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杰光  杰明 《武当》2009,(2):56-57
时称“杨无敌”的杨露禅先生(1799~1872),初到京城,只以太极拳中之“云手”一式,把诸亲王府各门派的名家发放至三丈开外的网绳上,而绝不伤对方毫发?这是太极拳之内功也。凡得其太极拳之真传,功成圆满者皆可如此。  相似文献   

2.
杨振铎,河北省永年县人,1926年生于北京,是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之曾孙,杨澄甫之三子。  相似文献   

3.
颜紫元 《武当》2000,(6):61-62
吴式太极拳宗祖全佑(1834—1902年)系满族世家,历代都以武功著称。全佑公青年时期曾在京都旗营任见习军官。当时杨露禅公(1799—1872年)在旗营任武术教官,教授太极拳。营中许多军官从杨露禅学拳。然只有万春、凌山和全佑三人,对于太极拳都是勤学苦练,  相似文献   

4.
李正 《武当》2000,(12):39-40
众所周知,杨露禅曾到河南陈家沟向陈长兴学拳。后进京城人王府教拳。父子两代打遍京城无敌手,人称“杨无敌”,使杨家拳名扬天下。而后经过班侯、健侯、少侯、澄甫的宏扬传播,使杨家拳的弟子遍及海内外,奠定了杨式太极拳发展的坚实基础。在众名家、传人的发展创新下,又演变出吴、武、孙各式太极拳。目前流传较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武坛上,杨式太极拳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享誉海内外。众所周知,一百多年前,太极大师杨露禅(应为“杨禄躔”——本刊注)将毕生所修的太极功夫传给了长子杨凤侯、次子杨班侯和三子杨  相似文献   

6.
张方 《精武》2009,(7):24-26
太极拳的功夫很难练到传说中的境界,人们更大的疑问是:太极拳究竟能不能打?连练了九十多年太极的吴图南先生都说,“太极拳推而不打”,不能打,那又何以称为“拳”?在杨露禅、郝为真所在的那个年代里,甚至在阎志高的时期,太极拳都是能打的,那么今天的太极拳为何只能推而不能打人呢?  相似文献   

7.
林泉宝 《精武》2004,(10):24-25
太极拳技击今非昔比乎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陶冶情操、追求健康长寿越来越被人们关注。所以,太极拳运动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接受,各大流派的太极拳彰显风采。有人说太极拳养生有余,对于技击则勉为其难。其实事实并非如此。想当年,杨式太极拳的创始人杨露禅(1800-1875年)武  相似文献   

8.
小九天     
李正 《武当》2001,(9):30-33
杨式太极府内派,是杨露禅当年在北京端王府内所传,其太极拳套路共有十套,《小九天》是十套拳中第六套。  相似文献   

9.
锤嘉波 《武当》2006,(8):19-19
世人只知道满族人吴全佑(1834—1902)从杨露禅、杨班侯父子习练杨式太极拳,后以太极拳小架传给其子吴鉴泉(1870—1942)和得意门徒王茂斋(1862—1940),而创“吴式太极拳”,而极少人知道吴式太极拳来源于宋氏太极拳。于志钧撰写《宋氏太极拳源流述真》一文刊发于《武当》2002年第  相似文献   

10.
陈雄 《中华武术》2007,(3):43-45
我在因特网上看到这样一篇有关腰胯之轶事。先不辨文中轶事的真假,且信它腰胯的重要性。文中有一段内容是这样叙述的。近代太极拳重要人物杨露禅,教了吴全佑  相似文献   

11.
《武当》2000,(4):66-67
李派太极拳是较赵堡、陈、杨等太极拳晚生的一个拳种。但它仰宗祖师张三丰,根脉连武当,所以文化源流久长而古老。李派太极拳直源北派之一的杨露禅先师和南派甘淡然(甘凤池先师后代)先师,乃南北合流融汇而成,时称“武清派太极拳”。而门中代代相传李派太极拳更属张三丰祖师弟子金蟾子(俗名李道宗)一脉,故称“武当悟休金蟾派太极功”。今著名“钓蟾功”仍在本派流传。据传,李瑞东老先生功至高能而达神奇且独领风骚,有赖此功。  相似文献   

12.
杨露禅(1799~1872年),河北省永年县人,自幼好习武,后至河南温县,从陈长兴(1771~1853年)学练架式宽大的陈式老架太极拳。后至北京传习,逐渐删去了原有的发劲、纵跳、震足和难度较高的动作,适应一般学拳者的需要。经杨露禅第三子健侯(1839~1917年)修订为中架子,又经健侯第三子澄甫(1883~1936年)再次修订定型为杨式大架子,以区别于其伯父杨班简洁,  相似文献   

13.
王厚宇 《收藏》2009,(9):141-141
李苦禅(1899~1983年),名英杰,又名英。字超三,号励公,山东高唐县人。“苦禅”是在北平求学时同窗所赠,即取苦画画儿之意,后遂以“苦禅”为名。李苦禅是中国近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是继明代徐渭、清代八大山人、近代吴昌硕、齐白石之后,又一位写意花鸟画大师,其爱国精神、刚毅性格与“一洗万里凡羽空”的雄鹰形象,在中国绘画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但是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苦禅大师历尽坎坷。学艺时曾以租拉洋车度日;执教时又遭停聘而生活无着;抗战时被日本人逮捕,受尽刑狱之灾。一生三起三落,历经磨难,  相似文献   

14.
讨论武术现代化,有两方面问题需要解决:一是观念转变问题,二是以信息化促进武术现代化问题。1.观念转变(1)观念转变之一:都市化武术传播模式的形式历史上早有“四方之法各异,唯京师为善”的都市现象,时代越向前发展越是清晰可见。董海川、杨露禅,艺播京城,霍元甲南下沪上创办精  相似文献   

15.
李万斌 《武当》2012,(9):16-18
太极拳世所公认为元末明初的武当道士张三丰所创。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代有传人,山西的王宗岳、河南温县赵堡的蒋发、张彦、陈清平,陈家沟的陈长兴、陈发科,以及杨露禅、武禹襄、杨班侯、杨少侯、杨澄甫、吴鉴泉、孙禄堂等等,都是太极拳各流派的精英人物。太极拳开始广泛传播主要是在清末以后。先有人称"杨无敌"的杨露  相似文献   

16.
日本人民对中国武术的热爱和研究,已经达到空前高潮。仅就北海道札幌市,新生日中协会于今年二月二十一日所举办的“中国武术太极拳训练班”中的一次全道交流会上,与我沈阳市武术交流表演中,其项目就很普遍和较深广。在太极拳这一大流派中,中国重点名传套路,基本都已具备。如,有我国河南省温县陈家沟,由陈王廷真传下来的陈氐太极拳头路;有我国著名太极拳师杨露禅先生之孙杨澄甫先生真传下来的杨氐太极拳;有我国著名拳师,吴鉴泉先生真传下来的吴氐太极拳;有我国著名拳  相似文献   

17.
梅永顺 《武当》2008,(6):17-18
杨班侯一百零八式中平大架太极拳,系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之次子杨班侯创编流传下来的老拳架,是社会上鲜为人知、罕有人练的功夫架、技击架太极拳,与现在广泛流行的健身架太极拳在本质上,以及具体练法上完全不同。杨班侯一百零八式中平大架太极拳盘练难度大、运动量大、功效高,其拳亦可以慢练,也可以快练,非常适合青少年练功夫、练技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李会宁  高敬东 《精武》2005,(9):40-41
众所周知,一百多年前,太极大师杨露禅将毕生所修的太极功夫传给了长子杨凤侯、次子杨班侯和三子杨健侯。然而,当前流传最广的架子却是杨健侯及其儿子杨澄甫定下来的养生拳架,其次是杨班侯传出来的技击小架,而杨凤侯传出的拳架在全国几乎看不到。世人多以为杨凤侯早亡,没有传人。但是目前在河北省廊坊市辖的大城县确确实实活跃着一支杨凤侯的正宗传人。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永年县在中国太极拳的发展历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杨式太极拳和武式太极拳两大太极拳流派的诞生地,并直接派生出吴式太极拳和孙式太极拳。在武术界有这样一句话:“谁料豫北陈家拳,却赖冀南杨家传。”一百多年前,流传在河南温县陈家沟的太极拳,正是通过永年广府镇的杨露禅先生的传播,才逐渐地广泛流传于世,以至于达到今日蔚为壮观的景象。河北永年县可以说是太极拳的中兴发祥地。  相似文献   

20.
李萍 《中华武术》2006,(10):31-31
走在清源山右麓的南台寺之巅,犹如行走在自由的空气里,大有凌虚御风,漫游云海,飘飘欲仙之感。一路走来遇到不少朝拜的香客,在大殿前我们一行人见到了南台寺住持释禅一法师。 释禅一法师是在1984年16岁时出家的。那时他们家的家道还算殷实,他也并未拟定什么出家计划,只是玩时偶然遇见一云游山中的和尚,和尚见少年禅一精进聪慧,便带了他在山中住了一个星期,于是禅一就别无他念地出了家。在泉州的崇福寺,他拜上元下果为师,尚武于周煜民副市长门下,并给自己取名“禅一”,意为一心向佛,禅武归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