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令的诗文风格显著,思想奇崛.受北宋两位著名人物孙觉和王安石的影响,王令对韩孟诗派情有独衷,诗文带有中唐韩孟诗派的特征.他吸收韩愈的思想并加以改造,提出了"文以载道"、"不平则鸣"的创作主张.在语言风格上,王令借鉴了韩孟诗派的语言特色和修辞手法,追求古拙拗涩、奇崛峭拔.其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将议论情感化,以议论为诗,然而诗中奇崛的想像又使诗歌有了一种浪漫色彩,从而冲淡了议论的理论性.  相似文献   

2.
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派者,谢灵运是山水诗的开派者。陶谢为唐代山水田园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盛唐的王维、孟浩然完成了从题材到精神层面的合流,将山水田园诗创作推向了艺术的最高峰。王孟作为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领袖,在山水田园诗创作上有大致相同的地方,即诗的双重境界:浑厚雄奇、素朴宁静。但由于人生经历不同,性格各异,也彰显诗人不同的诗歌风格。  相似文献   

3.
文章主要探讨了九叶诗派的诗歌表现策略,即"戏剧化主张"和"包含的诗",并在历史的背景中深刻分析了这种独特表现手法的形成原因及其丰富内涵,最后指出其在现代主义诗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雨巷>诗中象征与传统、原型意象与隐喻及象征修辞策略的相互融合,体现了戴望舒在学习借鉴西方象征派诗歌时,对西方象征派诗歌的特质有所选择的特点,该诗优美的意境和深刻的象征意蕴,实现了西方象征派表现手法与民族传统相融合,创作出了中国式的象征派诗歌.  相似文献   

5.
论两汉诗歌     
两汉诗歌,特别是汉代民歌,具有强烈的人民性、战斗性。比兴象征等艺术手法在汉代诗歌中得到继承、发展,有些佳作的水平甚至超越了诗骚;三言诗大量出现是汉代独有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王维是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他以清新淡远、空灵流动的诗风在诗坛上独树一帜,其诗通过空美幽寂的禅意营造了物我相融的意境和相融相谐的禅趣。王维山水田园诗有着诗中有画、幽寂静谧、禅意盎然、朴素清丽的艺术特征,对后世山水田园诗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感和诗歌所反映的客观物象的完美统一,也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从审美意境出发探究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特点,以求对王维山水田园诗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吕本中提出的"活法"一说对江西诗派的发展,对南宋诗歌的变革,起到了先导性的作用.江西诗派自身的积弊是"活法"理论的产生的内部要求,"活法"理论的许多内容都可以溯源至黄庭坚的诗歌理论.吕本中先生明确提出"活法"、"悟入"理论,带来了江西诗派诗风的重大变化,有振起南宋诗风之功,并得到与其同时的曾几、曾季霾等人的践行与发展.而后,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创作了大量的"活法诗",并且从理论上丰富发展了"活法"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方东树是桐城派最为重要的诗论家之一,其诗论在沿袭桐城派文论道文并重思想的同时,亦体现了重"文",追求审美价值的走向。其中,他秉承古典诗学以妙论诗的传统,主张"用意高妙",强调诗歌之美以善为内核,强调了诗教的美育作用;主张"兴象高妙",进一步从诗歌文学形象这个艺术本质特征的角度,赋予了"妙"字的诗学审美内涵;主张"文法高妙",在体现以文论诗这个桐城派诗论传统特色之中,亦表述有关诗歌章法、词句等方面的审美要求。  相似文献   

9.
李白不仅是唐代的伟大诗人 ,在书法领域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初唐以来第一个敢于公开否定王羲之的人 ;他的书法创作亦自成一家 ;在诗歌和书法两种不同艺术领域的贯通方面 ,树立了“诗中有笔 ,笔中有诗”的艺术典型  相似文献   

10.
考察元稹、白居易的人生、心态及其与诗歌创作的关系,明显可见浅俗表意与浓郁伤情两大方面,及由此构成的艺术世界整体。由于元、白直接参与了元和年间的政治改革,政治务实精神渗透于诗歌创作之中,促使其讽谕诗创作在直表政治主张中务浅求尽。而由于俗文化的兴盛及其自身避世心理的滋生,元、白闲适诗也表现出语言的极度平易通俗。另一方面,由于人生挫折、思想变化,元、白诗歌又充满浓郁的伤感意给,在艺术上表征着其诗学天地中较多沿承传统美学标准的一面。  相似文献   

11.
日本诗话是中国诗话域外繁衍的一大支脉.日本诗话与日本汉诗、中国诗话、中国古诗之间密切错综之关系,使其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日本诗话对于开拓我国古代文学的域外追踪研究和汉字文化圈内比较文学研究,是极为珍贵的资料,但国内迄今尚无专论.实际上<日本诗话丛书>所收日本诗话为59种,包括狭义诗话38种,广义诗话21种;和文诗话29种,汉文诗话30种.日本诗话可分为诱掖初学之诗话、品评鉴赏之诗话、论述日本汉诗发展史之诗话、诗学论争之诗话等4大类,各有其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及新文学运动前后 ,是中国叙事诗艺术由古典向现代形态演进的关键时期。西方叙事诗学及其文学的影响与中国抒情文学中心地位的式微 ,使当时的”新体”叙事诗创作及其理论批评 ,呈现出新的创作形态与艺术追求。五四新文学运动前后“白话叙事诗”及其创作形态的出现 ,为中国叙事诗艺术现代文体类型的确立与理论批评体系的重构 ,规定了基本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诗是中国文化极具意义的一部分,对国内外译者而言,古诗翻译一直是值得探究的问题。为提高诗歌的翻译质量,使更多外国读者领略中文诗歌的魅力,该论文依据许渊冲提出的诗歌翻译"三美论",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两个英译本进行比较分析,分别从意美、音美、形美三个方面论述如何再现原诗的意境、韵律和格调。  相似文献   

14.
《三国演义》全部一百二十回小说文本中,随故事情节发展,相继出现二百余首诗词作品,其题材类型多样,各类体裁形式纷呈,并大量引用前代文人咏三国时代人物之诗作入小说。这些诗词作品已经成为《三国演义》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以小说存诗"的版本价值和"以诗词论史"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5.
语篇分为口头语篇和书面语篇。诗歌是一种文学题材,也是书面语篇中的一种,在表现手法上具有鲜明的独特性,现代诗歌尤其明显。而正是这种独特性使读者阅读英语诗歌时倍感艰难。造成这一独特性的原因之一便是诗人们乐于运用各种奇特的衔接手法。本文通过分析英语诗歌中的衔接手法,探讨英语诗歌的衔接特点,提出阅读英语诗歌的几点建议,试帮助读者减轻英语诗歌阅读的难度。  相似文献   

16.
40年代"解放区"的叙事诗创作及其艺术形态,不仅是20世纪前半期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文学事实,而且也是19世纪末以来中国文学"大众化"及"民族化"追求与"现代化想象"的结果之一。从文学史的立场,考察分析40年代"解放区文学"创作格局下"民歌体"叙事诗创作的繁荣,发掘其文体形式的"谣曲化"选择与现代叙事诗艺术互动、冲突及作用的历史,避免对"解放区"的叙事诗创作及研究的简单化,成为本文学术探讨与历史描述的主要目的及内容。  相似文献   

17.
日本汉诗的时空意境构成受唐诗影响有四种表现。同“时”异“空”的意境给人以时间绵延背景下的持续感和运动感;同“空”异“时”的诗歌情感又多表现为沿时间流动而不断蕴积的特征。同“时”同“空”关系下的意境显得宁静而安详;异“时”异“空”的意境则是借助时间方向的无序变动和时间属性的频繁转换,全方位地揭示诗人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典哲理诗以质朴的叙述、生动的描写、精彩的议论、鲜明的形象以及益人神志的诗情和理趣,给人以哲理的思考和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接受美学的引入,为古典文学接受史研究奠立了理论基础。从传播接受史的角度看,唐诗经典意义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多元化历史过程。中唐的元和时期是中国诗史上的重要时期,既导致了唐诗的大变,又开启了宋诗某些重要特征之先河,且形成了明确的、自觉的流派意识。对元和诗歌的接受学研究,可以整个元和诗人群为对象,按中晚唐、两宋、金元、明清、近现代诸时期为线索,考察其在传播接受过程中的不同变化和情形,揭示传播接受史的某些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20.
论陈亮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亮在其词作中反复陈述的"经济之怀"、"经纶之意",便是渴望收复失地、重整河山的爱国情怀。之所以如此,最根本的原因是词人心目中有着一种难以消释的复仇报国的凝重情结。可悲的是,龙川的这类词作长期不被世人所理解。但这样的作品,不仅在当时词坛自具特色,在后世也有着重要的词史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