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梦历程中,人民群众发挥着主体性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人民群众是顺利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依靠力量;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对实现中国梦的坚强领导核心作用,必须自觉树立群众观点,坚定贯彻群众路线。实现中国梦要立足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谋福利。  相似文献   

2.
经济发展需要正确的思想政治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需要通过提高全民思想道德文化修养来实现.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中国梦"的提出不仅为提升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方向引导,同时也有助于全国人民树立起共同奋斗的理想和目标,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  相似文献   

3.
中国梦是凝聚精神力量的创新理念和重大战略思想,是民族的整体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个体的梦。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它关注实践经验,同时指向实践创新,中国梦的实现要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基础。深刻认识到实践是社会历史进步的根本动力,中国梦的实现必须走中国道路,落实到实干兴邦的实践过程中;充分了解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反作用,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建立精神支撑和方向指引;清醒看到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发挥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的主体价值。  相似文献   

4.
中国梦是国家富强之梦、民族振兴之梦、人民幸福之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中国人民在创造中国历史的基础上,既是中国梦的筑造者,又是中国梦的享有者。人民幸福贯穿于中国梦的始终,是中国梦提出的逻辑起点和价值追求的归宿,因而是中国梦的核心理念。中国梦在不断实现人民幸福的进程中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5.
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释“中国梦”,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在举国上下为实现“中国梦”凝心聚力的过程中,高等学校也应该积极将“中国梦”主题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中.其途径体现在要把“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中,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在上述活动中,培养大学生对中国道路的认知,对中国精神的认同,进而凝聚力量,激发他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6.
“中国梦”是中国当下社会热议的名词,更是代表了中国发展新步伐的时代名词.全体中国人民尤其是青年立志为国家和民族的中国梦奉献自己的力量.中国目前的高校大学生数量激增,以青年教师为主力军的辅导员队伍是大学生群体的管理者和引导者,他们所进行的学生管理工作和中国梦有着内在统一性.辅导员要以中国梦为统领,重视思想政治建设,提升专业素养,加强职业能力,做到坚定信心,为人师表,传递正能量,助力大学生实现美好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7.
"双一流"建设,对于中国高等体育院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认为:"双一流"建设强调"绩效导向,公平竞争,动态支持",打破身份固化,为体育院校的体制改革、机制创新,"跻身世界一流"提供了政策支撑;强调"特色发展、差别化发展",为体育院校进一步办出特色,引领行业水平提升和区域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强调"国际竞争力",为体育院校通过国际体育舞台展示中国形象、传播中国声音,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和世界关注度提供了机遇.对照"双一流"建设内在要求,文章提出:我国体育院校应当坚持"特色发展",科学谋划顶层设计,推进综合改革落到实处;坚持"扎根地方",主动融入区域发展,推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能力的全面提升;坚持"行业引领",积极对标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推进"主导"国家体育事业的能力和水平的全面攀升;坚持"对话国际",积极提供科技服务和人才、智力支撑,努力搭建展示中国形象、传播中国主张的平台,提升行业话语权;坚持"改革创新",以"一流"的标准不断激发内生动力和活力,推进学校内部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8.
中国梦被定义为国家民族复兴之路和梦想之路,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要目标,始终坚持我国传统科学哲学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核心指导原则,汇聚我国每一个人的力量和梦想,充分实现个人与国家、民族利益一体化发展。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和国家、民族共同的梦想,通过开设“学习筑梦”思政课选修课来助力中国梦,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实现百年建国中国梦。本文将着重对“学习筑梦”思政课选修课助力中国梦展开详细全面的分析探讨,进一步提出笔者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动力之源,其动力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在新的时代,要实现“中国梦”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要“作新民”,即必须完成“两化”即“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的途径与步骤,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即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10.
中国梦不仅仅是中国人民的梦,是中华民族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富裕的梦,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实现个人理想和抱负的梦。本文通过对中国梦内涵的解读及其研究动态和发展脉络的梳理,探索其当代的价值意蕴与价值支撑,提出公平正义这一价值核心观念,进而验证社会实践是中国梦实现之现实路径的马克思哲学命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梦”是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共同向往的美好蓝图,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奋斗的理想信念。通过在高职学生中进行“中国梦”的系列主题班会教育活动,深入阐释中国梦的重大意义、精神实质等,使大学生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实现的信念和为之贡献自己力量与智慧的决心。  相似文献   

12.
"五点一线"教学法是在"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基础上,通过高远立意、精细选材、鲜活讲授、紧密互动及真诚沟通五个教学环节,力求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以达到传授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成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仰者之目的.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体育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带动力量,习近平在多次场合强调了体育与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是密切相连的.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国民具有强健的体魄,体育是通过身体运动的方式进行的,这决定了体育具有健身的功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需要有伟大的精神做支撑."人生能有几回搏"的中华体育精神是为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坚持的物质基础,体育消费有助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中国梦需要世界的认同与赞赏,体育以其政治色彩淡、群众性广、社会影响大而十分适合作为中国梦对外传播的媒介.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在团结带领广大人民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设立了基于"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为代表的英雄制度,形成了如何认识、评价和对待英雄的"人民至上"英雄制度文化.在认识英雄方面,深化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英雄来自人民的思想,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在评价英雄方面,突出英雄价值的时代意义;在对待英雄方面,提出要崇尚英雄、厚待英雄、铭记英雄和学习英雄.从国家荣誉制度论析"人民至上"英雄制度文化,有利于形成尊重和崇尚英雄模范人物的良好氛围,进一步继承与发展英雄精神,加强与拓深英雄观教育,持续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相似文献   

15.
智能手机已成为继报刊、广播、影视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作为中国手机网民主体人群的大学生,他们使用手机的行为特征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其心理、思维、素养等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对大学生使用手机行为,以及高校校园手机文化建设进行研究已成为高校和社会关注的焦点.结合当前的研究文献,综述了规范大学生使用手机行为,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手机使用氛围,建设高校校园手机文化的意义、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多次提及责任,涉及多个方面内容,包括在全社会强化责任意识,政府、企业、公众三大责任主体的重点任务和具体要求,及如何确保责任的落实.  相似文献   

17.
体育"强"国是清末民初中国知识分子实现"强国"梦的路径选择。"体育强国"战略目标是体育"强"国心结的现实延续。"实现体育强国"战略目标的真正力量来自人民话语。  相似文献   

18.
"十三五"时期是宁波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努力打造和建设更高水平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关键时期.在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开放型经济大市目标的确立的基础上,分析和研究未来五年内的发展情况与主要趋势,对于实现宁波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四书之厚重,承载着祖国千年的文明演义,延伸着炎黄子嗣们永不停歇的"中国梦"。抚今追昔,都不乏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的践梦者们,他们的思想成为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和价值追求,寄予着百年的梦想。2012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国梦的概念,阐释了中国精神是梦的动力,中国力量是梦的使者,以人民为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我们探讨千百年梦的源头——有识之士的圆梦之旅;随着历史的变迁,梦的发展变化和所赋予的时代特征;面对21世纪新的挑战和历史使命,我们应如何从自身出发践行中国梦。  相似文献   

20.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想工作的实施主体,是培养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支重要力量,这支队伍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教育目标的实现.结合当前高校辅导员的培养发展情况,对目前其存在的问题做了简要的分析,提出了高校辅导员多元知识结构培养的现实需要、设计和实施方法,论述了多元知识结构的建立对稳定辅导员队伍、推进辅导员职业化,充分发挥辅导员作用,提升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