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孔尚任一生挚爱桃花。对桃花特有的感情是孔尚任创作《桃花扇》的思想基础。桃花激发了孔尚任的创作动机,伴随了《桃花扇》的创作历程,《桃花扇》和“桃花诗”共同成为孔尚任晚年的感情寄托。孔尚任众多的桃花诗作以及对桃花特有的感情,激发并促成了《桃花扇》的最终完成。  相似文献   

2.
孔尚任的“舅翁”秦孟岷和秦光仪、“舅”秦生镜与孔尚任及其《桃花扇》等有极为重要的关系,可惜他们的资料极罕见,而《秦氏家谱》与《百城烟水》中却有较丰富的关于他们的资料。同时,《桃花扇》在立意、人物塑造及情节上受丁耀亢的《续金瓶梅》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孔尚任的《桃花扇》在抒写离合之情、兴亡之感的同时,宣扬了道家人生如梦、成道归隐的思想,并以此为纲,统揽全篇,使全剧自始至终笼罩在浓郁的道教氛围之中。  相似文献   

4.
以"气"论文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大特色.笔者在文中以"气"这一传统文论范畴为着眼点,分析清代孔尚任传奇名作《桃花扇》气势充沛、气脉贯通、气韵悠长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孔尚任在《桃花扇》中用一柄桃花扇传达出南明末年一代秦淮明艳李香君与清流文人侯方域爱情的悲欢离合。同时,他发挥了班婕妤《怨诗》之后秋风纨扇所承载的士不遇情怀,书写复社文人由于性格软弱所造就的时遇不济。此外,他用扇作为诗书画三绝的载体,通过侯生题诗、香君溅扇、龙友题画而成一柄桃花扇,寄托文人的水墨情怀。再者,白羽扇自武王伐纣、顾荣羽扇挥军开始,就与建功立业的理想、名士风范的追求如影随形,孔尚任借羽扇抒发了对力挽狂澜名士的渴望以及明臣贤将的哀悼。最后,孔尚任让扇子走出剧本,走进舞台,灵动潇洒地描摹人物的性情,点染场地布景,写意无限的韵味。  相似文献   

6.
试论《桃花扇》的人格意识孙丕文汤国梁孔尚任历十余年苦心经营、三易其稿而成的“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名著《桃花扇》,借李香君、侯方域的爱情故事,形象地揭示了南明王朝覆灭的必然性,从中张扬、赞颂的是儒家伦理思想中的人格意识。人格一词的涵盖面较广,通常...  相似文献   

7.
《周易》之美学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体、修辞等形式层面确认了《周易》之美学价值,从《周易》内在的美学思想来看,《周易》具有生命美学之精神、中和美学之要旨以及忧患与乐观并存的伦理化人生审美态度。  相似文献   

8.
鄙人读的有关《周易》的这本书是周振甫译注的《周易译注》。关于《周易》名称的含义,周振甫先生研究,赞同"《周易》之周是代名"之说,即西周朝代。赞同"易的取名本于变易"之说。  相似文献   

9.
《周易》所体现的哲学精神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基本的精神。《周易》六十四卦中有许多卦或明显或含蓄或全面或从某一爻体现了一种积极的“退”的哲学精神,比如用九、遁卦、谦卦,以及《需》卦、《讼》卦、《师》卦、《否》卦等卦中的某一爻。周易中一些卦的卦序安排也体现了一种“退”的思想。“退”的涵义丰富,《周易》阐述得详细而全面。  相似文献   

10.
《周易》较早提出了"一阳一阴谓之道"的著名论题,这是对《周易》这本古经中包含的阴阳哲学的高度概括,而《周易》中的婚姻思想,即是以乾坤交泰,阴阳二气相感为基础,但又参考了许多因素,比如说年龄等因素,并非止于身体本能之欲望,本文以《周易》中说阐述阴阳相辅相成思想为切入点和基础,简要分析了《周易》中体现的求婚、订亲、迎亲等场景,此外还分析了对偶婚、抢夺婚和姊妹共夫等婚姻风俗现象。  相似文献   

11.
通过论证"龟甲九宫"与"八卦图"组成"九宫八卦图",进而揭示出"八卦相重(八乘八)成六十四卦"的生成原理,纠正了《易》学界流传至今的宋代邵雍、朱熹所谓"八卦变十六卦变三十二卦变六十四卦"错误理论。  相似文献   

12.
樊骏生前于文学兢兢业业的态度深刻影响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进程与发展。《认识老舍》一文是樊骏剖析老舍的不可多得的佳作,引经据典,研史究料,展现一个学者熟稔的文笔功底与谨严的求识理念。樊骏已逝,情怀留存,感悟析视先生的学术修养和情怀是一个时代的研习标尺,更鞭策我们严肃求知。  相似文献   

13.
江州经学的崛起与兴盛,范宁在余杭、豫章的崇学敦教及其一以贯之的力批玄风、崇儒抑俗与忠而能犯的经学人格,使范宁<论语>注在玄、佛盛行的东晋经学中独树一帜.具体地说,范宁注文独有的特色就是在秉承儒经本旨、抱守汉儒尤其是郑玄朴实解经的基础上,兼容魏晋重义解的新学风:其既通训诂与尚音韵、考据;更重义解,通过义解来探求<论语>经文原意,发明先秦儒家的道德修身和伦理政治等孔门意旨.这与魏晋玄学<论语>注旨在借由义解而过分阐发三玄玄理,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4.
近代前后,中俄贸易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北方的一口通商变成了西部边境和东部沿海多口岸通商伪格局.随着这一格局的转变,蒙古地区的恰克图和新疆地区的对俄贸易经历了一个兴衰与变迁的过程.这一过程间接反映了中俄两国关系在近代的变化,也反映了新疆地区在对俄依附性经济形成中,俄国资本主义殖民经济对中国国内市场统一趋势的瓦解作用,以及最终导致的新疆市场与内地市场的分离.  相似文献   

15.
张益群  王绍东 《职大学报》2013,(3):95-98,107
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一直以来由于“小人哉,樊须也”这一句话背负了轻视劳动和劳动者的罪名.然而一直将自己看做西周礼制的继承人的孔子,不可能轻视西周国民经济的根本之业——农业。就孔子本人来说也不仅参与过农业畜产的工作,而且经营的十分成功。但是孔子一直以来以正名为务,樊迟不顾自身名分,理解错了自己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反而询问孔子关于农事的问题,孔子自然要对他进行批判,因此说“小人哉,樊须也”。  相似文献   

16.
基于KyFan极大极小不等式定理,本文统一和改进了紧性和连续性条件,将KyFan极大极小不等式定理推至非紧情形且只需较弱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7.
安史之乱后,强藩割据成为中晚唐最大的痼疾,而中晚唐的文人对于藩镇问题却态度不一,这其中有着深厚的历史原因。而在科举过程中的不同际遇是造成中晚唐文人对藩镇态度分野的重要原因。科举是文人入仕的主要途径,但每年科举之后文人就会被分为及第与落第两个群体,以此而入朝为官的必然会支持朝廷,而屡考不中的难免会失望,心生怨恨,敌视朝廷,这也就造就了文人对藩镇的不同态度。探讨文人对藩镇的态度有利于更细致、更深入地了解唐代的藩镇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古代杰出的士人知识分子群体中,范仲淹无论从人品或事业上都受到世人的高度称赞。范仲淹之所以能受到如此高的评价,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景仰的历史人物,除了他光辉的政治业绩和文学成就外,最主要的还在于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许多优秀的精神文化特质。这是范仲淹久负盛誉、关名不衰的根基所在。  相似文献   

19.
《老子》仅仅五千字,却微言大义,句句都是名言隽语,蕴涵了无穷的智慧,历经几千年的风雨经久不衰,至今在人们的日常语言和处世原则中仍可看到其留下的印记。《老子》中提到的珍爱生命和贵身轻物思想,对今天开展生命教育仍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