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1 前言“抢攻”战术的实施目的是在快速推进和运球过程中,寻找进攻空当,从而造成以多打少的局面,最终顺利完成进攻。在“抢攻”战术实施过程中,良好的身体素质是确保其顺利运作的必备条件。随着现代篮球运动技术、战术的迅速发展,比赛速度越来越快,身体接触越来越频繁,攻守对抗也日趋激烈。所有这些都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2 “抢攻”战术实施过程中运动员身体素质身体素质对篮球运动员都很重要,但就实施抢攻战术的运动员来说,速度素质、耐力素质和灵敏素质尤为关键,它们是完成抢攻战术的首要素质。2.1 速度训练速度是人体…  相似文献   

2.
以高校高水平乒乓球队为例,论述了直拍生胶打法运动员的训练方法,即发球与发球抢攻、接发球与接发球抢攻、正手攻球、相持、防守、直拍横打训练等.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马琳在北京奥运会乒乓球比赛中发球抢攻战术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结论:发球抢攻战术是马琳的主要得分战术;发球旋转变化多且旋转之间的差异较大。发抢战术套路较多,抢攻意识非常积极主动,正手高抛配合低抛发转不转至对方近网短球,正手或侧身伺机抢冲这套战术使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对高水平羽毛球男子单打进攻方式进行分析的研究后得出,1)男子单打进攻方式分为8种,进攻1:发接发抢攻,进攻2:重复网前后突击进攻,进攻3:重复网前后推、扑、勾球进攻,进攻4:挡、放球捕捉推球突击进攻,进攻5:控制底线捕捉高球突击进攻,进攻6:控制底线捕捉软过渡进攻,进攻7:底线强攻,进攻8:其他进攻;2)进攻方式使用率前三位的依次为:发接发抢攻,挡球、放球后捕捉推球突击进攻,控制底线后捕捉高球突击进攻;3)中国男子单打运动员在打法上较为保守,依旧多采用“防守反击”的方式,需加强发接发抢攻意识,争夺发接发阶段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对37~40届世乒赛中国与瑞典男队15名优秀运动员发球、发球抢攻及发球后连续抢攻抢拉的成功率进行了统计,并对全队成功率及成功率最高的运动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这几项技、战术的发展趋势,找出了我国男子运动员存在的差距,为我国男子乒乓球队今后的训练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分段指标评估法,对张继科近年4场国际比赛决赛进行技战术统计与分析。在技战术统计上,将张继科的发球落点和发球抢攻方式相结合、接发球技术运用与接发球抢攻相结合进行统计与分析,归纳技术组合的运用特征,并分析此种现象的原因,探讨横拍进攻型打法的技战术特征。认为比赛中积极主动、抢先上手是主导思想;为了限制对手的高质量接发球及为自己得分创造条件,发球主要集中在正手位和中路偏正手位;发球后抢攻反手技术的使用与正手技术同样需要具有高质量;接发球贯彻积极主动思想,主要采用反手拧拉,辅以摆短技术;接发球后抢攻以反手拧衔接反手拉为主要得分技术组合;相持段攻防转换加快,亦攻亦守是今后相持段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主要运用文献法、录像统计法与数理统计法,对许昕/马龙等6对乒乓球男子双打8场39局的比赛进行各项技术使用指标的统计,分析乒乓球双打国内、外优秀选手前四板技术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对比分析国内、外优秀男子双打在发球抢攻段与接发球抢攻段的技术优劣,为国内双打训练研究提供文献参考.  相似文献   

8.
析王皓在雅典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技战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直拍横打的代表王皓在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不敌直拍单面攻的韩国小将柳承敏,使人们对直拍横打的新打法有所质疑。为了找出王皓的失败的原因,对王皓在雅典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中的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的技术进行统计并分析。结果表明:柳承敏对王皓的发球比较适应,使王皓发球抢攻中失误较多同时发抢时反手横打用得过多,造成得分率不高;接发球段技术新颖,战术多变,效果好,但打关键球能力较差;相持球进入状态慢,调整时间长, 在相持中率先起正手占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专家访谈法,对张继科在2011年世乒赛、2011年世界杯、2012年奥运会三大赛事决赛的三段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张继科在发球抢攻阶段和接发球抢攻阶段具有较明显优势,在相持能力上同样具有较强实力,但不够稳定。希望通过对张继科技战术的分析,为今后乒乓球事业的继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对比赛中使用有机胶水和无机胶水的区别进行分析,主要通过运动员在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中的得分率和使用率的统计,分析无机胶水使用前后技战术使用的变化情况。认为在有机胶水禁用的情况下,应该摆正心态,努力适应,突出教练员作用,改进技战术的训练,加大乒乓球器材的科技投入。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第18届世界杯决赛阶段澳大利亚队与日本队的攻防技战术指标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澳大利亚队采用全攻全守打法,比赛阵型以3-5-2为主,进攻采用边路传中,中路渗透,边中结合进攻,防守采取逼迫式防守.球员具有良好的身体条件,作风硬朗,攻防能力全面.  相似文献   

12.
在篮球运动中,运动员进攻战术意识、全队进攻战术效果与有球队员进攻技术水平有着紧密的联系。比赛时,有球队员的进攻是构成配合攻击的关键。青年女篮阶段是一名运动员成长的关键时期,及时了解掌握她们运用有球技术的好坏,对中国女篮未来的成长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论篮球运动规则完善促进技战术发展规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规则演变与技战术发展变化的过程,揭示了规则完善促进技战术发展的规律:规则在时间方面的修改提高了比赛速度,促进了快速技战术的发展;规则在空间方面的变化提高了比赛难度,促进了高大队员全面技术的发展;规则在犯规方面的修改提高了比赛的对抗强度,促进了对抗技术的发展;规则在攻守对抗方面的修改促进攻守技战术趋向平衡。  相似文献   

14.
新规则的实施引起篮球理念的变革和一系列攻防战术的变化。NBA颁布新规则有历史原因和现实需求。运用补防和夹击形成的集体防守战术与多点进攻、内外结合的进攻战术更趋实用,是本赛季攻防战术的主流趋势。新秀和国际球员的表现和作用积极地影响着NBA的进步与发展,并加速NBA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试论篮球战术的组织及运用原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文献资料和专家咨询等方法,分析了篮球战术的重要性,指出了篮球战术的组织原则,即要根据本队的风格去组织战术、要从本队的实际情况出发、战术攻击要有连续性、调动对方并集中优势兵力攻击对方、外线攻击与内线攻击要紧密结合、战术的组织要保持攻守平衡;提出运用战术时应注意的问题,即要有主动性、灵活性和计划性, 要不断的提高运用战术的自觉能动性.  相似文献   

16.
第12届欧洲杯攻入前场35米区域进攻战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文献资料、观察统计等方法,对第12届欧洲杯15场比赛进行统计,并从进攻类型、进攻方式、发动场区、传球次数、参与攻防人数、进攻时间以及效果等方面进行重点分析研究,揭示了本届欧洲杯攻入前场35米区域进攻战术的一些特征,旨为我国的足球教学和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论篮球运动中对有球队员逼近防守的个人防守战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现代篮球运动中,单纯的进攻和防守已经成为过去,向球进攻的战略思路已逐步被人们所接受,打破了进攻和防守的界限。使防守中增加了进攻的成分,同时迫使进攻中又含有防守的内容,防守的职责和内容也在不断地增加,对有球队员的逼近防守是为达到控制和制约有球队员的活动而采取的一种个人防守战术行动,采用近距离甚至贴身的防守。以抢夺球权,控制其活动,削弱其动作质量,切断其与同伴联系为目的的一种策略行动.  相似文献   

18.
第28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前四名队技术统计数据比较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统计法、对比分析研究法,对我国男篮与取得本届奥运会前4名的阿根廷、意大利、美国、立陶宛男篮在比赛中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中国男篮在队伍大型化、年轻化的同时,暴露出在人才培养上出现了一定的断层现象;与世界强队相比呈现整体性差距;攻防转换节奏缓慢,已不符合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外线实力欠佳,内线缺乏呼应,内外脱节,限制了内线实力的发挥;在个人防守的攻击性、破坏性,战术阵势的综合多变,整体防守的协同性与世界强队仍有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9.
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角球攻守战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浩  赵勇  董坤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2):1709-1711
随着足球比赛激烈程度的提高,角球攻守战术运用效果,已成为影响比赛胜负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角球进攻和防守战术运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本届世界杯足球赛角球攻守战术运用特点和趋势,为指导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当今足球在前场不同区域内技术运用的一般特点和规律,分析当今足球比赛中影响进攻效果的主要因素,收集了国内外高水平足球队前场进攻过程中技术运用状况的有关资料,并进行了对比分析。找出了足球比赛前场进攻中技术运用的规律性特点,以及影响足球比赛前场进攻效果的技术因素;分析了我国足球队前场进攻效果不佳的技术运用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