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摘要:剑本质是格斗卫体的兵器,剑术实质是一种击刺之术,早在汉代就有“剑道”记载,随着时代发展,剑的功能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格斗、礼仪、道法的器具,但是,其本质依然不可脱离“武”,特别是作为体育属性下的剑术,由术入道,更是彰显剑器与剑术的本质属性,然而在体育转型大背景下,中国、日本、韩国的剑术(道)虽然渊源有关,却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值得深入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和对比法,通过对中国剑术与日韩剑道的技术体系进行剖析研究,试图借鉴日韩两国在剑道上的发展模式,反思中国剑术在当前形势下的发展窘境,促进中国剑术的发展。研究显示:剑术的发展应以打、练技术有机的结合,则是发展与推广中国剑术的技术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之一;中国剑术应借鉴和吸取日韩剑道实战发展模式的优点,取长补短,兼顾演练与技击内涵,加强实战技法对抗,两者兼顾发展;提炼、整理,统一规范中国竞技剑术技法、剑术演练与相击形式的整合,科学合理的借用成熟的武术段位制推广模式,完整地保留武术剑术技术和理论体系,加以贯彻和渗透浓厚的武术文化特色,追求完善“文化”“技击”“健身”功能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初级剑术的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初级剑术的技术分析,在阐述了学生学习初级剑术时的武术基本情况后,论述了“动、节结合,徒手辅助,抽取组合,分类区别”在初级剑术教学的应用方法与作用。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研究教材,揭示教材的内在规律;在准备活动中穿插剑术基本功等,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通过中日两国有关剑术的历史资料与现实情况的比较研究,可以认为中国剑术重表演艺术,日本剑术重实战对抗。这是由于两国历史不同,民风有别,以至造成虽是同一项目,但在技术与理论上却存在较大差异。中日两国的剑术应该互相取长补短,兼顾发展。最终才能成为真正的“剑道“,成为培养高尚人格的一种全民的身体运动文化。  相似文献   

4.
在普通高等院校的武术教学中,剑术是女生喜爱的项目。过去,我们根据学生生理特点,素质差异、男女有别的原则,安排女生学习剑术,男生学习拳术,效果较好。但高等院校普通体育课教学大纲中的武术教材  相似文献   

5.
宝剑一名“三尺”,又有“青蛇”、“青龙”、“秋水”等别名,它是我国古人随身佩带的一种短兵器。但无论作为古代的一种自卫和实战用的兵器,还是作为古今用于健身的民族武术器械,都给世界各国人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近些年来,随着群众性武术运动的蓬勃发展,无论民间或学校,参加剑术锻炼的人们都日趋增多了。通过剑术锻炼,不但能有效地增强人们的体质,使人精力充沛,而且也有助于  相似文献   

6.
对剑术套路指定动作的扣分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男子套路运动员完成剑术指定动作的失误率及扣分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得出:运动员完成指定动作失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与运动员心理素质、专项素质、专项技能的训练有关。旨在为今后指定动作训练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7.
李白是否有政治才能,一直是一个待解之谜。从李白在玄宗召见后没有建树、追随永王李磷的事实可知,李白是缺乏政治远见的。李白的真诚而又恃才傲物的个性,崇尚道术、剑术和文学的知识结构,也说明李白是不适合从政的。  相似文献   

8.
动作技能遗忘与保持的研究,对于目前的体育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叉,采用实验法选取田径运动中的投掷项目和武术中的初级剑术项目,对其遗忘过程进行了研究,分别绘出其遗忘过程曲线,据此得出相关的结论,从而对今后的田径项目和武术项目的教学与训练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分析、研究了参加江苏省武术比赛和全国武术比赛长拳及剑术比赛的运动员的平衡动作。结果表明:在省比赛和全国比赛中,运动员平衡动作的失误率都是相当高的,低水平运动员技术、素质较差高水平运动员在时机和力量分配上掌握不好。无论是高水平比赛还是低水平比赛,运动员在平衡动作的时间概念上都比较缺乏。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以古传奇中的女侠为研究对象,对其“奇正武功”进行分析.指出古传奇女侠的武功吸收了现实世界中的骑射、剑术、轻功、戴竿、药术、幻术等方面的合理因素,转变为自己独特的武功之美.并通过对古传奇女侠以武行侠的“中性之美”的分析,让读者体验女侠的柔弱与阳刚的完美融合,感受有别于男性世界的审美体验.古传奇女侠所表现出的审美特点,可以用来完善我们今天的武术之美.  相似文献   

11.
社会大环境的改变为通俗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可能,由此引发了通俗文化与精英文化在社会转变期的尖锐对立.但事实上,它们是互动、辨证的关系.在现阶段,我们应积极甄别通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内涵、关系,剖析它们的现状与走向,以形成它们之间的良性循环发展.作为文化一部分的文学,同样如此.无论通俗与精英,都应在时代急流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对少林武术文化内涵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佛教自传入中国后,融入以儒学为根基的中国本土文化。少林武术在形成过程中与佛教相互依托。从而达到禅拳归一。阐述了少林武术所蕴涵的民俗文化价值,旨在更好地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弘扬少林武术。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的文化源于黄河流域,华夏文明植根于黄河文化,这不仅因为黄帝的陵冢在陕西境内毗邻黄河的黄陵县,而且炎帝的故里也在陕西境内渭河边的宝鸡。理清炎帝文化与黄河文化的关系,是近年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从地质演变的历史,论述了渭河本是黄河故道,炎帝文化同黄帝文化一样,同源于黄河文化。  相似文献   

14.
浅议巴蜀文化的地域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史学观点普遍认为巴蜀应属同一文化,没有区别。事实上,巴蜀文化渊源不同,实质内涵各异。“巴有将,蜀有相”,巴人“少文学”,勇猛善战,“质直”“敦厚”,喜《巴渝舞》,唱《竹枝歌》,形成独特的“巴渝文化”,这与人才济济,文化发达的蜀地不可同日而语。经过长期相互融合,两地文化渐趋一同,仅在边远山区保留了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近代,巴文化迅速崛起,大有超过蜀文化的趋势。历史上两地文化的差异,应是今日设置重庆直辖市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对西部地区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深生态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受此种文化的自然环境的影响,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也与自然环境密切关系。在西部开发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应该把文化生态放在一个战略位置,这是具有战略性和可持续性。但是文化也是把双刃剑,先进的文化可以促进西部跳跃式发展,落后的文化则会阻碍西部向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之际,即明万历中期至清康熙中期(16-18世纪),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近代文化就开始了接触与交流.这一时期,中西文化交流是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其中,既有西学东渐,亦有东学西渐.在这次文化交流中,西方传教士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试论校园体育文化与终身体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校园体育文化、终身体育理论上的分析论述,探讨了校园体育文化对终身体育‘观念形成的影响,提出了发展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终唐一世营建了许多行宫别苑,而与行富有关的书法、绘画、乐舞、杂耍、佛教、旅游等文化现象,使传统文化又有了新的载体,展示了唐文化辉煌灿烂的瑰丽篇章.灿若群星的行宫是唐文化的渊薮,颇具光芒的行宫文化是唐文化的缩影.  相似文献   

19.
任何一种文化要在历史长河中得到传承和发展,就要不断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在相互交流中才能适时得到更新。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面对西方的强势文化,我们更应有鉴别地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坚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不断增强全民族的精神力量,不断丰富全民族的精神世界,使之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