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竞技体育中伤害行为的立法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技体育中伤害行为离不开法律的评价,但长期以来,因其发生在竞技体育运动过程中,往往以体育道德谴责或竞赛规则处罚“内部消化”,因此需要体育立法加以完善.其立法的基础是正当业务说、被害人承诺说和社会相当性理论等竞技体育伤害行为正当化理论.在正当化立法的同时,基于竞技体育的自身性质以及合理协调与现有立法的关系,应当从前提条件、时间条件、主体条件、主观条件以及限度条件方面,构建起周详体系化的正当化成立条件;应注意竞技体育中伤害行为的正当化并不只表现为“不是全部就是全无”的模式,而有其正当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从法律法规视角出发,对全国性的单项体育协会及裁判员身份的法律性质进行了分析。现阶段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是非盈利性的社会团体法人,因此受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委托,从事执裁的裁判员若在比赛期间收受贿赂,并在执裁时故意歪曲规则或违背规则操纵比赛,侵犯各方利益的应追究其法律责任,可以按刑法中规定的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论处;同时竞技体育中关于裁判员受贿处罚方面的立法不完善,应进一步加强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3.
在竞技体育领域,存在如服用兴奋剂、球场暴力、“假球”、“黑哨”等破坏性越轨和运动技术的演进、妇女参加体育运动等良性越轨。因而,需 要合理、客观、科学地对待越轨,并能够在其发生或可能发生时做出恰当的反应。越轨的发生随着社会的变迁而有其自身的形态和内涵特征,中 国竞技体育领域内发生的越轨行为也有其自身原因。研究认为,中国竞技体育主体间利益差别明显是根本原因;缺少具有国家强制力保证的法 律规范的控制是制度原因;调整竞技体育主体行为的规范之间存在冲突是内在原因。针对竞技体育越轨行为一度泛滥的局面,提出应从法律外 化和法律内化两方面着手,突出法律作为最权威、最有效、最严厉的社会控制手段的作用,遏制破坏性越轨行为在竞技体育领域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湖北体育科技》2015,(10):851-853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从竞技体育的投资主体、管理主体及需求主体对竞技体育的社会服务属性进行研究,认为:竞技体育既有在政府主导下的公共属性又有在社会和市场供给下的非公共属性,同时竞技体育也显示出它具有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功能,进一步实现了其社会服务属性,同时促进社会及人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公共服务理论的角度又可以将竞技体育的属性剥离为竞技体育所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及准公共服务。而且竞技体育这些属性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球场观众暴力形成机制及要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仲达 《体育学刊》2005,12(6):39-41
对球场观众暴力行为及发生特征进行思考.球场观众暴力属于一种集群行为,它是社会环境、文化背景、时代根源以及个体的社会心理承受力等一系列因素的综合效应.研究球场暴力产生的原因和机制,才能找到解决球场暴力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柏慧敏  金桥 《体育科研》2007,28(6):41-43
通过对竞技体育文化的社会行为互动从理论上进行界定,提出竞技体育文化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互动必然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竞技体育行动者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互动。研究显示当范畴缩小成竞技体育比赛时,经常参加的人数有所下降;参加体育运动锻炼的人并非绝对是因为受到竞技体育的影响,竞技体育文化影响作用还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世界竞技体育的蓬勃发展,竞技体育的过度暴力行为时有发生,其社会危害性正在凸显。美国、加拿大作为竞技体育大国,在认定和处理过度体育暴力方面有其独到的认识和经验,其处置方式包括立法、判例法和联盟3种。刑事检控体育过度暴力行为具有可行性,但会遇到相当大的障碍,包括观念障碍、宪法障碍,其中最大的障碍是"同意原则"。同意作为抗辩事由,可有效阻却刑事责任。我国在处理此类行为时,没有统一的标准。借鉴美、加的经验,建议我国应从4个方面逐步完善,即完善体育专项立法、强化司法、推动体育联盟自治以及加强竞技规则的科学性研究。  相似文献   

8.
从竞技体育异化的社会结构性根源、社会心理机制、哲学性根源3个角度分析竞技体育异化的原因.指出,竞技体育异化的实质是体育人争夺奖牌所对应的社会价值排序,其目的是,使其自身在社会价值排序中处于高位,并且在具有歧视性对比特征的社会结构中具有心理优势,从而证明自身的存在价值;其心理机制是,利用社会价值排序背景下,体育人之间的心理竞争,把体育人谋求心理优势的需要,转换成为对奖牌占有的需要;其哲学性根源在于,以人的自我意识与对象意识分裂为特征的体育人的存在困境.  相似文献   

9.
竞技运动处于一种内外联系和相互渗透的关系中,这种不断生成的状态和内在趋力,使得竞技运动与竞技体育在不同的语境中获得了不同的 含义,这种二者之间的非对称性与多元的差异性正是竞技体育本质之争的症结所在。解释学的最大特点在于对事物的“理解”,并认为创造开放、多元、 宽容的解释空间,构建多维度的描述比单纯的定义更能接近事物的本质。基于这种思考,从解释学的角度论述我国竞技运动与竞技体育本质。研究认 为:竞技运动的本质主要是自然属性的具体体现,其中自然性是其存在的价值、运动性是其外显的维度,竞技性是其发展的动力;以此确定自然性、运 动性、竞技性作为竞技运动3 个基本维度的新诠释。而竞技体育本质主要是以竞技运动作为存在载体,通过其自然属性实现竞技体育的社会属性;其 中运动性是其存在的重要载体、社会性反映其发展的内在需求,组织性呈现其发展的各种形态;以此确定了运动性、社会性、组织性是理解竞技体育本 质的3 个基本维度。以上维度同时也解读了我国竞技运动与竞技体育的两者关系,从而能够在构成一种空间状态的整体上对相应的竞技体育事相进 行理解。作为竞技过程具有自然属性的竞技运动和凸显意义生成社会属性的竞技体育虽然有着不同的基础和呈现形式,但须臾不可分离。  相似文献   

10.
欧盟委员会对荷兰和西班牙职业足球俱乐部的政府补助调查,将政府补助职业体育的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作为欧洲体育的一部分,欧洲 职业足球俱乐部应当受到欧盟法律的规制。对欧洲职业足球俱乐部展开的非法政府补助的调查,以及将来可能出台的处罚决定,其所依据和适用 的法律也应当是欧盟现有有关政府补助的法律规则。欧洲政府补助的界定、政府补助的必要性及其法律规制,以及其与职业体育之间的关系等问 题,亟需得到解决。我国职业体育目前正处在改革发展时期,需要得到一定的政府补助。目前,我国政府财政资金直接扶持职业足球俱乐部的做法 争议较大,我国迫切需要将政府对职业足球俱乐部的扶持和补助纳入到法治的轨道中来。我国职业体育的政府补助应当以职业体育市场的公平竞 争为基本原则,不断体现政府补助的“公共利益”取向。应当转变自身观念,不能再将职业体育俱乐部仅视为提供竞技体育赛事的商业实体,而应当 将其视为能够为所在地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均带来收益的准公共组织。我国应当借鉴欧盟法律的经验,构建职业体育政府补助法律规则。  相似文献   

11.
从经济学视角试论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产业生产主体的多元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从经济学视角论述了体育公共服务产业及生产主体问题。认为政府对公共服务垄断配置的高成本,促使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自身寻求改革途径。提出在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提供主体和生产主体可以适当分离,分析了政府、市场、第三部门的多元生产趋势,以及各自在体育公共服务生产方面的优势与不足,提出应该在改革实践中使三种方式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社会转型期我国政府竞技体育管理职能的定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运用经济学理论对竞技体育物品进行了分类。认为:竞技体育物品的划分应依据运动项目在国家奥运战略中的地位、运动项目的市场需求及竞技体育物品的性质,不同的竞技体育物品分别应由最有效率的组织提供。指出:政府的竞技体育管理职能应界定为提供竞技体育公共物品、间接管理体育组织、制定竞技体育公共政策、对竞技体育物品生产进行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中国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正处于从经济建设型社会向公共服务型社会转型时期,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和体育公共服务不足是现阶段中国体育发展的主要矛盾。文章从公共管理相关理论的视角审视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现状,借鉴一些发达国家体育公共服务的先进理念与管理经验,建议构建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适度竞争、监管有力"的模式提供体育公共服务,允许和鼓励私人部门、社会组织、企业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满足广大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公共需求,促进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赛场暴力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应找出其成因和发生机制对其进行约束控制。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论述了赛场暴力由运动项目特点、竞赛规则不完善、运动伦理的不当导向、运动中的挫折以及对比赛结果的不合理期望所致。参与运动遭遇的挫折是其发生机制的源头,机会、刺激物和社会支持是触媒,只有这几者密切结合才会发生赛场暴力。解决策略是控制观众成分和规模、完善竞赛规则、提高比赛官员的业务素养、切断暴力行为的刺激源、引导运动员挫折体验后的心理定向和宣扬新的运动伦理观。  相似文献   

15.
公共体育服务概念及其理论分析   总被引:46,自引:4,他引:42  
从诠释公共服务的概念出发,进而探索了公共体育服务的概念及相关理论,为深化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相关问题研究进行了理论铺垫。研究表明,公共服务概念形成于政府职能变革运动的实践与理论探索,它属于公共行政学范畴,公共体育需要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基本体育需求,公共体育服务是指公共组织为满足公共体育需要而提供的公共物品或混合物品。研究还表明,公共组织是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主体:全体公民是公共体育服务的客体;公共体育需要是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发端和归宿;公共体育服务的内容丰富;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模式多元。  相似文献   

16.
辨析体育协会改制后其法律主体地位的重构及监察范围的重新界定,在此基础上讨论体育监察体系的重塑。认为:尽管体育协会改制后实现管办分离,成为具有独立法律地位的社团法人,但改制后的部分协会仍属于行使公权力的社会组织,协会内部公职人员应纳入监察监督范围。体育协会监察范围的确定可以公权力和自治权的边界为主线,结合权力来源和依据、专属性和开放性等标准,在个案中进行综合判断。体育监察体系应以平衡体育自治与监察监督为基本原则,进一步更新监察法律规范,以权力清单明晰权力和监督边界,构造综合性体育监察体系,建立高效的体育腐败监察调查机制。  相似文献   

17.
体育社团的民间性、营利性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社团的民间性、营利性一直是体育社会学界争论的焦点,采用献法和逻辑方法从社会学的角度讨论体育社团的民间性与营利性问题。认为,体育社团只要不偏离民间组织的目标,没有必要为了保持自己的民间性而追求完全独立于政府;体育社团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性质与体育社团从事经营活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是不矛盾的。  相似文献   

18.
李晓甜 《体育与科学》2012,33(3):101-104
关注群众体育政策的执行,从公私协力理论的视角,分析我国群众体育政策执行的公私协力程度与困境,并提出我国群众体育政策执行公私协力的前景与建议。研究认为:群众体育政策执行的公私协力欠缺完整要素,体现的是偏向自上而下的执行关系,政府较少提供民间体育组织足够的诱因与协助,而民间体育组织自身经营困境也给群众体育政策执行带来阻力。公共部门应加强群众体育政策执行公私协力关系的建立并提高诱因,主动鼓励民间体育组织参与群众体育事务,建立群众体育公私协力活动的绩效管理评估制度;而民间体育组织则主要是加强民间体育组织的经营能力,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和同业结盟。  相似文献   

19.
体育强国的软实力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强国应该是各项体育事业发展水平一流,并且在国内、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国家.软实力视角下的体育强国就是在体育文化吸引力、体育价值观吸引力、体育体制吸引力、塑造体育国际规则和国际形象等体育软实力方面,对内影响体育发展潜力、对外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提升体育强国软实力的途径,包括体育价值观、体育文化精神在内的我国体育文化实力,通过国际、国内的重大体育赛事和体育活动来提升我国体育软实力,争取国际体坛话语权.  相似文献   

20.
体育社团实体化发展新探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梁俊雄 《体育科学》2001,21(1):26-28
研究目的为探索群众体育组织网络的社会化发展。主要采用文献资料、调查等研究方法。从哲学、法学和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中探求社团实体化的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体育社团实体化发展的5项内涵:即成员的主体化、纲领的务实化、组织管理的一体化、物资的实力化、经济的实体化等,这是体育社团持续发展的本质特征和建设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