一语言基础上进行的英语教育具有本质的区别。通过"有声思维"实验方法,以朝鲜语水平优于汉语、分属不同层次的"朝汉"双语英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对学生在英语作文中所表现出的母语思维和语言迁移进行描写和解释,进而分析和归纳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探索双语基础上的英语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双语学习方法是否真的能在教学实践中帮助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以及如果第一语言确实能够起到积极作用,那么应该如何运用它以帮助学习者的二语学习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采用观察分析法,对国外某一中文学校的一年级学生学习中文的过程进行了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对这些学生而言中文虽然是他们的母语,但是出生并生活在一个英文作为主流语言的社会中,他们的英文水平远远超过他们的中文水平。对他们来说中文学习就犹如二语学习一样。本文的研究表明,双语教学法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确实能够通过使学习者把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联系起来的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所学语言。因此,双语教学法在语言教学实践中应该被推广。  相似文献   

5.
中国儿童第二语言学习的新课程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具有中国本土化的“幼儿英语浸入式整合课程”教学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在浸入式教学模式中,中国儿童能够在自己一生中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在保证母语良好发展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内容,多样化的活动,类似习得母语的方式,快乐地学习和运用着第二语言,使他们的潜能获得良好的开发,为他们的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全英语环境和习得的教学模式在中国的学校环境中是可以实现的;环境、课程和教师在促进儿童第二语言学习方面起到了合力的作用。建立在社会文化学意义上的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促进了中国儿童第二语言的学习运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历史上,民族文化互化总是受到政治、经济、社会各方影响,它们之间不总是对等、平衡的。滇中塔甸村彝汉杂居现状,是彝汉两个民族在共同地域上长期文化互化的结果。塔甸村彝汉双语使用现状,因汉语作为国家民族共同语的强势地位,总体上呈现出彝母语语用功能有所减退的趋势。为保持民族文化多样性,构建和谐民族语言关系,应大力开展相对弱势的彝母语教育和传承。单向度的彝母语教育和传承,离不开作为母体的彝族文化传统的整体传承和教育。  相似文献   

7.
中国正规教育体制以汉语文为信息载体 ,学校教育带有汉文化的符码。对于不通汉语的少数民族群体来说 ,脱离其文化背景 ,直接或突然接受这种强制教育会造成其文化中断。对待民族教育的理性态度是双方应互相协调、让步 :一方面采取双语教育方式解决受教育者在母语和第二语言之间的困难 ;另一方面主流社会用“照顾政策”对受教育者进行补偿  相似文献   

8.
母语在双语学习和应用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迁移性影响,然而,母语的影响具有方向性差异,即在语言学习的输入性积累过程中所产生的阻滞性负迁移影响和在双语交际输出性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助导性正迁移影响。本文从结构性的语言规范和非结构性的语用和文化角度论述了母语在翻译过程中所产生的助导性正迁移影响。  相似文献   

9.
双语者在使用母语和第二语言表达或者接收同样信息内容时,会有不同的情绪和情感体验。这代表双语者的母语和第二语言这两种语言在使用中会激活不同的情绪和情感体验。这一现象引起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们的关注,引发了很多关于双语者两种语言的情感功能的研究。文章综述了与这一问题有关的研究与讨论,介绍了当前对此问题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云南、泰国清莱部分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现状、双语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双语教育在减缓少数民族语言衰退、扭转语言转用、保护少数民族语言及濒危语言保护中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母语对大学生二语习得有着重要的影响,人们也渐渐认识到汉语在中国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作用并非都是消极的。中介语是介于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一种动态的系统。本文探讨如何加深母语对第二语言的正迁移,缩短中介语的动态过程,提高教师的语言能力和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以提高大学外语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2.
母语文化的缺失会严重影响民族精神的传承,导致民族文化认同感的缺失.因此,外语教育应凸显母语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地位和作用,强化民族文化认同意识,运用中国英语传播中华民族文化,从而在与多元文化的互动中知彼知已、融合互补、共同发展.中国英语是英语国际化过程中与中国特有语言文化接触融合的产物,属于国际使用型英语变体,对跨文化交际有着重要的影响及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双语双文化建构是对朝汉双语人进行英语教育的本质属性。朝汉双语人是在已掌握的两种语言——朝鲜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基础上进行英语教育的,这与在单一语言基础上进行的英语教育具有本质的区别。通过看图写作"有声思维"、访谈、回顾等实验方法,以朝汉双语英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对学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母语(朝汉双语)影响进行动态研究,分析和归纳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发现朝汉双语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写作中大量使用双语策略来帮助他们完成写作任务,但在不同的写作过程阶段其表现具有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阐述了双语人语言态度研究的动态,以及双语人对待母语和第二语言的态度,旨在研究几种常见的双语人语言态度及其产生的原因。文中所举例证,有的是语言资料中收集,有的是笔者生活中整理的第一手材料。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对中央民族大学学生创办的蒙古语言文化班(培训班)为个案,分析蒙古语言文化班作为双语教育的模式,是在民族区域外的双语教育实验。双语教育是有争议而且受国内关注的话题之一。在提倡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下,研究探讨"双语教育"对于安定团结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母语迁移是一种语言发展现象,在外语学习中研究母语迁移对二语习得的影响有利于充分运用母语习惯提高外语学习效果,有助于将母语与第二外语有机结合,提高二语习得的质量,尤其是词汇的习得质量。本文首先对母语迁移的概念和含义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母语迁移的表现形式,指出了母语迁移对二语词汇习得的影响,最后针对如何巧妙利用母语迁移强化第二外语词汇学习提出了几点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自二战后起,人们开始了对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的关系进行研究,认为母语对外语的学习有正负迁移的作用,对学习者产生的错误不断地提出各种分析假设,观念不断地在发生变化。笔者认为不管哪种提法,都和最初的行为主义"干扰说"的观点是一致的.母语的干扰是错误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干扰有不同层面: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文化干扰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解决干扰的办法是进行足够的目标语语言输入和文化输入。  相似文献   

18.
在外语教学与学习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领域,母语习得理论一直占据重要位置,对外语教学与研 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笔者主要介绍第二语言自然习得法这一概念,分析自然习得法的理论价值,探讨使用 自然习得法进行外语教学与学习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英语教材编写应重视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的输入。当前我国英语教材在母语文化输入编写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母语文化输入缺乏明确的大纲指导、教材编写注重目的语文化的输入而忽视母语文化的介绍和过分夸大母语的负迁移作用。教材编写应坚持适度和平衡、"扬弃"、文化比较和对比以及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和趣味性的原则,并对此提出了相关建议,如修订现行大纲,补充中国文化内容、创新教材编写模式和慎重认真甄选母语文化材料等措施。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大学生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时代背景下,他们肩负着传承与创新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使命.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在介绍目的语文化的同时,也要重视母语文化的渗透,这样才能使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好地传播母语文化.基于此,探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母语文化渗透的重要性及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