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武术是中国各民族所熟悉和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项目。习武在闽台具有浓厚的群众基础,并成为闽台移民社会形成的性格写照,是闽台社会心理的一种普遍的精神现象。因此,研究闽台民间武术文化的沿革脉络,是我们剖析闽台历史、文化关系,深入认识闽台现实社会的一种重要依据和渠道,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武术进入奥运会及其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也是中华民族化的瑰宝,武术进入奥运会不是武术发展的终极目标,而是促进武术在全世界蓬勃开展的新的契机。武术的可持续发展应该采取竞技与传统并举、大力发展武术民间组织、推广和规范武术教育、组织各类型的武术交流和比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措施,使古老的中华武术在新世纪绽放出更加灿烂的花朵。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方法,对闽台武术交流动力进行分析,同时揭示其存在的阻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意见,以期能为深化两岸文化认同、促进闽台武术交流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等方法,解析大武术观视域下武术大众化发展战略,分析高校武术发展现状和我国武术大众化发展基础。结果表明,高校武术大众化发展是可行的,也应该是今后高校武术发展的方向。改革武术教学、加强师资建设、推广名家讲坛和武术表演结合、支持大学生武术社团发展、规范推广段位制与会员制,是促进高校武术大众化发展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5.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象征,在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后,走到了21世纪的今天,武术的生命力何在?它将何去何从?这是每一位武术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武术散打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学校公选课程教学中开设武术散打项目,能够使学生健体防身、锻炼意志、陶冶情操、丰富生活、交流技艺、增进友谊,对培养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根据武术散打项目的特点在学校体育中可以作为一门公选课开设。  相似文献   

7.
武术科研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抽样调查、统计方法,对体育刊物九十年代发表的武术章进行分析、研究。根据武术科研现状对武术科研的未来发展战略进行分析与定位。发现武术的历史与化是研究的主要内容,对竞技武术、武术的教育与普及的研究方法比较落后,而对与现在武术发展与改革的重点:武术的国际化、市场化却涉及甚少,因此,武术科研应该朝着更新科研方法、统筹科研内容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从解构传统入手,在深度考察武术现代化发展基础上,深化对传统武术和武术传统的认识和把握。研究认为,竞技武术是标识传统武术的通识准则,但是,同时还应兼顾传统武术的两大特质——一是农耕文明的社会基础,活动领域明确,一是拳种是传统武术技术体系的基本构成单位,来辨别和理解传统武术。传统武术是武术的一种出场形态而不是唯一形态,它内蕴武术传统,但是它不能囊括所有的武术传统。武术传统才是真正维系武术发展经久不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文化因素决定了武术运动存在的历史长度与质量。人们对武术运动的关注逐渐由运动本身向武术文化内涵与价值的追求转变。这一根本转变直接影响着后奥运武术运动的发展。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武术运动的文化内涵进行研究,充分发掘武术文化内涵与本质。研究发现,武术运动的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生"、"养"、"和"、"合"等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对武术文化内涵的深入与发掘与研究,将对武术运动未来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并将有助于推动武术运动和谐、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跆拳道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梳理,特别是重点分析了对其在技术、礼仪、传播、赛制、段位制等方面的改进。认为跆拳道的发展对我国武术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武术应该从丰富自身体系、突出技法特点、加大传播力度方面进行自我完善;与中国文化紧密结合来丰富自身内涵;纠正陈规陋习,以更为开放的姿态加强同世界的交流,为入奥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1.
闽台民间传统体育与两岸文化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文化的一部分,闽台民间传统体育有着极其密切的亲缘关系和深厚的渊源。地缘、血缘、神缘、俗缘等关系为闽台民间传统体育的交流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而闽台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自身存在的发展渊源又为彼此的交流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在这些基础上,充分发挥民间体育社团和学校的主体作用,建立互动灵活的操作机制,大力加强闽台的民间传统体育交流,从而激发两岸同胞的民族传统文化认同感,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最终完成。  相似文献   

12.
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方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两岸经贸交流,产业内贸易就能体现这种经贸交流关系。利用HS分类方法将农产品分成4大类和24章,分别计算1996—2009年闽台每类农产品和农产品整体的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结果表明闽台农产品水平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而垂直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其产业内贸易的增量主要是由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带来的。应进一步发挥闽台间的"小额贸易"优势,降低闽台农产品质量差异;福建则应提高农产品质量,有针对地满足台湾消费者的需求,也要发挥传统优势,并积极学习台湾农业生产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3.
以高校体育课程三个层级目标为比较对象,分析发现福建和台湾高校体育在课程目标取向、表述内容、表述语汇和语体修辞等方面存在差异。提出福建省高校应能动自主地设计体育课程目标取向,凸显课程特色,以及福建和台湾高校应加强交流,取长补短,进一步完善课程目标语体表述的内容与形式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概览两岸学者闽台体育文化交流学术研究成果,探讨两岸学者对闽台体育文化交流可持续性发展愿景,论述闽台体育文化交流的迫切性和可行性.通过多类、多项闽台体育文化交流项目的实验设计,实践反馈,实证研究,构建两岸体育文化交流可行的路径.通过对交流过程控制的剖析,对过程目标、形式、内容、方法等基本因素的系统整合,探索两岸体育文化交流合作面临的、急需解决的体制兼容、机构对接、条例配套等系列问题.提出闽台体育文化交流的研究重在创新和具有指导思想明确、项目计划严谨、措施科学合理、机制长效互动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中国武术散打职业化发展是武术产业市场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散打改革的必由之路。为加快推动散打职业化发展步伐,释放武术散打商业价值,拓展武术产业经济,特展开对中国武术散打职业化发展路径的研究。根据研究目的的需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武术散打职业化发展进行探析,并具体从人才、管理、赛事三个制约中国武术散打职业化发展的关键环节展开研究。研究认为:人才是中国武术散打职业化发展的根本支撑,并应着重培养运动员人才、经纪人才和管理人才;管理是中国武术散打职业化发展的制度保障,并应成立职业散打组织、建立面向市场的运行机制、赋予法律保障;赛事是中国武术散打职业化发展的市场动力,并应改革规则赛程、打造品牌赛事、保障赛事稳定。  相似文献   

16.
传统武术在现代化社会中的落差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武冬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2):1623-1625
传统武术要在保留技击特征的前提下,适应社会的需求与时俱进地发展.其中,自身科学化是基础,推广是关键,传统武术人才培养是保证.具体途径是认定传统武术的基本标准、利用段位制模式推动各个传统拳种发展、培养现代型的传统武术人才.  相似文献   

17.
论"海西"发展中的闽台体育文化交流与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文化对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角度,探讨闽台体育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认为:闽台体育文化交流与合作是构成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闽台体育文化交流与合作,应完善两地之间的领导协调与组织管理;重新整合闽台体育文化资源;提高闽台体育文化交流层次和水平;进一步加强闽台体育产业项目合作;以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中国武术目前在世界各种格斗风格艺术中的影响与地位的调研、统计分析,提出了在武术推向世界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武术在国际上已有的良好信誉和扎实的群众基础;继续发挥电影、电视媒体对武术的宣传作用;要重视武术技术的实用性、格斗性和文化内涵等方面的交流与研究;在推行武术运动模式和开展武术竞赛活动时,要尽量保留并突出武术技术演练中的实用性和格斗性的特点;要与海外各种武术组织、团体、学校加强联系,把武术渗透到海外大学的课程设置中,从而提高练武团体的整体素质,真正使武术成为世界体坛中具有重要影响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的武术传播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传播学、文化学为基础,论述了“2008北京奥运会武术比赛”期间的武术传播问题,提出了比赛期间传播武术的对策。并认为这是承接历史责任、把握历史机遇,更好地传播中国武术,弘扬民族文化,使之成为武术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20.
论中华武术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文化一体化的趋势,是世界文化多样化的统一,是各种文化的相互认同、相互并存、相互借鉴和利用。中华武术国际化是世界文化多元一体化的需要。中华武术国际化是对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弘扬;竞技武术全球化是实现中国武术国际化的一种手段;要维系传统武术文化内核,又要超越传统武术文化;使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更适合中华武术国际化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