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特异性腰痛是人们生活中的常见病之一,复发率、就诊率较高,也是体育界中运动损伤的常见症状之一。在很多运动项目中如举重、跳高等很是常见,不仅如此,很多运动员在训练中或者比赛过程中都会出现不同程度下背痛的症状。因此,本文就目前临床近年来针对非特异性腰痛的功能评估与运动疗法进行综述,以供临床医师和队医治疗时参考。  相似文献   

2.
根据2019年全球疾病、伤害和风险因素负担研究结果,腰背痛(Low Back Pain,LBP)仍然是全球最普遍的健康问题。LBP是指臀下皱襞和肋缘以下的疼痛、肌肉紧张或僵硬,可以分为非特异性和机械性腰痛。非特异性腰痛是指病理不明的背部疼痛,影响世界80%以上的人口。机械性腰痛是由周围软组织、椎间盘和脊柱的病理引起的。LBP是世界各地常见的一种多因素疾病。在全球范围内,2017年LBP的患病率估计约为7.5%,约有5.77亿人患有LBP,LBP在发达国家的患病率在10%到31%之间。在LBP患者中,慢性LBP(CLBP,Chronic Low Back Pain)发病率最高,CLBP是一种广泛存在的高复发性多因素疾病。LBP的终生患病率高达84%,CLBP约为23%。腰痛是运动员的常见症状,会阻碍他们的活动,该病的病因与运动类型密切相关,通常是重复运动的结果,对脊柱和邻近的肌肉和韧带结构施加高压和压力。虽然腰痛不会导致死亡,但它会导致重大的非医疗影响(例如缺勤或工作、学习能力下降)和直接的医疗影响(医疗费用增加),慢性腰痛也可能导致生活质量差、残疾和睡眠障碍。到目前为止,LBP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从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主要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和当今对该病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运动疗法对该病防治具有肯定的作用。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太极拳运动对防治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价值,为非特异性下腰痛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理论分析推测,太极拳运动静、松、慢、圆、整的动作以及综合的健身原理,对维持脊柱的稳定性,增强腰背伸肌的肌力,提高腰部柔韧性,为退变的椎间关节提供新的动力性稳态,可能有利于恢复腰椎局部生物力学的平衡,在一定程度上为防治非特异性下腰痛提供保障,至于太极拳运动防治非特异性下腰痛效果有待进一步的临床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4.
据统计,90%的人在一生中,至少会经历一次背痛;有40%患背痛的中老年人由于背痛刺激到主神经,而引起了不同程度的坐骨神经痛。老年人腰痛的原因很多,有的因腰肌劳损,有的腰椎骨质增生,还有的腰椎间盘突出,总之,腰酸背痛可以说是老年人的常见病。这里特向老年朋友推出一套康复体操,其中融入本人的康复体会。第一节俯卧抬腿俯卧在硬板床上(或体操垫上),用手臂垫住下颏,腹部着床,由臀部发力,左腿慢慢上升,上升过程尽可能让骨盆贴着床面(或垫面),在脚最高位置停留5秒钟(可默数5下),放下。换右腿进行同样动作。左、右腿各重复5~10次。(多做不限)第…  相似文献   

5.
腰痛发病率高,医疗支出代价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腰痛的康复治疗研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目的:探讨太极拳锻炼对腰痛患者康复治疗的影响。方法:40名腰痛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一组为太极拳组,一组为核心稳定训练组,这两组每周早上锻炼三次,每次60分钟;另一组为对照组,对照组保持原有的生活方式,不进行任何规律的体育活动。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在运动治疗干预前和干预后进行下背痛功能障碍指数评估与弯腰拾物功能测试。结果:12周运动治疗后,发现太极拳组在治疗后下背痛功能障碍失能程度显著小于核心稳定训练组,明显小于对照组,而弯腰拾物测试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太极拳锻炼可以改善腰痛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其弯腰拾物的活动能力,太极拳锻炼是腰痛患者运动治疗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回顾和总结了运动治疗的理论、方法和治疗效果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慢性下背痛是指一纽以下背、腰骶和臀部疼痛和不适为主要症状的综合症,是康复医学、临床医学和运动医学领域的常见疾病.慢性下背痛的主动运动治疗特指以运动康复练习为主要手段,以腰椎稳定肌运动控制的恢复和功能能力发展为目标的腰椎稳定性重建和疼痛缓解过程.与传统的按摩、针灸、牵引、固定等被动治疗手段相比,主动运动治疗具有非损伤、特异、有效等特点,是一种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疗慢性下背痛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身振动疗法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青少年运动员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的疼痛、功能障碍、躯干活动度和心理的影响。方法:将女青少年运动员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与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增加全身振动疗法,治疗时间持续12周。采用数字模拟疼痛量表(VAS)评估疼痛,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DI)评估功能变化,汉密顿焦虑(HANA)量表评估心理变化,运用表盘量角器测量治疗前后躯干活动度。结果:2组治疗前VAS、ODI、HAMA评分和躯干屈伸活动度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组VAS、ODI、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躯干屈伸活动度均扩大(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身振动疗法联合常规康复训练能更有效缓解青少年运动员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的疼痛,改善运动功能,减轻焦虑,增加躯干屈伸活动范围。  相似文献   

8.
下背痛是常见的、给社会造成严重经济负担的肌肉骨骼疾病。从生物力学角度出发,浅析腰椎损伤常见原因,下背痛患者正常活动、妊娠下背痛、下背痛患者治疗中的生物力学。  相似文献   

9.
腰痛属于多发病、常见病一类,而且发病率比较高。特别是重体力劳动者尤为多见。本文以通俗的医疗用语,向您介绍腰痛的家庭诊断与手法防治的一些主要知识。一、腰痛的诊断家庭诊断腰痛,除首先掌握一些简要腰部解剖知识以外,对引起腰痛的各种原因的了解也较为关键。因为腰痛只是一种症状,损伤、炎症、畸形等,均可引起腰部不同组织发生病理变化,出现腰痛。例如:①骨关节损伤引起:骨折,如椎体的压缩性骨折、粉  相似文献   

10.
背景:近年来有关太极拳治疗腰痛患者的实验研究不断增多,受限于实验条件的差异,不同的实验的总效果量难以衡量,不同类型的实验也难以横向比较。目的:本研究使用元分析从下背痛患者疼痛程度、腰椎功能两个方面,评价太极拳及其联合治疗对下背痛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检索了Web of Science、PubMed、中国知网、万方4个电子数据库,检索2020年1月13日前发表的所有研究。由两名研究人员独立完成研究检索、研究选择、数据提取以及质量评估。结果:共纳入16项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对比其他康复治疗,太极拳及其联合治疗可显著减轻患者疼痛程度MD(95%CI)=-1.15[-1.61,-0.69],P<0.00001。提高腰椎功能(MD(95%CI)=-1.38[-1.70,-1.06],P<0.00001)。结论:1、太极拳及其联合治疗减轻患者疼痛程度的效果显著优于其他康复方案;亚组分析表明,太极拳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效应量大于腰肌劳损与非特异性下背痛。2、对比核心稳定性训练,太极拳提高下背痛患者功能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陈晓晏 《安徽体育科技》2006,27(5):F0003-F0003
2006年国家级《非特异性下腰痛基础与临床康复研究》继教班暨第5届安徽省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医学会学术年会,于2006年8月18~22日在合肥召开。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江苏、安徽等专家代表90人出席会议。收到论文44篇,内容涵盖运动医学基础研究、运动损伤防治、医务监督、非特异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指标测试和现场询问调查,研究久坐腰痛人群核心肌力特征、肌力失衡及其久坐基本情况,分析久坐腰痛与核心肌力状态之间的关系,为久坐腰痛人群康复策略提供实证依据。方法使用Torsoline核心肌力测试及康复训练系统。测试久坐人群核心肌力在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左侧旋转、右侧旋转6个运动方向肌肉最大张力状态数据,分析腰痛者与无腰痛者肌力水平差异并归纳其特征。通过现场调查,获取久坐腰痛人群疼痛程度评分(VAS),腰痛功能障碍指数(ODI)数据,并收集久坐人群日常坐姿工作的相关情况,如坐姿时间、工间休息时间、座椅特征等,研究其与久坐人群腰痛的关系。结果腰痛组VAS评分为3.51±0.81, ODI为29.03±7.06。腰痛男性和腰痛女性之间VA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腰痛组躯干屈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6个方向的最大肌力均低于非腰痛组,且存在明显屈伸肌力失衡情况,差异有显著性(P<0.05)。女性组躯干屈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肌力明显低于非腰痛组。其屈伸肌力、左右旋转肌力失衡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腰痛组的坐姿时间较长选项人次比例较非腰痛组比例高,工间休息时间长选项人次较非腰痛组比例低。腰痛组选择座椅高度、椅背倾斜度不可调节选项的人次比例较非腰痛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久坐人群腰痛程度多为轻度和中度疼痛。腰痛者工作日平均坐姿时间更长,其座椅无法调节的情况更为普遍。久坐腰痛人群核心肌力下降,且存在屈伸肌群肌力失衡情况,女性更为明显。提高久坐腰痛人群核心肌力,纠正其屈伸肌力失衡是康复的重要策略。对久坐女性腰痛原因及康复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有氧运动对中、老年女性非特异性腰痛的缓解作用。方法:选120名非特异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4组。B、C、D组分别参加为期9个月的健身走、太极拳、健身瑜伽训练,A组为对照组无训练计划。训练前、后分别对各组骶棘肌肌电进行测试。对结果进行疗效判定。结果:B、C、D3组腰背肌肌电图波幅均高于训练前(P<0.05),时程均低于训练前(P<0.05),D组在各时段的变化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疗效比较D组优于其他组别(P<0.01)。结论:健身走、太极拳锻炼均能增加患者腰背肌肌肉力,对中老年女性非特异性腰痛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健身瑜伽练习作用优于健身走和太极拳锻炼,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湖北体育科技》2019,(4):295-300
目的了解国外普拉提研究热点和动态。方法以Wed of ScienceTM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收录的2009~2018年260篇普拉提文献为研究对象,通过CiteSpace V软件绘制相关科学知识图谱。结果和结论 2009~2018年普拉提相关研究发文量呈线性上升趋势,研究者主要来自巴西、美国、土耳其、西班牙;普拉提研究形成了以康复学、体育科学为主导的矫形外科学、老年病学科、神经科学等多学科多领域交叉态势;研究热点以康复训练展开,研究人群多为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和老年女性;研究内容主要涉及疼痛、身体障碍、肌肉力量、平衡性、稳定性以及柔韧等;研究方向从康复学和体育科学逐渐向心理学领域延伸。  相似文献   

15.
人格的黑暗面是指人格的异化和非功能性。藉人格的黑暗面视角,论述了完美主义对运动表现、动机、焦虑、自尊和锻炼的非适应性影响;解释了体育情境中的"完美主义悖论",认为形成悖论的原因在于完美主义人格内部存在非适应性因子、体育情境的特异性及其他因素的中介效应。从个体差异、认知机制、应用领域等9个方面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腰痛原因较为广泛,内因、外因均能引起,并有急慢性之分,同样腰痛,由于病因不同,症状也随之而异。  相似文献   

17.
最容易使老人卧床不起的病症是脑中风。占第二位的就是骨质疏松症所致的大腿骨颈部骨折。如果跌倒,绊倒,最易受影响的就是大腿根部的骨头,所以预防骨折的主要着眼点是采取两种运动疗法。背包疗法人上了年纪,背呈弓形,腰弯了下来,是由于骨质疏松,骨变脆,因此引起脊椎压迫性骨折。这样的人步行不稳定,稍不注意就会跌倒。日本和歌山县立医科大学整形外科的上好昭孝副教授尝试着对脊椎压迫性骨折的患者进行了背包的独特疗法,效果很好。他说:“如果出现脊椎的压迫性骨折,那么就会因周围的肌肉硬性伸张而引起背痛和腰痛。因为想使疼痛…  相似文献   

18.
随着女子健美运动的盛行,腰痛的发病率也逐渐多了起来,这个问题已引起医生的关注。经调查分析,腰痛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缺乏科学知识,盲目选择练习方法。目前,电视、报刊杂志和各种训练  相似文献   

19.
顽固性下腰痛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纳总结了56例下腰痛患者的治疗效果,在其基础上重点分析了顽固性下腰痛的病因、病机及其久治不愈的常见原因,并提出了针对这类患者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20.
腰部肌肉筋膜炎。约占运动员腰痛病人的60%,是引起运动员腰痛的重要原因,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明确,各著者解释不一。Hickman认为维生素E的缺乏有关,Dawason认为劳损引起循环障碍而发生粘连,内藤三郎认为与劳动条件和强度有关。国内有著者认为与扭伤、劳损、受凉和病毒感染有关。因此,文献中有“腰肌劳损”、“纤维炎”“筋膜疼痛征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