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康熙、乾隆的北巡,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相继诞生,承德成为清代第二个政治中心和外交的舞台。承德地区历经三百多年的发展,逐形成颇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其成分有满、汉、蒙,甚至包含西方文化艺术等。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战略下,如何把承德打造成国际旅游城市、京津冀生态文明示范区已成为当务之急。保护和利用承德传统地方文化资源,整合承德历史人文景观,引导承德旅游市场走向成熟,成为国际高端旅游产品,从而带动承德经济快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
康熙帝择址热河兴建避暑山庄至今己三百余年,其以热河(承德)独特地理环境为本,融汇汉满蒙藏等多民族文化,是中国古典皇家园林发展成熟并达到高峰的典型代表.以古为鉴,相承保护避暑山庄周围形胜在历史层面,有利于传承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层面,对于承德的城市发展以及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避暑山庄肇建300周年之际,从几个不同角度论述了建避暑山庄的历史意义、历史功用、以及它的文化艺术价值.叙述了康乾二帝大智大勇、文韬武略、经国治世的非凡之处,致使避暑山庄演绎了中国历史上一幕幕政治外交风云,谱写了一曲民族团结统一的壮丽诗篇.  相似文献   

4.
很多人对于承德的一个现象一直存在质疑——在承德,随时都可见到清朝皇帝的画像、雕塑。纵使作为一座历史古城,这样的行为是否有些夸张?对于这个问题,承德人的回答是明确的——没有任何夸张。对此,四条基本原因将会围绕由清朝皇帝建造的避暑山庄展开阐述:山庄初建成时带来的政治文化繁荣;皇帝出逃时带来的文物宝藏;文化遗产创造的旅游经济;避暑山庄与承德的新发展。并最终推出清朝皇帝及其所建造的避暑山庄确实推动了承德的快速发展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5.
朴趾源于1780年来到中国,游历了承德,并用汉文创作了著名的纪行文学作品《热河日记》。在《热河日记》中,朴趾源对承德和避暑山庄的记述和描绘,使人们较早地从书本中认识和了解承德,这为进一步促进承韩旅游观光奠定了基础。近年来,韩国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旅游客源国,也是承德市的重要国际旅游客源地,来承德旅游人数也在逐年增加。为了进一步扩大韩国市场,提升承德旅游城市的知名度,做强承德旅游品牌,还需要借助朴趾源和《热河日记》的广泛影响,做好拓展承韩旅游观光市场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6.
很多人对于承德的一个现象一直存在质疑——在承德,随时都可见到清朝皇帝的画像、雕塑。纵使作为一座历史古城,这样的行为是否有些夸张?对于这个问题,承德人的回答是明确的——没有任何夸张。对此,四条基本原因将会围绕由清朝皇帝建造的避暑山庄展开阐述:山庄初建成时带来的政治文化繁荣;皇帝出逃时带来的文物宝藏;文化遗产创造的旅游经济;避暑山庄与承德的新发展。并最终推出清朝皇帝及其所建造的避暑山庄确实推动了承德的快速发展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7.
承德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应对标北京"世界城市",同步、匹配、融合性的制定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总体规划;参照国际标准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和国际品质的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深入挖掘避暑山庄历史文化核心价值,将新老城区以一脉相承的文化整体包装为"陪都古城"。  相似文献   

8.
保护历史文化,处理好保护与承传的关系十分重要。承德五窑沟皇家古窑文化是北京琉璃厂文化在承德的一种延伸,其兴衷过程恰与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群大规模建设的开始与完竣相伴随,保证了这些独具特色的古建筑群,能够在高质量的文化艺术水准上施工而完成。为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建筑历史增添了绚丽的一页。五窑沟皇家古窑可说是承德崛起与发达的铸造者,建议有关部门对现仍存的带有琉璃构件的各种建筑予以保护,保护古窑址地形地貌,对古窑的砖瓦残件妥当保护,禁止继续出售与流失,建设包括“中国承德皇家琉璃、砖瓦博物馆”在内的一处与承德寺庙同级别的旅游景区。  相似文献   

9.
避暑山庄发挥着独特的历史作用,在有清一代这里成为了清王朝塞外的政治中心,作为中国历史的一个特殊舞台,它是木兰秋狝的大本营,是清帝的夏都,是清朝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政治策源地,体现着深厚的政治蕴含。  相似文献   

10.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已于1994年12月15日在泰国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8届大会上第一个经大会审核获得一致通过,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是国家之幸事,也是承德的骄傲.本文就金壁辉煌宏伟壮观的外八庙作一论述,不妥之处,望予指正.  相似文献   

11.
承德民族民间曲艺是避暑山庄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曲艺是在中国广大老百姓中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本文对承德曲艺的源流作了较深入的研究,并与其他地方的曲艺作了横向的比较。在此基础上,通过"活动概况"、"曲种情况"、"演出习俗"三部分向读者展示了一幅极富承德特色的民俗文化长卷。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对清代承德历史的研究持续深入,本文专门就30年来涉及清代前期承德文化教育发展的相关研究状况做一择要综述,为加强对避暑山庄文化本质特征和系统性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承德古戏楼     
戏楼是中国传统戏曲的演出场地,也是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保存至今的中国古戏搂如同一座座博物馆,见证着中国戏曲昔日的繁荣。承德作为清代的第二个政治中心,不仅在皇家园林避暑山庄内建有皇家戏楼,在承德的县区乡镇也有不同形式和规格的民间戏楼,作者对承德现存古戏楼的分布情况、建筑形式及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古戏楼保护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承德古戏楼     
戏楼是中国传统戏曲的演出场地,也是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保存至今的中国古戏楼如同一座座博物馆,见证着中国戏曲昔日的繁荣。承德作为清代的第二个政治中心,不仅在皇家园林避暑山庄内建有皇家戏楼,在承德的县区乡镇也有不同形式和规格的民间戏楼,作者对承德现存古戏楼的分布情况、建筑形式及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古戏楼保护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隋唐时期帝王行宫为数众多,主要集中于京师长安、东都洛阳的周围及两京道上,形成哑铃型分布格局.隋唐时期的行宫在功用上存在明显的不同,其中尤以避暑行宫的数目最多而且也最为重要.唐代都城建置对国家政治格局固然颇有影响,但宫廷革命的成败却并非只表现在宫城北门的得失这一个方面.隋及唐初的帝王们对不同的行宫有着不同的偏好,但他们对于某些行宫的频繁临幸和长时间居住,使这些行宫充当着临时性政治中心的角色,也就是说,客观上形成了两个政治中心,一个是都城,另一个是帝王所幸的行宫.帝王们在巡幸行宫期间,固然享受了生理或心理上的快感,但同时也为宫廷政变的发动者提供了绝佳时机.在行宫中发动政变的一方要想获得政变的成功,最为关键的因素是对相关行宫的控制.这一观点,可视为是对陈寅恪"玄武门学说"的一个拓展.  相似文献   

16.
世界文化遗产是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与众不同"的文化特色与价值所在。避暑山庄文化属宫廷文化与民俗文化相并存;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传承;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融合;汉、满、蒙、藏多民族文化相交流;儒、佛、道文化相弥彰的多维文化。  相似文献   

17.
承德旅游文化名城建设是旅游、文化、城建三要素的共同发展、和谐发展,研究历史文化与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旅游名城建设中深入挖掘历史资源,遵从历史文化理念,在城市建设中彰显古城特色和魅力,才能将旅游业发展成为承德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清宫热河档案》《清代海河滦河洪涝档案史料》为线索,着重论述避暑山庄以北地区狮子沟(包括裴家沟)旱河的修筑时间,以及对其岁修维护的执行,对外庙以及北部地区居民区的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1840年后,因清政府财政困顿,旱河的维护时断时续,旱河抗洪能力大大减弱,城市发展逐渐衰落.以此揭示清代承德城市发展对当今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建设的历史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承德社会经济研究,主要集中于热河官田以及木兰屯垦方面。清朝入关之后,自康熙年间北巡成为定制,之后木兰秋弥频繁举行,清朝皇帝每岁驻跸避暑山庄,这里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就自然受到政府的重视。承德经济以宫苑经济为主,主要有口外皇庄、宫仓、寺庙经济几种。赵艳玲,于多珠探讨了清代承德地区庄田之建立,认为清代的庄田建立及分布分为三部分,即:后金政权在东北地区建立的关外庄田;  相似文献   

20.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打造文物旅游精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和皇家寺庙群;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历史见证.在造园和建筑上,综合运用多种传统技艺,博采汉、藏等多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是中国古典园林与寺庙建筑艺术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世界古典园林与建筑宝库中的不朽篇章,具有丰富的多民族历史文化内涵,更是一座天然民族文化宫和中国古代文化的露天博物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