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城市的作用日益突出。城市经济重要性的提高,使城市竞争力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在梳理了城市竞争力理论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基础之上,分析了城市竞争力的内涵和体育赛事产业对城市竞争力影响的机制,并通过对悉尼、北京奥运会的实例研究,分别从奥运会对主办城市的经济效应、产业结构效应和品牌效应三个方面对体育赛事产业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体育赛事作为一种文化丰富了城市文化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同时,体育赛事的举办必将影响城市文化核心竞争力结构的重构.具体体现为:体育赛事物质文化、体育赛事产业文化、体育赛事制度文化、体育赛事的精神文化对城市文化核心竞争力的影响.提出从城市文化发展战略、突出城市文化优势、科学规划体育赛事、加强赛事文化与举办城市文化的融合提升城市文化核心竞争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归纳演绎等研究方法,从产业关系的视角分析了体育赛事定义,阐明了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影响,突出大型体育赛事对人们体育价值观、文化与经济等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7年来,以中国女排为代表的大型体育赛事等的连续触媒,在加快城市经济发展和加速城市产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时催生出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感召力,吸引着大众观看体育赛事、参与体育,继而通过价值取向、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精神文化影响社会大众意识,改变社会观念。文章主要于三个层面阐述:①城市文化层面:让宁波拥有一张响亮的城市名片,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作为城市发展的硬支撑和硬资源,丰富城市文化旅游的内涵。②大众社会层面:娱乐大众、丰富大众文化生活,激励社会大众积极向上,扩大社会就业。③城市经济层面:加速商业活动、吸引投资,催生产业链形成,加快产业空间集聚,进而推动城市产业调整、产业升级,促进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丰富大型体育赛事选择与评估的理论与方法,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对赛事举办与体育城市国际竞争力的关系进行了探索。利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大型体育赛事举办意义和世界城市网络研究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城市国际体育赛事网络的概念,整理出赛事网络指数和联系度的计算公式,并以上海6大品牌赛事为样本考察国际赛事网络关系,认为运动项目的国际化、商业化程度、赛事的等级和影响力,以及赛事价值链体系的完整性是城市影响国际体育赛事网络联系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陈峰 《体育与科学》2011,32(4):60-65
大型国际体育赛事,是在城市全球化深入影响以及全球城市治理转型的双重背景下,产生的以提高城市竞争力为目的的现代城市建设的助推手段之一。在全球化过程营造的日益蓬勃发展的城市建设中,被誉为城市空间增长的大型国际体育赛事活动将随着全球性的体育产业经济转移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开展。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会对现代城市建设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其表现特征为: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的举办将为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和体育事业的建设注入新的活力,能够显著地促进城市体育场馆设施的进步和完善,体现了现代城市建设的综合实力,在增强城市建设国际影响力、带动城市消费市场以及产业发展的同时,还提高了城市居民文化体育生活水平及文明素养,从而全面提升了举办城市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以“举办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经营城市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为逻辑起点,在对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界定的基础上,以广州市为例,论述了政府选择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宏观制约因素,以及国际大型体育赛事本身对政府在选择上的制约。1.制约政府选择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宏观因素国际大型体育赛事有很多形式,每一个都对现代城市文化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城市文化的形成和巩固、城市知名度的提高和巩固、市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等方面,都显示着它们的巨大作用。但是,一个城市在选择国际大型体育赛事时,要受到很多宏观因素的制约,具体有以下四个:城市…  相似文献   

8.
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的互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已是衡量社会发展进步的一项重要标志,举办国际或国家级体育赛事成为了我国各大城市以及中小城市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知名度、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各级城市举办体育赛事,形成了体育赛事热.研究从"体育赛事热"现象出发,以近年来国内举办的相关体育赛事为典型案例,分析体育赛事的举办对于城市发展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因素的正、负效应及表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互动的相应策略,为实现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的互动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在全媒体时代,转播技术的提升与网络空间全球化推动了职业体育赛事转播产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由此选择职业体育赛事转播方面进行分析。在职业体育赛事转播双边市场中,基于媒介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与转播权概念,对职业体育赛事转播产品概念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学相关理论、信息产品及媒介产品特殊性,总结出职业体育赛事转播产品在不同交易市场的公共性强弱程度不一样,进而分析转播产品在市场上的生产成本结构与生产特点,以此为我国职业体育赛事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借鉴,并在世界职业体育赛事中获得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0.
体育赛事作为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一项具有典型投入—产出性的生产活动,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已成为客观事实。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从产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网络经济学的研究视角解释体育赛事现象的若干研究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运用经济学原理,通过文献资料调研、专家咨询、资料整理、对比分析法,对我国体育产业近几年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我国体育产业与西方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做了对比,找出差距并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观点———利用奥运金牌之优势,加强核心体育产业建设;提高其竞争力,优化体育产业的资源配置,拓宽体育产业的投资融资渠道,加强体育产业法制建设,以期获得体育产业在经济全球化中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2.
中、外体育产业竞争态势与战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经济学原理,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对比分析法,阐述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体育产业与西方发达国家在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竞争中处于非对称性竞争状态,使得我国的体育产业过早地进入低水平稳定态,并在低水平稳定态中徘徊,进一步导致中国在体育产业全球化背景中规则制定能力的逐渐丧失和体育产业国际竞争力不断下降。为改变这种局面,中国应根据其国情,利用奥运金牌之优势,加强对重点体育项目的支持,优化体育产业的资源配置,理性开发“金牌产业”之战略,以期获得体育产业在经济全球化中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及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分别从陕西省、西部地区及全国等不同区域视角,并借鉴区域产业比较优势理论,以我国第十、十一及十二届全运会运动成绩为主要依据,对陕西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进行研究。根据研究结果,得出陕西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及其发展特征,并提出陕西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培育的相关思路。  相似文献   

14.
南宁市大力发展竞赛表演业,引发国内外媒体关注,塑造城市形象上升,吸引其它相关产业集聚形成聚集效应,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增加城市收益,进而推动市场对竞赛表演的需求增加。通过这一动态良性循环,竞赛表演业对南宁的城市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动态竞争优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对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动态竞争优势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与我国体育产业竞争力提升关系很大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源等要素比较薄弱 ;大众体育消费的总体水平普遍不高 ;中国体育产业中的大多数行业缺乏产业簇群支持 ;市场结构及管理的合理性较差 ,非价格竞争极为薄弱。体育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直接影响整个体育产业演进层次的提升 ;体育产业核心部分的整体成长性仍处在较低水平 ;中国体育产业竞争力的整体提升 ,必须通过人力资本及以人力资本为基础形成的技术技能等关键因素的提升创造出动态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6.
在对长株潭地区的体育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根据体育经济学、体育产业学和社会学等理论提出了开拓长株潭地区体育市场,培养体育消费群体的一些途径与方法,以期提升长株潭地区体育产业竞争力,并通过辐射效应带动湖南省其它地区体育产业的发展,从而使湖南体育产业得以整体发展,为湖南省的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7.
从竞争力结果和竞争力过程两个方面构建了中国体育用品业竞争力的动态模型,并分别从产业基础因素、核心因素和环境因素三个方面对中国体育用品业竞争力过程进行了评价,从竞争优势和产业利润方面对竞争力结果进行了评价,最后,从"促进产业集聚和升级、优化产业生态结构"等七个方面提出了加快体育用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8.
基于计量经济学理论,依据人口数、人均GDP、主场优势、社会制度、上届奥运会的成绩,利用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初步模型;考虑世界各国竞技体育实力存在差距,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分析理论,将竞技体育实力划分为5个等级,通过引入虚拟变量,提出经济学与竞技体育实力差异理论相结合的改进模型,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奖牌数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既能揭示世界各国奥运会奖牌数变化的总体趋势,又能克服竞技体育实力差异对预测精度的影响;适用于大型国际综合性运动会奖牌数的预测,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以产业经济理论和区域经济理论为指导,在确定体育产业为第三产业范畴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体育产业链上各关联产业之间的内在关联,并结合探讨体育主导产业的选择依据和选择基准,对珠江三角洲体育产业链中的各环节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当前制约珠江三角洲体育产业整体发展的"瓶颈"。分析结果认为:现阶段珠江三角洲体育产业的发展应选择体育竞赛表演业作为体育主导产业,即,以重点开发体育竞赛表演业作为提升整个体育产业链水平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创新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分析、讨论了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缺陷,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赖以依存的土壤已经失去,必须采取“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培养模式,才能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保障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依据这一思路,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