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相较于现代搏击的"擂台文化"而言,当代传统武术所推求的"比试文化"是其"打"之存在的应然表达。以传统武术"打"的技术行为为研究的逻辑起点,采用二元论的思维模式将传统武术与现代搏击进行比较,来解译传统武术为何"不能打"的现实关切,并阐发何为传统武术之"打"的实然表达。研究认为,传统武术"练"和"战"的二元分离,是其"打"之能力式微的关键所在;传统武术"比试文化"和"擂台文化"的二元对立,将其与现代搏击放置在"二律背反"之中;对传统武术"能打"和"不能打"的二元认知,是我们理性看待传统武术"能打与否"的"第三只眼"。  相似文献   

2.
武华彦 《精武》2004,(1):4-7
六手翻短小精悍,编排巧妙,技法丰富,易学好用,集八极拳搏击术之大成,实用价值很高。为使武术爱好者完整地学练六手翻,笔者把此拳分作单练、对接和秘技三大部分,介绍出来,以供广大读者研习。 单练六手翻时,要注意突出八极拳的主要特点,还要表现六手翻的独到之处。八极拳谚说:“学会六手翻,打架把人掀。”六手翻主要目的是把人摔倒,手法以六大开(顶、抱、单、提、挎、撞)中的“挎”为主,所以要重点把出现次数较多的“圈挎”、“翻挎”练好。六手翻的单打练熟了,对接就容易了,技法运用就能得心应手,在实战中就能发挥出威力。  相似文献   

3.
赵祯永  佟贵春 《精武》2009,(1):29-29
拳谚有“下打七成上打三”之说,语虽简俗,却揭示了一个道理:在搏击实战当中,下盘功夫与上盘功夫相比更为重要。比如与敌交战时,我上盘即使失手亦可继续周旋且仍有取胜之可能,但如脚下一乱,则往往败局已定,所以大多数搏击术,都极重视下盘功夫的练习。  相似文献   

4.
“健康而无畏”是MT--X推崇的口号,这项运动可以让你全身得到调整。在MT--X的训练过程中,泰国搏击元素会慢慢融入其中。手脚并用击打泰垫和沙袋,可以为你的健康养生注入新的特点。在拳击运动中,采用拳击跟打策略,然后在对抗训练中运用这些技术,脂肪会在不经意间神奇地燃烧掉。然后综合核心控制技巧和力量训练,使它成为你自己的训练体系。  相似文献   

5.
孙洪刚 《武当》2004,(5):42-42
街头御敌是指我们平时在路边、广场、街头巷尾等处,面对歹徒,与之拳打脚踢、厮杀御敌的一种搏击形式,是对我们平时所学各种搏击功夫的一种真实检验。街头御敌不同于任何形式的散打搏击比赛,街头御敌没有任何的规则限制和纪律约束,一切都由自己操纵,想怎样打就怎样打,想打对方什么部位就  相似文献   

6.
马虹 《中华武术》2002,(10):22-23
总述 此式以对付右侧之敌为主。引而后发,再引()再发。全式体现边引化边发放,先引化再发放,两者互为其根。化中含发,发中有化,化打相济。 动作一 敌人从我右侧,双手抓我右臂施推按之劲,欲将我按瘪推出或推倒。我即乘势右臂下沉划弧随身左  相似文献   

7.
郭树璞 《武当》2004,(8):7-7
武当拳身法示要,是节选于我老师河北省沧州有名武师郭晋武讲的武术秘诀。老师讲,武当拳法在与敌搏击时,身法最为重要。身法之关键,须于手足之动作灵通一气,进退有方,躲避得机,起落如式,变化迟速,不失其矫捷敏快之法。如是,法术完备,应用得力:拳谚日:“何为打,何为顾,打即顾,顾即打,发手便是:何为闪,何为  相似文献   

8.
史明 《精武》2004,(5):28-29
地功门不但讲究手脚并用、拿打相合、擒跌相辅,更讲究周身合一、以我为主。在技击搏斗中,手法为先,两人争斗,腕部尤为重要。故临阵御敌,首赖手腕关节的灵活运转和变化。出手用招,腕部为前锋,近身时极易被拿受制,是擒拿术中的重点擒拿目标。腕关节一旦受制于人,整个手臂即失去反抗能力。故经常习练脱腕之术,可为实战打下良好的基础,习搏击者不可不知。  相似文献   

9.
说说我们的“散打”队房沛提起咱们国家男女排球队您一定不会陌生的,可我要跟您说“散打队”。恐怕你想到的一定是那种拳打脚踢的搏击。朋友,您想错了,我说的“散打队”也是排球队的一种。排球一散打?别急,您听我慢慢地讲讲我们的“散打队”。我们这个队在黑龙江省绥...  相似文献   

10.
高峰 《武当》2004,(3):40-42
本人通过近二十年研修各派武学之精华,吸取道门实战功夫之秘技,研创出对敌之进攻能达到本能反应的八卦手攻防技法,敌不论用何种技法皆难击中我,而我却可用任何技法在任何角度轻松击中敌  相似文献   

11.
车星辰  张永清 《精武》2004,(6):40-42
西北疯魔棍在技击格斗的实际应用中一般分初、中、高三个层次(当然每个层次之间并无十分严格明显的界线)。初级层次一般是“先防后攻”(即先挡开对方的兵器再进攻);中级层次是“攻防合一”(即在防守对方兵器的同时顺着劲路直接攻击对方,防守与进攻之间毫无断续,一气呵成);高级层次是“不招不架”(即在对方持械进攻的同时,我不与对方的兵器相接,利用灵活的步法与身法“随闪即进”,直接攻击对方持械之手臂部位或其它部位,此即通常所说“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相似文献   

12.
培养新反射系统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太极内劲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就是要建立一个新的条件反射系统。以前是人家一打你.你就紧张,会用手或其他方法去招架,这是自然反应.但这个反应是错的。现在修炼太极拳内劲,一遇到人家给你力量时,你首先不能形成对抗的力量。王宗岳《太极拳论》说: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率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所为也。就是说这个自然的反应不是通过学习去掌握的,任何人.从来没有学过技  相似文献   

13.
《精武》2010,(3):20-21
问:有人说巴西的格雷西最适合街头打斗,你怎么看,韩先生? 答:在格雷西冒出来之前,徒手格斗界普遍存在打与摔分家的事实,练拳击、泰拳、空手道、自由搏击的拳手不适应摔,专攻摔跤、柔道的人难以招架打。格雷西一出现,格斗赛场打摔分家的局面为之改观,格雷西打摔皆应,拳打脚踢不怕,摔更难不住他,这才是真正的综合性格斗。有人说格雷西擅长的还是摔(包括地面技),但格雷西的摔是融于拳打脚踢的摔,不像柔道、摔跤,  相似文献   

14.
邱郁 《精武》2006,(11):46-47
《剑经》是俞大猷的经典名著,是中国武术史上第一部理明法备、科学实用的武术技击专著。《剑经》在中国武术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国武术已经达到成熟阶段。后人发,先人至;顺人之势,借人之力;旧力略过,新力未发传统武术中非常强调以快打慢,主动进攻,而俞大猷在《剑经》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这一原理和“拍位”说是相通的,因为“拍位”技术恰是在对方进攻后给予反击,并在对方未对我造成伤害时击中对方,这正是后发先胜、以迂为直的用兵原理。后发先至,指的是快速抢攻的战术法则,也就是“彼微动,我先动”之义。当对方一发出进攻信号时,我就立即抢先进击,使其措手不及,以快打慢。在实战搏击中,如何能做到“后人  相似文献   

15.
前辈高手跟你练的不是一种东西武术的练法有很多种,其中有对有错。怎么分辨对错呢?看实战。若你练了能打,你的练法就是对的;反之你的练法就是错的。我之所以给大家推荐这种简单的分辨方法,是因为不少人发现自己练了不能打时,往往归咎于自己用功不够,而没有想是  相似文献   

16.
陈其遒 《羽毛球》2020,(2):84-85
所谓"斯多葛控制二分法",意思是指在生活中有些事情是你能够控制的,有些事情你是控制不了的,而你应该只关注你能控制的东西。美国基督教神学家尼布尔曾在19世纪30年代写过一段《宁静祷文》(以下是维基百科收录的洪宋弦的译文):神啊,请赐与我宁静,好让我能接受,我无法改变的事情;请赐与我勇气,好让我能改变,我能去改变的事情;请赐与我睿智,好让我能区别,以上这两者的不同。  相似文献   

17.
武兵 《武当》2007,(6):31-33
钩手是武术实战中一种常用的技法,其手型是将五指第一指节相并捏拢在一起,并有屈腕与直腕之分。钩手搏击着力点通常分为钩尖、钩顶、钩腕和钩指等部  相似文献   

18.
韩起  王森  李欣 《精武》2011,(1):18-19
谈宁秋离 前些时候宁秋离来天津,我跟他说:"谁练你的东西,他得先学会搏击,不会搏击的人练残道,练了也没用。"他同意了。  相似文献   

19.
“在正式比赛中,你希望碰到什么样的对手?”“没有什么希望和不希望的说法。我不会因为对手不算出名而轻视他:也不会因为对手是知名选手而害怕和退缩——不管面对的是谁,尽力!”“今年的ESWC你会参加吗?”“当然会,能打多好就打多好!”上面是我在ACON5的决赛前和竺励(cola,girl)的一小段谈话。这个看上去普普通通的女孩带给我一种东西叫做“坚强”,跟她在一起谈话,你会感觉自己都信心倍增——她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相似文献   

20.
在力量型球手称雄网坛的当今,辛吉斯的脱颖而出,表明了另一条成功之道。美国著名网坛宿将克里斯·埃弗特(Chrie Evert)评论说:如果你没有致命的武器,只要稳健与多变也能取胜。辛吉斯技术全面,能打各种类型的球,击球稳健而又不可预测;步法轻松自如、从容不迫;思维敏捷能提前想到下一个及再下一个球该怎么打,善于利用每一寸场地。 现在再来看看美国优秀女球手玛丽·娇·费尔南德兹谈她的取胜之道:要成为一个能获胜的球员,必须掌握比赛的全面技术,就是你应该能使球的旋转、速度、深度、弧线及战术变化多端。无论你是一个职业球手还是一个俱乐部球员,在竞赛中具有这种多变性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