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对中国体操队运动员实施激励的原则及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跟踪观察与面访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中国体操队运动员实施激励的原则及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运动员实施有效的激励,应当在遵循及时满足需要、物质与精神奖励互补、针对个性和即时激励等原则的基础上,做到合理确立训练目标、严格设计训练过程、准确评估运动员的训练绩效和针对运动员个性的激励。  相似文献   

2.
高原结合低氧训练在游泳项目中的应用是传统高原训练新发展,拓展了高原和低氧训练的效益和功能,日益受到科研工作者和教练员的重视,而这种新训练方法中有效的科研监控内容和方法将是训练是否达到训练目标的重要保障。通过对上海游泳队10名优秀运动员2007—2008年期间3次高原结合低氧训练进行全程跟踪,对训练过程进行全面的科研监控,并对高原结合低氧训练的科研监控内容与方法进行探索与研究,基本建立了游泳项目高原结合低氧训练的科研监控内容与方法,这将为该训练方法在游泳项目中的应用提供有效帮助。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心理测量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259名大学生羽毛球运动员运动心理应激与运动成绩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男运动员比女运动员的运动应激多,男女运动员的应激多数都集中在比赛中的突发事件这一应激源中;(2)在人际关系和环境因素中女运动员比男运动员的应激多;(3)除健将级和一级运动员外,其他运动员等级越高应激刺激越大。  相似文献   

4.
综合运用文献资料、现场跟踪拍摄等考察研究方法,结合运动实践,利用多学科优势,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对陕西省竞技体操队女子跳马运动员杨佩第11届全运会的备战工作进行研究,从运动员的训练目标、运动技术训练、运动素质训练、心理能力训练等竞技能力诸方面指导理论着手,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运动员训练模式,提高了陕西省竞技体操队女子跳马科学训练水平,为其在第11届全运会上取得佳绩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5.
通过连续四年对72名不同技术等级的中长跑运动员进行了多生理指标的跟踪测试,用电子计算机和多种数理统计方法,建立了中长跑运动员安静状况下的机能状态、运动能力、心肺功能恢复能力综合评定的数学模型和运动员选材的模式,并集中一年多的时间对170余人次运动员结合训练和比赛进行了验证和应用,在训练实践中收到了效益,受到了教练员的欢迎。  相似文献   

6.
乒乓球运动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对该运动员比赛中竞技能力的发挥及其运动水平的保持作用显著,但目前测试该能力的方法比较复杂或与乒乓球训练结合不紧密.为了了解目前我国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心血管系统功能的状况.找出与乒乓球练习紧密结合的测试方法,确保教练员在训练中随时了解运动员心血管系统的能力,本研究对参加2003年至2007年国家乒乓球青少年集训的部分运动员(共80名,其中女运动员40名,男运动员40名)进行了曩大摄氧量、台阶试验、YoYo测试,12分钟跑等心血管功能的测试.首创了利用多球,按照一定的负荷方法对乒乓球运动员进行心血管功能测试的手段,对同一批运动员进行了测试,并与其他测试手段的结果进行了相关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乒乓球运动属于有氧运动,青少年进行以有氧代谢为主的乒乓球训练,可以促进其心肺功能的提高,为成人后心血管系统的健康打下较坚实的基础.多球测试的方法、多球测试时运动员心率变化的规律、多球测试后心血管系统的恢复指数与其他相关测试手段的相关关系以及不同训练水平运动员多球测试结果之间的差异,都表明多球测试的手段能较好地反映乒乓球运动员心血管系统功能,可以用于乒乓球运动员心血管系统功能的评定.  相似文献   

7.
飞碟射击运动员比赛过程中心理表现及自我调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尝试运用摄像资料编码的研究方法,对飞碟射击运动员比赛过程中的心理表现与自我调控进行研究,并比较新手与优秀运动员间的差异。以8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新手和优秀运动员各半。研究结果表明,优秀运动员和新手在比赛间隙时段内的心理表现和自我调控行为呈现出某些明显差异,涉及信息回避、注意集中、情绪表现、紧张反应和准备程序一致性等方面。此种研究方法可在实际比赛情境中对运动员比赛心理进行研究,获得大量有价值的信息,是运动心理学未来可供选择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8.
越野滑雪运动员在整个雪上滑行过程中,虽然疲劳逐渐增加,但雪板和雪杖的蹬力(撑力)都应维持在最适宜的范围内。在越野滑雪训练的方法中,对多年训练的不同周期,力量和耐力发展的负荷量占总负荷量的比率问题等,至今仍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 为了发展运动员的力量和耐力水平,在越野滑雪多年训练周期的结构中,我们对合理的、相应的负荷量进行了试验研究——对12名越野滑雪运动员进行了5年的跟踪,运动员的年龄在16—20岁,训练年限为4—5年。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散打运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散打运动员的心理因素在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中变得越来越重要。本研究以运动心理学中的成就目标理论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生散打运动员的性别、训练年限和运动水平与成就目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为训练过程中的任务设置提供参考与借鉴,以达到提高训练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男子三级跳远的相关因素与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国内、外十名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有关数据进行处理,研究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成绩与有关专项身体素质的相关关系,并建立男子三级跳远主要专项身体素质的评价和运动成绩的预测模型,为检查和评定运动员的运动水平和制订运动员运动水平的发展目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运动员在多目标视觉追踪任务中表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目标追踪范式考察运动员在视觉注意追踪任务中的表现,实验主要考察分心物数量、目标颜色变化和目标运动形式变化对运动员视觉注意追踪任务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上随着分心物数量的增加,运动员对目标的反应速度有显著加快的趋势;目标颜色变化有否对运动员的注意追踪表现没有显著的影响;无论目标运动形式变化与否,运动员在注意追踪过程中都存在明显的群组效应,随着分心物数量增加,追踪反应速度加快;运动员的注意追踪任务加工规律可以作为运动员选拔和运动训练的心理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旨在探讨跆拳道运动员追踪移动目标时的视觉特征及神经肌肉疲劳对其视觉特征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利用VR眼动仪分别采集24名跆拳道运动员训练前和训练后完成实验任务(追踪移动目标)与对照任务(无移动目标)时的眼动信息,测试持续42个训练日,共完成655人次测试;通过下蹲跳(CMJ)测试评价受试者训练后是否出现神经肌肉疲劳,最终筛选出44人次因训练产生神经肌肉疲劳的受试者的眼动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任务相比,受试者完成实验任务时瞳孔直径显著缩小,总注视次数显著减少;与非疲劳状态相比,神经肌肉疲劳状态下受试者完成实验任务时瞳孔直径显著增大,眼跳速度显著加快,平均注视时长显著加长。结论:跆拳道运动员追踪移动目标时提取信息相对容易,仅需较少的注意力即可快速获取有效信息;出现神经肌肉疲劳后,跆拳道运动员追踪移动目标时瞳孔直径显著增大,对有效信息的敏感度降低、提取视觉信息的难度增大。  相似文献   

13.
皮划艇运动员在不同负荷状态下左心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歌  张亚琪  王震 《体育科学》2005,25(4):35-38
采用实验法,对皮划艇运动员不同负荷状态下左心功能的研究。结果发现,1 )运动员的心率出现安静时机能节省化、定量负荷反应低、恢复快等特点。运动员组心率恢复速度快于对照组;2 )无论处于何种状态,运动员组的左室射血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提示,其每搏输出量始终大于对照组,可视作训练程度高、训练效果佳的重要特征等  相似文献   

14.
杨国敏 《体育学刊》2004,11(3):131-134
研究过度训练对生长期大鼠骨生物力学性质的影响。对生长期大鼠采用跳跃训练的方法,建立过度跳跃训练模型。8周后测定大鼠的体重、血红蛋白、血尿素氮和血清睾酮、皮质醇等指标,同时测定其股骨生物力学性质。结果:(1)大鼠过度跳跃训练模型建立成功;(2)大鼠股骨纵轴方向成长受到了明显抑制;(3)大鼠股骨抵抗破坏和变形的能力降低,其脆性增大强度降低。结论:过度跳跃训练使大鼠股骨生物力学性质出现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5.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从传统武术与现代散打的产生、理论基础、技击特点、技击部位、训练特点、目标模式等诸方面分析了传统武术技击与现代散打的异同,旨在对传统武术和散打运动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田径速度项目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结构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特征解析法、访谈法和定基比增长系数计算等研究方法,对田径速度性项目世界优秀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结构进行研究。研究揭示,速度素质的增长具有“早熟”特征,其训练结构体现出以提高最大速度为核心,以最大负荷强度和较少负荷量的短距离跑练习为主要手段等特征;力量素质的增长呈现出“两头慢、中间快”的发展特征,其训练手段主要是由单腿或双腿的连续跳跃、跨步跑(跳)、高抬腿跑和多次数的深蹲或半蹲练习构成;而专项耐力的训练方法则主要是由长翼项距离和比赛距离的重复跑和间歇跑等要素构成。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特征解析、访谈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田径速度力量性项目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与技术训练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研究揭示,田径速度力量性项目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更加重视训练效应的整体性,而且在整个训练计划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都非常重视负荷量、负荷强度和间歇时间的搭配与调整.在一次训练课的结构组合方面更加重视将技术训练与身体训练结合起来,而在身体素质和技术训练内容的选择方面则更加侧重专项化.尤其是在技术训练的控制方面表现出高度的可控性、心理指向性和实效性,而在身体素质与技术的组合训练控制方面则突出表现为高强度性.  相似文献   

18.
结合体育教学自身的特点及规律,应用系统论的有关思想进行教学。在单元教学过程中对有关数据进行处理,建立了多元回归议程,为在教学中采用模式训练法提供了依据,并且进行了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特征解析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田径速度力量项群运动负荷控制特征进行研究。研究揭示,多年训练过程中一般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训练所占比重,随着训练年限和竞技能力增长而趋于递减,但专项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训练所占比重则趋于递增。年度训练过程中的准备期训练重点集中在发展绝对力量、速度力量和专项技术训练等方面,负荷变化表现为负荷量和负荷强度几乎平行发展并呈现出渐进性递增特征,其中负荷强度一般控制在80%-90%最高成绩水平上。比赛期的负荷量约下降20%,但负荷强度上升10%。而过渡期则表现出负荷量和负荷强度同时下降的特征。小周期训练过程中的赛前小周期负荷变化表现为负荷量有所降低但负荷强度却有所增加的特征,而且负荷强度在赛前2周左右达到最高水平,其中大强度训练的持续时间约为10.5天-21天,其比例约占赛前训练总负荷的10%-30%左右,最后一次大强度训练高峰出现的时间一般距离比赛日之前5天-12天。  相似文献   

20.
田径运动训练时机的概念及其变化特征的时间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军  李鸿江 《浙江体育科学》2004,26(1):18-21,39
根据田径运动各项目运动员的成才规律,适时起动和控制不同训练阶段的初始训练时机,是实现田径运动训练过程科学化控制的前提和基础.此研究以时间学作为理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法、定义法和演绎法等研究方法,分别对田径运动训练时机的概念及其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田径运动训练时机是由田径运动训练主体的身心发展成熟水平与各种外部诱因相结合,并由此而引发的开始进行某一田径运动项目训练的关键时间段,它包含内部的和外部的两个方面含义.而且田径运动训练时机在其形成与变化过程中也表现出独特的内时性、外时性、易逝性和可控性等时间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