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文学教育是人格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何其芳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不能被忽略的一个作家。他的文学事业与他的精神人格息息相关。从敏感内向的多情诗人到激越、务实的抗战文人,从自由知识分子到体制内的文艺工作者,何其芳的精神人格经历了两次大变化:从"小我"到"大我"再到"无我"。这种变化反映了一代知识分子自我塑形和体制改造人的是是非非。同时,它也是当下大学生人格教育的一面镜子,可以照见正确与错误的路径,给人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社会转型深入并且各种结构性矛盾凸显的时期,而文学在这过程中是作为边缘者和旁观者的角色失去了对于社会发言的能力和承担。"文学"话题的出场很显然是知识分子的某种焦虑情绪和状态的显现,并在这其中显示着知识分子的自我定位以及对于这种定位的自我实现和坚持的可能。同样"文学"话题以及文学理想主义也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文化语境和社会心理基础。其中最为关键的是知识分子群体对于当下社会转型时期原有的观念体系受到的冲击缺少足够的心理准备,原有的维护社会文化秩序的道德规范、伦理法则都失去了相应的社会整合功能,而新的道德规范和伦理法则又没有建立。这种中间状态在知识分子心理中反映在文学上就是"文学的沦落"。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网络技术导致了网络中空间观念和个体文化认同机制的改变,传统文化认同的某些区分如"男性/女性"、"成人/儿童"、"英雄/平民"等在网络空间中被改写。话语修辞对于网络文化认同和意义生产过程作用巨大,对此需要强调反思意识和对话意识,尤其更需要加以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引导。人文知识分子应当实践自身的功能角色,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中。  相似文献   

4.
史生荣集合其高校生活体验创作了一系列反映大学面貌和学院知识分子生存状态的作品,他彻底解构和颠覆了象牙塔的神圣与教授的崇高,祛除了知识分子的精神神话,揭示了当今大学校园内学术的腐败、管理体制的弊端、知识分子的人格缺陷、人文精神的缺失等深层问题。知识贬值的危机、知识分子沉沦的危机以及高校异化的危机严重困扰着高校的深层发展。但史生荣的小说也存在自身的危机。  相似文献   

5.
鲁迅与李敖作为中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他们思想中的彻底的现代精神与人道情怀为中国知识分子树立了榜样,思考、分析和比较他们在思想、文学创作方面的精神内涵,对于中国继续健全现代国人的国民精神与寻找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与民主的现代化之路,具有现实性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唐代知识分子的人格层面中,附势与媚俗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人格现象。一方面,它是集权制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封建知识分子功利思想的反映。这种人格现象集中地反映在投献、干谒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相关文学作品中。以李白、杜甫、高适为代表的盛唐文人几乎都有着从附势、媚俗到愤世嫉俗的人格变化的经历。  相似文献   

7.
梅花意象的变迁、审美价值的发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魏晋之前"梅"被文人墨客遗忘。魏晋南北朝时,梅与杨柳等仅为早春之景、春景一族,尚未被赋予人格意象特征。中唐之后诗歌中通过与桃、杏、李等花的比较描写,为梅花意象的象征意蕴作了准备。宋朝尤其是苏轼时代的"桃卑梅尊",标志着梅花意象已由实转虚,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而南宋"岁寒三友"说,进一步赋予了梅花精神明确的意义,赋予了梅花坚贞不屈的人格象征意义。而梅的审美价值主要表现为梅自身的色香形之美,梅与水月桃竹等自然景物的组合之美,梅的精神人格之美。  相似文献   

8.
《庄子》中描述的人格理想既有凌虚蹈空的神人,也有生存于现实中的圣人,前者体现了对绝对自由精神的向往,后者则探讨了在现实生存中对自由的坚持与践履.庄子人格理想因其体现了人的自由精神而具有充分的审美价值,这对当下日常生活审美化倾向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有助于匡正世人浮泛的审美思考.  相似文献   

9.
一直以为陶渊明是一个质朴、纯真的隐者,一个率性任意,为心而隐的高士.尽管他有那么愤激的一句: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晋书》)被中国历代清高的知识分子奉为经典,作为他们保持操守,不佳昏君的人生准则.似乎由此也产生了一种观念,那就是:陶渊明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斗士.于是就有象一副画的刻写的那样,陶渊明将一簇菊花横握胸前,踌躇满志地眺望那幽远的南山.这样的做法,我认为是对这位终生格守人格的长者的一种歪曲.如果我们能够一览无余地看透那簇菊花,看清那脉南山,那么我们的历史就会因为充斥了陶渊明,而深感人满为患了.毕竟菊花不是刀剑,南山很远很远,只有他自己看得见.隐而不退陶渊明,他的高洁,他的与众不同就在于他的隐是真心的隐,是经历了一番痛苦的抉择之后义无反顾的隐.在那个倍受折磨的过程中,他以自己人格的力量,以一种全心全意探索的精神面对自己的人生苦难,最终切断了那条在封建时代被视为知识分子的血脉的仕途,走得一身清白.这不是退却,更不是退缩,而是坚定的不让分毫的人格的固  相似文献   

10.
人的道德人格的建构是通过文化影响来实现的。大学精神作为由大学人创造并被大学人一致认同的精神文化形态,能够影响和塑造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因此,各高校需要大力弘扬大学精神,以实现大学精神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影响与塑造。  相似文献   

11.
论教师的审美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在前所未有的意义上提升了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完善的人格是教师从教的最基本的条件。而教师的审美人格作为高层次的人格要求 ,对于完善教师的人格结构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丁玲1930年代从一个社会批评者向为大众服务的左翼文化工作者,再到党的知识分子的转变,经历了多种客观上的阻碍与主观心理上的挫折,并且蕴含了许多不可言说的犹疑与彷徨。直到四十年代创作《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前后,作者才最终克服她与革命的疏离,并最终"与人民结合",成为"党的知识分子"。丁玲的小说从侧面反映了这个转变的过程。这篇论文与西方的丁玲研究进行对话,分析她的创作从批判现实主义到革命现实主义,再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转变的过程,认为它们不但反映了她意图征服她的异化意识的努力下带来的个人"主体性"的转变,也契合了对于文学的三种"理念"(或文学作为社会-文化机制)的变迁,其中包含着很多为历史所限定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围城》作为钱钟书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在中国现代文学的舞台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围城》尤以对知识分子有着浓墨重彩的描写。在小说所描绘的金戈铁马的时代背景下,作为时代先锋的知识分子本该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然而,以李梅亭、高松年为代表的一系列官僚知识分子却漠视了这一时代使命,在官僚体系的影响下,醉心于权力与政治的博弈之中,最终忽视了其对于时代的价值。而在这样的人生轨迹上,知识分子也同样找寻不到精神的归宿,进而在大的时代背景下沉沦,演绎着各自的灰澜人生,演绎着各自的人生悲剧。  相似文献   

14.
以符号学的视角审视北京奥运会志愿者行动,把北京奥运会志愿者行动看作一个符号系统,志愿者的志愿服务行为,因其符号对象的多元性而可以做多维解释:北京奥运会志愿者行动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映射北京乃至中国的形象;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彰显中国社会文明进步;表征志愿者个人价值。从最本质意义上看,北京奥运会志愿者行动的符号意义在于人文精神的实践与传扬,而这一所指意义实际也是"人文奥运"的最好诠释。  相似文献   

15.
易卜生作品中娜拉的出走是女性主动选择的结果,而苏青和潘柳黛作品中女主人公的出走多少有些不情愿,女性本无意抛弃孩子,作品也因此摒除了更多的理想主义色彩,这也是男性文本和女性文本的差异。女性从父母主宰的旧家庭出走隶属于知识分子为了追求真理而离家这一模式,只是出走由男性变成了女性而已;邢禾丽则描绘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娜拉出走"。离家是男性知识分子寻找真理的一种方式但不一定是女性寻求幸福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的人格塑造面临着新的要求与挑战,周恩来精神作为时代民族精神的升华和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体现,对于人格塑造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大学生要以周恩来为精神标杆,以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追求、严谨的工作作风、渊博的学识水平、和睦的互助协作、绚丽的人性之美为标准塑造自己的人格。  相似文献   

17.
"心理逆反理论"合理解释了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各种"心理逆反"现象."心理逆反"不同于"心理阻抗"和青少年的"反抗心理",它是因妨碍具体行为自由的规章制度或要求而产生的厌恶性情绪反应.信息中的语言特征、个体的人格特点及当时所处的物理空间影响了逆反的产生,个体产生逆反后往往会做出"过激"的行为."心理逆反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与信息传播等领域中,但要促进该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还须加强逆反产生的机制及逆反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思想意识以其客观效能彰显着人之为人的价值和意义。忽视甚至否认这一事实是思想政治教育失效的关键因素,同时,传统教育方式以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加剧了这一状况。思想政治教育对健康人格塑造的切实路径为:以人为本,使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成为表达人性关怀与精神慰藉的渠道;重树教育者的健康人格形象,以形成自树树人的良性人格影响与塑造机制;在东西方文化交流对话中,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成为塑造健康人格的精神旨归。  相似文献   

19.
以长篇小说《女强人》而闻名于文坛的朱秀娟,是20世纪80年代台湾新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其独特之处在于塑造了一系列追求经济自主、人格独立的个性鲜明的"女强人"。作者意欲通过她们反叛传统伦理观念,颠覆男权中心秩序的人生挑战,以及她们对事业与家庭和谐发展的追寻、憧憬,来解读朱秀娟对"女强人"现代独立人格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颂莲是苏童作品《妻妾成群》的主人公,因为父亲的破产而中断学业,美丽、聪慧的她选择嫁入一个旧式封建家庭作四姨太,在经历了女人之间的争风吃醋、勾心斗角、变态扭曲的拼斗厮杀之后,人格心理上产生了严重的病态畸变。本文将从精神分析学的意识与潜意识、"力比多"、梦及人格的"自我、本我、超我"四个角度对颂莲的这种人格心理畸变过程做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