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翻译是两种文化的碰撞过程,两种语言的转换过程,这个过程十分复杂,涉及译者的方方面面的知识和素质。对于本科生的翻译教学,国内大部分院校仍然离不开对学生语言文化知识的培养,多数从翻译技巧、翻译欣赏等单向性教学,怎样的教学方式能进一步促进翻译课的教学效果?本论文试图从翻译教学的目标结合上课实际提出"回译"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认为这种教学方法能提高学生翻译意识。  相似文献   

2.
新闻翻译的实质是译者适应新闻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翻译的过程是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交替进行的循环过程;翻译的原则是多维度的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翻译的方法侧重"三维"转换。  相似文献   

3.
翻译过程研究中的译者专长研究已发展成为西方翻译学的前沿研究领域之一.译者专长研究可为全面提高译者翻译质量和翻译教学培训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本文集中引介了西方翻译过程研究在这一领域的成果,重点阐述了20世纪80年代至今针对译者专长研究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发展前景及其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旨在为国内译者在专长研究的开拓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语言翻译是一门艺术,翻译水平的高低不仅仅取决于译者的语言运用能力,更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的文化素养和悟性。本文从悟性在语言翻译过程中的作用入手,探讨了翻译中悟性思维的培养方法及运用。  相似文献   

5.
翻译活动的主体是译者,翻译教学的中心是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译者的认知活动与翻译能力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为探讨翻译本质和翻译教学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建立在认知语言学基础上的翻译教学模式对全面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改进当前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经济与文化地位的崛起,越来越多的美国年轻一代开始迫切地想要了解中国,中国文学的教学也越来越被重视起来。作为中国最伟大的爱国主义"代表诗人"的一部力作,《离骚》自然应被纳入教材之列,尤其是作为非华裔人士的翻译教材。本文以德国哲学家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的文学及历史理论作为方法论,侧重研究本雅明文本"重生"理论对《离骚》翻译的适用。朱熹版《离骚》注本充分结合了译者的历史语境,是该诗"来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对当代《离骚》注释有着不可小觑的启示作用,更自成一家,成为《离骚》来世的典范之一。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各国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翻译教学肩负着越来越重要的任务。翻译能力水平不仅体现在译者对外语掌握的熟练程度上,而且取决于其对两种语言特征差异的把握。本文通过对英语学习者在翻译实践中误译的原因分析,发现在英汉翻译教学的过程中,英汉语言对比学习是课堂教学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能够有力地推进学习者翻译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切斯特曼在其文章Proposal For a Hieronymic Oath中提出了译者的"五大翻译伦理模式",文学自译者不仅有一般译者的共性,更有其独特性,通过林语堂自译《啼笑皆非》的研究发现,文学自译者展现出特殊的翻译伦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翻译是一种实践技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同样,翻译教学也应该注重学生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依托翻译竞赛,有规模有重点地组织学生参加较有影响力翻译赛事对于本科翻译教学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能够增进学生译者的专业素质的培养。本文将就翻译竞赛如何具体组织实施进行阐述,并探讨其对本科翻译教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接受美学认为,在翻译过程中,文本意义的实现有赖于作为读者的译者的理解和阐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融合读者的期待视域,同时也要留出一定的审美空间,把握译文与读者的审美距离。笔者探讨了接受美学在电影片名翻译中的运用问题,论证了接受美学在电影片名翻译方法和策略选择上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在国际商务合同翻译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译者的翻译能力:翻译能力的界定、培养翻译能力的理论基础、教学目标、培养翻译能力的过程以及翻译能力的评估,以期为今后非文学文本的翻译能力培养提供一些新方法和新视角。  相似文献   

12.
关联理论是会话含义理论以及交际理论的深入发展。关联理论下,语言使用可以分成解释性使用以及描述性使用。关联理论将翻译看作是对原文内容动态推理的过程。译者需要结合上下文的内容以及相应的文化环境推理作者的真实意图,读者也需要在特定的语境下解读以及阐释译文。本文从关联翻译理论视域下,阐述了关联理论的主要内容,并研究了关联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依托课程教学的合理化设计、教学方法的科学选用、教学实践练习的加强以及交际语境的营造提升翻译教学中关联翻译理论应用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13.
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结合职业教育特点,以"公司简介英译"为例,开辟了商务英语翻译教学设计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论乔治·斯坦纳阐释翻译观下译者主体性的介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斯坦纳的阐释运作翻译理论将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极力予以彰显。基于斯坦纳的理论模式,把译者主体性这一抽象概念分解到斯坦纳的阐释运作翻译四步骤中,以此探究论证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的能动作用贯穿整个翻译的动态过程,为进一步确立译者主体的地位和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任务驱动型小组合作式翻译教学的特点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定学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该教学方法以翻译过程为导向,以学习者为中心,关注翻译过程中的各个步骤,强调优化设计翻译任务,从而达到翻译技能的培训优先于教师的传授,培养译者专业技能、合作精神、责任意识等目的。  相似文献   

16.
翻译是一种涉及双语转换的心理活动过程。译者的翻译行为受到一系列心理因素的制约。在这其中,翻译动机是翻译活动的起点,直接影响着译者的翻译策略。本文从翻译审美动机角度出发讨论翻译审美动机对译者翻译策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生态翻译学对翻译教学启示的基础上,从创设理性和谐的翻译教学生态环境,以"译者中心"理论统领翻译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进,采用"译者中心"的生态翻译教学方法,建立"事后追惩"翻译教学评估价体系三个方面探讨了生态翻译教学模式的构建,以期为翻译教学提供新的参考与借鉴,进一步提升翻译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关于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问题,翻译界众说纷纭。本文运用郑海陵先生有关文学翻译的“和谐论”分析夏目漱石的作品《坊っちゃん》的几个译本,阐述译者在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19.
翻译过程是一个综合能和的应用过程,它体现了译者双语的转换技能、译语的水平及译语的驾驭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多学科、交叉学科的兴起,这对英语翻译教学、英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城市公示语的翻译已历经多年的发展,研究视角多样,包括公示语翻译策略、翻译目的论、公示语翻译的语用论、跨文化交际理论、翻译美学理论等等。公示语翻译译者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文本翻译及双语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也需要充分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和综合管理翻译过程的复合能力。因此公示语翻译不仅仅一项语言的转换过程,更需要译者具备多元的职业技能,流畅地完成翻译过程,以达到最佳的公示语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