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光体育是旨在提高青少年健康水平的一项体育事业,在全国大力推行阳光体育的背景下,对高校的体育课程进行改革,以适应阳光体育运动在高校的开展,切实推行阳光体育运动,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受多种因素影响,体育活动是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关键因素,而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开展离不开青少年对自身体质健康的需求。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市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增强体力和健身、休闲娱乐、减肥健美;天津市大学生对体育场地设施的满意程度较低;互联网、电视、报刊杂志以及体育课是大学生获得体质健康信息的主要途径;大学生希望获得体质健康方面指导的内容主要是健身方法、营养知识和健康生活方式指导。  相似文献   

3.
“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对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加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是高校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形成"终身体育"行为习惯的具体表现.作者就高校体育教育现状,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教育部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目的和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旨在探索高校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阳光体育”监督机制初探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阳光体育运动是我国政府针对当前青少年体质水平下滑而采取的一种健康干预活动,对全社会形成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保证阳光体育运动的落实,必须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依据和目标,建立强有力的监督体系.具体表现为:首先在制度上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阳光体育实施方案;同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设立专门的职能部门,对所属各类学校的阳光体育运动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监督落实;最后,各级各类学校应成为阳光体育运动监督的主体,建立起以体育能力和体质健康为双要素的学生体育成绩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体育中考实施情况的审视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文献资料研究的方法重新审视我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简称体育中考)的实施情况。研究发现:我国体育中考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教学观念改变、体育教师和学科的地位提高方面有积极促进作用;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体育中考逐渐呈现种种弊端,最终阻碍了素质教育的进程和学校体育的发展。建议我国体育中考的实施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为指导,以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为契机,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和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与此同时,还应不断完善体育中考制度,使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最近一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报告表明,青少年学生的部分体能素质指标近20年来持续下降,青少年健康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通过对学校体育的反思,找出制约学校体育发展的因素,旨在为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运动”,遏制青少年体质下降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7.
在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进程中,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已成为当代社会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运用文献资料调研等研究方法,在体育强国目标背景下,阐述青少年体质健康与体育强国的关系,分析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理论框架,提出了决策、激励、管理、保障、评价与监督等五个方面的促进机制,以期丰富青少年体质健康研究,为相关部门制定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方面的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体育综合改革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 要:研究目的: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对青少年体育综合改革进行理性思考,旨在有效提升青少年体质和健康水平。研究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搜集当前青少年体质和青少年体育的研究成果,并对其核心观点进行梳理和分析。研究结果:青少年体质20多年持续下降的根源在于应试教育制度,导致学校体育被边缘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畅,导致阳光体育难以落到实处;法律保障机制缺失,导致青少年体育安全成学校、家庭最大风险。研究结论:青少年体育改革的方向应是综合改革,改革的核心在于运行机制,改革的重点是学校体育。只有将青少年体育纳入教育综合改革的大背景下,与教育体制改革相结合,与应试教育制度改革同步推进,青少年体育才能得到重视和发展,才能够为青少年提供体育参与的可能,才能真正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阳光体育运动”解析及高校实施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了全面落实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倡导的"阳光体育运动"在高校的开展与实施,促进大学生的体质健康,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在全面解读活动内涵的基础上,阐明了活动开展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制约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社会因素和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体制内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将"阳光体育运动"的主导思想纳入到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中,树立融教学、锻炼(训练)、竞赛于一体的完整的体育课程观念,建立了选项分层教学的高校体育课程模式;进一步加大了体育课程资源在健康、娱乐、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开发;将课内外一体化、突出学生主体参与的活动课程体系,作为全体学生参与和实践"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形式,并把强调体质健康和体育能力的培养作为课程评价体系的双要素,以强化其对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检验、反馈与激励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美国总统青少年健身计划为中心,对美国健康体适能计划发展情况进行回顾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美国健康体适能教育涉及健康测评以及可以支持教师和学生采取积极的生活方式的教育和激励工具;美国总统青少年健身计划是一种健康体适能教育模式,其三个核心领域是健康评估、专业发展和认知动机。认为,我国的青少年健康体质发展问题应该贯彻与树立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差异理念,突出体力活动中身体素养的培养,建立健全青少年体育课程的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校大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选取运动项目,参加以身体练习为主的各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采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评价方法,研究普通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学生们在课外有组织地进行运动训练能有效增强体质,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2.
倡导青少年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青少年健康水平。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结论:青少年体育生活化情况有喜有忧,每周进行体育锻炼频率较高,每次进行体育锻炼时间处于中等水平,但参与体育活动强度较小,进行体育活动的时间分布比较均匀;体育锻炼项目选择多样,体育锻炼场所选择倾向于免费的场地;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有个人生活习惯、强身健体、预防疾病和减肥塑形等;影响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主要包括个人惰性、对体育锻炼不感兴趣、课余时间少、设施及场地不足等。促进策略:强化青少年主导因素的作用,转变自身的健康价值观念;拓宽体育知识,增强体育意识,充分发挥青少年的主观能动作用;营造积极健康的家庭体育环境;营造以生活化为目标的学校体育环境;优化体育社会环境,促进青少年体育生活化。  相似文献   

13.
从学校改革与实践出发,以高校体育运动为研究对象,对高校学生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等相关问题作了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研究结果为:通过运动方式的系统设计,达到改进、完善高校体育活动文化圈,构建高校体育运动模式,使高校体育达到“阳光体育运动”要求,真正实现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体育价值观对体育锻炼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通过文献资料对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的变迁 ,体质健康及体育锻炼情况进行分析 ,得出运动不足是导致现代人健康状况下降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影响体育锻炼的因素很多 ,但体育价值观是影响个体能否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观因素 ,也是其它影响因素的源头。指出人们有必要提高自身的体育健身意识 ,通过改变主观认识促进从事体育 ,树立科学的体育健康观 ,提高自身的健康状况 ,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阳光体育运动"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意识、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从不同社会视角来看,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既具有丰富的社会学意义,也具有重大的经济学意义:阳光体育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选择;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助于提升个体的人力资本存量;可以提高政府体育财政的支出效用。然而现实中,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却不尽如人意,在从多维视角审视阳光体育运动的基础上,从应试教育与体育锻炼之间的博弈、学校对体育意外伤害事故的畏惧、政府对阳光体育财政投入不足等角度,揭示制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瓶颈问题并对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现阶段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对策选择,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消费社会下,仅仅将“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核心目的,将难以激发青少年学生参与学校体育活动的内生动力。为此,在分析身体形象与身份认同文化重塑必要性的基础上,将“体型健壮、体态优美、身体健康”的身体形象视为理想的尺度与范型,并指出体育运动是最经济、安全、有效的身体规训技术。最后提出,利用影像技术和社会化网络媒体促进“新身体形象观”的传播,通过将体育消费意识内化、彰显身体形象身份识别价值、赋予理想身体形象正能量以增进新身份文化的认同,最终激发青少年学生参与学校体育活动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增强学生体质,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对社会责任感的教育。通过体育教学实践,探讨如何促进大学生体育精神、人文精神、思想品德、心理素质等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曾超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1):1492-1494
无论是从文献或是考古来看,巴人的尚武精神极为浓郁强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巴人对体育的高度重视.通过这种体育,不仅可以强身健体,更可以培养合格的兵丁,特别是强化巴人尚武的民族精神,故主要考察了巴人尚武精神与体育的关系及巴人民族体育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