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实地监测观察、录像解析与实景描点、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国女子排球队备战第29届奥运会期间的技、战术应用情况进行跟踪监测与评价分析,发现了中国女子排球队在接发球、副攻拦网、个别轮次防守站住以及双背飞战术套路使用绩效等环节存在的问题.同时,对主要对手的发球落点规律、接发球阵型、各轮次一攻战术套路组成及得分效果以及重点运动员的进攻特点进行了研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男排自由人在接发球阵型中的站位以1号位和6号位为主,通过数据对比,其接发球效果较好,总体接发球效果有待提高,但接飘球时在第1轮次自由人接球效果比接发球阵型的整体到位率要差,接跳发球时在1、6轮次时自由人接球效果比接发球阵型的整体到位率要差,今后的比赛和训练中需要加强这种阵型下接发球队员之间的配合。  相似文献   

3.
<正> 排球接发球技术是组织进攻的基础,是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基本技术之一。排球比赛中接发球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一次攻的成功率。青少年运动员身体素质、技术水平、战术意识、心理训练以及对排球的理解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世界高水平乒乓球混双比赛8轮次中技战术能力的普遍规律,为提高我国混双成绩和打好下届奥运会混双翻身仗奠定基础。方法:观察2020-2021年共52场国际重大比赛并采集数据,运用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的统计方法对混双8轮次技战术能力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并分析轮次间的交互效应。结果:8轮次重要程度排序靠前的4轮次为:轮次8(对女发己女接)>轮次4(己女发对女接)≈轮次2(己男发对女接)>轮次7(对女发己男接);轮次2、4、8之间,某一轮次得分率的提高,会使另两轮次对获胜概率产生积极影响。结论:混双各轮次重要程度具有非衡效应,对方女运动员率先发球和接发球的轮次是混双比赛制胜关键;混双8轮次技战术能力之间相互影响,存在明显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中国乒乓球男队4名优秀队员近年来国际国内大赛录像分析,对其在比赛中接发球轮的技术组合进行归纳、总结。结果表明:中国男队4名主力队员存在接发球战术主动失误较多,接发球过"凶"的现象;连续攻战术中正手单面连续攻使用效果较其他方式更好;反手连续攻的技术组合得分率较低;一般相持和强相持战术的得分率较高,被动相持的得分率较低。  相似文献   

6.
排球粮仓——接发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随着现代排球特别是跳发球技术的发展,接发球的作用愈加突出。由于一攻系统与接发球后的二传组织、进攻水平的高低直接相关,因此,接发球作为一攻系统的起始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接发球与一攻体系接发球与一攻体系由于当前发球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最快的跳发球时速已高达120公里以上,在国际排球大赛中接发球成功率因而从以往的85%以上降到目前的70%左右。但由于发球水平并不相同,就造成了接发球效果在不同等级的比赛中存在着差异。就我国国内男排比赛与俄罗斯国内男排联赛相比,我国接胜队一方发球的成功率为77%左右,而俄罗斯仅…  相似文献   

7.
采用“游程”概念对2019年女排世界杯赛中国女排11场比赛得失分情况和各轮次进攻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女排第1轮次防守反击实力最强,局均得分游程为1;第3轮次防守反击实力较弱,连续得分能力差;第5轮次一攻实力最强,第2轮次一攻实力相对较弱,局均失分游程为0.97,容易连续失分。建议中国女排拥有发球权时从第1轮次开始利用防手反击拉开比分。  相似文献   

8.
采用不同难度目标设置对乒乓球运动员接发球准确率及自我监控能力影响进行实验研究,试图探讨合理的目标设置能有效地促进运动员的接发球准确率及自我监控能力。结果表明,乒乓球运动员在23个/min发球频数情况下接发球的准确率最高,这是乒乓球运动员接发球准确性的适宜频数;中等难度的目标设置训练能有效地提高运动员自我监控能力;乒乓球运动员自我监控水平可以促进其接发球准确率的提高;目标设置训练可有效地提高乒乓球运动员不同发球频数和不同接发球落点下的接发球准确率;运动员接发球准确性提高的进程是符合运动技能形成规律的。目标设置训练可较好地促进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成绩的稳定发挥;目标设置训练可有效地提高运动员自我监控的准备性、意识性和执行性,而对计划性、方法性、反馈性、补救性、总结性的控制效果更加明显。目标设置训练能较好地促进乒乓球运动员自我监控能力的提高;影响乒乓球运动员自我监控能力的主要因素是信息加工能力、自律的调控能力和对策的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9.
关于提高网球运动员接发球注意力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探讨运动员注意力因素对网球接发球技术的影响,认为运动员的注意力是影响接发球效果的重要因素。并提出了提高运动员接发球注意力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篇我们通过两名年轻运动员的技术图解,为大家呈现他们在比赛中面对意外来球时做出的二次反应。随着乒乓球技战术的不断发展,逐渐有了“接发球进攻一体化”的概念,意思就是在接发球创攻后,后面的衔接和接发球要成为一个整体,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 1998年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1999年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与 1999年、2 0 0 0年全国女子排球甲级联赛的研究 ,对每球得分制条件下影响一攻和防反的主要因素进行论证。结果表明 :发球、一传效果、防守效果、不同风格打法和运动员心理素质是影响每球得分制条件下一攻、防反效果的主要因素 ;与世界强队相比 ,中国女子排球队在后排进攻方面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新规则下排球比赛规律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排球运动管理中心指导下,分析探讨了实施新规则对排球技战术发展带来的变化。研究得出:新规则实施后,一攻作用得到根本改变,防反仍占举足轻重位置,提高防反能力关系到我国排球市场的前途;比赛中各项技术得分比例发生变化,二传队员压力增大,发球作用影响深远:自由防守队员接发球和防守效果优于其他队员,我国自由防守队员接发球能力与外国队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强弱队之间比分差距缩小,比赛激烈程度加强,胜负偶然性增强;比赛时间相对缩短,比赛强度和难度提高,这对运动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队员运动寿命延长,新人使用风险加大;我国排球技术指导思想的内涵需作适当调整与补充。  相似文献   

13.
通过现场拍摄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的15场比赛,对中国女排的各轮次战术进攻特点就行了研究,揭示了中国女排各轮次进攻打法和战术特点.结果表明:中国女排主要进攻战术特点是以2、3号位快速、多变进攻为主,结合4号位拉开进攻的高快结合进攻打法.中国女排强轮是第一轮,第一、二、六轮次主要是以薛明的3号位近体快、短平快为掩护,结合王一梅的拉开进攻打法为主;第三、四、五轮次主要以马蕴雯2号位的单脚背飞、背快为掩护,结合4号位的拉开进攻和后排进攻.4号位强攻、背飞、近体快是中国女排得分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男子排球运动员跳发球效果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国队一系列比赛中跳发球情况的统计,运用数据分析、对比等方法,探讨中国男排在跳发球方面的得分能力以及同国外男子排球运动员跳发球效果的差异,结合跳发球效果运用的环节因素角度对该项目进行分析,为今后在大赛中跳发球效果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主要采用录像法、文献资料法等,通过对2006年世界女排精英赛宁波赛区比赛的录像进行统计,分析各队在一攻中不同位置采取的进攻形式、扣球落点及效果,并找出了中国女排在一攻技战术上的优势和不足,以期为中国女排今后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6.
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解析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对日本队在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中技战术打法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日本女排主要战术进攻特点是以3号位快速多变为核心,结合2、4号位两边拉开强攻。第一、二、六轮次以井上香织的3号位近体快、2号位单脚背飞为掩护,结合两边的拉开进攻及后排进攻为主要打法;第三、四、五轮次以山本爱的2号位单脚背飞、背快为掩护,结合4号位拉开进攻和后排进攻为主要打法。4号位强攻是日本女排各轮次重要得分手段,效果较好。日本队的主攻手木村纱织是国际排联公布的最佳得分手的第一名。2号位强攻、后排攻效果一般。但得分超过中国女排。快攻组成率较高,效果较好。高质量的接发球是保证日本女排战术高效率组成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实行新规则后排球比赛规律初探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通过对1998~1999年全国排球联赛,1999年亚俱杯男排赛、4国女排邀请赛、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我国男女排集中秋训、世界杯比赛的调研,探讨了实施新规则对排球技战术发展带来的变化。结呆表明;新规则实施后,一攻作用得到粮本改变,提高防反能力关系到我国排球市场的前途;各项技术得分比例发生变化,二传队员压力增大,发球作用影响深远;自由防守队员接发球和防守效果优于其他队员,但我国与外国队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强弱队之间比分差距缩小,胜负偶然性增强;比赛时间相对缩短,比赛强度和难度提高;队员运动寿命延长,使用新人风险加大。我国排球技术战术指导思想的内涵需作适当调整与补充。  相似文献   

18.
对排球一攻与防反概念体系的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查阅献资料和走访专家,对我国现行排球教科书及有关作中一攻与防反的概念体系作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以排球比赛的一攻为切入点,运用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1年第11届女排世界杯中国队与世界强队比赛的一攻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女排在面对世界强队的高质量发球时,其总体的接发球效果好于对手;二传传球的隐蔽性不及世界强队,分配球战术中,后排攻战术的分配球比例少于欧美强队,在接发球到位的情况下,快攻战术球的分配率高于世界强队;一攻进攻中,快攻是中国女排主要的得分方式,但得分效果差于交手的美国队与巴西队,而在前排强攻和后排攻方面,中国女排表现出前排强攻不强、后排进攻乏力的弱点。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2011年世界杯中国女子排球队与德、意、美、日4国女子排球队比赛中后攻技、战术应用优劣势比较,分析中国女子排球队在比赛中后攻技、战术应用现状。运用电视直播、录像回放和数据统计等方法,找出中国女子排球队后攻技、战术应用的优势和不足。以和合理论为依据,从克服组织惯性等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提出了中国女子排球队伦敦奥运会参赛策略。结论:中、外女子排球队后攻技术应用差距明显,战术实施主要在6号位和1号位,后攻成功率高;群体情感效应受比赛分值影响大,和合创新能力较弱。大胆创新,独辟蹊径,发挥个体优势,形成共生效应等和合效应训练,克服组织惯性,扩展5号位的战术实施,是中国女子排球队后攻技、战术整合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