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旨在分析大学生心理挫折的现象与原因,探讨增强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2.
挫折教育是心理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学生正处于青春中期,正是人生“暴风雨时期”,随着高校扩招,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从而使其在面对新的学习环境和新的人际关系时产生了诸多不适应,导致心理受挫,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应该以认知教育与耐挫力训练同步进行,避免不良应对,在了解其挫折心理形成原因的同时,利用心理防卫机制对学生进行心理调整和教育。  相似文献   

3.
高校不仅要从文化知识和道德素养方面实现育人目标,还要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对此,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经常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成因,探讨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辅导机制的构建策略,希望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改善大学生心理素质能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社会的大环境下,当代大学生普遍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环境挫折、学习挫折、感情挫折、就业挫折等.培养他们的抗挫折能力,需要引导他们正确认识挫折、构建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并将挫折教育贯穿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阶段.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挫折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家庭、学校、社会等外部因素;也有生理特征、个性特征、情感等内部因素.挫折心理产生后,个体的消极行为反应远远多于积极行为反应,然而挫折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又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高校要采取一系列调适措施,如成立专门机构,开展挫折教育活动,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努力创设一个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环境等来培养大学生的耐挫能力.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成为知识经济的核心因素。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时代对高等教育改革的强烈呼唤。目前,教育界关于素质教育的讨论正是教育对时代呼唤的回应。本文仅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及心理教育问题谈些认识。 心理教育的目的主要在于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调适能力,以保证能成为邓小平所提出的“四有新人”。具体说来,可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二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这两者是互相联系的,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必然会使人心理健康,而维护心理健康是发展素质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7.
生活环境、家庭经济水平等因素的不同,使得城市与农村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存在较大差距。从"独立意识""抗挫折能力""情绪自控力""自信精神"这几个具体方面,就城乡大学生心理素质情况展开对比分析,农村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整体水平高于城市大学生。  相似文献   

8.
据各大调查机构数据显示,大学生心理状态令人担忧。现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比较低,经受不了挫折和打击,抗压能力也比较差。当今世界经济滑坡,就业竞争太大,大学生经受不了就业压力,导致大学生出现了很多心理病症和心理疾病。现从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就业心理问题特征、就业心理问题原因等进行分析,提出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9.
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包括良好的自我统合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挫折应对能力等。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课堂主阵地、日常宣传教育、尤其是基于团体心理辅导模式的心理训练营的路径实现。  相似文献   

10.
在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能深化价值导向,在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实效的基础上,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当前,高校实践心理育人仍存在一系列问题,表现在教育理念、教育教师队伍、教育内容及教育形式等方面。所以,高校应重视“育心”与“育德”有机统一的价值意蕴,更新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深化多元协同,并在核心价值观引领下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在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育人目标,助推高校高质量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1.
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当代大学生在学习、人际交往和就业等各个方面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难免会在生活中遇到各种挫折.但是因其社会经验不足、心理发育还未成熟等原因,他们面对挫折的表现让人堪忧.对当代大学生开展挫折教育,培养他们面对挫折的正确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乎大学生个人的全面成长,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程,需要贯穿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始终。基于“全过程育人”视角认识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成为高校心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入手,明确高校心育工作面临的现实难题,并以问题为导向,提出重视大学生主体地位、深化“全过程育人”理念、完善就业指导工作及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校园心理剧作为一种有效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法,能使大学生挫折教育更具有实效性、针对性、自主性。本文从分析校园心理剧的内涵及作用出发,对校园心理剧对于大学生挫折教育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对校园心理剧的组织实施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当前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多采用显性教育的方式,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不足,如教育者构成单一,对受教主体的特征研究不够等。相较于显性教育,隐性教育具有内隐性、渗透性、开放性、长久性等特征,更凸显“以人为本”,符合当代“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要注重发挥高校隐性人员作用,实现全员育人;同时,从环境、制度、社会实践活动、新媒体运用等方面加强潜在教育资源设计,实现环境育人、制度育人、实践育人、新媒体育人。  相似文献   

15.
抗挫折能力是决定一个创业者是否能最终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加强挫折教育在创业教育中的实践作用,进一步提高自主创业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体育学科本身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的重要内容,当今高中生学习压力大,对挫折承受能力较弱,缺乏情绪管控和心理承受能力.因此,新课程改革下的体育课提出对学生进行淬炼教育,学生遇到挫折后,通过淬炼教育的"育心""育智""育体"来培养学生战胜挫折的能力.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淬炼教育内容进行探...  相似文献   

17.
挫折承受力是指个体在遭遇挫折情境时,能否经得起打击和压力,有无摆脱和排解困境而使自己避免心理与行为失常的一种耐受能力.受外部环境和自身因素两个方面的影响,大学生遇到的挫折主要来自学业、情感、社会交往和就业等方面.本文以挫折承受力为切入点分析了增强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必要性,并以挫折承受力为基点提出了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增强策略,即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帮助大学生提高挫折应对能力、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引导大学生进行心理调适和完善家庭功能.  相似文献   

18.
面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危机,积极寻找心理危机干预对策对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加强对心理危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加强学生骨干队伍建设、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培养学生自我心理维护能力、营造温馨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心理素质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也是素质教育的落脚点。心理文化素质培养对大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在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就大学生心理文化素质培养途径和方法的探索与实践的课题研究,逐步深入探索大学生心理文化素质培养的目标、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的迫切重要性,并为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相关建议。文章指出,家庭和社会要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学校更应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每个人都能受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