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验是阅读教学的实践基础,感悟是在体验上的升华,在教学过程中,二者是密不可分的。美感源于对作者的内心感应,因此,将美注入到阅读教学中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走进人物心灵深处,感受人物的美好心灵,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好情感的陶冶。教师要想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的价值观有所提升,就需要对文本详细分析,充分利用作者的情感因素引起学生共鸣,使学生与作者达到心灵的沟通。  相似文献   

2.
小说要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要描摹人物外部的或内心的动作,只有精心选择词语,构成鲜明生动的写照,才能塑造好典型形象,有效地揭示生活的本质特征。在这个意义上,动词最富于形象性和生动性,往往能着一字而神情毕肖。  相似文献   

3.
金巍 《职大学报》2013,(1):55-57
《存在》由中国摇滚乐代表人物之一、著名音乐人汪峰作词作曲并演唱,以诗为歌,以问作答,关心内心的迷惘、现实的选择,是一首具有艺术本质和社会功能的真正的摇滚歌曲。  相似文献   

4.
一首成功的词,除了要有真挚的感情外,往往还需借助一些巧妙的表现手法。而晏几道的词,在抒写内心真挚的感情时。也注意到表现手法的恰当运用,他善于在矛盾中展露深情,用欲抑还扬的表达方式,将人物的内心展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5.
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统治地位.孔子作为我国古代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为儒家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要考查中国古代的美学思想,就不能避开孔子.孔子的美学思想主要有三点:真美善统一、中和之美、理想的人格美.  相似文献   

6.
初中生写作文,往往出现写法雷同的现象,尤其是写人物,总是千人一面,万人一词。如何才能教学生写好人物呢?那就是要讲究方式方法。写人是作文的基本命题,也是中学阶段作文教学的一项最基本的训练任务。要选择自己熟悉的人来写。因为只有写熟悉的人你才能对他的性格特征、外貌、习惯、品质等有所了解。这样你才会有东西可写,也才会写好。写人,可以侧重写人物的外部表现,即写他在做些什么,或者有哪些动人事迹。也可侧重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内心变化,和随之产生的喜、怒。写他在一件事面前,在与别人交往中哀、乐之情,也可以交错地写人的外部表现和…  相似文献   

7.
本文作者是现代京剧《村支书张太昌》张太昌一角的扮演者,文中主要介绍塑造张太昌艺术形象的体会,准确把握人物基调,设计足以体现人物思想性格和感情色彩的形体动作、语气表情;唱腔不能固守传统,照搬照套,要从人物和生活出发有所创新,腔为情用;要发挥京剧唱念做打的特色,把形式美与生活美有机结合起来,让京剧更加贴近观众。  相似文献   

8.
"美"是从人的内心表现出来的,是无声的、不可言语的。多年来,稚美幼儿园牢固树立"释放天性,求真育美"的教育理念,确立了以教科研为龙头、以幼儿美术教育研究为课程特色的发展思路。在基于调查——学习——研究——实践——困惑——研讨——提升的研究模式中不断深入探索,锻造了一批热爱美术教育研究的教师团队。  相似文献   

9.
音乐教育是以音乐为艺术手段的教育活动,它是以儿童能够理解和接受的音乐为艺术手段和内容的教育实践。音乐是表情达意的艺术,儿童自身恰恰具有喜形于色、感情外露的特点,而音乐中强烈的情绪对比、鲜明的感情描写正好可以抒发儿童的内心感受。学前音乐教育要遵守以"美"为核心的审美原则,感性教育的原则,音乐性、知识性和技术性统一的原则,尊重个人与面向整体相结合的开放式教育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美育,也称审美教育。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作为体育教师,应把审美教育始终贯穿于体育教学之中,以培养学生的外形美和内心美,进而  相似文献   

11.
芥川龙之介有多篇作品取材于《今昔物语》。以芥川龙之介的五篇作品为代表,从作品主题意义域的开掘、人物形象的塑造展示、叙事结构的设计变化、局部细节的充实丰富等方面采取细读式的文本解读方法把芥川的小说与《今昔物语》中的原作作对比性研究,比较的结果是清晰展示出芥川把情节简单、主题意义域单纯、人物虚指、原色展示、不介入人物内心、不注重刻画人物形象的《今昔物语》中的历史故事改写创作成情节复杂、主题意义域丰富、充分展示人物内心、浓墨重彩地刻画人物形象的现代历史小说,比较中让我们感受到芥川小说独具的艺术魅力和芥川高超的艺术创作才能,他不愧是享誉世界的短篇小说大师。  相似文献   

12.
历史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历史教学不仅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担负着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美好的道德情操的任务.而历史教材本身也蕴含着十分丰富的美育内容.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发掘课本中的美育素材,以历史人物的形象美、情感美,思想美启迪净化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从而加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也是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一、讲历史人物贯穿审美教育,以培养学生的思想美和情操美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能够载入史册的历史人物有最基本的两类,他们分别为人类真、善、美与假、丑、恶的典型代表.以中国史为例,中华民族是一个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优秀的历史遗产的民族,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曾经有过无数的民族英雄和爱国志士.有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他们深刻的思想,高尚的人格,伟大的行为在史册中闪烁着不朽的光辉.怎样引导学生从这些人物的思想、行为中感知美并潜移默化地接受其影响呢?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古代小说中,从唐传奇到《聊斋志异》,从宋元话本至明清章回小说;不论在神话、仙话、鬼话之类的志怪记异小说中,还是在以人话为主体的世情小说中,"一男双美"人物配列不断出现。这种人物配列范式基于传统社会男性霸权话语,隐含着男子所固有的"娇妻美妾"情结,以及在这种情结支配下,女子效仿原始神话中的"二妃"之所谓"效英皇"角色情愿。就思想性而言,如此"一男双美"人物配列固然不足为训。但就文本意义而言,这种人物配列模式能有效地推动情节进展,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并有利于突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故而还是赢得了国内外许多读者的喜爱与肯定。  相似文献   

14.
徐继立 《阅读》2014,(12):22-23
世界上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内心世界。那么,如何用文字去生动传神地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呢?以自白表现人物心理。人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会对自己讲不同的话,将自己内心的感情和想法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来。我们把人物直通内心世界的自言自语描写下来,就能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  相似文献   

15.
莺莺和张生叛逆性格的每一步发展 ,都要引起微妙、复杂而激烈的内心斗争 ,他们性格成长的具体过程 ,正是其内心斗争的历程。作者善于捕捉特定的时机 ,抓住戏剧冲突的关键时刻 ,描写他们的心理活动。其手法多种多样 ,或通过第三者的观察 ,或通过梦幻的描绘 ,或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和室内环境的布置 ,或通过琴声和日常生活用品等 ,从各个侧面描绘了人物的心理活动 ,使人物形象十分鲜明突出。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思想文化中,儒家强调以乐和同的生命境界和以仁为善美的道德诉求,道家追求超越社会礼制,回归自然与内心。儒道互补格局的形成,既是学理思想自身发展的内在必然性,又与人性结构模式中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矛盾统一、终极的生命追求密切相关。深入挖掘儒、道思想的精髓,不但有助于巩固我们礼仪之邦的价值观,还必将有助于国民提高内心和谐的能力。儒、道传统思想对于现代人建构内心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语道出人们对美的需求已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为美是一种精神享受,一种乐趣,一种陶醉。真正的美应当是纯洁的、真实的、善良的。他能使人的内心产生无比的兴奋,在欣喜中受到启迪,领悟生活的真谛,从而完善自己的道德,陶冶自己的情操。要达到此境界,必须具备审美能力。什么是审美能力呢?那就是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语文课承载着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责任。作为语文教师,其本身就具有双重任务,不仅让学生从教材中领悟美,而且还得教会学生从课本中学到美,  相似文献   

18.
孟倩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13):164+172-164
舍伍德·安德森在《小城畸人》中为我们展现了人物丰富的内心,包括希望从众的内心、工业文明的排斥心理、无法摆脱的欲望纠缠、困惑徘徊的宗教信仰、与世隔绝的孤独特征等等,然而从这几个方面对于畸人的心理状态的剖析,更是为了烘托出畸人共同的心理特征即寻找。从而警示生活在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的人类。  相似文献   

19.
伊莉萨白.哈罗尔是澳大利亚著名的女作家,怀特派小说的代表之一。她是一位严肃、深刻而又细腻的作家。她关注社会,尤其是关注不利处境中的年轻女性的生存、内心和未来。她擅长人物内心的探索。她是一位将外部现实世界与人物内心世界完美结合于作品的优秀作家。本文旨在介绍这位优秀的作家及其两部颇有影响的作品———《遥远的展望》与《瞭望塔》。  相似文献   

20.
画眼点睛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两眼神采最能表达一个人内在的思想和情感:坦诚时清澈如泉,情爱时柔似秋波,忧愁时呆滞无光,奋发时炽热如焰,愤怒时刚如利剑……这就是作家、艺术家总是要抓住人物的一双眼睛的缘由。顾恺之说:“四体妍媚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中。”(“阿睹”即眼睛)意思即是说,身体的其他部分的美丑都不太重要,如要刻划出人物内心的精神状态,关键就在眼睛上。 所谓“画眼点睛”的艺术,就是因小见大、以少胜多、以有限展示无限、以集中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