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在历史认识的过程中,历史事实的"确定"是基础性的一步,历史认识是否具有客观性事关历史学科的学科性质。因而作为基础步骤的历史事实是否具有客观性则成为支撑起历史认识性质的基石。客观性概念是考虑历史事实客观性问题的基点。  相似文献   

2.
历史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既有其科学性的一面,也有其人文性或艺术性的特征,历史学家是在一种超越历史事件发生、历史人物的时空状态下完成历史叙事的,历史学研究与历史叙事始终具有"滞后性"特点。所以,后现代主义者质疑历史的客观性,认为历史解释是基于"知识——权利"话语的阐释,国家的历史被建构为一种"暴政话语"。但是,历史的客观性是无法否定的,我们也不能因此而排斥史家的主观作用,在历史研究中把握好其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合理度。  相似文献   

3.
过去几十年中,我国认识论研究的价值取向一直是致力于揭示以客体为中心的认识的客观性。近年来开始转向注重揭示以主体为中心的认识的主体性。本文试图从理论上反思这一转变的逻辑轨迹、历史根据及现实实践根据,并对其未来作一展望。本文认为:认识论研究在价值取向上的变化,是近十年哲学自我反省的一个结晶;致力于对现实人的某种亟待开发的主体性的揭示,是整个认识论发展史的主旋律;深入研究当代科学和社会发展在人的主体性问题上遇到的种种困惑,是时代对认识论发展的呼唤。  相似文献   

4.
莫言的战争题材小说受新历史主义创作方法的影响,用民间性解构庙堂政治视野中的主流正史特别是历史教科书的党史标准,按民间的历史意识叙述当代人“心中的战争故事”及其对历史的当下感悟,形成关于战争历史的另一种写法。一新历史主义的称谓源于20世纪80年代流行于美国的一种文学批评模式,否认历史的绝对客观性是其核心观点之一。新历史主义认为:历史是已经消逝的“过去”,不可能以原有的面貌和方式向当代  相似文献   

5.
波普尔论述历史无意义的三个命题是:人类一切描述都具有选择性;我们的各种解释仅是一般性解释;事实和选择的二元论。在这三个命题中波普尔只是看到了人类在解读历史过程中的主体性,忽略了历史认识的客观性忽略了事实和选择的辩证性,得出历史无意义的结论是有失偏颇的。  相似文献   

6.
"9·11"恐怖袭击事件过去已十余年,美国文学界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持续关注,并诞生了许多与之关联的文学作品。2011年美国作家艾米·沃尔德曼发表了她的小说处女作《屈服》。作为一部与"9·11事件"密切相关联的文学作品,《屈服》关注的是该事件对整个美国社会以及美国民众的改变。作者通过自己独特的新闻视角,准确而又深刻地为读者呈现出了"9·11事件"之后美国社会的现状。  相似文献   

7.
一、史学概论组合现代史学人才的知识结构。现代史学人才的知识结构应包括三个层次:一、掌握史学基本知识,如历史史料、历史事件、人物以及历史过程等。它有广度与深度之分,广度指要以历史知识为主干,对哲学、文学、心理学、经济学、科学技术等方面知识有所了解;深度指对历史事件、人物、史料等全面且深刻的认识。二、掌握史学发展水平(史著现状、史学动态以及前辈史学家对史学的贡献等),从中可  相似文献   

8.
历史学是一门对过去进行解释和认识的学科,历史教育的主要功能不是让学生记住很多知识,而是教会学生怎样全面、辨证、客观、发展地看待人类的过去。因此,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思维方法与能力,尤其是努力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正成为当今高中历史教学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社会规律是主体活动的结果 ,社会规律存在于社会主体的活动之中 ,但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本身并不等于社会规律。社会规律反映的是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是社会主体实践活动的产物 ,是主体自我运动、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自组织规律 ,因此社会规律是自为的规律。社会主体的物质生产活动实质上是社会主体和自然界的统一活动 ,物质生产活动首先要遵循自然规律。自然物质及其规律的客观性决定了历史活动的客观性。社会主体的物质生产活动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生产活动的物质性和客观性 ,决定了社会主体活动的客观性 ,社会主体活动的客观性决定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10.
传统认为的客观真理的五种不同的含义不仅都有不足之处,而且客观真理本身的提出也是不必要的.没有客观真理,只有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是指认识结果的正确性、符合性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真理的主观性是指真理的认识过程不可避免的有主体因素参加,受主体因素的影响.由于任何认识都是认识对象、认识条件和认识主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没有绝对客观的真理,也没有绝对主观的真理,因而任何真理都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并举例说明价值真理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11.
事实本身是物质实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效应,不是“主观操作”的产物。事实除了具有实体、属性和关系等本体论意义上的结构构成外,还具有外部事件、感性材料和本质规定等认识论意义上的结构构成。理论负荷、经验负荷虽对事实做出了观念性的建构,使它发生变形,但不能改变客观事实本身。事实的客观性是科学客观性的基础,是正确决策的依据。否定了事实的客观性,就等于否定了科学认识本身及其全部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就等于否定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12.
柯林武德的“历史重演”论,是“历史是过去经验在史家头脑中的重演”。他强调历史事件是人思想的产物,“思想”能在人们的头脑中重演。了解人的思想,才能真正了解历史。史家重演古人的思想时,必须把过去、现在统一起来。今天,更加需要强调重演论的“重演”,从而把这种“历史的艺术”应用到历史研究中,成为“艺术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旧唯物主义反映论把客观的自然存在物作为认识主体的反映对象,马克思新反映论把客观的实践活动作为认识主体的反映对象,二者在坚持客观性原则上是一致的。马克思新反映论的特性在于认识的主体性,坚持承认主体性的客观性原则。马克思的新反映论能够解决一系列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指出:“历史教学必须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按照年代顺序,具体讲述历史。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的分析和结论,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依照历史的年代次序,系统地讲述历史,还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使学生理解每一重要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以及它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逐步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提高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和总结历史事件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要从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去分析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上一切历史事件都不是  相似文献   

15.
作者认为,深化历史教材,并不是指扩充教材内容,增加教材难度,使中学教材向大学教材靠拢,而是指对教材内容认识的深化.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注意掌握教材中的隐性知识;对教材的某些重点内容要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去认识;归纳历史特点,总结历史规律;从重大历史事件中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这种认识的深化过程,也是一种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训练和提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有些人认为历史难教,是因为它讲述的都是过去的事。时间、地域、人物的跨度大,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表像,产生抽象的概念的确是很难,要想使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本质,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教师难就难在于再现一个历史环境。  相似文献   

17.
"十字军东征"事件使得欧洲从中世纪蒙昧主义到新世纪人文主义的历史变革和转型,也构成世界"大历史"的有机部分。事件本身的行动目的不是历史发展的主要衡量标准,在评价"十字军东征"事件的过程中,必须要明确其历史行为对人类认识和表述变化的深层次影响。本文着重分析了"十字军东征"事件对东西方政治变革、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公羊的节日》是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2000年出版的小说。作者以多米尼加共和国独裁者特鲁希略被刺杀事件为背景,通过虚实结合的叙事手法,采用“结构现实主义”小说的新颖结构,用丰富的语言技巧向我们展示了一段真实的历史。本文从结构现实主义的角度,分析了《公羊的节日》中历史与虚构相结合的叙述手法以及小说中三条结构主线及其关系,从而进一步认识巴尔加斯·略萨和结构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也越来越多地采用了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毫无疑问,这对中学历史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此,仅以“洋务运动”为例,谈谈自己在使用多媒体技术上的心得。有很多教师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是可有可无的。我不赞成这个观点,因为,在科技和教育迅速发展并相互结合的今天,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无疑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信息量、直观性。中学历史教的是过去发生的事件,但过去的事情是无法重演的,学生不能对历史现象进行直接观察,这…  相似文献   

20.
结构是文章的要素之一,《易》对它最早论及。之后,后代学者多有研究,而以梁代刘勰的研究最为全面与确切。但对文章结构的客观性的研究至今较少,宜需深入探讨。文章的结构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是写作主体主客观相结合的产物。其客观性主要体现在:客观事物本身具有结构要素及其规律性,文章的结构不过是客观事物的结构及其规律性在文章中的反映;构成客观事件的结构不同,决定写作主体选用的文体就不同;不同的文化,决定不同的"文化人"写文章时所用的结构会不同;读者影响结构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