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从体育文化体育文化的内涵、功能及教育途径以及体育隐性课程对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作用,论述了体育隐性课程与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关系,揭示了体育隐性课程的开设对高校体育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及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所起到的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章确定了"体育显性课程"和"体育隐性课程"的定义和内涵,提出"体育隐性课程" 的开设形式和师资认定,分析了体育隐性课程的开设对高校体育的影响以及高校设置"体育隐性课程"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概括体育隐性课程的概念与本质,分析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关系,从而提出了加强高职体育文化隐性课程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开发利用高职体育隐性课程具体的环节,以期对当今高职体育隐性课程建设提供自己的微薄见解。  相似文献   

4.
浅析职业技术院校隐性体育课程开发的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技术院校隐性体育课程是组成体育课程体系的重要部分,开发隐性体育课程资源是适应职业技术院校体育教学规律发展的需要.职业技术院校隐性体育课程的开发显示出自身的特性,理论上探讨隐性体育课程的开发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祝平 《精武》2012,(13):88-90
作为整个体育课程的一种表现形态和组成部分,体育隐性课程日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但重视程度不够。中国体育教育历来只重视显性课程,而长期忽略了对隐性课程的开发,这种不对称的发展阻碍了体育课程整体效能的发挥,不利于体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研究法,揭示体育隐性课程与体育显性课程在课程目标、教育内容、组织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的辨证统一性。在简述体育隐性课程的本质、特点、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就如何开发体育隐性课程做出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通过审视体育课程建设内容,认为高校体育隐性课程存在很多问题。指出应把握高校体育隐性课程建设中的树立体育价值观和注重体育教学两个问题,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结合环境创设校园隐性课程,以促进甘肃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从隐性课程的本质入手,探讨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隐性课程的内涵与外延、目的、作用以及构建本专业隐性课程的模式及其实施方法,旨在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以进一步完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体育隐性课程的提出,是对传统体育课程观念的挑战和变革。对高校环境下体育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方面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我们要加强对高校环境下体育隐性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丰富高校体育教学的形式与内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高职体育隐性课程对实施体育课程目标的影响,并提出了对策:协调高职体育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关系;注重课堂教学中高职体育臆性课程的实施;构建校团体育文化,优化体育育人环境;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对高职体育隐性课程进行监督和评价.  相似文献   

10.
试论隐性体育课程的本质、结构和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代课程研究认为,课程是由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构成的。要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还需要有隐性体育课程的配合。本文就隐性体育课程的本质、结构和特征作一初步探讨。 一、隐性体育课程的本质 从20世纪60年代起,国外一些课程专家通过研究认为,学生除了从课堂上和教科书中学习外,还受到学校的制度特征、校园生活、学校氛围的影响。有计划、有意识的课堂教学有时会产生与之相反的“无意识的学习结果”;[1]课程内容无形中受到社会价值体系、意识形态的过滤;学校规范、课堂纪律也渗透或折射出价值观、世界…  相似文献   

11.
试论体育美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体育美育界定的理论基础上,阐述了体育美育的功能,并认为体育美育功能具有多元性。进而指出:体育美不仅是一种体育的价值追求,更有实践的可能性;倡导体育美育既是体育科学与哲学的需要,更是我国体育现代化实践的必然要求;体育美的三种主要形态是讨论体育美育实践问题的依据。因此,加强体育美育的研究对于当代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在课程编制中具有重要地位,对指导体育教学具有重要作用。基于现行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存在的缺陷,通过文献梳理、历史借鉴、综合考量与逻辑推理,重新构建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为不断深化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研究认为:(1)新时代学校体育“四位一体”新目标对学校体育提出了新要求,是构建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的理论依据,为制定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指明了方向;(2)重构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提出了体育修习、健康促进、思政品德领域目标,突出了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学科特征,凸显了新时代体育与健康教育的顶层设计;(3)重构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上承新时代学校体育“四位一体”新目标,下接学校体育教学与学校体育各项工作及活动,符合学习层级理论并同普通高中课程目标有效对接;(4)重构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可以在体育教学中有效落实,在学校体育各项活动中切实贯彻,具有理论意义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论“体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丹 《体育与科学》2011,32(3):1-10
本文首先从体育概念的语源、本义,说明体育不是斯泡特(sport),而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并引三个国际文件为据。接着分别论述了体育的属性、对象、目的或目标、手段、体育课、体育教师和体育的形成史。最后,论述了我国当代体育发展的若干特点。  相似文献   

14.
当前学校体育的问题在于偏离体育本身。而体育本身,就是体育之所是。对学校体育本身的思考应从重外在工具理性向重内在本体回归,凸显其终极的本真意义。学校体育作为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尽性"应是其意蕴所在。"体育的尽性"是注重人的独特生命的体育,是面向完整人性的体育,是自主自由的体育,是一种愉悦的体验,它是以实现人本主义的体育理想为最终目标的一种体育理念。  相似文献   

15.
中国学校体育区域互动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体育与区域互动发展可以充分挖掘学校体育的体育人力、物力资源优势与社会服务功能,使学校体育实现由固守一隅的“象牙塔”向辐射区域的“体育服务基地”的转变,增强学校体育自身发展的内动力。更重要的是,二者的互动发展能有效解决区域体育所面临的内部主体相互支撑力度不够、互动机制不畅以及区域体育不平衡等实际问题,为区域体育的合理规划奠定基础,进而实现区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学校体育区域互动发展的策略主要包括拓展学校体育区域服务职能、强化学校体育的区域体育文化培育与创新功能,等等。  相似文献   

16.
试论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终身体育被视为新世纪的体育思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它是整体而长远的体育思想,体现出以人为出发点的哲学思考。学校体育阶段在实现终身体育目标中有着重要作用,深化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必须走与终身体育(学前体育、学校体育、学校后体育)相结合的道路;必须在终身体育总目标下,开拓人们对体育问题的思路,才能实现学校体育目标同终身体育目标的统一。未来学校体育的结构、内容、教法、管理、师资培养、远景规划等一系列问题都收在终身体育思想指导下进行革新和实验。  相似文献   

17.
现代我国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分离与整合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法和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现代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分离的原因和结果及整合的理念与途径作出了初步探讨。结论:“制度课程”与“二元论”是造成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分离的根源;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分离不利于两者的横向融合和体育课程的创生;“体育课程教学”,即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变革、体育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体育课程开发过程、体育课程在本质上是一种体育教学事件,是促进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整合的新理念;理清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促进体育课程论专家与体育教学论专家的平等对话、赋予体育教师和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话语权,是推动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整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从体育教育的信息化、体育教育的科学化、体育教育的终生化、体育教育的开放化、体育教育的超前化、体育教育的素质化等多视角论述了现代体育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揭示了现代体育教育在新世纪的主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对快乐体育思想的理性探索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快乐体育既是一种以人本主义教育观为理论基础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又是一个较为完整的教学方法论与教材理论的体育教学实践体系。在快乐体育正为我国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普遍认同与实施的今天,我们对快乐体育的起源发展,快乐体育对我国体育教育改革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学习与引进快乐体育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全面地探索,对于进一步深化体育教育改革,普及和实施快乐体育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近代以来体育思想及其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对中国体育教育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但究竟是如何影响中国体育教育,体育思想与其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又是如何等问题,在目前尚属研究空白。从近代以来体育思想的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及其对中国体育教育产生的影响等两大方面,阐明近代以来体育思想之核心价值观是影响中国体育教育发展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