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声乐教学歌唱咬字吐字的训练中常常会发现如下一些问题:思想上重声轻字,即想声音多,想语言少;汉语的基本概念模糊,理论知识掌握不够;发声训练和歌唱咬字吐字相互脱节、衔接不够。需要从转变对歌唱语言的认识和基本概念及从解决歌唱咬字吐字的训练和日常说话习惯的矛盾入手;同时要弄清声母与韵母的关系,解决好字与声的矛盾;还要遵循歌唱语言的原则和规律,做到字与字衔接、字与声相连。  相似文献   

2.
在声乐演唱中,要唱好一首歌,咬字是关键,要做到用“心”念字,被动用“气”念字,掌握正确的科学歌唱发声方法,实现“字正腔圆”,完美歌唱。  相似文献   

3.
诵读中,情是灵魂,气是发声的动力,声是传情的载体.诵读要恰切地领悟作者的情感,再配以科学的气息支持、准确的发声技巧,才能达到动情、动听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4.
声情并茂是声乐艺术的创作原则 ,歌唱中以声传情、以情感人是其艺术创造的核心。歌者在歌唱中要做到声情并茂 ,就必须将自己置身于声与情中 ,做到以声传情、以情带声。1.情依于声歌唱是以人声作为其基本的表现手段的 ,作为歌唱艺术中表现情感的声音 ,并非是天生的人嗓所能轻易发出来的。人们表现情感的发声需建立在科学的发声方法之上。只有具有宽广的音域、宏亮的音响、优美的音色、清晰的语言、柔韧、灵活的艺术表现力之后 ,人才能发出具有情感的声音 ,这样的歌唱也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歌唱。科学的、有情感的声音是通过气息的有力支持与完好…  相似文献   

5.
针对民族声乐“千人一腔”的现象,提出了深入民间音乐生活,丰富声乐演唱风格的看法,并分别从语言、发声方法、声音的运用、气息、润腔、即兴能力和唱情、歌情、唱心七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歌唱技巧的教与学中充满了对立与统一的矛盾,整体协调、平衡统一原则的把握是解决矛盾的关键."起音"涉及到歌唱的气息、发声、共鸣与咬字等要素,能够反映和体现出各要素在歌唱技巧训练中的整体协调与平衡统一,对歌唱的音色、音量和音质,以及解决歌唱气息与发声的矛盾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如何做到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做一名受学生欢迎的合格的政治教师? 一、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关键。 二、教学过程要多“情”。首先教学态度要传“情”;其次教学语言要有“情”;再次授业解惑要重“情”;最后教育方法要用“情”,教师要用父亲式的“严爱”去约束和引导学生,要用母亲式的“慈爱”去温暖或感染学生。 三、引着学生去“追新”——追求创新。一是训练“追新”的思维方法;二是营造创新契机;三是重视创新激励;四是训练“追新”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8.
一、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性 呼吸是人的一种自然生活的本能,是维持人的生命的一种生理运动。平时,人们呼吸是用不着进行什么训练。更用不着研究什么呼吸方法。呼吸除了维持生命外,还有一种功能,那就是成为人们发声和歌唱的动力。我国古代声乐理论中“气动则声发”的说法,科学地、生动地说明了歌唱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动力”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9.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语文教学,是各个电大分校及少部分中等师范学校语文教学中一个新的尝试,笔者认为,从语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出发,有以下3种教学模式可以综合运用。 1.“情境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模式的特点是:“形真、情切、意远、理蕴”。其间的关系是“物”激“情”,“情”发“辞”,“辞”促“思”,“思”又加深对  相似文献   

10.
艺术院校的非声乐专业的学生会接受一定程度的声乐训练,在这个训练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到其非专业的特点,也要考虑到声乐训练的专业性和科学性,还要兼顾学生的能力特点,做到气息训练顺势而为,声音训练因人而异,咬字、吐字练习与传统戏曲结合,选择适当歌曲,提高学生的综合演唱能力,强调"声""情"结合,提倡愉快的歌唱。  相似文献   

11.
传统武术发声起源及其生理、心理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武术发声起源于图腾崇拜,发声是人体内外一个既复杂又有规律可循的生理、心理行为,武术发声并不是只强调某一发声器官的功能作用或某一共鸣器官所产生的效应。本文从各个角度对武术发声进行了概括和总结,以期对练武者的发声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12.
校点本《隋书·琉球传》有一处标点有误:“多斗镂树,似桔而叶密,条纤如发,然下垂。”以“发”字断开,“然下垂”,与上句文意不连。“然”为转折连词。发之下垂,何用转折? 查《隋书》这段文字,移植于《北史》、《通典》、《寰宇记》等书,这句话都做了小小的改动。《北史》换“然”字为“之”字,校点本这句话中间不断开,成为“条纤如发之下垂”使文气贯通。而《通典》和《寰宇记》的处理办法,均是在“然”字前加一“纷”字,成为“条纤如发纷然下垂”,也使文字顺畅了。  相似文献   

13.
京剧是我国戏曲艺术中最具表现力和影响力的剧种,具有独特科学的唱腔,与美声唱法的某些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此,研究京剧演唱技法中的咬字、气息、发声、共鸣和润腔技巧的科学性以及对民族声乐训练和作品风格把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更好地借鉴与运用京剧演唱技法,有助于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论述了歌唱过程中适度的紧张与放松的协调配合,二者是辩证的统一体。具体地说,歌唱是一种全身心的运动,是有适量的紧张度和放松的运动,它必须通过呼吸、发声、咬字等各个环节的正确使用和协调配合才能完成。然而,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并非简单易事,它需要聪明的智慧、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以及艰苦严格的专业训练。只有在歌唱中充分掌握各部分的松紧协调配合以及整体与局部的辩证关系,加之长时间的严格训练,才能演唱好每一首作品,也才有希望步入歌唱家的行列。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论述了歌唱过程中适度的紧张与放松的协调配合,二者是辩证的统一体。具体说,歌唱是一种全身心的运动,是有适量紧张度和放松的运动,它必须通过呼吸、发声、咬字等各个环节的正确适用和协调配合才能完成。然而,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并非简单易事,它需要聪明的智慧、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以及艰苦严格的专业训练。只有在歌唱中充分掌握各部分的松紧协调配合以及整体与局部的辩证关系,加之长时间的严格训练,才能演唱好每一首作品,也才有希望步入歌唱家的行列。  相似文献   

16.
声乐艺术是由音乐与语言完关结合的产物。语言是声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早有“语言是歌之本”之说,歌唱的语言可以说是声乐的灵魂。在声乐训练中,重视咬字吐字、提高语言修养、把握语言自身的特点对于完美表达声乐作品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在咬字吐字中,我们还应该掌握它的规律、技巧以及情感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现应体现在对作品基调风格的把握、对作品艺术形象的理解和歌唱家的二度创作、对歌曲艺术处理的不同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以声传情,情声并茂”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8.
“声情并茂”是歌唱者在表演时所要追求的艺术效果。文章结合歌剧咏叹调《啊,我的虎子哥》为例,指出歌唱者只有在通过分析词曲特点、把握整体乐思的基础上,做到以情带声、依声传情、归正字音、形体表演,才能做到“声情并茂”地歌唱。  相似文献   

19.
实现“两课”互动式教学中的四大共鸣效应———乐情、融情、冶情和导情效应,对于优化“两课”教学效果,提高“两课”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发挥乐情效应是优化“两课”教学效果的突破口;发挥融情效应是优化“两课”教学效果的关键;发挥冶情效应是优化“两课”教学效果的重点;发挥导情效应是优化“两课”教学效果的难点。  相似文献   

20.
声情并茂是我国声乐学上的一条基本原则,而“声”和“情”的关系也正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但很多人在演唱歌曲时,往往只注意声音的完整性,一味地追求音准、节奏,其结果是违背了声情统一的原则,严重忽略了歌曲最具感染力的因素——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