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8 毫秒
1.
新一轮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设置是我国教育的一项重要改革,让中学生接受科学的教育和实践,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课程论的视角,阐述了新一轮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学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和潜在课程是如何在学校体育教学实践中应用的,促进学校体育改革,提高体育课程的质量,推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2.
学校体育课程论的使命与任务的研究与界定,是关系到学科自身科学化发展的重要问题。对其的释义既是判析体育课程真理性存在的问题,也是相关体育课程范畴与结构是否科学的体现。由此探索体育课程论的使命和任务,为体育课程论的学科建构与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健康教育基本内涵的阐释,以及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设置及课程名称的思考认为,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设置,一方面夸大了体育教育在学校健康教育中的作用,而没有给健康教育以应有的独立学科地位,另一方面在内容上缺乏对学校健康教育的整体性认识,并且将体育课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课,造成了广大体育教师的极大困惑,不利于体育课程的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4.
覃勇力 《体育科技》2011,32(1):134-136
调查广西中职学校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现状,包括广西中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形式,体育教师知识状况,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认识程度以及体育设施条件。结果显示:现在广西中职学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模式与条件已经相当滞后,体育与健康课给学生带来的是心理负担,无助于中职学校教育培养人才的要求。对中职学校体育与健康现有课程的改革,将有助于培养健康向上全面发展的劳动者。  相似文献   

5.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科性质及主要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元春 《体育学刊》2002,9(3):132-133
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科学性、人性兼备,以技艺、情意为 主要特征的实践类综合学科,其学科性质的界定及特点的揭示,有助于深化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多元化模式的构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 并于2001年9月,教育部颁布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开始在全国各个实验区进行课程实验;2002年7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发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这些新的体育课程改革方案,标志着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迈向了一个新阶段,将对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会对学校体育原有的课程管理方式、运行机制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学校体育工作者如何适应新形势下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贯彻与执行好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深入开展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是时代赋予各级各类学校体育的使命。 当前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理念、课程价值、课程目标及  相似文献   

7.
骆智明 《体育世界》2014,(3):116-118
旨在运用整体统合的观点来回答体育与健康课程与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是内在关系,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处于学校体育变革的核心;体育与健康课程可以在体育教师的职业生涯中带来可持续的专业发展;体育教师可持续的专业发展反哺学校体育,以期推动体育与健康课程、体育教师、学校体育三者的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8.
《体育师友》2020,(4):1-3
自1903年中国学校出现具有现代学科意义的体育课程以来,多元化的两极摇摆始终未曾消亡,即向两个极端不断震荡的"钟摆现象"贯穿于体育学科百年发展的历程。学科向度与生活向度是教育研究中不容忽视的两个重要向度,也是学校体育课程近百年来摆动的两极。历史上我国体育教育先是轻学科、重生活,后又转变为重学科、轻生活,直至新世纪才随着基础教育改革逐渐走向融合之路。文章从学校体育课程的学科向度与生活向度的历史溯源出发,对二维视角下学校体育课程的"钟摆现象"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从理论和实践上阐明了两者不断融合的历史趋势。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学校体育》:伴随我国改革开放发展历程,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同样也在探索中不断突破,在突破中不断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推动下,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体育教研室的努力下,北京市学校体育教育特别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作为北京市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亲历者、见证者、参与者,请您谈谈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发展情况(包括课程  相似文献   

10.
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探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的学科综合是现代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从教育思想,课程构建及社会教育3个层面探讨体育健康教育的基本含义,提出健康是体育内在本质和外在形式相互统一的尺度的观点,并从科学与人文价值统一的角度阐述了体育健康教育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1.
<正>研讨背景: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术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体育教师承担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者和执行者。结合体育学科的特点,通过课程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大课间)、课余运动训练、运动竞赛等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与道德作风,并以  相似文献   

12.
中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百年演进给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今年是中国体育课程诞辰一百周年。制定《奏定学堂章程》的先人们,也许不会想到当年的“体操科”,如今已发展成为有几十万人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为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中国的学校体育与体育课程,经过了一百年的风风雨雨,几经彷徨,几经探索,终于发展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一门日臻成熟的学科。有什么样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就有什么样的学校体育实践。从事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工作的许多仁人志士,长期以来都在探索确立既符合自己民族特点又符合世界学校体育发展趋势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都提…  相似文献   

13.
<正>由于体育与健康课是学校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的学科课程之一,又是学生在学校进行体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因此制订体育与健康教学工作计划十分重要。教学工作计划是依据课程标准各学段领域(暂且称为领  相似文献   

14.
学校体育的首要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健康,而影响健康的因素是很多的,体育无法解决健康的全部问题。作为学科教育,体育与健康结合,或重新构建一门包括体育、健康教育(含心理健康、卫生保健)等内容的综合性《体育与健康》学科,这是我们所面临的难题。这涉及到教育指导思想、课程设置  相似文献   

15.
体育与健康课程生态意义的呈现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芳 《湖北体育科技》2008,27(2):150-152
体育生态化的实现离不开学校体育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发展。解读课程中所蕴含的生态意义,有助于人们提高对体育与健康以及生态体育的了解和认识。指出课程中现存的生态缺失并提出具体建议,为促进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校体育生态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对学生发展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的深入,基于以人为本,全面关注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的体育课程模式和教学范式研究,成为当前学校体育研究的热点主题,而"有意义的学习经历"成为研究的主要语境。为进一步推进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促进区域内广大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近年来笔者承担了无锡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  相似文献   

17.
<正>为进一步推动体育课程改革,不断提高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质量,更好地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由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体育教育)主办,西南大学体育学院承办,重庆市教育学会体育卫生专业委员会等协办的"核心素养下‘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教学研讨——第四届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体育教育)大会"于2017年12月21-23日在重庆市西南大学召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  相似文献   

18.
赵娇艳 《当代体育科技》2020,(11):142-142,144
2017年,我国颁布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正式提出我国体育与健康学科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从而将我国体育课程改革推向新的阶段。本文将基于目前世界范围内发展较好的SPARK课程模式,利用文献资料法来分析如何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更好地融合到体育课程当中,从而推动体育课程改革走向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9.
<正>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是《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17年版)》)[1]中最重要的概念,也是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和发展的灵魂。本课程要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和价值,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引领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学业质量、教学方式、学习评价等,换言之,本课程所有的教学环节都要紧紧围绕学科核心素养进行设计和实践。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演绎等方法,对“双减”政策助推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学科逻辑、现存问题与优化策略进行探究。研究认为:“双减”政策筑牢学校体育“全面育人”的学科归旨、深化学校体育“具身实践”的学科特质、确定学校体育“健康促进”的学科功能;在“双减”政策助推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受到应试化教育体制、制式化教学方式、单一化课程内容的影响,同时面临学科归旨偏移、学科特质畸化、学科功能受限的问题。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需借助“双减”政策契机,在加强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的基础上,通过体育引领诸育融合、落实“教会勤练常赛”、推进健康教育改革方式,助推学校体育实践回归学科归旨、阐扬学科特质、彰显学科功能,以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全面育人价值、具身实践成效、健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