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0 前言中国武术从地摊上的杂耍发展成遍及世界五大洲的健身活动 ,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 ,随着她向世界的发展 ,要跻身于奥运殿堂的愿望日益强烈。翻开中外交流的史卷你会惊异地发现武术的许多器械早在两千多年前就以民间的方式传到了日本 ,三四百年前又传到了欧洲 ,但武术这一土生土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体育运动要在全世界发展成为使各国人民都能接受的国际性的竞赛项目 ,还存在着许多不可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1 武术促进世界的文化交流武术是第八届全运会中 2 8个项目中唯一一项非奥运会项目 ,通过这一点 ,充分表明了武术在我国体…  相似文献   

2.
武术运动是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武术运动进入奥运会是中国人民和所有海内外武术爱好的愿望。但是,武术进入奥运会还要面临不少问题:奥运会规模过大,增设新项目难度很大;武术如何进行改革,以便与奥运会接轨;选择武术中的那一个项目更具加入优势;武术与其它申请加入奥运会的项目相比较有何优势和不足等。对于武术进入奥运会的困难我们必须有充分的准备,进一步作好工作,力争使武术早日走进奥运会大家度。  相似文献   

3.
2008年北京奥运会,尽管中国武术没有以正式比赛项目跻身进入奥运会,但却以“特殊项目”的身份亮相此届奥运会。“北京奥运会武术比赛”的亮相,为全世界提供了一个认识中国武术的平台,作为具有浓厚东方文化背景的传统体育项目之瑰宝,承载着更多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重任。因此,对于如何促进奥运后武术项目的推广与普及,实现武术进入奥运会的战略目标,使更多人了解中国武术的深厚内涵具有很深的探讨价值。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本研究方向进行调查整理。结果:通过分析得出,奥运后武术项目在推广与普及过程中的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主观自身因素、客观外界因素、其他因素。最后,针对制约因素,提出相应对策,同时借助社会各界、政府及武术界自身的努力,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加大奥运后武术项目的推广与普及,从而使中国武术走出国门,风靡世界。  相似文献   

4.
武术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杰出代表,在广东省高校开展比较好.武术项目作为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的一个大项,是高校各路“武林高手”寸土必争的一个项目.以近三届大运会为例,对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武术竞赛模式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竞赛项目的设置、竞赛办法、奖励办法和评价机制等几个方面,探求适合省大运会武术竞赛模式,旨在为省大运会武术比赛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通过大量的献资料、广泛的社会调查以及笔的社会实践,分析与研究武术在推广传播中的优势与不足,旨在扬长补短,探索加快武术国际化传播与发展之路,为武术进入2008年北京奥运会竞赛项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1982年11月下旬,在北京举行了全国武术对抗项目表演赛,竞赛内容包括武术散手和太极推手等两大项目.把太极推手列为全国武术对抗竞赛项目之一,促进和提高了各地太极推手爱好者的技艺水平.长久以来,由于太极推手运动向着单纯的  相似文献   

7.
对第11届亚运会武术比赛进行了技术统计和分析。从分析结果看,表明了武术在亚洲的普及程度不够深也不够广。同时对比赛制定的规定套路提出了一些建议。认为中国武术要尽早进入奥运会,就必须进一步完善它的竞赛规则,并通过各种手段把武术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开来,使其真正成为一项国际运动。  相似文献   

8.
以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过程中应对世界体育和奥林匹克体育有所为、有所贡献的角度,从成为奥运会项目必须满足的两个基本条件,即:运动项目的不重复性与国际化为切入点,欲阐明武术散打要成为奥运会项目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科学确立我国武术散打项目的属性和项目普及与发展关系的问题以及武术散打技术量与质的关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华竞技套路武术的发展与走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华竞技套咯武术在社会主义时期4个发展阶段中,其竞赛、组织、科技理论系统和奥运战略思想形成的动态发展表明,它走的是一条继承、发扬、开创的新路,作了“潜奥运项目”期的准备。该系统发展的动态特征是以奥运为目标,在世界领域呈高速发展趋势。依据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预测,1995年或2004年,能达到奥运会设项要求的国家数,同时解决其技术、组织系统与奥运接轨问题,使中华竞技套路武术进入奥运,走向新世纪的辉煌。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社会生活和相应文化本体的历史演变,武术运动也随之发生了形态及至功能的变化,要融入奥运大家庭,武术改革之路绝对不会平坦。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立足现状,提出了中国武术运动改革的思路,得出的结论是:竞技武术(套路、散打)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竞赛体系;相对于竞技武术,传统武术依然显得发展缓慢,推动不力,重视不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评价武术项目的不确定和难操作性,注重竞赛内容和竞赛结果,忽视厚重的、历史沉淀的武术文化的支撑和渗透。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中国武术目前在世界各种格斗风格艺术中的影响与地位的调研、统计分析,提出了在武术推向世界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武术在国际上已有的良好信誉和扎实的群众基础;继续发挥电影、电视媒体对武术的宣传作用;要重视武术技术的实用性、格斗性和文化内涵等方面的交流与研究;在推行武术运动模式和开展武术竞赛活动时,要尽量保留并突出武术技术演练中的实用性和格斗性的特点;要与海外各种武术组织、团体、学校加强联系,把武术渗透到海外大学的课程设置中,从而提高练武团体的整体素质,真正使武术成为世界体坛中具有重要影响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中国武术散打职业化发展是武术产业市场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散打改革的必由之路。为加快推动散打职业化发展步伐,释放武术散打商业价值,拓展武术产业经济,特展开对中国武术散打职业化发展路径的研究。根据研究目的的需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武术散打职业化发展进行探析,并具体从人才、管理、赛事三个制约中国武术散打职业化发展的关键环节展开研究。研究认为:人才是中国武术散打职业化发展的根本支撑,并应着重培养运动员人才、经纪人才和管理人才;管理是中国武术散打职业化发展的制度保障,并应成立职业散打组织、建立面向市场的运行机制、赋予法律保障;赛事是中国武术散打职业化发展的市场动力,并应改革规则赛程、打造品牌赛事、保障赛事稳定。  相似文献   

13.
武术国际传播状况的跨文化调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调查表明:中华武术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健身、格斗等功能,在世界各国的普通人群中已具有较强的影响力.武打影视片,国外习练群体,书刊光碟,网络媒体,派遣武术教师,武术团体交流表演和比赛,创办武术学校等,是中华武术向国外传播的有效途径和方式.但是,调查也表明:仍有31.62%的人不太知道或不知道武术.因此,中华武术要想进一步推向世界,成为更具一定国际影响力的体育项目,仍需在传播方面做出新的创举.  相似文献   

14.
武术与技能类难美性项目竞赛规则的分析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分析武术竞赛规则38年来的发展变化,并同同属难美性项目规则比较,从而探索更有效、更科学、符合国际比赛惯例的武术竞赛规则。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标准化"的视角探讨了当前竞技武术(套路)国际化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其中包括:器械、服饰、竞赛项目设置等.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竞技武术(套路)所使用的器械,在形状、质量、纹饰等方面应进一步"标准化".使其更适于训练、比赛.具备更丰富的武术文化内涵和更高的科技含量;竞技武术(套路)服饰.在式样、面料、颜色和图案的"标准化"设计上,应使其更富东方文化内涵、更加美观、最终成为国际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的一个显著标志;在竞技武术(套路)项目的"标准化"设置上,应使其更加简化,相对独立,便于学习传播、训练竞赛.  相似文献   

16.
刍议武术文化的国际传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使世界人民对中国武术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进一步加强中国武术文化的国际传播,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中西方体育文化的比较,提出武术文化在国际传播中应注重的环节,并且要不断开发武术的健身功效及和现代科技相结合,使其具有更强劲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论中华武术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文化一体化的趋势,是世界文化多样化的统一,是各种文化的相互认同、相互并存、相互借鉴和利用。中华武术国际化是世界文化多元一体化的需要。中华武术国际化是对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弘扬;竞技武术全球化是实现中国武术国际化的一种手段;要维系传统武术文化内核,又要超越传统武术文化;使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更适合中华武术国际化传播。  相似文献   

18.
武术美可分为感官之美、认知之美及体验之关三个层次。武术应充分利用其美学的商业化优势,以感官之美的武术动作来改良现有各类武术著作及竞赛活动,以培养习武者的兴趣,却后臻至认知之美及体验之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19.
通过剖析当前武术比赛裁判员评分存在的问题,提出避免这些问题产生的评分辅助系统。确立了武术比赛裁判员评分辅助系统的设计原则、设计思路和整体架构,构建了具有数字化的、信息化的武术比赛裁判员评分辅助系统,为确保武术比赛公平性、公正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武术发展的文化学思考   总被引:55,自引:0,他引:55  
王岗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2):149-151,171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 ,在文化“继承、发展与创新”的发展理论支持下 ,针对武术发展在世纪末出现的不同思潮与倾向 ,论述了武术继承、发展与创新的辨证关系。指出 :我们发展武术的最终目的是全面地向世界传播一种文化 ,不论采用何种形式 ,都必须实现这种民族文化的“一方面具有民族特性 ,另一方面具有世界体育文化共性”为出发点 ,来设计我们发展武术的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