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德治国"作为一项治国方略,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公民伦理是贯穿这些内涵的主线。这样一项治国方略在当代的提出,是对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继承。不过,从历史上看,要实现"治国"的目标,建设理想的和谐社会,仅仅依靠"德治"还不足够,还需要与"法治"相辅相成,"双管齐下"。  相似文献   
2.
余人  胡素杰 《出版广角》2015,(17):122-125
全国有大约90%的国有出版社参与了少儿出版的竞争,过度竞争导致中国少儿出版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同质化导致低水平重复出版增多,企业竞争力下降,业界创新意愿与能力下降,企业自身长远利益受损。适度同质化是一种市场策略,而过度同质化则走向偏颇与极端,带来风险与危机。用差异化策略打造千姿百态的少儿出版是推动少儿出版发展与繁荣的利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猛,大众化的目标已经实现。但与此同时,在高等教育发展中所反映出来的人文教育缺失的问题却不能小视。人文教育缺失主要源于对科学教育理念的过分关注,而这样一种教育理念并不能代表高等教育的真正目的。因此,在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必须重视树立人文教育理念,使人文教育"归位",从而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熊十力一生所致力者在于建构"新唯识论"哲学体系,因此宗教问题不是其研究的重点。不过,对于在近现代中国影响巨大的佛教和基督教,熊十力亦有很深的见地。"体用不二"是熊十力哲学的宗旨。因此,他以"体用不二"来评判各种宗教,并形成为其宗教观:其一,宗教诉诸于感情,哲学诉诸于理性。其二,宗教基于"体用二分"立教,此乃宗教之根本特征。其三,宗教与哲学一样具有"本体论",但其本体论最终会被哲学本体论所取代,即哲学将取代宗教。  相似文献   
5.
熊十力一生所致力者在于建构“新唯识论”哲学体系,因此宗教问题不是其研究的重点。不过,对于在近现代中国影响巨大的佛教和基督教,熊十力亦有很深的见地。“体用不二”是熊十力哲学的宗旨。因此,他以“体用不二”来评判各种宗教。并形成为其宗教观:其一,宗教诉诸于感情,哲学诉诸于理性。其二,宗教基于“体用二分”立教,此乃宗教之根本特征。其三,宗教与哲学一样具有“本体论”,但其本体论最终会被哲学本体论所取代,即哲学将取代宗教。  相似文献   
6.
面对全球性的现代化大潮,牟宗三致力于为儒学"开出"以科学和民主为主要内容的"新外王".他认为,就特征来讲,西方哲学是"理性的架构表现",而中国哲学是"理性的运用表现".为了实现现代化,必须在形上层面由"理性的运用表现"通过"曲通""转出""理性的架构表现",而此"曲通"即是"良知的自我坎陷".进而,为了在现实层面促进科学与民主,牟宗三提出了"三统并建说",主张通过"肯定""道统"以稳住儒学之传统慧命,"开出""学统"以建立科学知识,"继续""政统"以确立民主政治.在这"三统"当中,面对现时代之需要应以"学统"和"政统"为主,但"学统"和"政统"的根本还在于"道统"之"肯定".  相似文献   
7.
面对全球性的现代化大潮,牟宗三致力于为儒学"开出"以科学和民主为主要内容的"新外王"。他认为,就特征来讲,西方哲学是"理性的架构表现",而中国哲学是"理性的运用表现"。为了实现现代化,必须在形上层面由"理性的运用表现"通过"曲通""转出""理性的架构表现",而此"曲通"即是"良知的自我坎陷"。进而,为了在现实层面促进科学与民主,牟宗三提出了"三统并建说",主张通过"肯定""道统"以稳住儒学之传统慧命,"开出""学统"以建立科学知识,"继续""政统"以确立民主政治。在这"三统"当中,面对现时代之需要应以"学统"和"政统"为主,但"学统"和"政统"的根本还在于"道统"之"肯定"。  相似文献   
8.
以景家河小流域为例,在GIS和RS技术的支持下,建立流域地理数据库统一管理空间和属性数据.应用RUSLE定量分析研究区的土壤侵蚀现状,在此基础上对流域内土地利用进行优化.建立合理的土地利用模式,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将RS与GIS引入到水土保持规划工作中,以小流域为单元,通过空间分析及合理规划,可很大程度上满足现代水土保持工作对于现势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