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乒乓球竞赛传统计分方法沿用多年,其主要特点是只能计算名列前茅选手的名次,但计算范围和速度对参与人员较多、规模较大的群众性比赛,则受到一定限制,存在明显不足。随着"精英体育"向"大众体育"的转变,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相辅相存关系的改变,笔者认为有必要实行一种新的思维方法,对现有的计算名次办法进行与时俱进的改进。通过对乒乓球比赛名次计算的探讨,推出一种计算范围扩大、参与性增强、计算效率提高、合理性改善的新办法———负分值法和倒计分法,使名次计算更加合理、简便、实用、快捷。  相似文献   

2.
循环制竞赛次序的"轮空"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轮空”问题是现存循环制竞赛次序的矛盾焦点 ,迄今尚未得到完满的理论阐释。本研究采用数学论证法 ,就循环制竞赛次序中“轮空”问题的性质及其解决途径展开了深入探讨。其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运动竞赛方法学的理论 ,而且为循环制竞赛次序的改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如火如荼,影响力不断扩大,各职业院校趋之若鹜,但是并没有起到提高办学水平和学生整体职业技能的目的,只是为了争得名次。笔者对竞赛的价值和作用、影响力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分析了竞赛对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指出实现其使命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校田径运动会中的终点名次判定容易出错的情况,设计出了一种新的终点裁判名次判定方法。实践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准确、迅速地判定径赛运动员到达终点的名次,避免在实际工作中的错判名次情况,能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5.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部2017年工作要点》[1]的第16条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举办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完善以赛促教学改革机制.国务院印发《"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2]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和技能就业专项行动,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校期间开展创业竞赛、技能竞赛、创业实训等"试创业"实践活动.两份文件突出了技能竞赛在提高我国高职学生技术技能的重要作用.为了充分发挥竞赛的作用,将"竞赛常态化"的方式融入到微观的会计实训课堂中,从实验班的考核结果来看,竞赛常态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持续性,考核结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6.
《名次百分》计分方法是一种计算简便的统计评分方法,其理论基础是将参加比赛者取得的名次除以参加比赛者的总人数,得到该名次的百分比,再经换算而求出名次所对应的O分—100分之间的分数,它的主要优点是所有参加比赛者都可根据名次获得名次百分进行相互之间的比较,而且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例如:利用名次百分可以进行纵向横向的比较;可以计算多项目体育比赛的个人及团体总分;除此之外,还可以解决由于年龄差异、性别差异、项目差异、计算差异而无法比较的问题;还可以与百分制非体育项目的成绩分数进行相加计算综合成绩等等. 可以肯定的说,使用该方法必将对体育教学、管理、训练、科研及群众性体育项目的发展与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武术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杰出代表,在广东省高校开展比较好.武术项目作为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的一个大项,是高校各路“武林高手”寸土必争的一个项目.以近三届大运会为例,对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武术竞赛模式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竞赛项目的设置、竞赛办法、奖励办法和评价机制等几个方面,探求适合省大运会武术竞赛模式,旨在为省大运会武术比赛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训练方式存在的不足,介绍了以"竞赛式"执教的训练方式与方法,使教练员能选择合理的手段,提高训练实效、减少训练中的盲目性,促进跆拳道项目的科学化训练,争取在2008年奥运会上获得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9.
传统武术竞赛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竞技武术相比传统武术竞赛目前的发展处于摸索阶段,竞赛内容不全面,分类方法存在争议,竞赛较少且办法单一,规则不尽完善。最近几年对传统武术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武术科研工作者的重视,但目前仍处在起步阶段。本文通过应用文献综述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传统武术竞赛模式作进一步研究,旨在为传统武术竞赛提供有益的借鉴,探求适合的传统武术发展的竞赛模式。并得出结论:依照功、套、用一体的模式设置传统武术的全能竞赛模式符合武术本身的特点和项目发展的要求;武术全能的竞赛模式如果要得到全面发展,必须完善相应的竞赛规则,培养高素质的裁判队伍。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等方法对我国历届全运会竞赛规程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了研究项目设置、奖励与计分办法演变等特点.为进一步完善全运会竞赛制度,更好的为我国奥运战略服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结合参加及组织对刺比赛的经验,针对比赛中大部分学员遇到的实际问题,浅谈比赛中战术的运用、作用及比赛中的几种战术,旨在指导对刺比赛,促进比赛不断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为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12.
通过剖析当前武术比赛裁判员评分存在的问题,提出避免这些问题产生的评分辅助系统。确立了武术比赛裁判员评分辅助系统的设计原则、设计思路和整体架构,构建了具有数字化的、信息化的武术比赛裁判员评分辅助系统,为确保武术比赛公平性、公正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借鉴主体功能区理论,对普通高校课余体育竞赛的概念和主体功能进行定位,深入分析普通高校课余体育竞赛存在的问题,提出课余体育竞赛的改革方案和运行机制,即:高校课余体育竞赛引入学分制;组织机构明确化,赛事安排全年化;竞赛内容多样化与体系化;建立体育班导师制;赛事评价多元化与周期化  相似文献   

14.
北京大型体育赛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系统研究了北京大型体育赛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相关问题,涉及的主要内容有:大型体育赛事突发事件的特点及种类,国内外处理大型体育赛事突发事件的经验及面临的突出问题,北京大型体育赛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全面提高北京市公共聚集场所安全管理水平等四个方面。本研究对北京大型体育赛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我国体育赛事域名侵权纠纷的解决机制评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等方法,对我国互联网域名纠纷的解决机制进行研究.论述了现行域名纠纷解决机制及调整大型体育赛事域名侵权纠纷存在的不足,并对加强大型体育赛事的域名保护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的体育竞赛中,运动员心理训练的实施,其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在紧张激烈的竞技场上,往往运动员心理状态的好坏,决定着竞争的成败。笔者利用参加全国重大比赛的机会,对参加比赛的各省市及高校的优秀跳高教练员、运动员进行关于比赛中紧张焦虑等内容的访谈,并结合自己多年来带省专业队跳高运动员进行训练和比赛的经验,对当前我国跳高运动训练比赛中出现的紧张焦虑问题及应用心理技能应对等问题的现状进行研究,并结合个案研究对运动员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和采用的训练手段及效果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中日两国足球运动员强化培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想跻身于世界强队之林,并能常在国际重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就必须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足球运动员训练培养组织体制和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强化培养对策,并且保障球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各种国际赛事。在国际和亚洲各种比赛中我们看到了日本足球运动从少年,青年,国家队在比赛中的表现,给我们的感受是近几年日本足球运动的确有了实质性的飞跃发展和惊人的提高。找出日本足球运动得以迅速发展和提高的原因,中日两国在足球运动员培养和提高方面又有那些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通过对中日两国足球运动员培养现状的研究比较,找出各自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我国城镇化进程与竞技体育非均衡发展的现状分析,提出了促进我国竞技体育均衡发展的策略:以竞赛为杠杆,以传统特色为依托,调整项目布局;以教育部门为主导的分层、分级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挖掘非奥项目的社会价值,多途径提高其影响力,促进其传承与发展;丰富竞技体育举办方式,形成多元共生的办赛格局。在逐步实现上述目标的基础上,带动竞技体育各方面的均衡发展,从而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线上马拉松进行研究.指出我国线上马拉松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但是还存在着运动员作弊、后勤保障体系不健全、赛事商业气息浓重、对运动员盲目参赛缺乏制度约束等问题.认为应该建立健全反作弊监控体系,保障赛事公正公平;建立健全线上医疗体系,及时监控跑者身体状况;健全法律法规,明确法律责任;建立并完善竞赛评估管理体系.旨在为我国线上马拉松这一新兴赛事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20.
“一带一路”背景下,举办国际性体育赛事可促进苏州的经济、文化建设。目前,苏州市体育赛事存在发展定位不准确,运作模式落后,缺乏专业化的赛事运作团队等问题,建议完善赛事发展的政策环境,积极培育本土体育品牌赛事;继续扩大赛事规模,不断丰富赛事品种;培养专门的赛事管理人才,提高赛事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转变体育赛事运作模式,增强部门间的协同能力;加强对外交流和合作,创建国际体育文化名城;加强体育赛事与市民生活的融合,以此促进苏州市体育赛事的可持续发展,提升苏州的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