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KDL是知之(Knowit)、行之(Do it)、乐之(Love it)三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知之"是要懂运动文化,"行之"是要有运动能力,"乐之"是要热衷于运动。知之、行之、乐之是K DL体育与健康课程搭建的课程目标[1],与《王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一脉相承,是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化。K DL用汉语拼音来翻译,也可理解成"快""得""乐",经过长期的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恰好是对KDL体育与健康课程理念的新理解,其中"快"指向教学效率,"得"体现在教学结果,"乐"体现了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2.
体育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一样,也有固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但体育教学又不同于其他课程教学,它具有更广泛的活动空间和独特的教学方式。经过多年实践,笔者认为,把"教"与"玩"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中国学校体育》2020,(7):70-71
<正>体育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练赛"的优化、联动、协同发展,最终形成"学练赛"一体化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学练赛"一体化是在世界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践行"学生本位""能力本位"课程体系下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主要表现在运动技能的"运用能力"方面,以"能力为先"作为价值导向,"学练赛"一体化视角下的体育课堂评价必然要为实现这一价值而发挥其功能。一、厘清"学""练""赛"三者关系,明晰学练路径,探索学练模式关于"如何认识一体化视角下学  相似文献   

4.
<正>高中生年龄基本处于16~18岁的阶段,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自主学习能力非常重要。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的真正含义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是为了学","教是为了不教"。传统的"讲解—示范—练习"教学模式,忽视了  相似文献   

5.
"选课走班"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学校规定的范围内选择学习的内容,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选课走班"教学方式也常常被用于教学中,初中体育就运用了此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兴趣,还能够帮助学生身体得到良好的锻炼。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要求小学体育应重视激发和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对运动技能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能过分地要求和追求,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小学体育"悦动课堂"其实质是践行小学体育新课程理念,倡导符合小学生身心和个性的发展性体育教学思想。小学体育"悦动课堂"教学,不但可以很好地将学生潜在的运动兴趣激发出来,使学生在"悦动课堂"中学习体育知识,掌握运动技能,而且还可以提升和发展学生体能,使小学体育教学更凸显快乐高效。笔者结合小学体育教学实践,就小学体育如何实施"悦动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谈几点实践与体会。  相似文献   

7.
《中国学校体育》2020,(8):67-69
<正>面对复杂的动作技能体系和运动技能体系,如何理解其实用性和局限性,是需要深入了解运动特性之后才能做出决定的[1]。对于动作技能和运动技能合理化教学判断依据的是教学接近运动特性。如,球类教学需要将技术植入到比赛情境中,才能让学生活学活用,通过比赛情境灵活运用技术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操作性动作技能。教师需要通过合理化、巧妙化的设计将操作性动作技能镶入"五学"课堂(指"学情""学理""学材""学程"和"学评"),"五学"能够激活真实运动情境,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学校体育》:您认为"教体结合"的指导思想与内涵是什么?陈伟强:"掖县会议"时的"教体结合"的指导思想与现在的"教体结合"的指导思想有所不同,"掖县会议"的指导思想更多地从课余训练向目标培养突破,简单地说,就是从课余训练转变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较高运动技能的优秀人才。随着时代的发展,"教体结合"的指导思想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不仅是从课余训练转变成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  相似文献   

9.
任洁 《中华武术》2024,(2):76-77+81
新的教育形势下,小学体育教学中田径运动越来越占有重要而突出的地位。田径运动在小学体育中的作用是明确教学指向、组织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小学体育教学需要全面满足学生实际需求,不仅要注重学生文化知识水平的培养,也要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田径运动项目是体育运动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当注重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够在此过程中努力提高自身各项运动技能,激起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实现小学体育教学课堂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中国学校体育》2020,(2):32-33
<正>当下,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练"与"赛(评)",或只注重了学生的"练"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与"赛(评)",从而导致了"学""练""赛(评)"脱节或分离,出现了体育课成"训练课"等不良现象,"教教材""轻能力"等弊端屡见不鲜。如何落实"教材三个一",实现"学、练、赛(评)"课堂教学实践的一致性,让学科核心素养能真正落实在课堂上,笔者结合2019年12月在浙江省温州乐清育英学校举行的温州市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学校体育》杂志《案例研析》栏目自创建以来,不断摸索着对体育教育教学中的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有效的研讨,特别是以"动作"为基础展开的系列单元构建研讨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技能主题""大运动观""内容体系一体化""运动学习""动作技能"等的提出,为体育教学的科学化展开起了较好的引领作用。本期研讨的"转身"课时教学计划,更是让人感到欣慰,提出这样好的话题,显示出了一线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门学科,体育教学与其它课程教学一样,也有其固定的教学内容和一定的教学方法。但体育教学又不同于其它课程教学,它具有更广泛的活动空间和独特的教学方式。经过多年实践,我认为,把“教”与“玩”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是推进素质教育向前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中国学校体育》2014,(Z1):71-72
<正>案例背景立定跳远是学校体育教育中的一项主要内容,它贯穿于小学至大学的体育教学之中。然而传统的立定跳远教学却以标准的运动竞技为准绳,追求的是标准竞技运动中的技能与技术,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兴趣的激发,更忽略了"以生为本"实施教学。教学的形式与方法单一枯燥,根本谈不上什么趣味性和自主性。本案例教学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将立定跳远融入到游戏当中,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乐、玩中练,达到了有效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4.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体育教学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而田径教学作为小学体育教学中重要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运动协调能力的发展以及运动机能的增强具有促进作用。但是田径教学与训练的过程单一、枯燥,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训练积极性,不利于小学体育田径教学效率的提升。而“快乐体育”是在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提出的一项新型的教学理念,不仅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同时也丰富了小学体育教学的形式。因此,教师就应将“快乐体育”的教学理念贯彻到田径教学的活动之中,在充分实施的过程中,实现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正>一、观课启示(一)玩中促学是保障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课程在充分发挥教师教学过程中主导作用的同时,十分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在小学阶段,要注重体育游戏学习,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整个教学过程,教师紧紧围绕彩带、彩球展  相似文献   

16.
作为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体育不仅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运动习惯和技能,亦是助力教师推动小学生德育工作的有力补充。文章以"体育与德育教学的结合"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从目标激励、情感引导、环境熏陶、实践立品四个角度予以论述,以期为从事小学体育教学的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正>《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学习的方法,并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其实,在小学到初中,直至高中阶段,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教师的教是为了指导学生更好的学习体育知识与技能,如果没有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体育",仅仅是一些技术动作,说明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更多需要教师培养的是体育学习中学习的方式,使学生们真正能够自主学习,能够和  相似文献   

18.
网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身体协调能力,在小学组织短式网球教学符合我国"阳光体育"要求,是我国现代化个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短式网球作为传统体育教学项目的补充,课程设计过程中更应注意校本课程的合理性,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授课时需要结合小学生心理与生理特点,优化上课内容,提高学生对网球学习兴趣。本文主要分析了构建小学短式网球校本课程意义与实际策略,希望可以提升学校体育教学水准。  相似文献   

19.
杨矞 《当代体育科技》2020,(12):167-168
本文以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实践探究为主要内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中学体育一体化教学意义、一体化体育教学实施必要性、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对策为主要依据,首先分析了是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期待、是调整课程教学依据的根本期待、质量检测是统一的期待,其次从将体育"教""练""赛"结合起来、满足体育教学课程需求、注重强调纵向衔接及系统性、一体化提倡横向一致性把握基本规律、一体化教学要求内在统一以及稳定性、一体化课程教学注重形式多样化、一体化课程建设可以提升学生体育素养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其目的在于提升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一体化课程建设效果,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0.
《中国学校体育》2020,(9):19-21
<正>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长期多采用自然班级授课制,这种形式便于组织、便于排课,便于管理等诸多有利因素,但容易造成"大统一""一刀切"的教学,不利于基于学情分层授课,尤其难以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及运动需求,直接影响学生对体育的学习效果,1~2项运动技能难以掌握,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运动能力更难以形成。为进一步深化体育课程改革,充分发挥新时期体育课程服务于学生的发展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