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体育强国建设中青少年体育发展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青少年体质连续下降的现实语境下,阐述体育强国建设中青少年体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及举措。提出体育强国建设中青少年体育发展方略:强化政府依法行政;务实学校体育的主体地位;构筑青少年体质下降的边防线;建构青少年体育服务和保障体系;加强青少年体育法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青少年体育工作,需要深刻认识青少年体育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体育强国中的标志意义。通过科学规划、精准施策,将青少年身心健康作为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使命,将青少年体育作为体育强国的重要工程,为体育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牢基石。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平台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是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的责任主体,提升公共体育服务水平,满足青少年不断增长的体育需求,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各级政府应关心、重视青少年体育的发展,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做大、做强学校体育,打造"阳光体育运动"品牌,为青少年搭建网络式、信息化健身平台,提供便捷的体育参与及全程跟踪式的健身评价,不断完善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4.
建成体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加快体育强国建设需确定体育强国建设的优先发展领域。研究分析、梳理了青少年体育与学校体育战略重点地位的政策法规依据,通过对青少年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关系辨析,提出学校体育应是优先发展领域的基本认识,并针对体育强国建设的五大战略任务,论述了优先发展学校体育是建成体育强国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5.
探讨乌兹别克斯坦青少年体育的发展,为我国青少年体育的发展提供借鉴。结论:乌兹别克斯坦青少年体育分层次进行体育教育和比赛,分为小学生、中学生以及大学生体育运动比赛。多层次的体育运动体系推动了体育事业的发展。建议:对政府在青少年体育发展中的地位依法进行强化;对学校体育的主体地位加以巩固;建构青少年体育服务保障体系;加强青少年体育法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6.
缪佳 《体育科研》2014,(1):25-27
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更是建设强国的关键.和竞技体育承担建设强国任务相比,青少年的健康对建设强国更有直接的意义.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竞技体育的改革创新,就是要更加全面地认识竞技体育的社会价值,使竞技体育从为国争光拓展到为大众体育服务;竞技体育的发展应和促进青少年的健康保持一致;竞技体育应成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强化学校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健康中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学校体育的核心是体育教学,只有加强体育课堂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才能有效增强青少年身体素质;同时要坚持培养兴趣与提高技能相促进,逐步提高运动水平,为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体育文化的发展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体育文化作为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体育强国建设中起着重要的助推作用.我国体育文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繁荣发展,有力推动了我国建设体育强国的步伐.面对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战略构想,对我国体育文化的发展提出弘扬民族性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运用运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剖析中国成为体育强国的梦想与现实,着重探讨学校体育在"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中的地位与作用,总结和分析已经取得的成果及差距,坚定中国终会成为体育强国的信心,思考中国学校体育教育今后发展方向.研究认为,学校体育教育的当务之急,应研究探讨可操作性对策,改善并提高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素质,提高运动能力,是实现体育强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体育强国"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期我国体育工作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其体质健康水平的促进是体育强国实现的重要使命.在此视域下,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对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所处现实困境进行剖析.针对困境问题,提出相应...  相似文献   

11.
"群众体育"与"社会体育"--体育普及的两种不同形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群众体育”与“社会体育”是社会主义不同历史阶段的产物,分别代表着社会转型和经济体制转轨前后两种不同的体育普及形态。系统地认识和比较了“群众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形态特征,以及两种体育形态更替转换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由体育美学的视角审视阳光体育,从"阳光体育"的身体健康美,"阳光体育"的游戏运动美,"阳光体育"的精神品格美,"阳光体育"的人文和谐美等方面,研究探讨"阳光体育"的体育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13.
1985年,美国人类学者勃兰恰德(Kendall Blanchard)和切斯卡(Alyce Tayce Cheska)的著作《体育人类学》(The An-thropology of Sport An Introduction,有人也翻译为《竞技人类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体育人类学这一学科体系的正式建立。该书是以文化人类学、社会学及历史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当前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状况的宏观把握,从文化学与哲学的视角切入,提出新时期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应该在积极建设体育文化的基础上重视体育文明观念的树立。本研究揭示体育文明的内在机理着重围绕着三个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从“运动制胜”到“运动致趣”向俗回转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行运动技术学科的教材研究中,运动项目教材的建构以"运动制胜"为出发点,很少涉及运动兴趣培养和运动快乐获得问题,其原因是受早年竞技体育教学观和机械还原方法论的影响。基于运动项目教学理念的思考,对"运动制胜"与"运动致趣"的关系进行探讨。提出在当前教学目标多元化的现实社会,除专业运动队外,均应在大体育观下以"运动致趣"作为体育教学的终极目标,"转俗成真"的运动项目教材研究要"向俗回转",建构适应多元教学目标需要和学以致用的教学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16.
细细咀嚼90年代后颁布的我国中小学体育大纲的话,就可以发现这样两个变化,其一是课程名称的变化,其二是对体育课程的规定、体育理念及课程标准的细化,也可以说是体育教育思想的变化。以体育目的———任务关系①为例来说明的话,“任务”(全面锻炼身体、掌握三基、思想品德教育)应该是执行者(学生)接受指令,并通过行动来完成“任务”,从而达到要求者(国家)的“目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也就是说,国家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属于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具体到学校体育的话,就形成了“增强体质”为主的体育教育观,进而形成以“…  相似文献   

17.
对Joy Standeven与Paul De Knop《体育旅游》(Sport Tourism)进行翻译和研究,对其主要内容、学术成就与存在不足进行评析。《体育旅游》一书对我国体育旅游理论研究和体育旅游市场开发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体育仲裁制度是我国体育纠纷解决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一直处于缺位状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体育法》)修改背景下新增体育仲裁章的立法思路进行梳理。从现行的整个法律体系来看,我国体育仲裁立法主要有直接立法、授权立法和修改法律 3.种立法路径,而对比分析后,发现《体育法》新增体育仲裁章为我国初建体育仲裁制度的最优选择 ;并以此为前提,结合《体育法》的地位是体育基本法,认为作为《体育法》的内在组成部分之一的体育仲裁章,其地位是体育仲裁基本章 ;进而梳理了我国体育仲裁制度建设的立法思路,包括体育仲裁立法的指导思想、目标与路径、立法衔接、立法内容等,并对体育仲裁制度进行了初期设计,以建设独立的体育仲裁制度  相似文献   

19.
我国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阻滞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与美国SPARK项目的比较探讨中国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阻滞因素与对策,期望对"阳光体育运动"长期和有效地开展起到借鉴作用。中国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阻滞因素与解决的对策是:运动能力早期性与持续性的统一;整体性与个体性的发展;传统教学内容和现代教学内容的融合;体育课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互相促进;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相辅相成;运动竞技性与健身性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20.
关于“体育产业”界定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结合物质资料生产劳动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劳动者的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这三个简单要素,认为体育服务产品的生产也具备这三个要素.体育产业从经济学角度讲应该是指体育服务业,即体育产业是通过对体育本位功能的开发,为了满足社会对健康劳动力的需求、满足民众的健身和娱乐需求,而专门从事体育服务生产和经营的产业部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