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文化学、传播学的视角,分析当代武术文化传播与发展的现实挑战和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的历史机遇,指出:作为文化符号的武术文化价值和作为文化资本的武术经济价值,是当代武术文化大众传播的价值定位;只有将武术文化与大众传媒、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为建设文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大武术观"视角,对当代武术发展进行了文化层面的思考。研究认为随着体育全球化的到来,当代武术走进了一个文化迷失的时代,"我是谁?我来自于哪里?我又该何去何从!",这是当代武术发展最需要关注的话语。中国武术要想在"现代化"进程中彰显个性与特色,就需要确立自己的身份与地位,把握住自己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凭据。武术应该在"大武术观"视角下,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重要任务;以主体价值为目标导向;以凸显"民族、传统、文化、健身"为建设路径的指导思想下进行发展。也只有如此,当代武术建设的步伐才会更加坚实和豪迈,"大武术观"理论体系的构筑才会更加夯实和丰满。  相似文献   

3.
从社会性别的视角来关注当代大众传媒领域,大众传媒作为传播社会性别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女性的性别歧视现象总是屡见不鲜.媒体中的种种性别歧视现象揭示了我国媒介教育的缺失,媒介教育的实施需要各方面的支持与重视.  相似文献   

4.
摘要:当代武术发展的核心动力问题是武术发展的关键所在,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从知识动力学的视角分析了知识生产对于武术发展的重要性,从武术发展的本质、武术发展的动力、武术发展的方向三个层面深入展开知识生产对武术发展的动力促进作用。研究结论认为:知识生产是武术发展的本质所在,也是武术发展的根本动力,武术的知识生产终将促成武术文化与其他体育文化的融合,武术在发展过程中也必将在与其他民族体育文化的冲突、交融中变得更加丰满、健硕。试图通过对当代武术发展中知识生产作为主导作用的研究,实现对当代武术发展的全新探讨,从而使武术的未来发展能够把握正确的战略方向,实现自身文化体系的知识重构,进而推动新时期武术运动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历史的视角,寻究明清时代大陆移民台湾对台湾武术形成与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大陆武术对台湾较有规模的传播始自明代,一直到清未。是三四百年前大陆移民渡海带入台湾,根植于台湾。大陆的军事移民和民间移民对台湾武术的传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大陆军事武艺和民间武艺对台湾武术的形成与发展产生深刻而又深远的影响。明朝中叶和明郑时期的军事武艺,对台湾武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为清代台湾武术的形成和集成发展创造了条件;清朝前期,台湾社会动荡不安,社会各界习武成风,大陆武术各拳种流派在台湾广泛传播中,融合发展;清朝中叶,台湾社会从移民社会向定居社会转变,建立了以血缘族亲为群体的宗族制度,出现了返乡寻根续宗潮流,台湾武术随着族人返乡寻祖与祖籍地的武术得于交流,大陆武术也从单向传入向两岸相互交流方向发展,台湾武术逐渐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南派武术体系;日据时期的台湾武术,在困境中传承缓慢发展。台湾武术是中华传统武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两岸中华传统文化共同体的重要标识。  相似文献   

6.
武术从业者是武术的创造者与实践者,也是武术文化的使者与言者,武术从业者的生存问题就是武术的生存问题。采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等方法,围绕武术从业者这一概念,以武术从业者群体的历史存在与现实发生为研究基点,提出武术从业者是武术发展研究的一个新视角。首先,对武术从业者的概念进行界定与分类;其次,从古代、近代和当代三个历史时期,对武术从业者及其群体进行初步考察;最后,在武术从业者生存的视角下反思武术发展研究现状,明确武术从业者这一研究主题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武术文化的创新是武术面向大众传播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由于文化富国、文化兴国和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武术文化也获得了创新发展,成为了具有新的生机与活力的时代产物。央视2014年春晚武术表演节目《剑心书韵》即是这种创新的展现。它在展示传统武术的美的同时,也给予人们许多反思。通过分析武术文化的渊源,解析前人传承武术的方式和途径,探究了时代变幻背景下当代武术的文化创新与传承发展的前途,论证了拓宽武术文化传播以及实现武术文化创新繁荣新局面的路径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从严复思想的视角对当代武术的发展和传播做出了分析。研究认为:严复对西方文化的深刻透视使其在对待传统时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中西、体用"论争,对当代中国武术的内部争论有着启示意义;同时严复思想局限于时代背景,其所倡导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是当代武术发展需要警惕的;最后,从严复所提炼的翻译学"三字经"中,可以总结出中国武术传播的三字经。  相似文献   

9.
武术文化的当代传播方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武术运动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武术化的当代传播。而当代化传播方式一般分为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四个层面,本就是从这四个层面来研究武术化传播的具体方式,以及如何解决武术化在跨化传播中的化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10.
对于丹现象应当进行反思.首先应对于丹解读经典的方式提出质疑,在大众传媒时代,经典的普及与传播活动,应当坚持批判继承的立场.其次于丹现象从属于当代经典热现象,对这一现象应进行症候式阅读.最后从学者与大众传媒的关系看,对知识分子的公共角色与公共责任问题应当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消费社会大众文化的勃兴使人们开始了视觉文化转向,以此为切入点,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当代社会中国武术发展的实际,指出竞技武术是视觉文化转向的产物。研究认为,大众文化的视觉审美特征使竞技武术一开始就走向了表演性的审美趋向;大众文化的勃兴使武术出现了"类像"现象,消解了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二者之间的等级次序;大众文化审美化生存中的武术发展也造成了人文思考缺失。  相似文献   

12.
论网络媒体与武术传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网络媒体在传播信息方面比传统大众媒体具有的多种优点,为武术在全球范围的传播提供了契机和保障。为了弘扬中国武术化,促进武术的推广和普及,网络媒体必须得到重视和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3.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形象作为国家形象建设重要范畴的现实意义日渐凸现出来。努力塑造本国的传统文化形象,成为世界各国增强本国文化软实力的普遍选择。运用形象学、社会学、文化学等相关理论,对当代中国武术文化形象的时代特征进行研究,提出重构中国武术文化形象的理论命题。认为:“形象”问题是制约武术国内外发展的重要阻碍之一,其价值特性的弱化、教育意义的泛化、群体认知的固化以及社会功能的虚化使武术文化形象的当代重构具有时代必要性。要破解这一形象难题,其根本路径在于当代中国武术的发展能否重新拾回武术文化传承中弥散的“根脉情节”,能否重新强化武术文化传播中的“整体观念”,能否在社会武术文化认同中凸显出自身的“功能特性”,能否在未来的发展中规划出契合自身实际的“道路指向”。据此,提出重构当代中国武术文化形象的可行方法:将中国传统武术置于优先发展的位置;沿着地域武术框架大力拯救村落武术;注重武术文化整体输出化解分化弊端;引入多学科理论增强武术的整体内涵;深刻诠释武术的文化与健康两大功能;努力构建学校武术教育技道共进渠道;实现以他为主向以我为主的道路转变;将本土振兴提上武术发展的重要议程。  相似文献   

14.
认识武术发展中"文化的武术"与"武术的文化"两个重要历史时期,揭示古代中国武术"借助"和"依附"、"融摄"和"涵化"的生存特征及在近代的延续,以及近代以来社会变革与武术的"解构"和"建构"的历史进步,客观认识竞技武术在武术现代化进程中的"异质"和时代性,分析其趋势和发展方向,为创造武术新文化提供理论依据和行动信念.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民办武术学校承载着普及武术运动和实施武术教育的双重任务,它不仅为竞技武术培养了大批人才,而且对促进全民健身,推广武术运动,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以及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给武术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民办武术学校呈现出各种改革发展的困境,如何改革转型、提高办学质量、增强竞争能力、实现自我价值,成为关系当代民办武术学校生死存亡的必然诉求.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1991-2015年间中国的武术文化研究学术论文,提出了武术文化研究的8个主要方面,包括:武术文化研究的新视野、新方法、新背景,中国传统历史与武术文化研究,武术文化的地域、区域研究,武术传播研究,武术文化本体研究,武术教育研究,中外武术文化比较研究,武术发展研究等. 本研究旨在总结中国武术文化研究的方向,以建立中国武术学术共同体和形成中国特色的学术范式.  相似文献   

17.
探析现代传媒对中国武术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科学技术和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发生冲突和融合的同时,现代传媒对武术发展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简要回顾了中国武术传播的历史,并针对现代传媒对武术传播的利与弊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的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晋陕蒙边界地区武术文化发展及成因进行研究.指出,该地区地处特殊的文化地理位置,形成了明显有别于农耕与游牧的半农半牧社会文化生态体系.伴随着两种文明的不断碰撞与交融,武术这一身体文化也在该地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形态,并对摔跤、射箭和武术文化进行具体分析.对成因的探究显示,黄河是凝聚农耕思想的武术身体文化在晋陕蒙边界地区传播发展的根基与命脉,长期的民族冲突为武术技击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动力,移民则是武术文化在该地区传播的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