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身体锻炼行为转变的研究源自促进个体健康的研究,身体锻炼行为研究是健康促进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促进身体锻炼行为的研究是这一领域的重要内容。为了解释身体活动行为或者为了说明身体锻炼行为受哪些因素影响,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些身体锻炼行为的理论模型,社会生态行为理论主要考察人和它所处物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相互关系。行为的社会生态学模型主要研究社会文化和物理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考虑个体在行为改变过程中的环境支持。  相似文献   

2.
身体锻炼行为转变的研究源自促进个体健康的研究,身体锻炼行为研究是健康促进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促进身体锻炼行为的研究是这一领域的重要内容。为了解释身体活动行为或者为了说明身体锻炼行为受哪些因素影响,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些身体锻炼行为的理论模型,个人内部理论是其中重要的理论之一。个人内部理论认为锻炼行为的根源首先主要在于个人的控制,用个体对行为的信念、态度和意向来解释意志控制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身体锻炼行为转变的研究源自促进个体健康的研究,身体锻炼行为研究是健康促进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促进身体锻炼行为的研究是这一领域的重要内容。为了解释身体活动行为或者为了说明身体锻炼行为受哪些因素影响,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些身体锻炼行为的理论模型,行为的阶段性改变理论是其中重要的理论之一。行为的阶段性改变模式把行为阶段和过程的概念应用到为了行为的改变而设计的可变程序活动中。这些阶段通过一系列修正行为的活动与行为改变联系在一起,认为修正行为的活动过程就是行为改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身体锻炼行为转变研究源自促进个体健康的研究.促进身体锻炼行为研究是健康促进研究的重要内容.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分析影响大学生身体锻炼的主要因素,确定锻炼倾向、自我认知、锻炼结果认知、外部强化、行动因子,锻炼条件为影响大学生参与身体锻炼的主要内外部因素,并进一步构建促进大学生参与身体锻炼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5.
如何促使个体进行身体锻炼和维持身体锻炼是现代西方国家有关身体锻炼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者把身体锻炼作为一种行为来研究,身体锻炼行为转变的研究源自促进个体健康的研宄.促进身体锻炼行为的研究是健康促进研究的重要内容.为了解释或说明身体锻炼行为受哪些因素影响,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些身体锻炼行为的理论模型.这些理论可以分为个人内部理论、人际理论和环境理论.通过行为转变理论模式的研究可以推理出行之有效的行为干预方法,为行为干预实践提供理论依据.阐述了促进身体锻炼主要的理论模式,并对其进行基本分析,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未来的研究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身体锻炼行为的理论模式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分析、评价了近年来国外在身体锻炼行为领域里的理论模式及其研究结果。涉及的模式包括身体活动参与的理论模式、健康信念模式、合理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是:缺乏身体锻炼活动及其影响因素的准确定义,研究身体锻炼活动的有效方法及可在大范围人口研究中应用的测量工具还没有得到公认,研究对象的广泛性还不够。未来研究在克服以上问题的同时,还应特别注意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环境的不同,重视社会观念对个体锻炼行为的决策或控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运用合理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预测北京市两所高校的199名大学本科学生4周的身体锻炼行为,通过比较研究,探讨个体锻炼参与行为的内部心理机制。结果表明,合理行为理论的态度维度能够对锻炼行为意向产生显著性的影响;计划行为理论提出的行为控制感显著地提高了对锻炼意向的预测水平;社会认知理论对锻炼行为的预测达到了显著性的水平,其中自我效能感和行为自我评价为预测作出了显著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社会经济地位是影响个体身体活动参与的重要社会因素。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分析,检验社会经济地位对不同群体身体活动的影响效应,梳理社会经济地位影响个体身体活动参与的作用路径,发现:(1)社会经济地位对个体的身体活动具有重要影响,但对青少年、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身体活动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2)社会经济地位通过社区环境(体育活动设施、社区学校条件)、家庭因素(家庭物质环境、家庭成员身体活动行为)、久坐行为、超重或肥胖、锻炼动机(锻炼意图、自我效能)等因素对个体身体活动产生影响。(3)当前关于社会经济地位与身体活动关系的研究存在核心概念的界定与测量混乱、社会经济地位影响身体活动的理论构建缺乏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身体活动水平是影响公共健康的重要因素,而提高人们身体活动水平的本质在于干预个体及群体的行为。因此,提高个体或群体身体活动水平有必要对身体活动的干预机制进行研究。本文综述了几种经典理论,分析其在国内外发展情况、在促进身体活动方面的应用情况、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最终综合各项理论,建立了指导、干预个体或群体身体活动的理论框架,为体育工作者、健康相关从业者、政策制定者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身体活动不足或久坐少动的静态生活方式是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参加体育锻炼是促使个体身心健康的重要生活方式。锻炼行为受哪些因素影响,锻炼行为如何解释、说明并预测,锻炼心理学领域有大量理论模型予以解释。其中,时限性自我调节理论(Temporal Self-regulation Theory, TST),作为一种新兴的理论模型被广泛关注。该理论模型是在“意图-行为”模型基础上,强调时间、行为优势和执行功能的一种新模型,在解释个体锻炼行为轨迹可变性时,考虑了自我调节需求。文章从TST模型的概要入手,通过对时间视角、体育活动、行为意图、执行功能、行为优势等理论成分分析及测评方法介绍,提出TST理论在锻炼行为促进领域中的应用及未来发展展望,以期为锻炼行为促进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与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认知科学的发展改变了人们传统的身体认知观念,具身认知的思想逐渐引起研究者的关注与重视,关于身体认知的研究开始朝向具身化方向转变。从人体运动场域的视角,探讨身体运动与身体认知具身性转向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研究认为,身体运动在身体认知与被认知的过程中起到中介和调适作用,身体运动的方式可以映射出身体认知过程的具身性变化。身体运动可分为客观身体运动与现象身体运动两种类型,它们对身体认知的具身性转向起着不同的推动作用。身体运动特有的行为模式反映了身体认知与周围环境的关联性,身体运动的限制作用体现在身体认知表征的特性与范围方面,身体运动的分派特征对身体认知转向中的构成性角色具有证实作用,身体运动的调适功能是身体认知与具身行动之间协调性存在的重要保障。在身体运动对身体认知具身性转向的解释方面,要求身体运动应在身体认知的具身性转向中保持主动,重视身体经验的投射功能,关注身体运动的物理属性与运动方式的决定性作用。将身体运动的相关研究融入到具身认知的范畴,形成完整而有序的研究范式,将有助于解决身体认知研究领域中出现的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以交互作用理论为基础,并结合健康信念理论和自我效能理论,采用锻炼行为交互作用、体质健康信念、自我效能、业余时间体育锻炼5个量表对878名中学生进行抽样调查,试图构建青少年锻炼行为促进模型,并给出科学的干预策略。结果表明:(1)青少年锻炼行为受到学校体育、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3个外因潜在变量和体育教学、学校保障、制度安排、运动认知、家长影响、家庭支持、生活方式、社区体育、体育文化和社会舆论10个内因潜在变量的影响;(2)学校体育、家庭教育、社会环境、自我效能、体质健康信念均对青少年锻炼行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进一步比较得知,学校体育的预测能力最强;(3)学校体育、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对青少年锻炼行为的影响作用不仅具有直接效应,还可以通过体质健康信念和体质健康信念×自我效能产生中介效应,且中介效应量大于直接效应量;(4)对青少年锻炼行为进行干预,从宏观角度,应以社会环境为基础层,家庭教育为发展层,学校体育为创新层进行系统干预;从微观角度,应重视和强化青少年体质健康信念和自我效能教育。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通过对IT行业从业人员体育健身意识状况的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对"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进健康"的认识、对"体育健身功能的认识"等方面的认识情况均不错;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的宣传力度、对"终身体育"的了解情况、"掌握体育健身知识"的情况以及"喜欢体育健身"的情况均较差。  相似文献   

14.
自主供给是中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重要制度创新。基于公共体育服务自愿供给的学理和山西省农户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确定了农户收入、户主政治面貌、受教育程度、村干部任职、认识水平、需求情况、体育锻炼、个体意识、民主状况、社会网络、社会信任等因素影响着农户意愿,而村委会动员能力、村干部任职、认识水平、体育锻炼、个体意识、社会网络等因素影响其供给行为;基于ISM分析,构建了这些因素相互关系的层次结构模型,提出了促进农户参与公共体育服务自主供给的集体决策、需求表达、参与合作、激励约束、声誉惩罚等机制设计。  相似文献   

15.
从个体与人际层面探讨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影响因素及交互关系。以浙江省5所高校115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体育锻炼等级、自我效能、行为态度、行为认知、教师支持以及同伴支持6个量表进行测试,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建模,得到个体与人际水平的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促进模型。结果显示:锻炼自我效能是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促进的重要因素,人际水平中同伴支持能够对大学生的锻炼自我效能产生影响;同伴支持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大于教师支持,教师支持通过大学生体育锻炼认知与态度影响体育行为。研究认为,在针对大学生群体的体育锻炼行为促进中应关注同伴支持的重要作用,以及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体育锻炼行为和行为转变理论模式的嫁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解释了行为转变理论模式在体育锻炼行为中运用的可行性,呈现了我国在体育锻炼行为的阶段性特征领域的研究成果;阐述了行为转变理论模式和体育锻炼行为的合理嫁接,以及这种嫁接所带来的意义,提出了在体育锻炼行为的阶段性特征的研究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陕西省普通高校教师体育锻炼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就目前陕西省普通高校教师体育锻炼行为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目的在于:客观把握陕西省普通高校教师参与体育锻炼行为状况;探索影响其体育锻炼的内外因素;为教育管理决策提供教师参与体育锻炼尽可能充分、详实的第一手资料。主要结论:陕西省普通高校教师对体育锻炼认识客观正确;未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育人口数量缺乏;体育锻炼伙伴选择单一;工作忙、家务忙是阻碍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影响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动机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影响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动机因素出发,试图说明青少年的体育动机是影响其体育行为的内在动力因素。青少年个体内在因素(自我效能、期望价值)、体育兴趣和父母影响是关注的焦点,这些因素对个体的自我认知系统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进而影响其体育锻炼行为。  相似文献   

19.
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心理学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体育锻炼习惯,是个体在健身实践中逐渐形成,且比较稳定的身体锻炼行为。它是终身体育的前提。它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心理过程,并表现出相应的心理特征。学校体育阶段,则是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关键期。  相似文献   

20.
关于社区体育服务概念与几个关系的再认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社会转型期,我国社区体育服务尚缺乏稳定成熟的理论体系,实践中也难以形成稳定的制度化的格局。对社区体育服务的概念、政府行为与社会行为的关系、福利性与经营性的关系、社会化与专业化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有助于促进我国转型期的社区体育服务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