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美育代宗教、以科学代宗教、以哲学代宗教的设想都有一定依据,但它们当中的任何一种似乎都不能实现单独取代宗教的目标。相对而言,以美育代宗教适应面更大一些。“以宗教代美育”是一股逆流。科学不需要,不应该,也不能够成为信仰。没有自然科学发展作支撑,哲学是无法回答有关信仰的深层次问题的。  相似文献   

2.
作为人类发展史上的一种重要的社会历史文化现象,宗教至今依然影响着全世界2/3左右的人口。全面认识、客观把握宗教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情势.明晰宗教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相互调适类型,把握宗教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互动性根源,对于直面我国多民族多宗教的国情.落实科学发展现、构建和谐社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关于教育规律问题研究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规律问题是教育理论科学化的根本问题。教育与社会相互制约规律和教育与人发展相互制约规律的表达方式都是不科学的。教育与政治、经济间的规律性联系是社会发展规律(非基本的);教育的基本规律有两条,即教育目的与学生身心发展相互制约关系和教育者的施教行为与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相互制约关系。  相似文献   

4.
体育生物学科是现代体育科学的基础理论,它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和运动医学等。其文献资料为广大体育工作者所迫切需要。在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候,其特点是科学的综合性不断加强,体育科学也不例外。体育的各项技术的发展和运动水平的提高,越来越依赖现代科学基础知识。因此,体育与生物学科以及其他边缘学科、综合性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交  相似文献   

5.
哲学以理智为基础,宗教以虚幻和寄托为特征,邪教以愚昧和反社会、反人类为本质.哲学既是以宗教为先导,又是对宗教的批判和超越.两者既有联系,又有本质的区别.我们应该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武装头脑,坚持科学的哲学方法和原则,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坚决运用思想的和法律的方法破除封建迷信,同邪教组织作斗争.  相似文献   

6.
在休谟之前有很多学者对宗教进行过研究,但作为经验主义认识论的“宗教”研究,作为一项系统而又全面的研究,在休谟这里是一个开端。休谟哲学一方面坚信任何所谓宗教的理性基础都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又肯定了宗教在人性结构中的情感方面所起的作用。正是这两个方面在理论上的距离使休谟对宗教的哲学解释带上了歧义的色彩,也正是这种对宗教的哲学解释成为休谟之后许多哲学家宗教思想的理论前导。  相似文献   

7.
我们面临的世界本身是一个"完整"的世界,即是一个由经验科学、哲学、神学有机综合的完整世界,因此,我们所面临的存在本身是完整的,但是由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不同的阶段,这使得我们在某一阶段只重视其中的一个,从而使整个世界呈现出相互分离的状况,索洛维约夫通过对西方哲学的批判,揭示了完整世界的内涵,给西方哲学固有的缺陷开出了药方。同时也说明了西方哲学的理性来源与宗教来源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科学与宗教是人类文化中的两大重要因素。宗教曾对近代科学的兴起起过致命的迫害和阻滞作用 ,但它同时也是近代科学兴起的一个积极因素。科学与宗教是辩证的关系 ,宗教不会随着科学的昌明而消失 ,而是随着人类的进步以不同的形式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领域的大变动,在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一股“宗教热”现象。从现状上看,信教的绝对人数持续上升,我国的五大主要宗教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宗教的国际性特征显著,宗教改革也趋于世俗化。同时应看到宗教阵容流变性特点明显,可塑性强。宗教之所以有了今天的发展,除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认识根源和经济根源外,还与我国长期奉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以及宗教自身寻求发展的意向有关。另外,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改革时期,经济转型期的心理阵痛是宗教热出现的最直接的心理基础。虽然目前的宗教有了很大发展,但不会影响大局。只要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宣传教育,同时,广泛团结宗教界人士,就一定能处理好宗教问题,实现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相似文献   

10.
体育科学精神的张扬与人文精神的失落导致了它们在近代的背离和分化.站在时代文化发展的角度,从哲学的视野剖析体育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历史走向,整合汇融已成为其发展的主旋律,并呈现出以下特点:体育人文精神为体育科学的发展指明了人文方向;体育人文精神和体育科学精神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既相对独立、各具特点,又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相似文献   

11.
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警示人们必须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是既相互统一 ,又相互区别 ,相互依赖 ,相互作用的一致关系 ,是一种动态互动的关系。人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 ,共同发展。地球和环境是一体和互动的 ,全人类都要为保护自然而努力。  相似文献   

12.
贝多芬是迄今为止人类所知的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所处的时期,正是欧洲的社会生活、政治宗教、哲学科技等领域发生重大转变的时期;是启蒙运动带来的思想繁荣时期;是德国古典文化崛起的时期;同时也是伟人频出的时期。贝多芬的一生都在不断地学习,而他所关心的远不仅仅是音乐,从很多史料记载中也能证实,在许多方面他也可算是博学,作为这样一个人,不可避免地会被各种相互激荡的思想意识所影响。然而,外在的思想冲击与他内心世界的自我感悟在他人生的各个时期和阶段肯定是大不相同的,本文也希望能结合对贝多芬影响较大的哲学、科学、宗教思潮等领域来考察贝多芬晚期作品所体现的艺术追求和思想表达;通过对特定时代中多种相互激荡的思想意识的考察,从人文角度尤其是哲学与宗教倾向方面,考察贝多芬的晚期思想境界,思考贝多芬晚期作品中、与其形式特点相对应的内省性、幻想性、宗教性等风格特征在形而上学层面的成因。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去理解和还原一个作为凡人的贝多芬的晚年心境,从人所可能产生的信仰力量中获得对今天、对自身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论述康德"理性"哲学中的科学与宗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考察康德在其哲学中对科学与宗教的界定来指出它们的联系.理性的批判是科学与宗教得以产生的基础,科学是对理性的合理批判,宗教是对理性的合理批判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宗教不是一个空名,而是一个实在,是一个以信仰为纽带把社会成员联系起来的组织。任何宗教都不可能是私人或个人的。强调宗教的公共性,就是强调宗教团体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关注。强调宗教、哲学、神学的公共性是西方社会思想的一种发展趋势。中外学者对公共性的理解存在的差异,是他们各自所处的不同文化背景和处境引起的。历史和现状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再走政教合一的"公"的宗教道路,而就政府与宗教团体的关系来说,其最佳状态应当是相互调适,共存共荣,和睦相处。在当代中国,合法的中国宗教可以发挥作用的领域很多。  相似文献   

15.
美国后现代作家唐·德里罗的小说《白噪音》深刻揭露了当代人的死亡恐惧心理。本文以主人公杰克为例,根据他对死亡恐惧的表现以及对死亡恐惧所做出的各种可笑而又荒谬的反抗剖析其原因。除了其自身原因还与科学、宗教、消费、大众传媒等社会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6.
熊十力一生所致力者在于建构“新唯识论”哲学体系,因此宗教问题不是其研究的重点。不过,对于在近现代中国影响巨大的佛教和基督教,熊十力亦有很深的见地。“体用不二”是熊十力哲学的宗旨。因此,他以“体用不二”来评判各种宗教。并形成为其宗教观:其一,宗教诉诸于感情,哲学诉诸于理性。其二,宗教基于“体用二分”立教,此乃宗教之根本特征。其三,宗教与哲学一样具有“本体论”,但其本体论最终会被哲学本体论所取代,即哲学将取代宗教。  相似文献   

17.
体育发展所涉及到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广泛。这些问题的解决,无论从科学的发展角度还是社会对人才规格需要的角度,都急需加强人社会科学的教育。单靠生物科学知识已无法解决。科学本质上是一种人事业,自然科学不引进入科学就不能突破科学发展的局限。  相似文献   

18.
实验是基础教育教学中自然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之一。学校实验室建设与基础教育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两者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就我省基础教育发展所走的几十年历程来看,总体上是制约大于促进,究其原因是因为我省各级各类学校的实验室建设滞后于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省的进一步深入,中小学实验室建设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诸多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否解决好这些问题对课改的成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公证制度自从西方国家引进到现在发展历史不足百年,应该说到现在还是处于起步阶段,在体制建立上是很不完善的,其在组织形式上具有大陆法系独立、专职的强势性特点,而在公正的效力和职能上又不能得到充分的保证,具有英羡法系的弱势性特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证制度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我们应该重视公证制度的科学构建。本文在对两大法系公证制度模式的比较研究基础上,将大陆法系模式定位为我国公证制度的构建方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20.
"两论"的理论思想蕴含丰富,影响深远,对于包括生产生活、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等方面在内的人类社会实践活动都有着普遍的指导价值,本文试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层面分析"两论"对贫富差距、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代价、廉政与腐败等社会矛盾与冲突的指导意义:在贫富差距矛盾问题上,应用历史唯物的观点认识贫富差距的现实存在,用辩证发展的观点认识贫富差距矛盾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在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代价的矛盾问题上,应用实践的观点研究经济发展规律,用科学发展的观点解决这一矛盾;在廉政与腐败的矛盾问题上,应用矛盾的特殊性原理把握矛盾的主次方面,同时注意矛盾主次方面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