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武术是我国本土文化,在我国拥有广泛的民意基础。同时,散打也属于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人们的喜爱,加之散打有较好的观赏性,自1979年开始正式试点以后,散打发展的越来越好,更是在2000年以后达到巅峰时期。然而最近几年散打的发展趋于平静,遇上了一定程度的瓶颈期。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等研究方法,探讨改革开放后散打的传播途径及发展趋势,预测散打未来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发展趋势,总结更多的针对性策略帮助散打的传播发展。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田野调查、对比分析法等方法,从传统武术视野下审视散打的发展。研究发现,气、桩功、整劲、短打为传统武术的技法特征,与散打腿法具有很好的互补效应;提出了散打应从武术基本功、传统武术短打、传统武术拳理三方面入手改进的建议。通过传统武术与散打的融合升华散打文化,有利于调节武术界长期对散打发展的诸多争议,促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功夫",以浓郁的武术散打文化意蕴更好地传播于世界。  相似文献   

3.
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运用文化学、哲学等学科知识,以文化融合为视角对竞技武术散打的相关争论进行新的解释。对竞技武术散打的批判与肯定、继承与借鉴进行深入的分析;得出竞技武术散打是传统武术文化和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相融合下的一种新的武术形式或新的竞技体育形式,是武术现代化发展的结果;最后,对竞技武术散打的形成进行深入的思考,认为竞技格斗项目只是不同规则下的动作组合,竞技武术散打不是武术散打、武术击技的唯一,应该增强民族传统体育竞技类项目的文化表现力。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武林风》栏目在武术国际化传播中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武术国际化传播的过程中,应权衡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散打)的比重,才能让源于中国属于世界的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武术散打中的传统文化及武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尚武崇德”历来是武术界共同信仰的言行准则,武术散打是继承传统武术而发展的运动项目。文章从传统文化与武术的关系出发,分析传统文化对武术的影响及在武术散打中的体现与应用,传统文化对武术散打由术至道的升华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武术散打在向现代体育发展的进程中存在着忽视文化意蕴和文化迟钝现象.为了提升武术散打教育的文化自信力,应树立发展性的武德文化传承理念,建立本土化的武术散打评价标准,建构专业化的"打练一体"活动样式,探索具有民族文化个性的武术散打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7.
中国武术套路和散打都是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走向亚洲唯一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武术散打的国民教育普及程度远远低于武术套路。通过文献法和比较法,试图揭示武术套路和散打在国民教育中的差距、两者国际化发展的状况、以及散打与同项群的国际项目竞争的优劣比较,从而找出武术散打国际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散打教学是大学武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开展大学武术教学,锻炼大学生体能、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课程。在大学中,开展散打教学不仅能够丰富武术课堂教学内容,完善武术教学体系,还能够有效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扬武术精神,实现武术文化的发展。本文简要阐述了在大学武术教学中开展散打教学的必要价值与散打教学对于当前大学生的培养价值,分析了在大学武术教学中开展散打教学的现存问题,对在大学武术教学中开展散打教学的具体策略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沧州市竞技武术散打的发展现状予以分析。对沧州市散打训练基地的建立、场馆的地理位置、场地器材设施、政府部门的重视程度、教练员与运动员自身修养和技术水平、运动员选材、训练方法及传播途径等进行实地考察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推动竞技武术散打在沧州市的发展,帮助沧州武术的散打水平进一步提高,推动这项运动在沧州发展的更好。  相似文献   

10.
武术兼具技击、运动和文化的三重属性。散打是中国传统运动与现代运动相结合的一种运动形式,融合中国传统与现代体育的理念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格斗文化。武术散打的发展离不开对其专项特征的研究,在明确其专项特征的基础上,通过针对性的训练方法可以有效提升武术散打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1.
"伪武术大师"现象是在我国武术行业走向市场化与传统武术现代转化交织中出现的一种反科学、反常识的乱象。这种乱象将具有民族文化符号和象征意义的武术带入谋取名利与网络恶搞的娱乐狂欢之中,不仅未能推进传统武术的发展传播,反而将其污名化,误导了民众的武术认知,严重损害了中国武术形象。抵制"伪武术大师"现象需要国家层面进一步规范武术管理制度,弘扬中国武术精神,推动传统武术实现新的发展。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保持审慎严肃的态度,充分发挥中国武术在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助推新时代社会事业繁荣中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武术国际化再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永辉 《体育学刊》2006,13(3):58-60
文化全球化是世界文化多样化的统一,是各种文化的相互认同、相互并存、相互借鉴和利用。中国武术国际化是世界文化多元一体化的需要。(1)中国武术国际化是对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弘扬;(2)竞技武术全球化是实现中国武术国际化的一种手段;(3)要维系武术传统文化内核,又要超越传统武术文化;(4)传统武术套路和竞技武术套路更适合中国武术国际化传播。  相似文献   

13.
中国武术的推广路径与前景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通过对武术推广的条件、困难及对策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认为中国武术应以大众健身和竞技搏击两条线索进行推广,将武术中的部分提炼和发展为“精英体育”,并选择普及性广的部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推广,以完善的商业运作和发展方向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满足民众消费水平的体育需求。也就是说,竞技观赏、武术健身和经济三者经过有机整合而构成武术推广的前提,也是武术走向世界的动力。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从技击招法中国化、形式国际化、道路产业化以及赛事传播媒体化等4个方面深入剖析和解读了中国武术职业联赛(WMA)。通过论证WMA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当前的发展形势及其对推广传统武术发挥的作用等,得出结论:WMA只有摈弃自身的不足并提升优势,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继而更好地推动中国传统武术及其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5.
从文化学视角,运用社会学、文化学相关理论及文献资料、逻辑推理、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以中小学武术段位制推广模式与策略为研究对象,对中国武术段位制概述及发展因子,中小学武术段位制开展的必要性,以及中小学武术段位制的推广模式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旨在对中国武术段位制在中小学的广泛开展与推广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子系统,是一种特殊的民族文化。文章较深入地研究武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武术教学应做相应改革,应继承传统武术中的精华;同时,还认为应加大对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力度,这将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符合中华民族精神的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国侨办“中华文化大乐园”武术教学实践活中,对关于武术国际推广现状与当前华文教育的国际化背景等问题进行分析,并就武术国际化推广与华文教育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在当前全球华文教育的视角下,以华文教育为平台,以海外华侨华人及华裔青少年为推广群体,为武术的国际化推广提供了一个新的窗口.  相似文献   

18.
对近20年来中国武术职业赛事的发展历程及其品牌培育的现状,武术职业赛事品牌培育的动因与制约因素,以及对武术职业赛事品牌培育的框架体系与核心要素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武术职业赛事的品牌培育应包括:强化品牌意识,不断开发新的品牌赛事;优化政策环境和舆论宣传环境,稳步实施品牌培育规划;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官方组织和媒体平台的优势,大力扶持武术职业赛事推广机构;发掘传统文化资源,坚守中国武术职业赛事的文化识别与技击识别。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文化学的相关理论,考察侨乡武术在东南亚会馆化传播的历史与现状,总结了东南亚会馆化传播武术的作用及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结果表明:会馆化传播是侨乡武术在东南亚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会馆化传播,发挥了武术家的传承力量;会馆化传播,使武术的传播焕发出勃勃生机;使武术的交流和竞赛国际化。完善习武观念,提高理论技术水平;发挥名人作用,规范传统武术传承;规划武术品牌,弘扬传统武术精华,使传统武术在东南亚更好地传播。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我国综合性高校留学生武术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针对研究结果提出:武术教学内容应多样化,以传统套路、太极拳剑为主,其他项目放在课外的校内武术协会或武术社团;教师方面为校内和校外专家聘请相结合;创编适合留学生学习的武术双语教材;为鼓励和激发留学生学习武术的热情,武术管理部门与推广部门的合作,创造类似"CCTV汉语大赛"的"CCTV留学生武术大赛";学校应给留学生武术课以学时学分为保证;改善留学生教学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