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元代河北曲家的用韵与《中原音韵》基本相符,主要用韵特点与其他地区曲家一致,这反映了元曲是根据通语入韵的。《中原音韵》反映了元代的实际语音,代表了当时的通语系统。  相似文献   

2.
文白异读作为汉语历时方言中特有的一类语言现象,在反映北京话时音的一些重要韵书中多有保留,比如《中原音韵》《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经》《李氏音鉴》等.清初韵书《音韵清浊鉴》为大兴人氏王祚祯所编,其成书受《中原音韵》影响较大,韵谱中入作三声的类别里也保留了不少文白异读词.《音韵清浊鉴》作为北音系韵书之一种,所保留的这些文白异读...  相似文献   

3.
细品《牵手》,使人深切感受到作者严谨细致的创作态度,故其歌词构思缜密,意蕴凝练;语言新奇,回环往复;倾诉口吻,情感真挚;音韵柔和,节律舒缓;调曲结合,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4.
马晓 《江汉学术》2011,(1):91-94
二等韵的分用,是齐粱时期韵部演变最显著的特点,也是王力、周祖谟韵部划分最大的不同之处.透过谢胱诗韵,可以发现周祖谟的韵部划分更切合齐梁时期的实际语音,但其认为臻韵是属于<切韵>中的二等韵的观点不够确切,臻韵以及与之相承的入声栉韵的音韵地位实际上是假二等真三等.而王力的黠韵归曷部、鲒韵归薛部的观点尚需斟酌.  相似文献   

5.
清代江苏的北曲用韵与元代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所描写的情况大不相同。《清代江苏北曲用韵初探》旨在通过调查清代江苏北曲中的阳声韵、阴声韵和入声韵的用韵情况,对北曲用韵的规律作一个具体总结和归纳,以此来了解清代江苏文人度曲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古的入声字。在《中原音韵》(以下简称《中原》)里已经全部收入阴声部内。其中有部分入声字在《中原》里同时收在两个阴声韵类。比如来自中古“屋烛”韵的部分字,《中原》既收入“鱼模”韵,又收入“尤候”韵。来自中古“药译觉”三韵的部  相似文献   

7.
认为《颜氏家训·音辞篇》有我国最早的有关音韵发展史的论述,利于考证当时的一些韵书,考证《切韵》的成书原因及音系,也为后人考证隋代以前各地方言的语音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鉴赏和运用叠词,有助于把握文学作品的内涵和写作水平。教学时,可采用指导诵读、感受音韵美,品味想象、体会画面美,调动情感、创设意境美,以读促写、传情达意等教学策略,让学生了解其特点及不同语境中的表达效果,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9.
亦凡诗诵读     
亦凡的诗智性而曼妙;纯净而简约。注重生活、自然与情感的交融。语言,音韵,诗行建筑都流溢着美感和轻松。  相似文献   

10.
《致杜鹃》作为华兹华斯诗歌代表作之一,承载了丰富的音韵格律之美。本文通过对音节韵步韵脚的分析体现出这一诗作的形式与内容结合之完美。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语言、文学的相关理论出发,通过比较、分析和例证的方法,旨在证明《地铁车站》并不免韵,且其中的音韵模式直接参与并构成了诗歌的内容,并与其中的内容琴弦相瑟,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2.
长入说质疑     
王力先生根据中古去、入声字在上古的用韵现象、中古某些字的去、入两读现象及谐声字中的去、入谐声现象得出的上古有“长入”声调的提法值得质疑,理由是:一,根据中古去、入声字在《诗经》用韵和《说文》谐声等材料中的使用比数及入声与平、上声的关系看,长入说的论据并不充分。二、无论是《诗经》用韵还是《说文》谐声材料都表明去声与平、上声的关系要比与入声的关系密切得多,长入说只注重了去声与入声的关系,而没有正确对待去声与平、上声的关系。三、在汉语语音史中,相配的入声韵与阴声韵发展到入声韵消变为阴声韵时,两者对应的韵母中必有一部分不能完全相同;调类相承的同音音节,其韵母的发展结果一般也是相同的。而“长入韵”发展到中古消变为阴声韵后与其原所配阴声韵的中古音韵母一一相同,这说明它在上古不是入声韵而是阴声韵。  相似文献   

13.
二 天水方言的韵母 n本文第一部分对天水方言声母的发音特点已作了描述.根据一般常识,声母的变化要影响到韵母,尤其是韵头.有关声母影响韵母的例子前一部分已列举到,这里不再重复.这部分仍采用比较分析法,归纳出天水话和北京话的韵母差别,共八条,排列顺序续接声母部分.文中除对天水话和北京话作共时的比较外,有几处还与中古音近古音作了历时的比较,以寻求天水话和北京话差别的根源.有些差别反映到古音中也是细微的,因此在对有差别的韵母归纳类型时少不了要用到古音的摄等开合声调概念,个别的还得指出声纽,有繁有简,以能区别为原则.其中摄等根据邵荣芬《切韵研究》一书中的“切韵音节表”对韵母的分类和术语,近古音采用宁继福《中原音韵表稿》一书对韵母音值的拟构.为了行文方便,我们把代表近古音的《中原音韵》音系简称为“中原音韵”,又由于该术语多出现在以下诸表格中故其上引号也省去.  相似文献   

14.
闽南话被称为"古汉语的活化石",作为清末的闽南方言韵书——《渡江书十五音》保留了多少古音的面貌呢?本文对书中各韵及其韵字进行了穷尽式研究,并将它的韵母系统与古汉语韵母系统进行比较研究,力图展示前者音韵面貌并探究两者之源流关系,为闽南方言韵书研究者提供一定的研究资料。笔者研究的结果认为,《渡江书十五音》韵母与古汉语韵母有比较整齐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宋元语音背景为参照,详细考察了《中原音韵》车遮韵形成的年代,认为车遮韵早在宋代就已经形成,只是当时存在于口语音系统中,读书音系统是迟至明代初年才承认其存在的。文章还对车遮韵在明清时期的演变以及语音性质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民歌作为彝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彝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他们进行社交的特殊媒介。彝族民歌经过岁月的洗礼延续至今,体现出彝族的民族精神气质和情感寄托。滇西彝族民歌种类繁多、言辞优美、曲调悠扬、音韵跌宕起伏、情感表达自由奔放,仍保持着比较原始的民族艺术形态,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7.
一些英文诗歌通过对书写形式及音韵的不同运用达到不同的表达效果 ,了解这一点可以帮助我们欣赏英语诗歌表现手法的多样性及其绝妙之处。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宋元时期大曲、舞曲、鼓子词、转踏、平话、戏文、诸宫调、元曲等俗文学形式中的韵文进行考察分析,发现《中原音韵》的车遮韵仅仅出现在诸宫调、散曲和杂剧中。这一发现证实车遮韵的产生最迟不超过11世纪末,它在当时的应用范围相当狭窄,毛晃所言的"中原雅音"当为宋时汴京人语音。  相似文献   

19.
兰茂《韵略易通》较好地保存了明代的实际语音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语音的历史变化和差异。其声母系统与《中原音韵》具有一致性,充分承继了中原汉语的特点,其《早梅诗》代表着明代音系的声母系统。在中原汉语声母链中,兰茂声母系统承前启后,体现了从中古音发展为近代音相互连贯的承传关系,兰书反映了《中原音韵》之后汉语语音的进一步演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不同环境温度下肝脏、脂肪和骨骼肌中运动因子对急性运动的反应。方法:C57/BL6N雄性小鼠在低温环境(4℃,CE)、室温环境(21℃,RE)和热中性环境(32℃,TE)中进行一次急性运动,运动结束后即刻取内脏脂肪、肝脏和胫骨前肌,检测3种组织中运动因子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在肝脏中,急性运动上调gdf15的表达且不受环境温度的影响;低温环境下运动可上调fgf-21的表达;热中性环境下运动可上调apelin的表达。在骨骼肌中,急性运动上调fgf-21的表达且不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在脂肪组织中,低温环境下急性运动可下调irisin、spexin和上调adipolin的表达;室温环境下急性运动可上调metrnl和spexin的表达;热中性环境下急性运动可上调leptin的表达。结论:运动时所处的环境温度会影响fgf-21、apelin、adipolin、metrnl和leptin mRNA的表达。通过调节运动时的环境温度可以影响特定运动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