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人类社会发展史而言,真正的强国是凭借制度文明、文化与价值观等软实力优势实现繁荣发展.所以,文化自信于我国日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与民族的希望,其在国家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现阶段,信息网络发展与科技进步,多元文化不断涌现、交流与碰撞,大学生难免会产生文化自信不足问题.高校思政课程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学生思政素质的主阵地与责任田,渗透文化自信,建设教学保障体系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2.
文化自信是理论和制度自信的升华,是民族发展和建设中最为持久的力量。而思政教育作为传播文化的主阵地,要想开拓立德树人的新局面,需要引导学生形成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挥文化统领教育的作用,实现育人实效性的提高。面对新时代,文化自信和思政教育融合现状,主动分析思政教育面临的复杂趋势,探索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创新路径,通过落实新方法、拓展新渠道、完善文化育人体系,从而发挥文化在市场交易过程中的凝聚和推动作用,达成新时代育新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课程质量文化建设是提升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当前,应用型高校经管类实训课程存在双师型人才缺乏、实训课教学内容陈旧、方法僵化、质量保障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建设相应的课程质量文化,即:构建外在“制度文化”,建立内在“精神文化”,强调“课程思政”建设。充分调动师生的共同力量,实现课程质量保障体系由外部驱动转向内生自觉,从源头保障高知识、真技能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孝道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要义,高校是进行孝道教育的主阵地.本文从孝道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价值意蕴入手,以文化自信为切入点,探索高校进行孝道教育的逻辑理路,并从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和孝文化自信意识、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深入挖掘孝文化自信底蕴、尊重大学生文化主体地位三个方面入手,对高校重视孝道教育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研究课程思政视阈下高职地方文化课程教学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新媒体环境下高职学生地方文化素养亟待提高,地方文化课程教师的立德树人意识有待加强,地方文化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创新有待探索.通过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考核方式进行地方文化课程思政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地方特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本土性、生动性、生活化等特点。在倡导文化自信、培育文化自觉的语境下,探索地方特色文化与高职思政教学的有效对接,从思政教学内容、思政叙事方式和思政实践教学三个方面,以潮汕文化为范例予以探析,力求提高思政教学的吸引力,提升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坚定文化自信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教师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本科和研究生专业课教学中,对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成长为文理兼通、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基于教学实践,对物理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题材的选择,文化元素与专业知识的切合,以及不同类型文化元素融入课堂的效果和意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课程思政"是将思政教育渗透高校各专业课程的一大全新举措,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屋建瓴,审时度势、把握规律,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对文艺工作和文艺工作者作出重要论述.在新形势背景下,自觉践行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才培养理念,积极探索舞蹈艺术类院校必修课中国民族民间舞剧目课程...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觉表现为对于文化的本质及文化使命感认识的不断深入,具体体现为对于文化地位的自觉意识、对于文化发展方向的高度自觉和对于文化建设的高度自信.执政党的文化自觉对于其自身的文化建设产生了有益的启示,必须要从指导思想、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和廉政文化等方面加强执政党的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艺术类服装设计基础课程为例,在课程教学中借助线上线下教学资源行业热点事件、优秀中国文化等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来提升教学效果。通过将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民族自信教育、制度自信教育和文化自信教育,以期为国家及社会培养服装领域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建国以来,国家运动队的思想文化建设为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分析了当前运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科学文化教育以及竞技体育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实施运动队思想文化建设工程,创新运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和科学文化教育体系,繁荣竞技体育文化,提高竞技体育的软实力,不仅是完成2008年奥运备战任务的需要,也关系到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本文以文化自信视角,从旅游类核心课程“模拟导游”出发,对其实施意义、实施现状进行数据分析,找出问题,并试图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三个方面构建“文化自信”理论下的课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主观幸福感的提升已成为被关注的焦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应加强对学生的幸福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确立符合时代价值的幸福标准,选择正确的实现幸福的行为,以期有效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4.
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申办、筹办、举办的过程中,广大参与者珍惜伟大时代赋予的机遇,共同创造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北京冬奥精神是激发中华民族永续奋斗、迈向新征程的精神财富,更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 在厚植大学生爱国情怀,夯实大学生体育强国梦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因此,要将北京冬奥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阵地,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实践教育营地,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文化育人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网络教育课堂。  相似文献   

15.
基于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和思维模式,大学英语课程应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有助于学生在语言学习的同时,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思想内涵、精神品格。通过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组织灵活多变的课程思政教学形式、开展轻松活泼的课余活动等来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对进一步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在实施一种文化教育,所以在实施这种文化教育的同时就不能仅仅向学生传输语言本身的知识,而要结合语言背后蕴含的文化背景信息,才能更好地提高外语学习的成效。从语言和文化固有的内在关系,以及对培养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作用入手,论述了在我国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方法。我国英语教学应以文化教育为手段,适时适度地向学生导入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增强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切实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浪潮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构成了显而易见的挑战,大大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和难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积极引导广大青年正确认识全球化与帝国主义,加强反对新帝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正确认识全球化与社会主义,加强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正确认识全球化背景下人类意识与民族意识,加强反"和平演变"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新形势和新问题有清晰的理解和把握,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变化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以期更为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8.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的相继召开,进一步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高职院校也正在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全员、全课程、全过程。高职院校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是建立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增强课程思政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19.
2014年6月27日-29日,“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基”学术研讨会在河北大学召开。来自国内部分高校、期刊社的20多位专家学者和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师生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基,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处理好多重关系,但关键在于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建构民族主体性,树立民族文化自信,用启蒙精神普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人文精神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现从形上层面向形下层面、从学术话语向生活话语的转化,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基本遵循。  相似文献   

20.
美国学校的多元文化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民权运动是美国多元化的理论基础,人口多元化导致了文化的多元化,也促使了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势在必行。免费公立学校教育带来的权力分散导致了不平等的制度化。当前,美国学校在实现多元化文化教育中,理论上有5种独特的方法或模式,实践中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也面临着多元化教育政策、师资结构及学校改革模式等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