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刘德增 《武当》2008,(12):24-26
太极拳有技击和养生两大主要功能,两者都是中华瑰宝。自古至今练成太极拳技击和养生功夫的高手只是凤毛麟角。今天两大功夫的绝技都有发掘、继承、发展的需求。青少年和青壮年人适合练技击,中老年人和体弱多病的人适合练养生。说解放后国编、简化、普及太极拳是“花架子”、“花拳绣腿”、“太极操”不妥,把当今太极拳区分为“太极拳功夫”、“太极拳运动”、“太极体育竞技”更不合适。  相似文献   

2.
李建祯  李仲良 《武当》2004,(7):16-17
太极拳运动,是“天理运人生,人生适合天理”的运动。天人相应.悟道养生。太极拳与哲学之祖——《易经》之五行八卦相照应,由八五十三势组成,分别代表运行之八门方位,与顺逆生克之五行转换:以阴阳鱼之玄机为标志的太极图象征着天地阴阳之无穷变化.太极拳祖师张三丰所传授的“拳诀歌”日:  相似文献   

3.
从养生的层面探讨太极拳的形成无疑是得益于道教文化的直接熏陶,但归根结底离不开道家思想的底层滋养.太极拳中“气”的运用继承了道教对于“气”的实践,但追本溯源是沿用了道家对于“气”的理念.对于道教,在文化背景的神秘面纱之下,《黄庭经》成为太极拳与其之间的直接连结物.而太极拳中的“气”则无疑是《黄庭经》中“呼吸法”的最好体现.同时,也成为太极拳与道家之间最本质的纽带.  相似文献   

4.
解读太极拳中的“和合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极拳是中华传统武术中的主要拳种之一,是我国优秀的文化瑰宝。不但流派众多,而且哲理深奥,通过分析太极拳的运动特征,挖掘太极拳中的“和合文化”,阐述太极拳“和”“合”要义。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 太极拳的开创和它以后的实践,正如《十三势歌》所说的:“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都是以养生为宗旨,御侮只是余事而已。  相似文献   

6.
赵永清 《体育世界》2008,(12):61-63
起源于道家文化且拥有数百年历史的太极拳,是我国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东方传统文化孕育的上乘武学。它同时也是体育与医疗相结合的健身运动,是一种独特的“自我锻炼”方法。它不追求短期内身体的激烈运动,而是有意识地“意动身随”、“意到劲到”、“以意导气”的意识体操,慢慢地调整人体生理机能,从而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以达到治病强身、保健、养生的目的;本文将从太极拳的保健养生作用、太极拳与养生的关系以及如何练习太极拳才能达到保健养生作用等方面进行论述,阐述了习练太极拳对人体健康的意义,从而弘扬了中华文化,加强了人们对太极拳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初论太极拳之“缓慢轻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太极拳独特的“缓慢轻柔”的运动方式,认为太极拳是中国传统养生文化与传统武术相结合的产物;阐述了太极拳这种缓慢轻柔的运动方式的特征、具体的技术要领、规格要求及这种运动方式的意义和作用。太极拳运动的主要特征是健身手段而非打斗技术,应将太极拳研究的重心移向健身方式和健身价值。太极拳运动不仅将成为中国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方法,而且将成为全人类共有的、重要的、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8.
在太极拳的健身功能日渐突出的今天,劲、力仍是太极拳的核心,劲、力的运使和发放是技击中能否制胜的关键。理清“劲”与“力”的异同是合理和熟练运用太极劲力的关键,同时也是太极拳练习者习练水平的标志。文章对太极“劲”与“力”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太极“劲”与“力”的区别和联系,并进一步总结了“劲”的特征,希望能为太极拳练习者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凡传统太极拳,均源于道家,故与道家导引养生、内丹养生紧密联系,强调养生与技击并重,且视技击为不急之末学。王新午先生传《太极拳散手秘诀》,不仅进一步证实了她的源头,也进一步证实了她的内涵与特征。现行流行的太极拳,包括一些所谓的传统太极拳,不是泛于毫无“拳”艺,徒有其形的太极操、舞,便是偏向于背离养生的技击术,终离太极拳之传统本意远矣!今太极拳界有识之士正在不断呼吁,恢复太极拳的本来面目,特发此文,以彰同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我学练健身太极拳是上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的。到90年代退休后,我又把学习太极拳与群众性的晨练健身运动结合起来,并将她变成自己“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终生相伴的“业余事业”,这就是我老年生活中的“太极梦”:愿太极、健康与同练的健身友常伴。起初只是出于好奇,在1963年跟王锦程工程师学简化太极拳,对太极拳理及其健身作用并不了解,“文革”后就忘光了。1979年后在热心友人的指导下学了一套“四合一”的48式太极拳,大大提高了我学练太极拳的热情,同时对进一步巩固24式太极拳和学习88式太极拳产生了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着力对陈鑫编写的《陈氏太极拳图说》的历史成因进行分析,提出它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必然产物;独特的社会、时代背景是陈鑫成书的必要条件和外在动力;《陈氏太极拳图说》是保障陈氏太极拳技术理论"纯正"发展的一条主线,对今后太极拳的发展和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此文讨论了《太极拳》网络课件研制的思想与方法并应用在教学实践中,在增强了学生对太极拳的兴趣与学习的积极性的同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以期为今后能够成为一种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技击术是太极拳的精华,没有技击含义的太极拳就不能称之为“拳”,练太极拳只有体用兼备,才可达到武术之上乘。太极推手是练习太极拳技击的一种基本方法,“沾连黏随”作为太极推手技法特点的表现形式贯穿于太极推手的始终,通过深入分析这一技法来进一步揭示太极推手之精妙。  相似文献   

14.
太极拳运动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拳理深邃精密,技法独具风格。文章以太极拳拳理为指导,对太极拳运动“三层九级制”习练标准、方法及太极拳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揭示太极拳运动的内在规律和基本练习法则,即:“明白原理,练熟身法,善于用意,巧于运气”,从而为更加科学有效地指导人们进行太极拳练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2006年是简化太极拳颁布50周年,简化太极拳,五十年的过程,大胆的跨越了传统与现代的时空距离,智慧的诠释了继承和创新的辩证关系。大学的学生身体状况不尽如意,学习简化太极拳,使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真正深入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以一种长线的运动项目在学校里学习开展,走向社会后又能以此为锻炼的手段,保持身体身心的健康。学会打太极拳,弘杨民族传统文化,继承中华民族瑰宝。  相似文献   

16.
太极与瑜伽,同为东方体育文化的璀璨明珠,在养生健身方面各有千秋。针对近年来引发的"瑜伽热",笔者居安思危,从两者的起源、文化背景、动作特点、健身机制、发展状况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旨在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太极拳及其文化,进一步推动太极拳沿着国际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太极拳是一项具有广泛社会价值、功能、健身价值和民族文化特色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的有效举措,可以有效推进亿万学生的阳光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目前,太极拳已经列入国家正式的体育竞赛项目,国家体育总局对太极拳也作了系统的整理和研究,编写了一系列规范、统一的教材,有配套的太极拳书籍、挂图、音像制品等,使太极拳在发扬传统、百花齐放的基础上走上了规范化、系统化的现代体育道路。文章着重分析了如何进行太极拳的教学,使学生通过练习太极拳来增强体质,培养学生兴趣,为终身体育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武魂》于1984年创刊,先后经季刊、双月刊发展成月刊,其始终本着以推动武术遗产的挖掘、继承发展,开展对武术的宣传和学术交流,促进武术运动的普及与提高的办刊宗旨。文章运用数理统计法,文献综述法对《武魂》自1988年至2009年刊载拳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1)1988年至2009年期间,《武魂》刊载拳种数量平稳增长趋势;(2)内家拳刊载数量远远高于其他拳种;(3)内家拳中太极拳刊载数量高于八卦类与形意类数量;(4)技术解析与习拳心得成为拳种刊载重点;(5)拳种连、续现象突出。  相似文献   

19.
论太极拳中的"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太极拳运动是一项集哲理、健身、技击于一身的体育运动,它以弧形的运动轨迹来体现“万变不离其圆“的哲理,本文试论述了太极拳拳理、拳架练习、技击中“圆“的体现,使人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太极拳的实质,以期为太极拳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太极拳是祖国武术宝库中璀璨的明珠,也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传统武术项目之一。其功法疏通经络、调和阴阳、以提高人体调系统“元神”和人体生命活动原动力入手,达到改善身体基本状况的目的。其养生保健功效对于防止和延缓人的骨质疏松,改善微循环、延缓肌肉活动能力的衰退是非常有效、经济实惠且易于接受的健身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