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高校新生运动群体自我价值感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对高校新生运动群体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性别的学生在总体自我价值感、个人取向的一般自我价值感、家庭价值感,社会取向的人际价值感、道德价值感方面存在差异;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总体自我价值感,个人取向的心理价值感,社会取向的心理价值感、家庭价值感方面存在差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社会取向的心理价值感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黄霞  张龙  裴永杰 《体育科技》2013,34(4):156-158
采用《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对不同院校体育专业、性别及城乡学生的自我价值感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总体自我价值感、个人取向的生理价值感、社会取向的生理价值感、社会取向心理价值感以及社会取向道德价值感好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社会取向的人际价值感低于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学生自我价值感部分维度存在着不同程度专业、性别和城乡差异。  相似文献   

3.
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自我价值感是人格的核心部分。大学时代是个体价值观形成与确立的关键期,是自我价值感的体现期和扩展期,同时也是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时期。采用《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对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在总体自我价值感、个人取向的一般自我价值感与特殊自我价值感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中不同性别的学生在总体自我价值感、社会取向的一般自我价值感和特殊自我价值感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中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总体自我价值感、社会取向的自我价值感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集体项目和个人项目的非智力特征分解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讨了对集体运动项目和个人运动项目进行非智力特征分解的可能性。对总共370 名运动员的3 项研究表明,在矛盾情绪表达、一般健康状况、心理——身体症状、社会支持、成就动机、生活满意感、自尊、运动动机和同理心等9 个方面,均未发现集体运动项目和个人运动项目的差异。分析了这一结果的原因,提出训练年限的长度和心理量具的敏感性是今后对运动项目进行心理学非智力特征分解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团体心理训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进个体成员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接纳自我、完善自我,同时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从而达到生理、心理、精神之间关系的平衡和良性发展,而团体心理训练更注重外在条件对个人的有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运用身体吸引力量表、身体价值感量表、一般自尊量表和一般生活满意感量表,对西安和乾县的1237名中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行为及其自我评价的影响调查,运用Spssll.5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有锻炼行为的中学生在各量表上的自我身体评价水平均比无锻炼行为的中学生高;(2)过少的锻炼对身体吸引力评价没有多大的改变,没有锻炼活动的中学生在身体吸引力的评价上与每周锻炼1-2次者之间不存在区别;(3)合适的锻炼时间能够增强中学生时自身的评价能力,每周锻炼次数在3次以上、每次锻炼时间在31 min-45 min 之间对中学生比较合适;(4)学历、性别与地域差异等对中学生自我评价均有不同影响,地域差异是导致中学生自我评价水平不同的可能原因之一,学历与性别不会影响中学生对一般自尊与一般生活满意感的评价,身体吸引力和身体价值感的评价存在性别与社会环境因素取向,男生对身体吸引力与身体价值感的关注度高于女生,初中生对身体吸引力、身体价值感的评价优于高中生.  相似文献   

7.
自我效能感测量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目前自我效能感测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依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提出了解决对策,再以高中学生运动自我效能感的测量为例,对所提出的对策进行验证,证明对策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邹循豪  周国龙 《精武》2012,(28):9-10
运动员心理韧性与运动成绩密切相关。采用胡月琴编制的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对福建省和湖南省284名优秀竞技运动员进行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结果分析显示优秀竞技运动员心理韧性中等偏上;男女运动员在目标专注、情绪控制、家庭支持、人际协助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方差分析显示全国前8名、国内前8名、省及市前8名在情绪控制、家庭支持、人际协助及积极认知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农村生源在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方面优于城市生源;个人项目运动员比团体项目运动员具有更高的心理韧性。  相似文献   

9.
论体育消费心理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消费是大众生活消费的一个重要方面 ,是个人在满足基本的生存消费之后的以追求发展和享受等方面需要的个人消费行为。体育行为一种人类文化形态和现象 ,其伟大意义和价值在于 ,它改造和创造着人类自我的个体生理环境和心理环境 ,使人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所以说 ,体育消费活动就被最能反映人的社会性的文化因素所渗透和制约。体育文化通过体育消费实现其功能 ,体育消费通过文化选择其取向。从一定程度上 ,我们可以认为 ,体育消费本身就是一种文化 ,体育消费行为就是文化行为。本文所分析的即为体育消费群体中多数人所共有的比较稳定的体育消费文化心理现象。1 体育消费价值观的文化规定性体育消费价值观是体育消费群体对体育整体化的评价或价值取向 ,是体育消费者心理结构的核心。它最典型地反映着消费主体所处的文化环境和文化传统对其心理的制约和影响 ,这种作用集中体现在体育消费者对体育这一特殊活动的使用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的评价上 ,同时也规定着体育消费行为的基本特点。据调查表明 ,我国居民体育锻炼 (参与型体育消费 )首选的运动项目是气功、太极拳等民族传统项目 ,这充分表明传统文化对我国体育消费者的行为的影响。体育消费者所追求的是通...  相似文献   

10.
黄晓丽 《体育科技》2010,31(4):89-91,94
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是指由于身体患有不适宜参加剧烈体育运动的急、慢性疾病、或运动器官功能不全、或体型过度肥胖(BMI≥26.5)或瘦弱(BMI〈20)、或体质虚弱的群体,也是当今大学普遍存在的一个群体。由于该群体在生理上具有体质虚弱、体型过度肥胖或瘦弱、身患残疾等特点,不仅造成了该群体体育运动能力的相对低下,也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了自卑、交际范围狭窄、对同学的优点嫉妒等消极的影响,这导致该群体具有体育厌学心理、技能学习的畏难心理体能低下的自卑心理等心理现象。从需要的角度运用社会认知理论探究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育锻炼心理,认为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仍具有满足生理需要的、提高自我效能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满足情感需要等体育锻炼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科技信息时代,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社会阶层结构呈现多元化,物质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价值观转变,这些促使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教师、学生家长要重新认识现代中小学生的发展特征与教育,重新认识教育的性质、政策、目标,重新认识教育观念在中小学阶段开始培养的必要性,重新认识体育与智育、德育、美育的关系,以培养中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念,养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2.
自我调控学习是一种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理论。其强调学生对自我学习的控制和监督。自我调控学习理论包括自我调控学习兴起的背景、自我调控学习的概念与纬度以及自我调控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等。自我调控学习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是受个体认知发展水平制约的。成就目标、任务价值、自我效能感及归因都是影响学生对学习进行自我调控的因素。特别是将其在高校健美操课上运用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运用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归纳法等对榕中学体育寓德于教的现状进行研究,发现目前体育教师寓德于教处于较低水平。由于德育教育内容深、范围广、细节多,教师多觉无从下手,且绝大部分只停留在安全教育的层面,使寓德于教流于形式。结合中学生心理发展及对体育教材教法的梳理,我们提出如下策略与建议:1、结合心理发展特征制定各学年德育渗透目标;2、重视体育课德育渗透的优化途径;3、根据不同教材特点寓德于教。  相似文献   

14.
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合作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春汇 《体育学刊》2005,12(1):111-113
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合作教育强化了学校体育的德育功能,有益于学校体育中德育内容的完善和德育对象的发展。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合作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合作技能和合作道德教育。为实现教育目标,采取的教育策略是:努力克服影响合作的不良意识.坚持以合作教学方式为手段,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合作机会,正确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唐萍 《安徽体育科技》2007,28(3):44-45,98
通过文献资料及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怀化学院2004级新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2年的跟踪调查及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转型期心理健康问题有不同程度的加重,说明学生从中学迈入大学后心理健康水平在下降;来自城镇的大学生经过2年的大学生活,2年前后心理症状存在极显著性差异,他们的心理健康指数有下滑倾向.针对大学生这种现状及影响因素提出一些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陕甘青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素质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特尔菲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陕、甘、青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素质现状进行系统调查和全面、客观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陕甘青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思想道德素质总体较好;科学文化素质偏低;专业能力素质不均衡发展状况;心理品质素质总体水平较弱;身体素质整体呈一般状态。且三省农村中学体育教师之间具体素质指标呈现共性特征。其原因与三省地域、社会、经济、文化的相似性及三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相似的办学模式有关;与其在职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和自我提高意识及行为有关。故文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对策和具体措施以缓解或从根本上扭转陕甘青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素质水平落后于教育改革发展的状态。  相似文献   

17.
现在的中学生耐受挫折的能力较以前大幅度下降,诸多原因影响了中学生的自信心、耐受挫折的能力以及心理的健康成长。学校、家长和教师应运用合理科学的引导方式和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全面提高中学生耐挫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研究充分考虑到个体差异和不同社会环境对锻炼坚持行为的影响,识别了影响体育锻炼坚持的主要心理和行为因素,构建了大学生体育锻炼坚持结构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对模型进行分析和验证,研究结果显示,体育锻炼承诺对大学生体育锻炼坚持影响重要,学校制度因素对于大学生体育锻炼坚持具有较大效果,大学生退出体育锻炼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体育锻炼意图不强。提出以下建议:大学阶段体育教学的核心任务应致力于使大学生形成参与体育锻炼的心理倾向并养成体育锻炼的行为习惯,大学体育教育的核心在于改善大学生的体育偏好而不是过多的强调影响体育锻炼的外因。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抗压力较差的现状,提出运用拓展训练增强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抗压力。认为拓展训练对提高高职学生心理抗压力的作用明显:1)培养社会责任感;2)锻炼意志力;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4)增强情绪调控能力;5)完善心理辅导体系。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中学生身体自我问卷及社会交往能力问卷,测查中学生的身体自我和社会交往状况,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学生的身体自我与社会交往呈正相关,身体自我评价越高的个体,在社会交往上的评分也越高。中学生的相貌特征、运动特征、负面特征可以预测社会交往各个因子;而且,身材特征对社会交往的合作性和自我控制有较大的影响。另外,中学生对性的自我认知会影响到社会交往的主动性和合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